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97金融風暴之後,陳軒就消失在了股市當中,股市中完全不見了陳軒那種詭異的操盤手法,在人們以為這個天才少年被人暗殺的時候,他有橫空出世,只是這一次他出現的地方不是股市,而是出現在了聯想和IBM的談判桌上,陳軒是代表聯想出席的,而且是坐在聯想這邊的主位上,也就是說,這個談判案是由陳軒主導的,甚至種種跡象表明,聯想發動這一併購案也是由陳軒一手推動的,一個股市投機天才進入正規的公司管理層,這是讓人多麼的驚訝,雖說一理通萬理通,但是世上沒有人能在投機市場和實業上做到相同地位的,就像是你讓一個賭徒放棄他一無所有的決心一般,在做實業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但是投機市場的人卻要有一顆比賭徒還要瘋狂的心,只有懷抱著可能一無所有的決心,才能在險境中攫取最大的利益,即便是如此,陳軒做到了,他不僅僅是個投機天才,更是一個併購專家,而完成這個併購案後,陳軒更是親力親為的為聯想將所有部門整合,並沒有出現什麼危機,這一系列的操作讓聯想從全球第九的PC廠商變成了僅次於戴爾、惠普的全球第三,可以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陳軒,而當時的陳軒年僅二十五歲,但是後來,陳軒又離開了聯想,甚至在聯想許下首席CEO,年薪百萬,聯想集團0.43%的股份都沒有留下,他就像是一縷清風,沒有帶走任何的離開。
後來,陳軒走跳在各個知名企業當中,在沈南現在所看的資料裡,還有一例是陳軒尚在富士康的時候,雖然當時富士康出現了『十三跳』的惡性事件,但是陳軒給富士康高層的處理結果卻沒有被採納,如果富士康當時採納了陳軒的建議,或許這個事件會被完美的掩蓋下來,不會有損其企業形象,陳軒在這次事件出來之後,就勸說過富士康高層,不能盲目的撇清企業的原因,將所有罪過都推到員工身上,在事後給死去員工家屬一個完滿交代,暫時將這個事件壓下來,當然那時候的陳軒並沒有想讓富士康去關心員工的內心等等,這畢竟是個浩大的工程,而陳軒當初進入富士康,也只是想要用自己的力量來給基層的員工帶來好處,但是沒有想到他剛來沒多久之後,就發生了這樣惡性的事件,或許等陳軒在富士康站穩了腳跟的時候,能夠在這個時候採取雷霆手段來改變富士康,但在這個時候,他知道自己做不了什麼,能做的也只是讓死去員工的家屬能過上好日子,但是富士康很排斥陳軒,並沒有按照他的建議來處理,最後陳軒也只能黯然離開富士康。
在一年之前,年近三十的陳軒受藍頓當時的校長之邀,來到了藍頓當老師,從此沒有再涉足商界,只是外人都知道,這只是陳軒在隱忍,人們也相信,陳軒會再次站到中國商界的頂端,來俯瞰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