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想買一台1000元的電子遊戲機,父母可送他一個儲蓄罐,並把電子遊戲機的照片貼在儲蓄罐上,再每天給孩子10元錢,然後要他自己存起來。存夠100天,他就可以用自己的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而在此期間,孩子就再也不能買玩具了,要把每天買玩具的錢都儲備起來,買電子遊戲機。
這個方法可讓孩子明白,很多事情要經自己努力才能做到,在此過程中分辨該物品是想要,還是需要,更能讓孩子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
實際上,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習慣聽你說"不"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不要陷入對孩子無限制讓步的誤區。
財商小遊戲
讓孩子作選擇
在孩子4歲之後,父母可開始訓練他的選擇能力,提供兩種方案供孩子選擇。例如這個月孩子的選擇:一是買一盒冰激凌,設定在每天下午2點才能吃;一是買孩子喜歡的玩具,但條件是孩子必須答應去吃原本不愛吃的青椒。
父母在和孩子做遊戲時,應注意給孩子選擇、作決定的空間。
賣場就是遊戲場
場景:小明非常喜歡玩具汽車,因此每當小明到玩具反斗城,都會到處找玩具汽車。有一次,小明看中了一款陳列在上鎖的玻璃櫃中的玩具汽車,希望爸爸買給他,但這輛玩具汽車的價格是400元。
爸爸發現,小明看中的那輛玩具汽車,其實是比照真實汽車縮小比例製造的,因此定價比較高。而爸爸另外給小明找了輛汽車,樣子差不多,價格只要80元。這時爸爸趁機教育小明,這兩個玩具樣子差不多,價格卻相差這麼大,該買哪一個呢?
其實,大賣場是孩子學習財商的最好場合。因此父母一定要利用購物的時間,抓住機會,培養孩子的財商。
在賣場購物時,由孩子負責付錢、找錢,訓練買東西要付錢的概念。
學會作選擇:到賣場買東西,給孩子一個預算(10~100元),讓其自行選擇買自己喜歡的物品,讓孩子懂得取捨。
購物時,如果你讓孩子在超市裡忙著找出最划算的商品,並將這作為一場遊戲,那麼購物對你們全家人來說就變得更加愉快而有趣了。
父母可帶小孩去不同檔次的賣場購物,讓他們知道相同或相類似的東西,在不同地方的售價是各異的。當孩子瞭解這一點後,便給小孩金錢,讓他們自己去購買心愛的東西。他們為了買最多的東西,自然會比價,學會精明購物。或許幾次下來,你再帶孩子去購物時,小孩子就會說:"媽媽,我們去大賣場買東西,便利商店比較貴。"父母帶孩子去購物時,應利用商品的品質、牌子、份量等說明價錢的區別,還要進一步解釋折扣、大減價、優惠等,讓他們知道花錢時以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為最明智。通過各類生活體驗,除了要強化孩子運用金錢的意識外,也可養成孩子今後購物看價格的習慣。
在逛大賣場時,不妨事先給孩子一個金錢限制,讓他擔起採購任務,告訴他可以用這些錢買自己選中的東西。比如要在10元的價格內,買到一包餅乾,當你在貨架之間穿行的時候,讓孩子把他挑的貨品放入購物車,一邊放一邊數數,讓孩子在不同的餅乾品牌中作出選擇。
此時孩子會發現,同類商品因品牌、質量不同,價格也會有很大的差異,但由於孩子畢竟年齡小,往往會以"貌"取物。
父母在家時,不妨和孩子做下面這個小遊戲,告訴他們如何購物。
取兩個看起來差不多的蘋果,然後給其中的一個蘋果裝扮一下,放進一個彩色盒子裡,或者在上面打上燈光。問孩子願意買哪個蘋果。如果孩子選擇的是打扮漂亮的那個蘋果,就讓他在每個蘋果上都咬一口,看看這個"明星"是不是嘗起來更好吃。
此時,家長可告訴孩子,"明星"太貴了,未必值得,並曉之以理。
通過不間斷的價格、質量比較,漸漸培養孩子們"物美價廉"的意識,使他們建立正確捨取觀。
其實,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最難的還是控制父母的慾望。
比如,越來越多的家長認為花幾百塊錢給孩子買一件高級時裝不算什麼,很多父母抱著"我買得起,為什麼不買"的想法,而我的想法與他們完全相反——沒有一個孩子需要買1000塊錢一件的名牌大衣。
最後,對於4∼6歲的孩子,理財觀念的培養應著重在ABC(啟蒙教育),不能操之過急。孩子年紀尚小,未必有足夠的理解能力,順其自然,讓孩子從生活中自己領會反而更好,父母不用過早給孩子灌輸太多的額外知識。
財商小遊戲
玩大富翁學理財
大富翁遊戲可說是學習理財和投資的入門工具。父母可與孩子一同玩大富翁遊戲。通過遊戲讓孩子知道多少錢可以買到什麼,其他玩家"到訪"自己的物業,就能獲得額外收入,而過程中也可能因過度支出而導致投資失敗,甚至破產。孩子可在遊戲中學會量入為出。
家長與孩子玩遊戲時,無須一開始就灌輸理財概念,讓孩子在失敗中學習。例如孩子可能想買所有房產,不考慮手頭資金的多寡,途中雖然可能擁有最多資產,卻也可能成為最早破產的人,這樣才能明白流動資金的重要。
通過玩大富翁,還能提升孩子理財及面對逆境的能力。
孩子變"壞"了怎麼辦?
場景:小區的商業街裡,5歲的小明遇到了4歲的小寶,小寶手中拿著爸媽剛給他買的飛機模型,小明看到立刻就從小寶懷中搶玩具。小寶被搶去玩具後,哇哇大哭,小明爸媽連忙把玩具還給小寶,而這時哇哇大哭的變成了小明。
很多父母常常面臨不知如何幫助孩子改正缺點的問題。不是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後自然會改,放任自流;就是嚴厲斥責孩子,或打或罵,造成逆反心理。其實,面對4~6歲懵懂的孩子,父母可通過說故事等和緩的方式,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
孩子搶玩具怎麼辦?
孩子通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作為家中的"小皇帝",認為"我的就是我的,別人的也是我的",這是很正常的事。玩具在孩子的眼裡,只要他們看上的,就成了自己私有財產一般,於是一方爭奪一方保護,就這麼簡單。
2~3歲,是孩子自我意識建立的關鍵期,如果這個時候自我意識建立得好的話,他長大以後看到別人的東西是不會有貪念的。
家長在家裡應該清楚告訴什麼東西是孩子的,什麼東西又是屬於父母的,應該讓孩子有一個所屬權的定義。孩子的玩具,孩子有支配權,鼓勵孩子與小朋友分享玩具,如果孩子暫時不願分享,也不要強迫。如果在公眾場合遇到孩子搶玩具的現象,要建立一個誰先拿到玩具誰就玩的規則。如果是別的孩子先拿到的,就要讓他學會等待,等到別人不玩了再拿來玩。
若別的孩子想要搶你家孩子的玩具,可你的孩子就是不給。
這時家長絕不能生硬地從自己孩子手中把玩具搶走來滿足別人的孩子,時間長了,自己孩子的性格會越來越懦弱,不敢對別人說不。
若你的孩子沒經過允許,搶了別的孩子的玩具。家長應馬上把玩具還給別人,雖然你的孩子可能會大哭大鬧,但一兩次以後,他懂得什麼是失去的味道,就不會再搶別人的玩具了。孩子搶了玩具後,父母應及時轉移其目標並加以安撫。
在之後的幾天裡,父母可給孩子講一些故事,以自己東西被別人搶走為主題,讓孩子身臨其境,同情東西被搶走的人,以教育孩子搶別人玩具是不對的行為。
作為家長,我們要從正面教育引導孩子友愛謙讓,但更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等待孩子慢慢長大,明白道理。
父母應讓孩子明白,別人與自己的物品之間的區別。
孩子太愛錢怎麼辦?
許多"富一代"最擔心子女花錢如流水,玩樂至上,成為"二世祖",更有甚者,不少孩子會覺得"金錢是萬能的"。
金錢只是工具,兒童要理解善用金錢,做金錢的主人。在金錢教育之外,父母應適時告訴孩子"金錢可以消費,但卻不能買感情"。
孩子是小氣鬼怎麼辦?
培養孩子的財商的其中重要一條,就是注重節儉,但絕對不是讓孩子變成為了省錢而犧牲生活品質的小氣鬼。
家有小氣鬼,也會讓父母很頭疼。自己的玩具,絕對不給其他小朋友玩,自己有啥好東西,也不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喜歡吃的菜,就不讓別人吃,甚至爸爸媽媽也不讓。
獨生子女很容易被貼上各種負面標籤:自私、驕縱、缺乏獨立性、不合群、個人主義。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認識到,孩子節約固然是好事,但對金錢或物質過於吝嗇,長大後很可能養成自私的性格,進而影響未來的人際關係。
對於"小氣鬼"孩子,父母應經常在孩子面前送親友禮物,幫助孩子學會分享。
在孩子小時,父母應讓孩子注重節儉,但絕對不是讓孩子變成為了省錢而犧牲生活品質的小氣鬼。如果別的小朋友送你的孩子生日禮物,要記得叫他們回送。如果接受別人的幫助,想要表示心意,也可以買個小禮物送給對方。這樣孩子就會懂得善用自己的積蓄,人緣也會變得更好。
財商小遊戲
買賣的學問
由父母扮演拍賣師,幾個小朋友扮演買家。每位買家都分配到相同金額,拍賣師隨意開出底價,買家則根據手頭資金,競投心目中喜歡的玩具,價高者得。起初,小朋友都隨意舉手、樣樣說要買,當資金越來越少,他們的態度就會謹慎起來,甚至後悔當初買得衝動。
這遊戲旨在讓小朋友體會資源有限,若選擇了甲,就得放棄乙,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願望,故適當地分配資源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