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英明的君主和聰明的國相如果真的想把霸業當做自己的目標的話,就決不會首先發動戰爭。戰爭必然破壞自己的國家,至少要損耗國家的財力。如果自己的國家遭受了這些損害,再想聯絡其他國家,那可就十分困難了。戰爭具有極強的迫害性,但有人一聽說有戰爭,就拿出自己的財產來作為軍隊的供應,捐贈食品來款待勇士,折斷車轅為軍隊做飯,殺掉耕牛為士兵佐酒。這實際上都是坑害國家的做法。戰前,國人禱告,君王祭祀,不論是通達的都城還是小的縣城,都設置神社。凡是有市場的地方,沒有不停止營業來侍奉王軍的。這都是使國庫匱乏的計策。戰後第二天,死屍橫野,傷員遍地,即使軍隊建立功業,可是戰爭時付出的費用,國人的悲哀哭泣,已經使國家疲憊不堪。死者的家屬傾其家產辦葬事,受傷家屬用盡錢財買藥治傷,沒受傷的則在家裡飲酒慶賀,因此他們的費用與死傷者比較也不少。所以,人們所花的費用和錢財,十年的收成也難以補償。軍隊的損失就更大了,矛斷了,刀和弓斷了,破壞了車,累壞了馬。甲冑和兵器這些戰具,是官家花錢買的,經過士大夫的隱藏,下等人的偷竊,十年的收成也無法補償這筆損失。國家有了這樣大的浪費,要想和諸侯聯合,可就太難了。
「攻城的費用就更大了。百姓只好縫補破衣遮身。他們有的搖船運兵,有的在家織布,有在地窟中挖土,有的奔走於槍林箭雨之中。尤其是爭城奪地的士兵,他們就更困苦了,連將軍也不能解去甲冑休息。如能在一個月或幾個月中攻克一座城市,已夠迅速的了。攻城之時,將官懶於訓練士兵,士兵又缺少武器,所以攻下一座城還能再打勝仗的,也是太少了。因此,那種攻城戰是更不應該首先發動的。怎麼知道是這樣情況呢?過去智伯進攻范氏和中行氏,殺死了其君主,消滅了它的國家,又向西圍攻晉陽。在吞併這兩國後,又進攻趙襄子,使得趙襄子十分憂慮,這時是他用兵的高峰。然後智伯終於身死國亡,被天下人恥笑,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這是因為智伯的軍隊首先開戰,又加上他在滅掉兩國後卻留下了後患。當初中山氏調動全部軍隊攻擊燕國,南面在長子開戰,打敗了趙國,北面在中山開戰,攻克了燕國,還殺死它的大將。中山不過是有千輛戰車的小國,卻能打敗一萬輛兵車的大國,連打了兩次勝仗,這算是最善於用兵的了。然而國家隨即滅亡,中山只好向齊國稱臣,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對戰事不能節制而招來了禍患。由此可見,攻戰的失敗,從前面的所作所為中都可以找到根據。
「當今世人所謂的善於用兵,是指連戰連勝或者固守城池,使之難以攻破,天下稱為能攻善戰。然而即使這個國家的土地得以保全,也不能使這個國家長久地安寧。我聽說打仗獲大勝的,其士兵也必然死傷慘重,兵力越發軟弱;守城而不被攻破的,它的百姓將疲憊不堪,城裡城外滿目荒涼。士兵在國外戰死,人民在國內生活困苦,邊境成為廢墟,這可不是君王的樂事。打個比方來說吧,要說那箭靶上的紅心,並沒有得罪誰,可誰都想拉弓射箭。射中的人就認為好,射不中的就感到羞愧。無論老少貴賤,誰都想一箭射穿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們都不願意射不中。
現在說到誰打仗連勝、攻無不破,這不但是與人為難,而且是在害人了。那麼天下人都恨它。使士兵疲憊,國家破敗,與天下人結怨,這是英明的君主所不取的。平常就喜歡動用強兵削弱別國,這是明智的國相所不幹的。那些英明的君主和明智的相國即使不動用兵力,諸侯國卻都歸服了。通過講究辭讓之禮,貴重的財物就到手了。因此,英明的君主作戰,不用出動軍隊就可以戰勝敵國;不使用兵車戰船就可降服邊城。百姓還沒有察覺,霸業就已經成功了。那些賢明的君主經營國家,用錢少,時間長,而所獲的利益更為持久。因此說只有軍隊後發制人,諸侯才能趕來助戰。
「我聽說過攻戰之法,主要不在軍隊,即使有百萬敵軍,也可讓他們敗在我的帷幄之中。即使有闔閭、吳起那樣的強將,也可通過謀劃來擒住他。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酒宴應酬中奪取,戰車可以在枕席之上折斷。結果是鍾、鼓、瑟的樂聲永不絕耳,土地可以擴展,願望可以實現。和著樂聲而舞的歌女,誘人的笑聲繚繞不斷,各諸侯國可以在同一天來朝拜。所以名聲齊於天地不覺得功大,權勢控制四海不算權大。所以善於成就王業的人,在於使天下人疲勞而自己得安逸,使天下大亂而自己保平安。如果能使諸侯國的陰謀無法得逞,那麼自己的國家就沒有永久的憂患。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我們生活安逸、社會安定,而諸侯們生活辛勞、社會混亂,這才是成就王業的根本辦法。精兵來攻就抵抗,禍患來臨就消除,諸侯陰謀不能形成,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沒有長久的憂患了。
為什麼是這樣的呢?從前魏王擁有千里土地和三十六萬軍隊,覺得自己強大而進攻邯鄲,向西圍攻定陽,後又聯合十二諸侯國去朝見天子,準備向西去圖謀秦國。秦王害怕,寢食不安,便通令全國,軍隊處於戒備狀態,嚴加防範,等待魏國的進攻。商鞅與秦王商議說,『魏國勢大,曾率領了十二個國家朝見周室天子,其盟國一定是很多的。因此以一個秦國去抵抗強大的魏國及其盟國,恐怕不如人家。大王為什麼不讓我去見魏王,我一定可以使魏國失敗。』秦王答應了。商鞅見到魏王說,『大王的勢力夠大的,命令可以通行天下了。可是大王率領的十二國諸侯,不是宋國和衛國,就是鄒、魯、陳、蔡,這些本來都是大王用馬鞭子就可以驅使的小國,不配和大王共爭天下。大王不如向北聯合燕國,向東進攻齊國,趙國也必定服從;向西聯合秦國,向南討伐楚國,那麼韓國必定服從。大王如有討伐齊楚的願望,那實在是順從了天下人的意願,那麼您的王霸之業就指日可待了。大王不如先準備天子的服裝禮器,然後再去想法對付齊國和楚國。
「魏王聽了商鞅的話,覺得很好,因此親自指揮擴建宮殿,裁製紅色的龍袍,樹立天子龍旗,軍中也都豎起畫有朱雀的旗幟。這些都是天子專用的東西,魏王全用上了。這時,齊、楚憤怒了,各諸侯也趕來支持齊國,聯合各諸侯討伐魏國。最後,殺了魏國太子,擊敗魏國十萬大軍。魏王驚恐萬分,光著腳逃回國內命令停止作戰,後來又向東跑到齊國求饒,天下諸侯才停止進攻魏國。在這時,秦國在舉手之間就接受了河西的土地,並不感激魏王的恩德。籌劃不需下枕席,議論只在酒席間,商鞅和秦王商量的這些謀劃形成於廳堂之上,而魏國的將帥就被齊國擒獲了。兵車戰船未曾調動,河西之外的土地就已經歸屬了秦國。這就是我所說的在帷幄之中擒獲敵將,在廳堂之上打敗敵人,在酒桌之上攻下敵城,在枕席之上摧毀敵人的兵車啊!」
【評議】
齊閔王稱帝對齊國來說是一次巨大的失誤,不僅沒有取得任何實利,反而引起了諸侯的憎惡和憤怒。齊閔王不敏,根本不懂得韜光養晦和積蓄實力。蘇秦的這一番高論,對於當時的齊國來說,確實是至理名言,只是齊閔王並沒有聽進去。
齊閔王僭稱帝號後,發生了一系列的滑稽劇。齊閔王要到魯國去,夷維子執鞭跟從。夷維子見到魯國人就問:「你們準備怎樣招待我們的國君呢?」魯國人按照正常的禮節說:「我們準備用牛、羊、豬各十頭來款待客人。」夷維子說:「你們怎麼能用這種禮節來款待我們的國君呢?我們的國君是天子的身份,天子出來視察,諸侯就應該交出宮室和鑰匙,還應該像僕人一樣,提起衣襟,站在堂下侍奉天子吃飯。等天子吃完了,你們才可以退下來聽政。」魯國人聽了,立即關閉了城門,不讓他們進城。齊閔王去不了魯國,又準備到薛國去,路過鄒國。恰巧,鄒國的國君死了,齊閔王想去弔喪,夷維子又對新繼位的鄒國國君說:「天子來弔喪,你們必須把死者的靈柩掉轉個方向,好讓天子面南朝北地祭祀。」鄒國的群臣說:「如果一定要這樣做的話,我們寧願全部自刎而死,也決不受此侮辱!」因此,齊閔王也沒敢進入鄒國。後來,淖齒掌握了齊國的大權,他抽了齊閔王的筋,把齊閔王吊在屋樑上,讓他過了一夜才死。
中國的帝王歷來就有韜光養晦的傳統,明朝的朱升就曾勸說朱元璋「廣積粱,緩稱王」,結果朱元璋避開了矛盾,積聚了實力,最終建立了明朝。齊閔王不聽智者之言,終於有此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