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是要創造的,每個偶然裡都有必然。許多聰明人,知道以必然導出偶然,再以偶然創造必然。
——劉墉
劉墉說:「死背」和「強記」已經不夠,你真正在未來能超越別人的是創意。是別人想不到,你能想到。別人認為不可能,你認為可能。是「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態度和革命性的創造力。
一個中國的小孩子跟隨父母去了美國。在美國的小學,圖畫課是最讓他頭疼的,那裡的美國孩子,畫的根本稱不上是畫!他們筆下所繪的不成比例、不講佈局、不管結構、無方圓沒有規矩,甚至連基本的筆法都沒有。而每當他們畫完,都興高采烈地問老師:「好不好?」
而那個中國孩子卻與他們大不一樣,他努力地去畫出自己想像中的事物:父母、文具、房子、花草……畫畢,也會興高采烈地問老師。不過,他是從來不問「好不好」的,只是問「像不像」。
一個是「好不好」,一個是「像不像」。這讓我們思考中國的教育,手把手教會了我們,但卻忽視了人的創造性思維。美國孩子學繪畫,老師往往不設計樣板、不立模式,讓孩子從現實生活到內心想像的過程中自由「構圖」。與此相比,中國的所謂範文,參考圖便都成了禁錮創造思想的罪魁禍首!它把人變成了複印的機器,中國的孩子,也許具有很高的「COPY能力」,但卻欠缺了基本的創造力。
創造性解決問題,也很美
這還有一個故事,似乎也談到了這個話題:
一位小學語文老師考學生:
「雪融化了是什麼?」
一個學生回答:
「雪化了是春天!」
老師說:「錯!答案是泥水。」
「雪化了是春天!」多麼天真,多麼浪漫的想法!創造性是不能教的,但,創造性卻能被這潭「泥水」沖刷得乾乾淨淨!
創新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是一個人完成自我價值實現的一部分。創新的基礎是求實,求實就是實事求是,洞察事物表徵的本質,而不是現象。面對日新月異的內外環境,與時俱進、不斷求實創新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以創新的思維迎接挑戰,以求實的態度來服務我們的人際交往,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什麼是創意?創意常常是表現你獨特的觀點,那是一種創造。每個藝術創作都是「創造」,不是「拷貝」。
乾隆年間,有兩位書法家。一位極認真地模仿古人,橫要像蘇東坡,捺要像李太白;另一個正好相反,講究自然,獨成一派。
某天,兩人相遇,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筆是古人的?」後一個並不生氣,而是笑瞇瞇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己的?」第一個聽了,頓時瞠目結舌。
不錯,正如齊白石先生的那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不會創造,只會在前人的框架裡打轉,是不會有什麼出息的!
錯誤往往是創造的開始
我們不是不會打破常規,只是常規牽制住了我們的手罷了。人類科學技術前沿的發明家們,把艱辛而又快樂的創造當做畢生奮鬥的事業!他們運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滿足人類需求的各種精神、物質產品。他們所創造的這些無形中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產能,被人們簡稱為創造力!一個人的錯誤,也有可能僥倖地成為另一個人的發現,變為創造力。
有一個孩子,每天回家都要和爸爸匯報幼兒園裡的新聞,說他今天又學會了什麼新東西。孩子的表現欲總是很強烈,這個孩子開始在爸爸面前顯示他今天的收穫。他先去冰箱取了一個蘋果,又拿了一把專屬於他的小刀,現在表演開始了。
他說:「爸爸,我要讓您看看裡頭藏著什麼。」「我們都知道裡面是什麼。」媽媽接話說。「不,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孩子堅持著,邊說著邊把蘋果一切兩半……他剛切下去的時候,媽媽就喊了一聲:「切錯了,孩子。」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切法應該是從莖部切到底部窩凹處。而這個孩子呢,卻是把蘋果橫放著,攔腰切下去。然後,他把切好的蘋果伸到爸爸媽媽面前:「爸爸媽媽,你快看看吶,裡面有顆星星呢。」
的確,從橫切面看,蘋果核果然顯一個清晰的五角星狀。故事中的爸爸媽媽一生不知吃過多少蘋果,但總是按正確的切法把它們一切兩半,卻從未疑心過還有什麼隱藏的圖案尚未被發現!於是,在那麼一天,一個孩子把這個「秘密」帶回家來,徹底改變了冥頑不化的雙親。
所以只要你有成就,對社會人群有貢獻,你就能獲得成功。對社會人群有巨大貢獻的人是永生的。我們要相信歷史是公正的,無論當時的社會承不承認他們的業績,他們都能青史留名,如曹雪芹、羅貫中等。
若是一個人在政界或商界的才華不被當時的社會承認,就很難稱得上很偉大的;文界則不同,文界在乎的是作品本身,文界偉人的業績不僅僅在於當時,更深深地影響後世,感動今人,啟發後人!
時刻準備著
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常常要看他是不是有準備。你知道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卡拉揚是怎麼出頭的嗎?是因為在他十九歲那年,德國烏爾姆歌劇院的指揮突然生病,不得不由卡拉揚代理指揮了《費加羅的婚禮》。從此,他一鳴驚人,走上成功之路。
——《子彈準備好》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是真正成功的人卻是那麼少。這些少數成功的人除了運氣之外,他們還具備什麼呢?
小白在這家合資公司做白領好久了,但是總是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
小白的同事小綠,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更進一步,直接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他也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
他們的同事小青更進一步。他詳細地瞭解了老總的奮鬥歷程不說,還弄清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關心的問題,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而有份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有一天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愚笨的人總是錯失機會或等待機會,而聰明的人總是善於抓住機會,成功者則總是創造機會。那是因為機會只給準備好的人,這「準備」二字,並非說說而已。當前,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時刻保持敏銳的心
有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了一隻大老虎。甲就趕緊從背後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乙就著急了,罵道:「你幹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甲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當更多的老虎悄悄來臨時,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跑鞋呢?劉墉說:「每一個日子都可能是最後的日子,我們要以敏銳的心過每一天,更要用心看看這個世界,用心看看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視為是理所當然,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會改變,且看你如何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