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顆自勵的心 第1章 把握人生 (1)
    瞿秋白說:「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眾的裡面,假使他天天在為這世界幹些什麼,那麼,他總在生長。雖然衰老病死仍舊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業——大眾的事業是不死的,他會領略到『永久的青年』。」

    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

    小紅是個地道的上海女孩,從小就有著留洋的夢想,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但是從小就嬌生慣養,父母為了滿足她留學的夢想,很早就開始攢錢,希望能夠圓她的留洋夢。18歲時,她如願地踏上了飛往美國的航班,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涯。

    剛到美國的時候,她出手大方,不知節儉,很快就花完了帶來的錢,父母因供她出國留學背上了幾十萬的債務,無力再給她匯錢了。轉眼到了暑假,同學們大部分開始計劃回家的日程,而小紅卻因為沒有旅費而不能回家。她開始發愁了,後悔當初的大手大腳,但她並沒有沉淪,下定決心要自食其力,於是她開始到處找工作。

    「我不能再向父母要錢了,出國留學花光了父母所有的積蓄,還使他們背上了巨額債務。所以在這個假期,我一定要掙夠下學期的學費,自給自足,不再向父母要錢。」她在到一家中餐館面試時這樣說道。飯館老闆是個廣東人,很欣賞她的這種精神,於是答應她做服務員。

    她的這份工作是按鐘點算錢,幹得時間越長收入就越多。所以,她盡量能幹得長一些,平均下來每天都要幹上12個小時。她的拚搏精神感動了飯館的老闆,被破格提拔為實習經理,收入也多了一些。就這樣,到了開學的時候,她已經有了少許積蓄,不但能滿足自己的日常開銷,還可以剩下一些寄給父母還債。

    看著寄回來的錢,父母都欣慰地哭了,曾經那個嬌生慣養的小紅終於長大了。

    勵志感言

    無論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依靠別人的都是被動的,青少年一定要懂得一個道理,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在孤獨中成長

    剛出生不久,他的爸爸就死於一場交通事故,後來媽媽竟然也棄他而去。只有奶奶和他相依為命,靠著奶奶幾百元的退休金艱難度日。有時靠撿破爛,有時只能向人要口飯吃,從小嘗盡人世冷暖的他邁著艱難的步子慢慢長大。他就是李小剛,他用自己優異的表現證明:努力奮鬥,是對苦難最大的蔑視!

    小剛是一位外表剛強的孩子,甚至有些冷漠,可大家都能看出來,其實他的內心渴望被關懷、被愛護。在小剛的記憶中,最害怕的事就是請家長,當其他小朋友驕傲地談論自己的父母時,他只能躲在一邊默不作聲。在每一個夜晚,他都只能將自己對父母的思念以及生活中的無助,化為苦澀的淚水,但在外人面前他又要表現出堅強的一面,只有奶奶知道他的痛苦,倆人常因此痛哭不止。

    小剛的夢想是當一名畫家,將自己美好的願望用色彩呈現出來,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奶奶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小剛開始了自己的奮鬥之路,每個寒冷的早晨為了籌到學畫畫的費用,他搓著凍僵的手在街上發放宣傳單;每個長夜他都用撿來的廢紙和顏料畫出美麗圖案、為了攢錢每天只吃些碎麵條,就這樣他終於攢夠了學費,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美術學校。畢業後,他開始以替人畫像為職業,真正開始了自己的畫家生涯。

    勵志感言

    失去雙親的孩子是孤獨的,對他們來說生活艱辛而茫然,但是如果以一顆赤誠的心去擁抱生活,那種孤獨就會變成一種動力,讓你發現生活的美好。

    小村莊中的鳳凰

    張萌的家住在河南省一個偏僻的小村子裡,全家靠幾畝多地的莊稼為生,生活拮据。張萌的爺爺患病在床,爸爸一年四季在外打工,全家都要靠媽媽一個人來維持。那時村裡的條件不好,遇上大風,家家戶戶都是塵土飛揚,趕上天旱,院子裡的那口井一滴水都抽不出來。貧窮帶來的種種羈絆,已讓這個小村莊近10年沒有走出一個大學生了。

    「為了供我上學,那幾畝莊稼地所帶來的收入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媽媽每天早晨四點多就起床給人磨豆漿,每天賺上1元錢。晚上還幫人家刷盤子,積攢我的學費。」張萌痛苦地回憶道。

    張萌是個懂事的孩子,深知媽媽的艱辛,她奮發學習,以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縣級一所附中就讀,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高中三年,張萌一直擔任班裡的學習委員,多次被評為優秀班幹部。張萌學習刻苦,為了出人頭地,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在高考中,張萌不負眾望拿到了600多分,沒有辜負家人對她的期望,給這個偏僻的小村莊帶來了希望和歡笑。

    勵志感言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貧瘠,如果心中滿懷希望,不向命運屈服,那麼任何貧窮和困苦都不能阻止一個人追求理想的步伐。只要敢於奮鬥,敢於追求,人生就會變得充實而富有意義。

    向著目標前行

    劉明最初是個電工,但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會計師。可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由於沒錢上大學,他只能早早地參加工作,托人在家鄉找了個電工的活計。

    22歲時,劉明帶著打工賺來的幾百元錢,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對於此行,他一邊憧憬著,一邊也有所顧慮:到了北京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嗎?此時成為一名會計師的夢想依然深藏在他的心底,遙遠且清晰。

    靠著出色的電工技術,他在來到北京的第二個月,就找到了一家不錯的單位,生活有了著落。幾年過去了,他有了一點積蓄,不甘心只做一名電工的他決定向命運挑戰,他從自學考試開始,學習企業管理專業,每天一下班就在一大堆數字之間繞來繞去,他彷彿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劉明帶著對夢想的憧憬,不斷拚搏著。那時,他租了一間不到9平方米的平房,周圍異常吵鬧,只有夜裡才能靜下心來學習。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他把買電風扇的錢都買了複習資料,自己只好忍受著酷暑的煎熬。最難受的是冬天,夜裡凍得睡不著,早上醒來,水汽凍成冰凌,頭髮都是一綹一綹的。靠著這種吃苦精神,劉明順利地拿到了企業管理專業的大專文憑,這樣,他就可以向著夢寐以求的會計師資格證書發起衝擊了。

    工夫不負有心人,劉明通過了考試,多年的夢想就要實現,他要去應聘會計師的工作。憑藉著這張會計師證,雖然沒有財務方面的工作經驗,但劉明還是幸運地找到了一份出納的工作,他沒有一點牢騷,知道自己要從基礎做起,在新公司一幹就是5年,終於熬到了會計的職位上。此後他更是一帆風順,一直做到了該公司的財務經理,兒時的夢想終因不斷努力而實現了。

    勵志感言

    在現實生活中的,渾渾噩噩混日子的人太多了,他們之所以平庸,是因為心中從來沒有明確的目標,因此隨波逐流。反觀那些成功人士,無不是這樣的人:目標明確,並堅定地向著目標前行。

    向自己挑戰

    張蘭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她的成長道路可謂坎坷不平。11歲那年,張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縣裡的重點中學,幾個月後,由於被誤診,張蘭的腿被截肢了,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很長一段時間,張蘭都意志消沉,甚至想到過自殺。

    在那些絕望的日子裡,父母帶著張蘭四處求醫,他們從不在張蘭面前流淚,總是鼓勵張蘭不要放棄。他們經常給張蘭講那些偉人們不屈不撓的故事,告訴她要堅強。偉人們的樂觀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深深地震撼著張蘭,終於使她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成長的道路是艱辛的,張蘭決定不再被動治療,她要繼續讀書,下定決心開始自學。那一年,張蘭14歲。張蘭渴望通過不懈的努力改變命運,絕不能成為家庭的負擔。

    剛開始自學的時候,等待張蘭的是身體上和學習上的雙重考驗。虛弱的體質、無法坐立的苦惱、腰背的疼痛…所有這些身體上的磨難都只是些皮肉之苦,對張蘭來說都能忍受。但是,學習上的困難和挫折常使張蘭心浮氣躁、寢食難安。

    開始自學,各種難題就撲面而來。張蘭變得焦躁、自卑,但她沒有止步不前。在大量的體能訓練之餘,每天堅持讀書,時間也是由短變長,但學習時間短缺,而自學的難度巨大,問題也越積越多,讓張蘭感到難以繼續下去了。這時,那些偉人們的不屈鬥志再一次成為激勵張蘭前進的巨大動力。確實,挫折往往是人們成長的關口,闖過去了,則海闊天空;退縮了,則止步不前。從此,張蘭靜心學習,終於闖過了前進路上的一個接一個的難關,自學了初中三年的主要課程。

    雖然張蘭不能參加正規高考,但她可以選擇自學成才,她報名參加了自學考試。由於行動不便,她無法參加外面的輔導班,只能完全靠自學,各種困難可想而知。考試前一天晚上,張蘭既興奮又緊張,使她無法入睡。張蘭的第一次自考,也是她幾年中少有的幾次外出,她居然得了第一名,這極大地鼓舞了張蘭的士氣。5年多的時間,張蘭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本科學歷。

    張蘭成功了,她相信只要不斷地努力學習,一定能達到人生的頂峰,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服務於社會,報答那些曾經支持過她的人們。

    勵志感言

    人最可敬佩的品質,就是擁有一顆堅強的心。任何成功都會面臨巨大的困難和嚴峻的挑戰。人生的意義就是戰勝那些困難和挑戰,在不斷地奮鬥中體驗著生活的快樂。

    刺繡女

    張淼是一個插班生,她來自一個偏僻的村莊,土裡土氣的,她的同學們都不喜歡她,也很少有人跟她玩。大家都嘲笑她的智商不高,在上初中的三年時間中,她的各門功課都很差,幾門主要課程數學、語文、英語更是全都不及格!張淼很想融入集體中,可是她卻總是搞不好和同學的關係。她參加的體育活動,總是她在的那隊失利,參加的各種競賽也常給班里拉後腿。

    同學們慢慢地疏遠她,後來似乎都沒人去注意她,就是面對面碰上了,也很少打招呼,形同路人一樣。

    幸運的是,張淼是個性格極其開朗的女孩,她並沒有被這些挫折所打敗,她相信在做一件事時,只要用心去做,努力過,付出過,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她決定做任何事都不在乎周圍人的目光,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學習或工作中,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張淼酷愛刺繡,這也是她初中三年聊以自慰的娛樂方式,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爸爸的一位朋友到家裡串門,那個人是做裝飾品生意的,看到了張淼的刺繡作品,非常喜歡,願意以高價收購,就這樣年紀輕輕的張淼已經可以掙錢養活自己了。

    歷經一次次的挫敗與失敗,張淼並沒有放棄,她用刺繡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後來,她又開了一家刺繡店,生意紅火,前來購買的人絡繹不絕,常常需要提前訂貨,她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也讓那些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羨慕不已。

    勵志感言

    挫折和失敗都是生活賜予我們的禮物,我們在挫折和失敗中不斷成長,那些挫折和失敗是我們的精神食糧。事實證明,所有成功者都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失敗。由此可見,如果有積極進取的心態,那麼挫折和失敗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自找苦吃」

    王豈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母經常出差,只有他和一個6歲的妹妹在家,這樣,他就要給妹妹做飯,這也使他具有比同齡人強得多的獨立生活能力。

    王豈很早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希望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他的聰明才智使他不僅在學習上出類拔萃,其他方面也都表現出色,小學是管樂隊的號手,初中是合唱團的指揮,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體育活動,足球、籃球、跑步他樣樣都行。

    18歲時,王豈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學,在校期間,他的各門功課表現優異,被學校推薦到美國深造。隻身一人來到美國,他的獨立生活能力使家人一點都不擔心,他利用這難得的語言環境拚命學習英語,使他的英文水平得到了飛速提高。

    在美國求學期間,他勤工儉學,在上課之餘,他外出打工,雖然他的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困難,但他仍然拒絕家裡的資助,因為他的目的很明確:自食其力,努力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並以各種機會學習口語。他主攻的是教育學,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獲得了博士學位,帶著一顆拳拳的報國之心,他放棄了在美國的優越條件,毅然回國。

    回國後,他選擇做了一名教師,用自己的知識教育下一代,把自己的人生理念灌輸給孩子們,希望他們能夠早日成長,提高自己的獨立能力。

    勵志感言

    在較好的經濟條件下,一般人都會流於散漫和懈怠,這對成長是危害極大的,青少年在比較優越的環境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只有具備了獨立生活的能力,才能應對各種挑戰。

    忠告

    有一位很成功的商人非常受人尊敬,在一次演講會上有聽眾問他,他取得如此成功的秘訣是什麼?這位商人就回憶了對他影響最大的一件事,他這樣說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