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的權謀遊戲 第41章 縱橫有術利為先·一言興國
    【引言】

    戰國時期的縱橫家不僅僅是一群舌辯之士,他們其實是有著真才實學的國際關係專家。在戰國著名的縱橫家中,蘇秦、張儀似乎首屈一指。孰不知,蘇秦的弟弟蘇代,在學識上也不亞於他的哥哥,只是由於他出道比他哥哥晚,沒趕上六國聯合抗秦的好時機,所以名聲才沒有蘇秦響亮。如果我們看看下面這個例子,也許會對蘇代有新的認識。

    【事典】

    齊國討伐宋國,宋國的處境十分危急。蘇代寫信給燕昭王說:「燕國作為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卻把人質送給齊國,使燕國的聲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燕國又侍奉齊國,幫助它討伐宋國,使人民疲憊、財物匱乏。如果攻破宋國,攻下楚國淮北,其結果也是使齊國壯大,使仇敵強大而本國弱小。這三點都是燕國的災禍呀!而您這樣去做,想以此來消除禍害,取得齊國的信任。然而不但沒有取得齊國的信任,反而使它對燕國的猜忌更厲害了。因此說,您侍奉齊國,實在是一大失策了。這樣既勞民傷財,又得不到一點兒好處。攻破了宋國,就是壯大了仇敵,而自己國家卻要世世代代遭受禍殃。您把宋國和楚國的淮北這樣相當於萬乘之國的地方讓齊國併吞了,這是等於再增加了一個仇敵齊國。北夷之地方圓七百里,加上魯國、衛國,這就是相當於萬乘之國了,而齊國吞併了它們,這是等於增加了兩個仇敵齊國。有一個強大的齊國,燕國還對付不了,如今卻有三個齊國,這一禍患可就太大了。

    「雖然如此,我聽說明智的人辦事,能夠轉禍為福,善於把失敗轉為成功。從前,齊人把無色舊絹綢染成紫色,就能售出高於原價十倍的價錢;越王勾踐曾經棲身於會稽,以後卻滅掉了吳國,稱霸天下。這些都是轉禍為福,由失敗轉為成功的著名的事例。如今,大王是否也想要轉禍為福、轉敗為勝呢?那麼不如遠尊齊國為霸主而深表敬重,並派使臣與齊國結盟,燒掉與秦國往來的信函,訂立這樣的盟約,『上策是攻破秦國,其次是孤立秦國。』秦國受到孤立的威脅,秦王一定感到憂慮。秦國歷經五世,連年打敗諸侯,如今卻屈居齊國之下。按照秦王的脾氣,如果能夠使齊國處於困境,就會不惜動用全國的力量來打敗齊國。既然如此,大王為什麼不派遣人以上述困擾齊國的道理去勸說秦王呢?就對秦王說,『燕、趙攻破宋國,壯大了齊國,侍奉齊國,並要做它的屬國。

    燕、趙這樣做實在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那又為什麼這樣做呢?這是形勢迫使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不相信秦國的緣故。現在大王為什麼不讓可以取信於燕、趙的人去拉攏燕、趙?您可以讓涇陽君和高陵君先到燕、趙兩國去,等到秦國情況有變化,就讓他們分別留在燕、趙作人質。這樣燕、趙就會信任秦王了。這樣秦國就可以在西面稱帝,趙國就可以在中間稱帝,燕國就可以在北面稱帝,並立為三帝來號令天下諸侯。如果韓、魏不聽從,那麼秦國就攻打它們;齊國不聽從,那麼趙國就可以討伐它。天下誰敢不聽從命令呢?天下都臣服聽命了,就讓韓國和魏國攻打齊國。對齊王說,『必須送還宋國的土地,歸還楚國的淮北。而送還宋國的土地,歸還楚國的淮北,對燕、趙兩國是有利的。所以,建立三個帝王,這是燕、趙兩國共同的願望。

    這樣,燕國和趙國在實際上得到了好處,在名譽上實現了願望,燕國和趙國對之就會棄之如敝屣。反之,如果現在大王不結交燕、趙,就等於把燕國和趙國推給了齊國,那麼齊國的霸業就會成功了。到那時,諸侯都擁戴齊國,如果唯獨大王不服從,你的國家就會遭到諸侯的進攻;諸侯擁戴齊國,大王也服從齊國,名聲就難免受到極大的損失。如此看來,大王如果不結交燕、趙,就會導致名聲低下,國家危險的結局。大王如果結交燕、趙,就會名聲尊貴,國家安寧。不要尊貴、安寧,卻要下賤、危險,明智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秦王如果聽到這番話,就會被刺到痛處,就必定進攻齊國。既然如此,大王為什麼不專門派能言善辯的人用這些道理去說服秦王?這樣秦國一定會攻打齊國。聯合秦國,是最重要的邦交;討伐齊國,是長遠的利益。注重最重要的邦交,追求長遠的利益,這是聖明君王的事業。」

    燕昭王很讚許蘇代,說:「燕國的先王曾對蘇代有恩德,在子之之亂的時候,蘇代離開了燕國。燕國要想向齊國報仇,沒有蘇代是不行的。」於是就召回蘇代,重新重用他,和他一起謀劃進攻齊國。最終齊國被攻破,齊閔王逃走。

    【評議】

    蘇代的話可謂有一言興國的功效。通觀上面的論述,簡潔明瞭,實事求是,確實經過深思熟慮。蘇代在簡要的分析中,既指出了燕國所作所為的嚴重弊端,又指出了燕國的可行出路。最終說服了燕王,攻破了齊國,壯大了燕國,證明了當初自己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因此,像蘇代這樣的縱橫家,其實還是富有實際才能的政治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