家族祖傳的摳門兒
任何人都承認,巴菲特是一個精明的商人。精明,一方面是多賺,另一方面是少花。巴菲特家的人特別「摳門兒」,尤其對自家人更摳門兒。
1867年,巴菲特的曾祖父西德尼受雇於他的祖父,給祖父幹農活,可是每天工錢只有50美分,比從外面雇臨時工的工資還少。
還是爺爺呢,太摳了!不幹了,我找外公去。
西德尼的外公喬治很厲害,在奧馬哈開了一家出租馬車行。當時沒有汽車,都靠馬車運輸,出租馬車行就類似於現在的出租車公司,以貨運為主。這家馬車行的規模在奧馬哈排名第一,馬匹數量最多時有70多匹,有很多輕便馬車和雪橇,甚至還有一輛專用的靈車。
1867年,西德尼來到當時到處都是簡陋小木屋的奧馬哈,當上了出租馬車伕,類似於今天跑運輸的出租車司機。
西德尼趕了兩年多馬車,經常跑來跑去送貨,見的世面多了,慢慢地學到了很多做生意的門道。
1869年,他在奧馬哈市中心南14街315號開了一家雜貨店(說是大街,其實當時只是一條泥濘的土路),主要賣水果、蔬菜、雞蛋、野兔、山雞以及糖果點心和油鹽等。當時物價很低,一隻雞隻要25美分,一隻大野兔只要10美分。
這是奧馬哈最早的一批雜貨店,一直開了100年,成為奧馬哈有史以來歷史最悠久的雜貨店。
一開始,店面非常簡陋,前面是店舖,後面就是餵馬的馬廄,因為必須用馬車來拉貨。
儘管西德尼從爺爺的農場跑了出來,爺爺還是非常記掛這個孫子,怕他一個人闖出禍來。聽說孫子自己創業,開了家雜貨店,爺爺趕緊寫信過來:
做生意一定要認真仔細。你也許會發現,有些人很難打交道,那就盡量少和這種人來往……保持你的信用,這比金錢更加重要……做買賣的時候,小賺一些就足夠了,不要急於快速賺到大錢……我希望你能夠牢牢記住這些原則,規規矩矩過一輩子,平平安安一直到老。
正是遵循爺爺傳下來的小賺即可的經商原則,西德尼的店生意慢慢好了起來。
後來,西德尼娶了老婆,生了6個孩子,但只有最大的弗蘭克和最小的歐內斯特活了下來。
老大弗蘭克於1867年出生,一直在店裡幫忙幹活。
歐內斯特就是巴菲特的爺爺,於1877年出生,很聰明,但是因為家裡還比較窮,16歲時上到小學8年級(相當於初中一年級),就不上學了,開始在店裡幹活,和父親一起經營。
兄弟倆一起輔佐老爸,同甘共苦,共同奮鬥,把這家雜貨店經營得越來越紅火,他們的關係要多「鐵」有多「鐵」,可是後來卻反目成仇。
原來有一天,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子來到店裡,不是買東西,而是要找工作。
她說她的名字叫亨利葉塔,因為受不了繼母的虐待,孤身逃了出來,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奧馬哈,沒吃沒住,才想到店裡幹活。
結果,兄弟倆都迷上了這位大美女,馬上留下她。每天兄弟兩人搶著獻慇勤。
結果很明顯,人長得更帥、更年輕、更聰明、更有生意頭腦的歐內斯特贏得了芳心,兩人之後結婚成家。
歐內斯特得到了美人,卻失去了兄弟。從此兄弟倆反目成仇,徹底決裂。直到這位美女去世,兄弟倆25年間沒有再說過一句話。
1927年西德尼去世後,把商店傳給大兒子弗蘭克,但經營得不好,到1935年就歇業了。
為什麼不傳給更聰明、能幹的歐內斯特呢?
因為他比老大更有生意頭腦。1915年,38歲的歐內斯特獨自開了一家分店,1918年把店搬到了西郊鄧迪區的安德伍德大街5015號。
有能力的人不靠父輩的遺產,而是自己獨立創業。
巴菲特的爺爺歐內斯特獨立創業,開了自己的店。
巴菲特的爸爸霍華德獨立創業,不靠父母一分錢,創立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
巴菲特自己獨立創業,不靠父母一分錢,創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
爺爺的摳門兒商業課
歐內斯特相貌威嚴,永遠穿著一身整潔的西裝,不苟言笑。他做生意很有一套,和供貨商關係搞得很好,一寫信,對方就會很快把最好的貨送過來。同時他對店員管得很嚴,有誰稍稍有些偷懶,他就會瞪眼訓斥。
巴菲特家族的人都摳門兒,歐內斯特更是特別摳門兒。
摳門兒體現在兩點:一是盡可能地讓別人為你多幹活,二是盡可能少付一些工錢。
歐內斯特的店員工作時間很長,早上一大早就得上班,從馬車上卸貨,晚上到11點店舖才關門,一天至少要工作12個小時,工資卻比別的店都低,每天只有2美元。
當時美國社會保障體系剛剛建立,老闆必須為員工繳納社保基金。歐內斯特的對策很簡單—羊毛出在羊身上。他要求店員先給他2美分用來繳納社保基金,才能領取當天2美元的工資,同時他一邊發工資,一邊大罵社保政策。
歐內斯特不僅對店員摳門兒,對孫子也不例外。
有一次,爺爺歐內斯特給巴菲特上了一堂讓巴菲特印象深刻的摳門兒商業課。
小時候,巴菲特經常到爺爺的店裡玩。10多歲時,爺爺這個精明的商人就把小孫子變成了不花錢的小童工。爺爺經常讓他干雜活,搬一箱箱的水果,爬上爬下取貨,一溜兒小跑去送貨,干的活比奴隸還累,掙到的錢比童工還少。小巴菲特累得沒辦法了,就躲到爺爺看不到的角落裡,一邊喘氣,一邊抱怨。
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有兩三尺厚,凍得梆梆硬。小夥伴約翰到店裡找巴菲特打雪仗,爺爺一看,就喊他倆過來。
你們倆幫爺爺鏟雪吧,爺爺不讓你白幹,給錢,好不好?
好,你說話得算數。
爺爺從來說話算數。記住啊,店前面的空地,後面的通道和卸貨區,包括倉庫周圍,都得把雪給我鏟乾淨,不鏟乾淨我可不給錢啊。
好,你就放心吧。
兩個12歲的小男孩,在冰天雪地裡,不停地鏟雪,辛辛苦苦地干了整整5個小時,從吃過早飯一直幹到中午,凍得手指頭都伸不直了,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終於把店周圍的雪全部鏟乾淨了。
爺爺,我們都鏟乾淨了。
我看看。
爺爺轉了一圈,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
小伙子,幹得不錯。
爺爺,你答應給我們的工錢呢?
對對對。可是我應該付你們多少錢合適呢?10美分,太少了;1美元,又太多了。
1美元還多?我們倆整整干了5個小時!
好吧,爺爺就給你們倆1美元。
啊,兩個人才1美元,不是一個人1美元嗎?
這是爺爺能給的最高價錢了。快拿去吧。
爺爺走了,小約翰拿著分到手的50美分,搖頭說道:鏟5個小時的雪,每人才分50美分。太摳了,太摳了,這還是你爺爺呢!
沒辦法,摳門兒是巴菲特家祖傳的,尤其是對自己家的人更摳門兒。
巴菲特後來才明白,爺爺給他上了一堂非常重要的商業課:做買賣得先講好價錢。
回到家後,巴菲特向父母抱怨:爺爺這樣拿我們當勞工使,才給那麼一點點錢,也太摳門兒了吧。
爸爸一笑:兒子,你長大了,應該明白,摳門兒更合適的說法是節儉,是我們巴菲特家族的傳統美德。你看,這是1926年,我剛結婚不久,你爺爺親筆寫給我的信。
巴菲特接過信,爺爺給爸爸在信中寫道:
我要鄭重地告訴你們,巴菲特家族到美國這60多年來,還沒有一個人給後代留下過大筆遺產,但是也沒有一個人一點遺產也沒給後代留下。我們祖祖輩輩絕對不會把賺來的錢全部吃光、花光,一定要存下相當一部分的錢,正是這種節儉的理財之道讓我們家族每一代人都過上了不錯的生活。
想過上好日子,對自己摳門兒一些吧。
我後來看到一本書,原來巴菲特爺爺的這種理財之道,源自最古老的巴比倫富翁。
美國暢銷書《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把6000年前巴比倫富翁的理財智慧總結為關於金錢的五大定律。金錢的第一定律:金錢慢慢流向那些願意儲蓄的人。金錢的第二定律:金錢願意為懂得運用它的人工作。金錢的第三定律:金錢會留在懂得保護它的人身邊。要重視時間報酬的意義,耐心謹慎地維護自己的財富,讓它持續增值。金錢的第四定律:金錢會從那些不懂得管理的人身邊溜走。金錢的第五定律:金錢會從那些渴望獲得暴利的人身邊溜走。缺乏經驗或外行,是造成投資損失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