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元時期的霸權博弈 第36章 戰勝人性的弱點·功成身退,天地之道
    【引言】

    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天地之道。」這話真的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性格。中國人做事情一般來講是不太徹底的,在封建官場上,多信奉「功成身退」,在戰場上,又講究「窮寇勿追」,在商場上,往往喜歡「見好就收」,可謂深得中庸之道。

    確實,這也是中國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在《易經》裡,就有「否極泰來」、「剝極而復」的話,意思是說倒霉到了極點,好運就會來臨,反之,鼎盛到了極點,也就快倒霉了。

    【事典】

    南宋的洪邁在其《容齋隨筆》中論述了他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廉頗一生中立下了無數的戰功,但他到了老年時尚貪功不退。後來,秦國攻打趙國,這時廉頗正受到趙國的疏遠,避居在魏國,趙王派人去看廉頗,看他是不是還能帶兵打仗。廉頗壯心未老,還想建功立業,於是,飽餐一頓,向使者顯示自己的飯量,並披甲上馬,大顯英雄本色。但最終還是因為仇家郭開作梗,讓使者故意在趙王面前說他已經老邁無用。不要說立功,廉頗連自己的故土也沒有能夠回去。

    漢武帝討匈奴,李廣已經立了很多功勞了,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封侯,因此,他請求做前將軍出征。漢武帝當時以李廣年事已高為由,沒有答應。過了好久,才答應了這事,任命他為前鋒。這一年正是元狩四年,李廣已經跟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出了關塞後,衛青捕到了一個俘虜,得知了匈奴首領單于的位置,就親自率領精兵去追單于,卻命令李廣的軍隊合併到右將軍的部隊中去,從東邊出擊。東路稍微繞遠,而衛青他們大部隊的道路上,水草很少,勢必不能屯兵宿營。李廣請求說:「我本來是前將軍,如今,大將軍下令調我從東路出兵。且我從年輕束髮時起就一直與匈奴作戰,今天才得到了一個與單于對戰的機會,我願意擔當先鋒,先與單于拼一死戰。」而大將衛青暗中受了皇帝的告誡,認為李廣年紀已老,運氣不好,不要讓他與單于對戰,怕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李廣固執地拒絕服從這個命令。大將軍不聽,命令長史寫了一道命令,直接送到李廣的軍部,並說,趕快到右將軍的軍部去,照命令上所說的辦。李廣沒向大將軍衛青辭行就起程了,心裡特別生氣地來到軍部,率領軍隊與右將軍趙食其會師從東道出發,但終因走東道誤軍而自刎。

    漢宣帝的時候,先零羌曾經反叛,營平侯趙充國已經七十多歲了,還非常自信,認為當時的漢將還沒有能超過自己的。他受詔命於金城平定了羌族的叛亂。可他的兒子趙卯卻因為平羌之事招致了殺身之禍。

    漢光武帝時期,五溪一帶的蠻人反漢。新息侯馬援已經八十多歲了,還在皇帝面前「據鞍顧盼」,以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光武帝對他大加讚賞說:「老將軍真是神勇不減當年!」於是,任他為帥,領兵平叛。後來在壺頭死於軍中,真是應了他的話:「男兒當馬革裹屍而還!」

    唐朝代國公李靖本來是養病在家。這年正遇上土谷渾族侵犯邊境。他聽說後馬上去見丞相房玄齡,對他說:「我雖然年邁,但對付蠻夷之人尚可,平叛還是沒問題的。」但他平叛歸來後卻遭受到別人的陷害,差一點招來殺身之禍。但到唐太宗伐遼時,徵求他的意見,他還說:「我現在雖然是年老體衰,如果陛下不嫌棄,我照樣可以披甲出征。」

    郭子儀八十多歲還任關內副元帥,朔方、河中節度史。實際上他早已是功成名就、該自動讓位給後來人了,可他一直不求退身,最後的結局是讓德宗罷免。

    【評議】

    歷史上這幾個人,哪個不是英雄,堪稱人中豪傑!但他們都不免被功名牽累,何況那些不如他們的人呢?文臣以運籌之才輔國,武將憑決勝之勇定邦,人們成就功名的慾望就是為了得到這個名聲,古往今來的賢卿大夫們很少去琢磨這道理,不去珍重自身。真是讓人感歎急流勇退的人太少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