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談起一席宏論定天下,我們總會想到諸葛亮的《隆中對》。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歷史上的諸葛亮是「正面人物」;二是《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其實,諸葛亮的《隆中對》雖然為後來魏、蜀、吳的三分天下奠定了「理論基礎」,但畢竟沒有對爭論的歷史發生影響。而秦惠王時的張儀則不同,他破縱連橫,為秦國確立了正確的外交政策,使秦國一改過去用力甚勤而收效甚微的局面。在外交和軍事領域都取得了迅速的發展,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甚至對中國的歷史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張儀是千古第一橫談家。
下面是張儀在說服秦惠王採取連橫策略時的一段十分著名的話。
【事典】
秦國經歷了商鞅變法、遠交近攻等一系列政治及軍事的重要發展階段,在秦惠王時期,國力發展到了空前的時期。但由於山東六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使得秦國在軍事上用力甚大而收效甚微。秦國要想統一全國,似乎遙遙無期。就在此時,張儀來到了秦國,獻上了破縱連橫的策略。破縱連橫的軍事、外交政策在秦國的發展史上更有著重要的意義。
張儀對秦惠王說:「我聽說過這樣的古訓,『對自身不明之事妄發議論,是不明智的;而已明之事卻不肯講出來,卻是不忠實的。』做人臣者對君主不忠,那是犯了死罪,所言不實也是死罪。所以,我決定將我所知道的向大王傾吐而出,還請大王裁決定罪。」
這當然是說客們客套的開場白,下面才是張儀要說的真正內容。張儀說:「我聽說四海之內,從北方的燕國直到南方的趙國,又在聯合楚國,籠絡齊國,還收集了趙國的部分勢力,準備再次聯合起來,形成合縱之勢,共同對付秦國。這在我看來是十分可笑的。我聽說世上有三種情況可以導致國家滅亡,而天下有才能的人終會出來收拾殘局。大概說的就是今天的這種情況。前人說過:『政治混亂的國家去攻擊政治清明的國家是自取滅亡;以武力治國的國家去攻擊以仁義治國的國家是自取滅亡;逆乎天理民心的國家去攻擊順乎天理民心的國家是自取滅亡。』如今六國財物匱乏,糧倉空虛,還要擴充軍隊,動員人民前去赴戰,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白刃在前,斧鉞在後,百姓還是不肯拚力死戰。再加上賞罰不明、不能兌現,其失敗是必然的。」
張儀接下來以秦國為例作了對比。張儀說:「現在秦國賞罰嚴明,所以有功無功之人皆能為國拚力死戰。秦國的百姓在父母懷抱之中長大,生來並未見過戰陣,並不是天生好戰,但一聽說作戰,都跺腳袒胸,痛下決心,敢於迎著敵人的刀槍劍戟,赴湯蹈火,萬死不辭。抱定必死決心的人,比比皆是。這都是由於賢明的君主提倡勇敢、賞罰嚴明的緣故。這樣的戰士就可以一人勝十人,十人勝百人,百人勝千人,千人勝萬人,萬人勝天下。現在秦國的土地,方圓數千里之廣,軍隊有數百萬之眾,號令嚴明,賞罰有信,地形優越,諸侯各國皆有不如。憑借這些條件對付諸侯,主宰乃至兼併諸侯是不成問題的。如果財物不豐,糧倉不實,人民不安,四鄰不服,那不是大王的過錯,不是秦國的資源不足,而是臣下不能用命盡心的緣故。」
接下來,張儀對秦國既往的成功與失敗之處作了深入細緻的分析。張儀說:「從前,齊國向南攻楚,向東攻宋,向北伐燕,向西征秦,處於中原地帶的韓、魏則供其役使。齊國兵多將廣,號令四方,莫敢不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謂威勢赫赫。齊國打敗了五個國家,卻因一次失敗就導致了滅亡。由此看出,戰爭是繫乎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再者我還聽說,斬草除根方可不留禍患。過去,秦國與楚國作戰,大破楚國,襲取了楚國郢都,佔領了洞庭湖及江南等地。楚王也被迫東逃,退到陳地自守。在當時,如果繼續向楚國進軍,那麼,楚國就可被全部佔領。佔領了楚國,其民則可為秦國所專用,其土地可以為秦國所專用。向東可逼齊、燕,中間可以進攻趙、魏、韓三國。如此一來,一舉就可成就霸主之名,諸侯朝拜,四鄰賓服。可是,秦國的謀臣卻不這樣做,反而領兵退回,與楚國講和了。如今楚人收拾好殘破的國家,招集回逃散的人民,另立新君,恢復祭祀,重整旗鼓,又率領諸侯與秦國對抗。這樣,當然失去了第一次建立霸業的機會了。
「天下諸侯欲有聯合,並已屯軍華陽,對抗秦國。大王完全可以施用詐計,大破敵軍。只要進軍到了魏都大梁,圍攻數十天,那麼大梁可破。攻破大梁,魏國就可全部佔領。佔領了魏國,那麼楚、趙就會打消合縱之念,楚、韓散縱,那麼趙國就會處於危境。趙國形勢危機,楚國必然孤立。這樣向東可以削弱齊、燕,中間可以進攻韓、趙、魏三國。如此以來,一舉就可以成就霸主之名,使四鄰的諸侯前來賓服朝拜。可是那些謀臣又不這樣做,反而是帶兵退走,與魏國講和。使得魏國得以收拾將滅之國,招集流散的人民,另立新君,再造祭祀。這樣,當然就失去了第二次建立霸業的機會了。
「從前穰侯治秦,意圖用一國之軍隊,建立兩國才能完成的功業。這樣一來,使士兵終身在外作戰,怨聲載道,國內的人民也疲憊不堪。而秦國還是沒有成為霸主,第三次失去了成為霸主的機會。
「趙國是一個五方雜處的國家,人民不遵法令,難以管理,賞罰不能實施,地理形勢也十分不利。國君也不能體恤人民,不能充分調動人民的力量,這本是亡國之勢。再加上趙國屯兵長平,與韓國爭奪上黨地區,大王您完全可以施以詐計,大敗趙國,攻破武安。此時,趙國上下互不信任,離心離德,其都城邯鄲也就無法守住,此時再趁機攻下邯鄲,收取河間,再派兵攻下上黨代郡三十六縣,上黨十七縣,兵不血刃即可得到。東陽與河外,不經過爭奪就已成為齊國的了,中呼池以北,不用爭奪戰鬥就成為燕國的了。如此以來,佔領趙國則韓國一定滅亡,韓國滅亡了,則楚、魏不能獨自存在。這樣一個行動就破壞了韓國,損害了魏國,控制了楚國,向東削弱齊、燕,最後決開白馬渡口,淹灌魏國。此一舉可使韓、趙、魏三國滅亡,合縱的聯盟就失敗了。大王您拱手而得天下,諸侯會接連不斷地向您屈服。可是那些謀臣卻不這樣做,反而領兵推卻,與趙國講和。以大王您的英明,秦國軍隊的強大,霸主之業未成,反為那些被打敗的國家所取笑,這都是因為謀臣太過愚鈍懦弱了。」
張儀以趙國為例,繼續展開論述,支持自己的論點。張儀說:「趙國應當滅亡而沒有滅亡,秦國應當稱霸而未能稱霸,諸侯因此看透了秦國的謀臣,此其一。秦國不僅沒有接受教訓,反而又調動全部兵力進攻邯鄲,卻又久攻不下,士兵丟盔棄甲,發抖敗退,諸侯因此看透了秦國的實力,此其二。軍隊退卻後,又聚集在李邑下,大王又重新組合軍隊,極力作戰,但又不能夠取得大的勝利,又只好退兵,再次讓諸侯看透了秦國的實力,此其三。諸侯看透了國內的謀臣,又完全瞭解了我們的兵力。由此看來,我認為諸侯的合縱力確實是很難對付的。軍隊疲憊,人民委頓,積蓄殆盡,田地荒蕪,倉庫空虛;而天下諸侯又聯合緊密,意圖共同抗秦,希望大王認真考慮才是。」
張儀在分析了秦國一系列的失誤之後,接下來就對秦惠王提出了勸告和鼓勵。張儀說:「古人說:『為人處世,應當日慎一日。』如果謹慎得法,就能消弭禍端,佔據天下。何以知之呢?過去紂王為天子,大軍有百萬之眾,左軍還在淇谷飲馬,右軍已到了洹水。淇谷喝乾,洹水斷流,聲勢之大,可以想見。但周武王僅率三千哀兵,只用一天的時間,就打破了紂王的國都,活捉了紂王。周武王滅掉了商紂,據有其國,竟無人為紂王感到惋惜和悲傷,這是紂王肆無忌憚,虐待百姓的緣故。
「晉國的智伯統帥三國的軍隊在晉陽圍攻趙襄子,決開晉水灌城,水淹晉陽,城內鍋灶生蛙,晉陽滅亡在即。但智伯驕橫狂妄,言語不慎,使韓、魏兩國遂生叛心。趙襄子與韓、魏兩國聯合,擊敗了智伯,滅掉了他的國家,趙襄子也因而成就了建立趙國的大業。如今,秦國地大物博,方圓數千里,賞罰有信,號令嚴明,地勢優越,其他諸侯國都遠遠不如。憑借這些條件,完全可以兼併諸侯,將天下據為己有。」
最後,張儀提出了他的連橫策略。張儀說:「我所以冒死前來進諫大王,是為了向您陳述一舉打破諸侯合縱聯盟的策略,使秦國成就霸主之名的道理。大王可以試行,如果趙國不破,韓國不亡,楚、魏不服,齊、燕不親,霸主之名不成,四鄰不來朝拜,大王可殺掉我向全國示眾,以懲戒那些為大王出謀劃策而不忠的人。」
秦惠王接受了張儀的主張,經過一番曲折之後,張儀的破縱連橫的策略終於得以成功,使秦國的發展呈現出一派新的景象。
【評議】
我們對說客似乎歷來頗有微詞,認為他們不過是些搖唇鼓舌之徒。其實,說客並不僅僅是所謂的舌辯之徒,好的說客實際上是兼政治家和外交家於一體的。他們要具備如下的素質:第一,十分廣博的歷史知識,尤其是要對當時各國的史實瞭如指掌。第二,獨到的見解,能夠見別人所未見,言別人所未言,對一些問題的分析要有振聾發聵的深度,能夠警醒君王。第三,超人的膽略、宏大的氣魄,還要有藐視一切的氣勢和雄辯無礙的辯才。張儀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素質,才能成功地遊說秦王。
一席縱橫談,千載霸主功。從正面講,張儀不僅為秦國的發展和民族的統一做出了貢獻,也為後世處理國際關係提供了典範。因此,作為千古第一縱橫家,他是當之無愧的。當然,如果從反面看,蘇秦、張儀等縱橫家翻雲覆雨,不求正義,唯利是圖,其人格也是極不足道的。也許,這就是政治與倫理的背反、利益與道德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