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作對一些人來說像情侶關係,恨不得對全世界展示他們之間的愉悅,那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就像主僕,一些時間裡被工作僱傭,不工作的時間裡他才是自由的。對這樣的人,如果你在非工作時段與他談公事,會得到緣木求魚的結果。據說那些把公司佈置得像家一樣的公司,最遭這些人的痛恨。有人把這樣的人稱為「分離型員工」,指他們的工作與生活涇渭分明。
有一段時間,我曾經很刻意地在私人朋友聚會時忘記帶名片,試圖與第一次謀面的朋友建立純私人友誼。後來我發現這不僅費事,而且也容易誤事。因為你不僅要費力地向對方介紹你工作的性質與內容,而且說不定哪一天對方能夠在工作上幫到你的時候,你又找不到他的聯絡,結果既誤了公事,又耽擱了作為私交的一次聯絡機會。再過一段時間後,你又會發現,新認識的人,如果沒有工作上的一些聯繫,其它方面的聯繫也會越來越少,最後少到根本沒有聯繫。
是的,工作和性別、年齡、出生地、興趣愛好、愛人是誰、孩子是誰一樣,成為一個人社會標識的一部分。而這些全部的社會標識的總和,就是我們的生活。這樣一想,只要你能夠平衡好生活中各部分的關係,把工作帶回家、帶回酒店還是留在辦公室,又有什麼不同呢?
當忙到沒有生活
一次有個法國飛來的朋友約晚飯,剛好那天我需要加班,但他第二天又要走,於是約在當晚我加完班後的11點半見面。一見面他就搖頭,表示我的生活狀態很糟糕,因為我「Nolife」。如今這位老兄已回國工作,幸運地就職於一家國際聞名的咨詢公司,拿著令人垂涎的薪金。只是現在輪到我對他搖頭了。如果我的「Nolife」狀況只是一個月內少數三四天中的一次的話,那麼他的情況則剛好相反,除了少數三四天(包括週末),其餘時間他全部「Nolife」。
這裡「Nolife」的意思就是,從一大早睜開眼睛起,就開始想工作的事;一天之中,用最短的時間處理掉吃喝拉撒洗澡之類的瑣事,吃最容易咀嚼併吞咽的食物,並盡量少喝水,以減少這些意思不大的事及其副作用所侵吞的工作時間;不斷探測睡眠究竟可以有多短,從而把越來越多的睡眠時間改良為工作時間;盡量把一些當天沒處理完的事情留在夢中思考,以提高醒來後的工作效率……至於什麼休閒:看電影、逛公園、旅行、甚至發發呆什麼的,更是門兒都沒有。
的確有一些人在自覺地、主動地按上述方式生活。前幾天電視裡的一位CEO還在自豪地總結著成功經驗:「我們的成功,主要就是因為有這樣一批員工,他們夜以繼日,日以繼夜地工作著,每天深更半夜回家,第二天很早又來上班,而且,還很開心!」
不知道他的員工是真的開心,還是看上去開心,或者只是CEO一廂情願地主觀假定他們開心。但顯然我的法國歸來的朋友並不開心。在他回國後我們僅有的一次聚會中,他有點遲疑地說:「再干幾年吧,干幾年就走。這是碗青春飯。年紀稍大一點,就幹不動了。」
而另一位在時裝公司就職的女設計師則因為「Nolife」已經五年沒有談過戀愛,她沒這個時間。上一次失戀還是在大學剛畢業時候,原因是她進了這家讓她忙得連飯都沒空吃的公司,而男友顯然對她的生活狀態缺乏理解,於是分手。最近她終於決心與這份工作絕裂:「錢再多也不幹了。」
但也有人為自己沒有被安排那麼多工作,在別的同事忙得沒空講話而自己卻有空上MSN時而感到不安。怕公司對自己不滿,怕被公司遺棄,怕這是被解雇的先兆。因為這樣的擔心,據說一位就職於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上海公司的年輕職員最近跳樓身亡。
可見人人都忙得像孫子一樣,還不是最大的悲哀。看見別人忙得像孫子一樣,自己卻被隔離在忙碌之外,從而覺得生不如死,才是最大的悲哀。
健康生活成了幻想?
有人用「蘋果族」和「餅乾族」來形容辦公室裡健康生活和不健康生活的人群。下午三四點暫時逃離電腦,吃個蘋果提神的人被視為健康生活的實施者;而經常忘了中飯或晚飯,餓到胃疼得不行就塞兩塊餅乾充飢的人則是不健康生活的代言人。
一位在蘇州工作的技術男認為,一周在外面吃三次晚飯以上的生活,都是不健康的。理由如下:一、菜太油。二、私人時間被侵佔。三、和妻子孩子的生活溝通時間被剝奪。他的健康生活是這樣的:週一至週五,早上7點半乘班車去公司,工作,晚上5點半乘班車回家吃飯。中間的工作時間,和太太至少通兩次電話,聊聊吃了啥、在幹什麼、累不累之類的家常話。週六週日,其中一天在家休息,做做家務,另一天攜妻兒外出找點節目,看電影、逛公園、外出吃飯之類。
Boring。這是包括我在內的幾個生活在上海的人對這種健康生活的評價,也算是一行業精英,怎麼連點生活方式都沒有。其中一位生活態度比較激進的職業經理人甚至放出話來:叫我過這樣的生活,不如讓我去死。
這話如果被另一個人聽到,不知道會產生怎樣的後果。這個人曾經過著極端「不健康」的生活,凌晨三點之前絕對不會睡覺,一年難得在家裡吃幾次飯,熱愛夜生活和各種怪異人群的聚會,曾經為了出席這樣的聚會,從香港打飛機的來上海過一夜,第二天再飛回香港去上班。不幸的是,他得了癌,37歲的時候。不知道這算不算上帝對這種不健康生活的判決。
在我收到的讀者來信中,一位讀者對此深有感觸,他說,現在連口香糖都是裝在「藥瓶」裡的,給人一種吃了藥就會健康的聯想。但同時他又表示:現代社會,不健康的生活才是健康的。作為一個有理想的熱血青年,天天十點睡覺,每天在家吃晚飯,而不是出去社交,能做出什麼大事?我想,他在抽空發表完這番感慨,並且嚼了兩片藥瓶裡的口香糖之後,不僅不再會為自己的不健康生活自責,反而會像嗑了藥一樣,有點自我陶醉了。
我的女朋友最近老抱怨她老公的不健康生活:「本來他就很少能在晚上9點以前下班,現在好了,就算偶爾能9點前收工,也要拖著我去KTV或者泡吧去,美其名曰『減壓』。」她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安安頓頓在家裡吃晚飯、看看DVD不能減壓?他老公的解釋是:工作強度太刺激,所謂以毒攻毒,需要稍微刺激一點的生活來解壓。這大概是讓不健康的生活者最心安理得的解釋了吧。
家庭觀念算老幾?
熱愛美劇的人會發現,不管劇中人多麼桀驁不遜、做了多少勾心鬥角甚至傷天害理的事,他們的目的多多少少與「為了家庭」有關,為了保護或者有助於他們的愛人和孩子,儘管很多時候事與願違——也就是說,儘管很多情節是他們的行為破壞了家庭幸福,當然這主要是為了滿足戲劇衝突的需要,但至少他們的動機是純正的。「家庭至上」可以說是美國主流影視作品盡一切手段宣傳的主要命題。
但在中國,家庭觀念還算是個新鮮事物。說來話長。我們的上一輩在「把一切獻給黨」的年代裡從不敢明目張膽地流露出「家庭至上」的言行,儘管在那個物資極度貧乏、慾望被無情壓制的時代,每個孩子都享受過父母悄悄從工作單位捎回來的「物質便利」,比如電池廠父母帶回來的電池啊,食品廠父母帶回來的餅乾啊,政府機構父母帶回來的信紙啊……除了「組織」上人為造成的兩地分居外,那時的人們倒還是身體力行著「家庭至上」,盡一切可能為貧瘠的家庭生活增加一抹亮色,儘管是無意識的,反正力氣也沒法兒往別處使,不如便宜便宜家裡。
輪到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精英挑大樑時,生活突然豐富多了,稀缺的不再是物質,而是時間。「事業」、「成功」、「自我價值實現」等概念遠遠跑在「家庭」前面。電視上如果出現這樣的畫面:妻子抱著嚶嚶哭泣的孩子空對著一桌菜發愣,丈夫卻在公司裡吃著方便面談著大生意,那麼它的中心思想是「丈夫為了事業日夜操勞」,而不是「這個男人沒家庭觀念」。有意思的是,久而久之,自以為成功的人都以按點回家和家人吃飯為恥,寧可流連在外面沒完沒了的應酬中,感覺自己很有價值。「家庭觀念」?「家庭觀念」大概成了「妻管嚴」的同義詞。
這兩年情況又開始改變。大概拜「全球化」幸福觀的影響所致,和諧美滿的家庭成了為「個人價值」添磚加瓦的重要因素。於是帶著小蜜出雙入對又落伍了,一些商業領袖人物開始宣稱大多數晚飯在家裡吃,意見領袖們也經常提到「我太太」、「我先生」或者「我的孩子」。「家庭觀念」的地位至少在名義上被扶到空前的高度。只是說歸說,有多少人真正地享受這種天倫之樂,又是另外一回事。
讓你們單身去吧
我覺得當前時尚的單身狀態,和雜誌上瞬息萬變的裙擺或口紅的顏色一樣,完完全全是資本的陰謀。模式大概是這樣的:先是鼓吹成功的必要性,讓花樣年華的打工仔們瘋狂賣命,根本無暇戀愛;等到這批打工仔們搖身變為成功的單身人士後,再鼓吹單身的流行性,讓這幫子30出頭的單身們自我感覺好得要命,糊里糊塗變成中年單身甚至老年單身,落得個一輩子為公司賣命的下場。
單身多好啊!不需要買菜燒飯,因此晚一點下班沒關係;不需要陪老婆逛街,陪孩子練鋼琴,因此有沒有週末也沒大所謂;最好單身們再討厭社交生活,拒絕假日出遊,那就可以在公司打地鋪了。困了就睡地毯,餓了就吃便當,醒了就幹活。據說有的公司還為單身員工提供人性化的福利,可以在加班時間打網絡遊戲,權作枯燥工作的調劑吧。
一般男單身們總會中途變節,單到三四十的時候,就耐不住了,隨便找個年輕貌美的女孩完事。單了十數年,畢竟沒有白單,多少有點家底和一個驕人的職位,而這個資本在婚姻市場裡,還是比較暢銷的。女單身就比較慘烈一點。她們和男單身不一樣。在她們眼裡,年輕和貌美倒在其次,地位、品位最好出類拔萃。可惜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優秀男士一般都更青睞於討個溫柔漂亮的女人暖窩,而不是找頭母老虎教子。
怎麼辦呢?如果又不願意向標準妥協,就只好單著。於是女老單身們的脾氣通常很壞,因為單身並不是她們的初衷,但她們卻不得不以此標榜,自己安慰自己。安慰未遂,只好靠折騰下屬謀取快感。
女老單身們發脾氣的時候,公司也許正在偷笑呢。他們更願意縱容前者的壞脾氣,因為她們很可能會化憤怒為力量,把時間加倍花在工作上。
所以,發點脾氣不要緊,只要單身就好。
朋友沒空相見
喜得千金的一位同行最近宣佈:以後會友通通在午餐時間進行,晚上的時間空出來供新添的寶貝使喚。從此與那些需要坐班並且午餐時間不到1小時的朋友不再相見。
如果沒有公事上的牽絆,很少人有時間和朋友相聚。純粹的玩樂、閒聊或者聚在一起發呆彷彿成了一件蠢事,就像依然有著文藝理想的青年放棄匯豐銀行的工作跑到北京混地下樂隊一樣。
在我們大學畢業近十年僅有的一次小範圍聚會中,有兩位同窗因參加另一個同學聚會而爽約。那是他們入學不久的MBA同學會。看來MBA了兩個星期的同學情誼比大學4年的積累還要牢固。或者,隨著一圈圈年輪的增長,我應該用更理智的頭腦來分析這種選擇:熟絡並交好MBA的朋友,比和一桌陳年舊友胡扯更有價值。
更多的朋友經常在業內應酬中相聚。比如記者編輯們,在新聞發佈會上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很多老記們的好友就是從同行中發掘出的。所謂日久生情,聚在一起搞新聞的時間多了,自然就成了朋友;聊天聊地聊心事的時間多了,自然就成了好朋友。反之亦然,那些沒空相見的舊時友人,最多只能算是熟悉的陌生人。
有個著名的外科主刀大夫爆料:我和我最親密的同行友人幾乎每個星期都在機場碰面。兄弟們都是業內有名有姓的快刀手,工作日為各自所屬的醫院效勞,閒暇時間在業內刊物上華山論「刀」,晚上各自在寫爬格子,趕寫書稿掙名份。週末則風塵僕僕外出會診,你飛廣州,我飛溫州,給當地的富佬鄉親們主刀。時間成了比愛情還稀缺的資源。他們回憶和朋友相見的情形也變成:那次我飛青島時,老張還要我給他介紹女朋友……;飛石家莊那次,這傢伙的老婆都懷胎三月了……
當然,最多的相見是在MSN上。每天綠綠的帶著不同的名字出現,又神不知鬼不覺退到紅幕後面。回憶起來才發現,有些每天出現的小綠人已經有一兩年未謀面了。剪了頭髮沒?換了工作沒?戀愛了沒?現在用什麼香水?一概不知。就算不知道,也懶得並且沒時間把身體搬到這人面前見一面。
或者去友人們的博客上串門子。原來他辭職了,原來他在聽這張CD,原來他居然會燒泰國菜……隨著博客的一天天更新,朋友的形象也在一天天刷新。恍惚中似乎在與朋友天天相見,只是這位友人已經不太像自己原來認識的那個。
度假也需要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