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顆自勵的心 第35章 勇於拚搏 (3)
    華羅庚在清華大學一邊當圖書館助理員一邊努力學習數學。他學習時間顯然少於其他學生,但他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掌握了其他人需要8年才能掌握的知識,由於他的成績極為出色,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5年提升為講師。1936年,他前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從1939年到1941年,華羅庚與聞一多、劉大傑先生同居斗室,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華羅庚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素數論》。華羅庚作為一位著名的數學家,非常關心青少年的成長,他曾說過許多激烈青少年的名言警句,如「沒有雄心壯志的人,他們的生活缺乏偉大的動力,自然不能盼望他們會有傑出的成就。」「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採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採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等等。

    勵志感言

    家境貧困,身患殘疾,對一般人而言也許是一種不幸,但對那些有大志者再大的困難也不能阻止他們向著理想前進的步伐,艱難和困苦也許能壓垮意志薄弱的人,但同時也能激勵奮發有為的人努力拚搏。

    一絲不苟的司馬遷

    司馬遷是中國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雖然年輕時身受腐刑,但仍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豪邁氣魄頑強地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那麼深受恥辱的司馬遷何以能完成52萬言的皇皇巨著呢?這源於他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學習精神。

    在讀書中,有一次他發現《尚書》上記載的一件事和其他古書上記載的不同,究竟誰對誰錯,他決心弄個明白。

    他四處請教別人,又到國家藏書樓去查找與這件事有關的所有記載,查了上百冊書,最後終於弄清楚《尚書》的記載是正確的。司馬遷為了查清史實,弄清真相,常常不辭艱辛,遍訪名山大川,察看古跡,搜訪遺聞。

    他研究魏國的歷史時,聽說秦國在滅掉魏國的時候,遭到了魏國的頑強抵抗。為了打敗魏國,奏國曾經引黃河裡的水灌入魏國的首都大梁城,淹死了許多人。

    為了得到可靠證據,司馬遷親自來到大梁城做實地調查,在大梁城前仔細察看,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天,在查看大梁城遺跡時,他突然驚叫起來:「啊,看,洪水淹過的痕跡!」

    他走到牆腳下,仔細觀察辨認:「對,洪水留下的痕跡!沒錯!沒錯!」

    查到證據以後,他又遍訪當地的老人,聽他們講當年魏國與秦國和洪水的搏鬥,就是在這種不辭辛苦的查訪中,司馬遷以一絲不苟的嚴肅精神,用15年時間寫完了中國第一部通史著作《史記》。

    勵志感言

    青少年在學習時,不能貪多,不能浮躁,要專心致志,一絲不苟,才能取得好成績。鄭板橋說過:「讀書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徒多徒爛耳。」

    勤奮才能成功

    宋代偉大史學家司馬光自幼聰敏,好學不倦。小的時候,他聽《春秋左氏傳》時,總是精神高度集中,所以記得很牢。回到家中,對父親複述起來毫無差錯,父親很高興。

    司馬光小時和哥哥弟弟一起學習,每當老師講課完畢,哥哥弟弟馬上就丟開書本,跑到院子裡去玩了。只有司馬光不肯走,一遍一遍地高聲朗讀,直到能夠一字不錯地背誦出來。後來,在總結讀書經驗時,他曾說過:「讀重要的書,不可不背誦。因為只有能夠背誦,才能利用一切空閒時間,比如騎馬趕路時,或者半夜裡不能入睡時,一面默誦字句,一面思考字句的含義。這樣就可以收穫大,進步快。」

    後來,司馬光做了官,仍然一絲不苟,刻苦學習。在他的住房中除了臥具和書籍,沒有其他的東西。臥具也很簡單,一架木板床,一床粗布被,一個圓木枕頭。看上去簡單,但這個圓木枕頭,可大有講究!當他讀書睏倦時,怕睡得太久,不能按時醒來,就在頭下枕著圓木做的枕頭,因為它是圓的,容易滾動,只要一翻身,或者頭稍稍動一動,那枕頭就會滾落到地上,腦袋就會重重地磕在木板床上,這樣就會醒來,可以繼續攻讀。司馬光給這個圓木枕頭起了個名字,叫做「警枕」。

    他除去充分利用白天的時間外,晚上也很少休息。總是在不間斷地寫作,直到半夜才熄燈稍睡,五更鼓一響,他又起來繼續寫作。就是以這樣的頑強毅力,司馬光才完成了「平生精力,盡於此書」的偉大著作《資治通鑒》。

    勵志感言

    成才是青少年的夢想,但若想成才就必須做一個有毅力的勤奮的人,只有付出長期的艱苦的努力,永遠保持堅忍不拔的精神,才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不幸的女作家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國著名女作家,一生勤奮創作,她的著名作品《呼嘯山莊》是一部有奇異想像力的小說,是歐洲文學中的瑰寶。

    1827年艾米莉·勃朗特的母親逝世,兩個姐妹也夭折了,只有夏洛蒂與艾米莉倖存下來,從此在家與兄弟勃蘭威爾一起自學。

    這個家庭收入很少,經濟相當拮据。他們不得不經常出外謀生,以教書或做家庭教師來貼補家用,幾年來備受艱辛。艾米莉總是全家起得最早的一個,一清早就把一天中最重要的活計全做完了。全家的衣服都由她燙,菜也都是她一個人做,甚至烤麵包的也是她,她烤得好極了。

    有一次,她在烤麵包時,一邊揉搓著麵團,一邊抬頭看幾眼她面前的書本。她在廚房裡幹活時,身邊總是擺著一支鉛筆和一張紙,等做飯和燙衣服一有空隙,就急忙把臨時湧現出來的思想記錄下來。就是在這樣辛勤的創作中,艾米莉完成了她的傑作《呼嘯山莊》。

    但她的作品當時並不為人們所理解,她深感孤獨,她曾說:「我是唯一的人,命中注定無人過問,也無人流淚;自從我生下來,從未引起過一絲憂慮,一個快樂的微笑。在秘密的歡樂和秘密的眼淚中,這種變化多端的生活就這樣滑過,18年後仍然無依無靠,一如在我誕生那天同樣的寂寞…」這位偉大的女作家僅僅活了30歲。

    勵志感言

    藝術源於生活,偉大的作品來源於生活的磨煉,巴爾扎克說:「天才的作品是用眼淚灌溉的。」要想取得成功,既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也要認真的觀察生活,並用心去體驗生活。

    錦囊

    唐代傑出詩人李賀,一生只活了27歲,卻留下了200多首詩,其中有許多名篇佳作,李賀7歲時就能賦詩,傳遍鄉里。為了印證此事,韓愈曾親往訪察,當面測試。在韓愈面前李賀一揮而就地寫了《高軒過》一詩,受到韓愈的讚揚。

    由於李賀父親名字叫晉肅,「晉」與進士的「進」同音,他為避父諱,不能參加進士考試。

    為此,李賀更加勤奮努力,一心從事詩歌創作。每天吃過早飯,便背上自己的破舊錦囊,出門遊歷,觀察並體驗生活。一有感觸,便寫在紙上,裝入錦囊。回到家中,再進行潤飾。

    日久天長,李賀積累了大量生活素材,再加上他思維奇特,不落窠臼,因此他的詩情真語麗,精闢感人,如「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雁門太守行)已成千古名句。

    李賀的母親見兒子如此嘔心瀝血地創作,很為他的健康擔心,說:「這孩子真要把心嘔出來才算完啊!」由於完全沉浸在詩歌創作之中,李賀才成為了唐代偉大的詩人。

    勵志感言

    熱愛生活,熱愛藝術,才能迸發出天才的火花。若想在學習和生活

    中取得成績,就必須在勤奮中跋涉,在艱苦中奮鬥,因為勤奮和艱苦是成功的源泉。

    海龜的故事

    在浩瀚的大海邊上,有一處寬闊的沙灘,沙灘上有兩隻海龜在懶懶地曬太陽。小海龜調皮地爬到大海龜的背上玩耍,這時小海龜跟媽媽說道:「為什麼我們一出生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海龜媽媽深情地看了小海龜一眼,說道:「因為我們只能緩慢地爬行,為了抵抗水中的鯊魚和岸上的兇猛動物的侵害,所以需要這個硬殼的保護!」小海龜皺了皺眉頭,疑惑地問道:「毛毛蟲妹妹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海龜媽媽想了想,語重心長地說:「因為毛毛蟲妹妹長大以後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天空和花草會保護她。」

    小海龜還不明白,又問道:「可是蚯蚓弟弟也爬不快啊,他也變不成蝴蝶,他幹嗎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海龜媽媽說道:「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肥沃的土壤會保護他啊。」

    這時,小海龜傷心地哭了起來:「我們為什麼這麼倒霉啊,天空和大地都不管我們,讓我們永遠背負著這又硬又重的殼。」

    聽了小海龜的話,海龜媽媽鄭重地跟小海龜說:「命運是不同的,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我們必須保護自己,也許我們得不到天和地的幫助,所以我們要自己保護自己,我們不靠天,不靠地,我們要靠自己。」

    勵志感言

    人生最可貴的品質就是自立自強,不依賴於他人。也許生活會有重負,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但不怨天不尤人,才是正確的態度。在

    困難面前,我們要保持足夠的自信,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勇敢地面對挑戰,絕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的幫助上。只有堅信自己的人,才能從容地面對各種挑戰,才能獲得輝煌的成功。

    晉平公問學

    晉國國君晉平公,有一次跟晉國雙目失明的著名樂師師曠說:「我已經70歲了,想好好學習,恐怕已經太晚了吧?」

    師曠回答說:「您怕太晚,為什麼點起蠟燭來呢?」

    晉平公鄭重地說:「你這不是開我的玩笑嗎?哪裡有當臣子的敢戲弄國君呢?」

    師曠回答說:「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哪裡敢戲弄國君呢?我曾聽說過:少年好學,就像早晨的太陽,輝煌燦爛;壯年好學,就像中午的太陽,照耀四方;老年好學,就像點燃蠟燭,明朗豁亮。夜晚時,如果點燃蠟燭,比起摸黑走路,不是強多了嗎?」

    晉平公聽了師曠的話,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

    勵志感言

    學無止境,如果不學習人就會陷入盲目之中,為了不斷增長智慧,使人生更精彩,就要積極努力地學習。否則人生就像行夜路一樣,早晚要碰壁,無論少年、壯年還是老年,只要肯學習眼前就會是一片光明。

    小仲馬與《茶花女》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1802—1870)以通俗歷史小說創作為主,一生著

    述頗豐,其著名作品有《三劍客》(一譯《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一譯《基督山恩仇記》)。當時,大仲馬的作品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有極大的推進作用,名聲顯赫,如日中天。當時他的兒子小仲馬對父親既羨慕又崇拜,也希望成為一名作家。於是小仲馬開始練習寫作並不斷地投稿,有一次大仲馬看到兒子神情沮喪,得知小仲馬寄出的書稿總被出版社的編輯退回,便語重心長地跟兒子說:「以後你在投遞稿件時要同時給編輯先生附上一封信,或者索性只寫一句話:『我是著名作家大仲馬的兒子』,這樣也許就不會被退稿了,發表作品會容易得多。」

    聽到父親的話,小仲馬沉思了一會兒,倔強地說道:「不,我不想在您的光環中取得成功,我要靠自己的奮鬥成為作家。」自此以後,年輕的小仲馬不但不以父親的盛名為招牌,做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還悄悄地用了許多筆名,總是想方設法避免與大名鼎鼎的父親聯繫起來。但是,獨自奮鬥是異常艱難的,面對無情的退稿,小仲馬沒有絲毫沮喪,仍然堅韌不拔地繼續創作。他的長篇小說初稿《茶花女》寄出後,以其絕妙的構思和精彩的文筆獲得了一位資深編輯的青睞。這位編輯和小仲馬的父親有著多年的交往。當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和老朋友大仲馬的地址完全一致時,就認定是大仲馬新的筆名,但《茶花女》細膩委婉的風格和大仲馬彪悍粗獷的風格迥然不同,這位編輯被深深吸引了,他以興奮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去拜訪大仲馬,以解開心中的疑問。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