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尚志 第19章 H&M:微物之神 (1)
    導言:在時尚面對金融風暴的猶疑和搖擺中,H&M四年前開始施行的設計師聯姻無意中成為時代精神的象徵。H&M設計總監瑪格麗塔·范·登·博施(MargaretavandenBosch)對本刊記者講述了這一模式的源起與未來。

    設計師工作的地方叫白房子,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中心一棟謙卑的磚塊大樓裡,很大,能裝下100多人,其實也確實有這麼多人,幾乎囊括了全瑞典成熟的老設計師與嶄露頭角的新銳。不在倫敦的跳蚤市場溜躂或巴黎的布料集市挑揀時,瑪格麗塔·范·登·博施會在這兒坐鎮,統領這一大幫子人,為H&M編織那種平價的時尚夢。這位有一點點胖,說話非常輕柔的媽媽級人物從1987年就擔任H&M的設計師,起先她就是個買手,從東南亞的代理商手裡接過些廉價貨色,雜亂無章地擺到店裡,後來她組建了一支設計團隊,開始推出只此一家的產品。

    自始至終,這家服裝公司灌輸給她的價值觀都沒有變:販賣又便宜又好的時尚。這是一種樸素的小生意人觀點,沒有叫人生厭的吹噓賣弄,也缺乏膨脹的偉大和危險的熱情。可在這個行當,」小人物總是不被重視,最開始H&M被當成GAP或OLDNAVY這種廉價街頭品牌的同夥,沒錢的年輕人擁抱它,隨著財富的增長與品位的提升,他們終將拋棄它;之後H&M又因為緊跟潮流更新快速被納入快時尚這一支,它們的別名還包括模仿者與跟屁蟲。可瑪格麗塔始終堅信H&M不同於其他,她有卑微的目標——為了更多人,為了更有趣,也有好像不切實際的理想:「我們要與頂極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2004年6月,這個理想因為一個大人物的加入成為現實。香奈兒的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德宣佈為H&M設計30款服裝。這種高端與低端的聯合併不新鮮,2003年紐約的艾薩克·麥茲拉西(IsaacMizrahi),一位成衣能賣到4萬多美元的設計師,為品牌Target推出了只要20多美元的平價女裝和配飾系列,被當作設計師聯姻的開創者。那次合作說不上多成功,卻也引起關注,瑪格麗塔也開始為H&M尋找這樣一個人:「我們考慮過很多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德當然也在列表上。我們一位藝術總監說他私下裡認識卡爾,可以去問問他,我們當然毫不遲疑地說好。

    之後卡爾就同意了!這簡直令人發抖,但後來的合作極端順利。」這30款衣服包括售價49.9美元的褶皺絲綢上衣,99.9美元的小黑裙,129.9美元的晚裝夾克,比起H&M一、兩百元人民幣的常規價格,那是貴了,可比起動輒上萬的香奈兒,簡直像撿的。這一系列在當時H&M全球500多家店舖(共有店面1100多家)限量發售,不再複製,被稱為大眾限量。H&M對設計沒有限定,除了一條:不香奈兒。卡爾·拉格菲爾德自稱這次聯姻的產物既非經典,也非潮流,而是種無人能及的風格。他說他始終迷戀著H&M,當下的時尚就是買香奈兒的人也會逛逛H&M店,」世界不再一分為二,而是合二為一。雖然

    說得很玄虛,人們還是領會了卡爾·拉格菲爾德這個名字所代表的精神,看清了價簽上的數字,發售當天就瘋搶一空。H&M在這次合作中收穫了什麼?一件掛著59美元價簽由時尚大帝設計的男式夾克。卡爾·拉格菲爾德自己都忍不住誇讚超凡脫俗!」,他穿著這件衣服曝了好幾次光,聲稱就是比這貴上十倍的也不如這件好。

    一個點子如果不能複製,那就不是好點子。」這是瑪格麗塔對首次設計師聯姻的總結,也意味著一種開始,2004年後,這種模式成為H&M每年一度的招牌菜。先後與斯黛拉·麥卡特尼,Viktor&Rolf,羅伯特·卡瓦利,以及川久保玲合作。今年,川久保玲為H&M設計

    的圓點衣和不對稱剪裁,在東京店舖引發了混亂的瘋搶,上海H&M店裡的幾件也在十分鐘之內賣光。斯黛拉·麥卡特尼曾經說,之所以選擇H&M,是為了滿足那些喜歡她,卻買不起她衣服的人們。瑪格麗塔從H&M的角度做出回應:「我們受到知名設計師青睞的秘訣,是顧客群更廣泛。」今年11月,H&M又宣佈了2009年的合作對像:英國設計師馬修·威廉姆森(MatthewWilliamson)。

    這些被奉為藝術家的設計師們也明白,要販賣產品,還是得接觸人民。可如果只消用1/10的價錢就可以買到這些產品,那如白雪般高韜視普羅大眾為草芥的時尚夢想到底值多少錢?知名設計師的昂貴也不是什麼秘密:用最好的布料,在最貴的國家比如法國生產,只做極少的數量,在考究的租金很高的店舖內陳列,做起廣告搞起公關來就像沒有明天。據說在卡爾·拉格菲爾德剛宣佈與H&M合作後不久,一位灰白頭髮、穿紫色天鵝絨晚禮服的紳士在派對上攔下他:「卡爾,卡爾,這是真的嗎?」是真的。」時尚大帝回答。」可是,那個很賤呀!」

    紳士感到不滿,最後兩個字彷彿是含著酸葡萄說出來的。」真是叫人沮喪的字眼,」時尚大帝反駁他:「這有關品位。如果你的人很賤,什麼也幫不上忙。」

    合作之後,卡爾·拉格菲爾德又說了一次:「貴的和不貴的在本質上沒有區別。」H&M的不貴卻像個秘密一樣被營銷學專家們反覆討論。1947年這是個叫做Hennes(瑞典語中她的意思)的女裝品牌,與男裝線Mauritz合併後成為H&M。總裁斯特芬·帕森(StefanPersson)至今也沒忘了品牌1967年第一次海外擴張的場面,那家店開在倫敦,這位創始人的兒子當時29歲,他拿著一摞ABBA的唱片在街道上招攬誘導顧客。這件小事總是出現在宣講H&M企業文化的開頭,它意味著事畢親躬、勤儉持家。

    如今ABBA樂隊解散了,H&M卻熱得發燙,它已是全球擴張速度最快的服裝品牌之一,市值超過60億美元,可公司成員想坐頭等艙?除非有緊急情況;打車,也是不被讚許的行為;據說1990年代為了削減管理開支,斯特芬·帕森禁止管理層使用手機,如今也只有少數職位可以享用手機特權。買最便宜的布料,不擁有自己的工廠,所有代工加工點都選在勞動力最便宜的地區,比如中國、土耳其,並坦率承認這一點。1997年H&M發佈承諾,所有商品全部標注生產地,正值奢侈品牌苦心營造神話的輝煌時期,這項宣言遭到排斥,斯特芬·帕森說:「為發展中地區帶來積極影響的方法,就是到那裡去,買他們的東西,給他們工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