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6月2日,貝爾和沃森正在進行模型的最後設計和改進,最後測試的時刻到了,沃森在緊閉著門窗的另一房間把耳朵貼在音箱上準備接聽,貝爾在最後操作時不小心把硫酸濺到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地叫了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沒想到,這句話通過他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沃森先生的耳朵裡。這句極普通的話,也就成為人類第一句通過電話傳送的話音而記入史冊。1875年6月2日,也被人們作為發明電話的偉大日子而加以紀念,而這個地方——美國波士頓法院路109號也因此載入史冊,至今它的門口仍釘著塊銅牌,上面鐫有:「1875年6月2日電話誕生於此。」
1876年3月7日,貝爾獲得電話發明專利,第二年,在波士頓和紐約架設的第一條電話線路開通。也就在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電話給《波士頓環球報》發送了新聞消息,從此開始了公眾使用電話的時代。一年之內,貝爾共安裝了230部電話,建立了貝爾電話公司,這就是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的前身。
達爾文與進化論
1809年2月12日,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的施魯斯伯裡。小時候的達爾文雖然成績平平,但是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打獵、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達爾文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名醫,他的父親希望他能繼承祖業成為醫生,因此把他送進醫學院學醫。可是達爾文始終無法克服看到別人流血、痛苦時的恐懼感。後來他的父親又讓他進入神學院,希望他能成為一名牧師。這一次達爾文高興地接受了父親的安排。他非常清楚,雖然自己十分厭煩神創論等謬說,但鄉村牧師悠閒自在的生活可以為他提供相當多的餘暇,讓他發展自己在博物學方面的興趣。他不顧父親責備他「不務正業」,經常到野外採集動植物標本,把大部分時間用於聽自然科學講座,自學大量的自然科學書籍。
大學畢業這一年,達爾文放棄了待遇豐厚的牧師職業,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搭乘英國政府組織的「貝格爾號」軍艦,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苦的環球考察活動。
在為期五年的考察中,達爾文在動植物和地質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他每到一地總要進行認真的考察研究,採訪當地的居民,有時請他們當嚮導,跋山涉水,採集生物標本,挖掘生物化石,發現了許多沒有記載的新物種。在對加拉帕戈斯群島的考察中,達爾文見到了島上的多種巨龜和山雀,他不由心生疑惑:「生物為什麼會如此千變萬化?彼此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這次探索之旅結束後,達爾文帶回了大量的旅行資料,包括770頁日記,關於地質學和動物學的長篇筆記,還有數千個鳥類、昆蟲、植物和岩石標本。回到英國後他立即投入到資料的整理工作中,這是一項繁複且耗時漫長的工作。隨著整理的不斷深入,達爾文逐漸認識到:「物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客觀條件的不同而相應變異。」
1859年11月底,達爾文的巨作《物種起源》(全名為《論物種起源:通過自然選擇的方式》)正式出版。它以全新的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把生物學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提出震驚世界的論斷:生命只有一個祖先,生物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而來的。它發表傳播後,生物普遍進化的思想以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已為學術界、思想界公認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巴斯德發現病菌
路易·巴斯德,是法國的微生物學家、化學家,是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巴斯德出生於法國汝拉省多爾一個貧苦的皮鞋匠之家,但他從小就很努力,在父親的鼓勵下,前往巴黎,進入大學進修。此後在學校生活中他曾致力於各種化學研究。1848年他成為物理教授。1854年,巴斯德應聘到德國一所大學出任化學系主任。
1865年,法國南部蔓延著一種可怕的蠶病,使養蠶業面臨一場嚴重的危機,一種病疫造成蠶的大量死亡,南方的絲綢工業也因此遭到嚴重打擊。
路易斯·巴斯德得到消息之後,馬上到法國南部實地調查。他首先取來病蠶和被病蠶吃過的桑葉仔細觀察,一連幾天和助手通宵達旦地工作。很快,他通過顯微鏡發現蠶和桑葉上都有一種橢圓形的微粒。這些微粒能游動,還能迅速地繁殖後代。他找來沒病的蠶和從樹上剛摘的桑葉,在顯微鏡下,發現了那種微粒。「這就是病源!」巴斯德興奮地叫了起來。他立即告訴農民,把病蠶和被病蠶吃過的桑葉統統燒掉。這樣,蠶病被控制住了。
通過蠶病事件,巴斯德為人類第一次找到了致病的微生物,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病菌」。
此後,巴斯德開始研究人類致病的原因,結果發現了多種病菌。他還發現在高溫下,病菌很快就會殘廢,於是他向醫生宣傳高溫殺菌法,可以防止病菌傳染。現在,我們醫院裡使用的醫療器械,都要用高溫水蒸汽蒸煮,這就是用巴斯德發明的消毒方法,後人叫它「巴氏消毒法」。
由於在科學上的卓越成就,使得巴斯德在整個歐洲享有很高的聲譽,德國的波恩大學鄭重地把名譽學位證書授予了這位赫赫有名的學者。但是,普法戰爭爆發後,德國強佔了法國的領土,出於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對侵略者德國的極大憎恨,巴斯德毅然決然地把名譽學位證書退還給了波恩大學,他說:「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這擲地有聲的話語,充分表達了一位科學家的愛國情懷,並因此而成為一句不朽的愛國名言。
1880年,法國雞霍亂流行,怎樣才能使雞不得傳染病呢?這成了巴斯德新的研究課題。不久,他向科學院送上了自己的研究報告,他發現了傳染病的免疫方法。
巴斯德把導致雞霍亂流行的病菌濃縮液注射到雞身上,當天雞就死了。病菌濃縮液放了幾個星期之後,巴斯德又給雞注射,雞卻沒有死。經過多次實驗,巴斯德認識到,病菌放一段時間之後,不僅毒性大為減少,而且還有抗病的效力。這樣,他就製成了雞霍亂疫苗,注射後,能增強雞的抵抗力,防止霍亂傳染。
掌握了製造疫苗的方法之後,巴斯德就開始研究使人類致病的病菌。他組織學士們和助手們進行了無數次實驗,製成了傷寒、霍亂、白喉、鼠疫等多種疫苗,控制了多種傳染病。
諾貝爾與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創立於1901年,它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名字命名。諾貝爾1833年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畢生致力於炸藥研究,並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一生共獲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然而對於自己的發明被用於破壞,諾貝爾感到震驚和遺憾。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遺囑提出,將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五個獎項,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瑞典議會通過了《頒發諾貝爾獎金章程》,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五週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的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週年之際,為紀念諾貝爾,出資增設了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人。該獎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五個獎項同時頒發。
發明大王愛迪生
愛迪生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電燈、留聲機、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的父親是荷蘭人的後裔,母親曾當過小學教師,是蘇格蘭人的後裔。愛迪生八歲的時候才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從此以後,他的母親便是他的「家庭教師」。由於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愛迪生開始博覽群書,尤其對物理和化學特別感興趣,少年時期的他一邊賣報、做小生意,一邊組建他的化學實驗室,有一次在火車上他的化學藥品發生了爆炸,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
1869年10月他與波普一起成立一個「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營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之後他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廠,專門製造各種電氣機械。他通宵達旦地工作。在紐瓦克,他發明了諸如蠟紙、油印機等,從1872至1875年,愛迪生先後發明了二重、四重電報機,還協助別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機。
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他還發明了他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電話和電報「是擴展人類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聲機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三大發明之一,「從發明的想像力來看,這是他極為重大的發明成就」。到這個時候,人們都稱他為「門羅公園的魔術師」。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的同時,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對電燈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一發明是愛迪生一生中達到的登峰造極的成就。
1929年10月21日,在電燈發明五十週年的時候,人們為愛迪生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德國的愛因斯坦和法國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學家紛紛向他祝賀。不幸的是,就在這次慶祝大會上,當愛迪生致答辭的時候,由於過分激動,他突然昏厥過去。從此,他的身體每況愈下。1931年10月18日,這位為人類作出過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因病逝世,終年八十四歲。
居里夫人與鐳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於波蘭。1895年在巴黎求學時,和法國科學家彼埃爾?居裡結婚。居里夫人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時還被聘為其他15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在她的一生中,共接受過7個國家24次獎金和獎章,擔任了25個國家的104個榮譽職位。但居里夫人從不追求名利。她把獻身科學,造福人類作為自己的終生宗旨。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發現了元素放射線。但是,他只是發現了這種光線的存在,至於它的真面目,還是個謎。這引起了居里夫人極大的興趣,她認為,這是個絕好的研究課題,就同丈夫彼埃爾商量。
「這個課題選得很好,」彼埃爾說,「貝克勒線前年才發現,我想可能還沒有人研究。如果發現這種射線的性質和來源,可以寫出一篇出色的論文。不過,這是件艱巨的事情,困難也很多。」「我知道,」瑪麗微笑著說,「不過不要緊,有你這樣一位尊敬的老師合作,就一定會成功!」
要研究放射性元素,需要一間寬敞的實驗室。彼埃爾東奔西跑,最後才在他原來工作過的理化學校借到一間又寒冷又潮濕的小工作間。實驗儀器很少,屋頂漏雨,牆壁透風,條件實在太糟了。但是居里夫人毫不在乎,專心做她的實驗。在研究過程中,她發現,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線的不只有鈾,還有釷。她把這些光線稱為「放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