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人講萬事孝為先,歷史上也有很多朝代以孝治天下。的確,在我們這個自然血緣倫理型的國家裡,孝確實是根本。如果此本不正,一切價值觀念都將無從建立。但是,如何辨別真孝與愚孝,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好的。
【事典】
眾所周知,曾子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孝子。然而,要想做到孝,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憑一顆孝心還是遠遠不夠的,有時還會適得其反。在孔子那裡,孝是一門深刻的哲學。
曾子給瓜秧除草,卻誤把瓜秧的根給斬斷了。他的父親曾晰大怒,拿起大木棍就打曾子。曾子被打倒在地上,昏了過去,過了一會兒才甦醒過來。他一醒來就趕快立起身來,上前說:「先前我做錯了事,得罪於您,你用力來教育我,不是想讓我趕快改正嗎?」說完,曾子退到屏風後彈琴而歌,意思是想讓曾晰聽到他的歌聲,知道他平安無事,不要為他擔心。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就告訴別人說:「如果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屋。」曾子自以為沒有什麼過錯,就派人去向孔子致歉。孔子說:「你沒有聽說瞽叟有個兒子,名字叫做舜。舜侍奉他父親時,他父親找他去幹事,舜十分順從,從來都是在他的身邊。父親想要殺死他,舜未曾使他得逞。他的父親用小的木棍打他,就忍著,用大杖打他,就遛掉。這是為了逃避父親的暴怒。現在,你棄身去等待父親暴怒打你,站在那裡不離開。如果打死了你,你就使你父親陷入不義的境地,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不孝呢?」
憑曾子的才學,又身居於孔子的門下,有了過錯自己居然不知,要做到孝可也真難呀!
【評議】
今天看來,孔子主張的並不是愚忠愚孝,不是老的無過天無過,不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實際上,在孔子那裡,在忠、孝之上還有一個更高的東西,這就是道。一切要以道為轉移,父母、君王都必須遵守這個道,否則,即使是父母君王,也可以不服從。後來的愚忠愚孝,是封建統治者為了統治人民而製造出來的,是與孔子的本意相衝突的。因此,那些迂腐、禁錮的封建觀念決不是孔子的主張,也決不應該成為我們所信封的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