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軍閥 天朝的文化入侵 (26)
    公元18世紀,時值緬甸入侵,在華裔民族英雄披耶達信的領導下,暹羅人民英勇反抗外族入侵,取得了復國鬥爭的勝利。隨後遷都於吞武裡,建立了吞武裡王朝,達信被擁為王。他繼續領導擊退緬軍的頻頻進攻,把四分五裂的國家重新統一起來。

    吞武裡王朝(1769年-1782年)是泰國歷史上的一個王朝。它由一位年輕的將軍達信(即鄭信,又名鄭昭)所建立。他在泰國東南沿海一帶組織了一支抵抗緬甸的軍隊。達信是中泰混血兒,中國史書稱為鄭信。他收復了大城,隨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並解放了清邁等地。1782年,達信在政變中死亡,吞武裡王朝亦因此結束其短短十三年的統治。

    也就是公元18世紀中後葉,吞武裡王朝部將昭披耶節基即後來的拉瑪一世,逐漸掌握政權,至公元1782年,拉瑪一世正式登基,建都曼谷,建立卻克裡王朝(曼谷王朝),吞武裡王朝滅亡。

    也就是現在的暹羅國王是篡奪了漢人的江山才坐上這個位置的。

    第兩百二十四章對暹羅的政策

    曼谷王朝初期,君主繼續實行等級森嚴的「薩克迪納」制,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同時也對舊的徭役制度和稅收制度進行改革。主要措施是減少服徭役時間和增加實物稅的項目,因此人身依附得以減輕由於吞武裡、曼谷及其附近地區的開發,湄南河三角洲肥沃平原被開拓為新的農業耕作區,水稻耕植面積逐漸擴大,甘蔗、胡椒的種植也發展起來,制糖、制鹽和金屬加工工業也隨之興起,航海、造船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木材開採加工工業也隨著對外貿易的發達而發展起來。貿易和生產的發展吸引了中國南方尤其是廣東沿海居民前來謀生,這些中國僑民受到當地居民和政府的歡迎。

    近現代,曼谷王朝傳至第四代君王蒙固王,或稱馬古大帝(即拉瑪四世,1851∼1868在位)時代,亞洲兩個文明古國印度和中國已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蒙固王屈從於英國的壓力,於1855年與英國政府代表J.鮑林簽訂了英暹通商條約。條約破壞了暹羅傳統的司法獨立、關稅自主和宮廷壟斷對外貿易的政策。其他西方列強也紛紛傚法前來訂約,從此暹羅淪為半殖民地(見鮑林條約),同時因為西方國家的紛紛入侵,曼谷王朝也不得不開始了國家開放政策。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英法兩國已經分別在暹羅東西兩邊建立英屬印度和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簽訂〈關於暹羅等地的宣言〉,將暹羅列為兩個殖民地之間的「緩衝國」,其後英法於1904年劃定勢力範圍:湄南河以東為法國勢力範圍,以西為英國勢力範圍。暹羅雖然沒有成為列強殖民地,例外地成為東南亞地區中唯一在政治上保持獨立的國家,但是它已處在西方勢力的團團包圍之中,仍然受到英法的諸多壓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