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時代,正在我們眼前展開。
時代之大,不在於跨度幾何,比起中國歷史之悠久,任何時間段都不成其大。
時代之大,亦不在於文明之盛,中華文明盛世之多出,未見何者有大時代之謂。
時代之大,在於其功,只有那些能夠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階段,方可有「大」之殊榮。
距離我們最近的大時代,當屬百年之前的辛亥革命,在那個風雷滾滾的時代之中,思潮流變,社會跌宕,始有制度之轉,風氣之新,為我中華民族開一先河。
而今,我們再次步入大時代中,歷時已近十年,以二十年為一個社會週期,我們的行程已經近半。
從2000年開始,我們見證了太多興盛與衰落、繁榮與蕭條、輝煌與暗淡,這一切變故,本是週而復始的社會規律,然而卻總是在我們措手不及的時候來臨。
我們之所以目不暇接,應對失措,原因並不在於變故的來得突然,而是因為我們對社會運行的規律缺乏認識,對大時代的特徵更缺乏把握。
我們可以淡忘10年間的成功與失敗,卻不能對這些變故背後的規律熟視無睹,否則我們便很難獲得成功,更可能遭受失敗。
我們可以將10年的進程看做歷史,卻不能不知道主導社會進程的力量來自何處。
正如古羅馬歷史學家波裡比阿所言,倘若對過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尋根究底,過去的一切會使我們特別注意到將來。
我們對於未來的把握,關鍵就在於我們對規律的認識上。
任何事件的變故,都要受到規律的操縱,各種各樣的事件花樣迭出,規律卻是一成不變的,假如我們能夠掌握規律,便足以在紛亂的形勢中保持心明眼亮,在尚未走完的大時代中笑看風雲際會。
當我們走過大時代的前十年,被一幕幕景觀衝擊得眼花繚亂時,可曾想過那個哲學家思辨式的命題:
究竟是什麼在操縱社會變革?
或者說,我們對引發變革的規律,究竟瞭解多少?
這是一個類似於佛家義理,儒家「大道」的概念,唯有立足於規律,才能隨機應變,方寸不亂。
即使我們創造了偉大,卻對如何創造偉大一無所知,那麼這樣的偉大也是毫無價值的。
即使我們遭遇了失敗,卻對因何失敗茫然無覺,那麼我們的失敗便失去意義。
我們必須找到規律,將其一條條梳理成線,辨別出是哪一條規律牽動命運,哪一條規律推動社會,哪一條規律引發變革,哪一條規律顛覆世界。
究竟是資本,還是技術,是自然法則,還是思維方式,無論誰主沉浮,我們都必須找到它們。
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對大時代有所認知,從2000年開始,到2020年終止,在這短短的20年時間裡,中國社會經歷了怎樣的一場變革,我們的起點起於何處,我們又將在何處落足。
我們需要理性的思考,只有這樣,方能在果斷的行動中出奇制勝,因此我們需要一次全方位的洞察,大到國策論衡,小到引車賣漿,多至芸芸眾生,少至寥落個人,我們需要對多個變量,多個因素同時進行考量,找到內在的原理後再投身於大時代的風潮。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拋開表面的問題,以十年的時間為資本,以細緻的考量為手段,圍繞制度、思想、觀念、倫理、技術、資本、文化等多個領域,鑄就一把飽經磨礪的規律之劍,再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未來十年的征途。
在這部凝結了思考與論證的書中,我們正在與自己進行一場智慧的廝殺。
所謂的廝殺,也就是以不同視角對於社會規律的探討,需要知道的是,規律絕不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磨滅,相反,鑒於規律的普適性,前人的行為、動機與思維,與我們現在沒有任何區別,也正因為如此,本書寫作的目的並不在於做出預言,而在於強調培養前瞻性的方法。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樣,在《大時代,中國2020》這本書中,你可能會找到自己的道路。
道之所存,心之所存。
是為序。
陳斯文
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