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墉講為人處世 第20章 情商讓你魅力十足 (1)
    不要以為你是哈佛、北大或牛津、劍橋畢業的,就一定比別人強,你能進那些大學,而且平平安安出來,雖然可以證明你很會讀書、智商很高,但是IQ不等於EQ,「智商」不等於「情商」,很可能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你的適應力遠不如那些連中學都沒混畢業的孩子。

    ——《天才與白癡》

    人的生命張力,主要是情感力和智力,即生命的兩個動力源。劉墉先生說:「智商超常又怎樣?智商只是影響人們發展的變量之一,它與成功沒有必然關係。過目成誦又如何?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見解。一個人要有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思想,必先要受過一些挫折,歷過一些磨難。不經歷風雨,哪裡去見彩虹?」

    余世維在《管理者情商EQ》中也綜合地講述了IQ不是成功很好的條件,最重要還要有很高的EQ。EQ是「情緒智商」的簡稱,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1995年出版的書中提出。EQ高的人,在自信心、人際關係、工作表現、婚姻生活上,都有比較令人滿意的成就。

    戈爾曼認為,EQ不僅包括了抑制衝動、延遲滿足的克制力,還包含了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如何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感受別人感受的能力,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自發的心靈動力……簡單說來,EQ是一種為人的涵養,是一種性格的素質。

    高學歷不等於高情商

    當社會對學歷越來越重視,人們的畢生心血似乎都用在學習上了,不停地學習文化理論知識,大專上完上大本,大本讀完考碩士、碩士畢業讀博士……總之只要你想學,就有讀不完的學歷等你拿。

    但學歷只是一個人學識深度的一個體現。按照常識,對同一個人來說,有更高的學歷當然就會有更高的為人處世能力。但對於不同人來講,有高學歷的人不一定有高的為人處世能力,那是因為高學歷者有很強的自尊心,會排斥對別人的奉承阿諛,因此,不受人歡迎,也不能飛黃騰達。學校裡的秀才也只是學校的秀才,踏入社會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有一位保險公司的培訓師,他對培訓的員工既嚴格又咄咄逼人。但是,受訓員工卻個個心服口服、毫無怨言。

    其實,這位培訓師的學歷並不高,也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只是因為他為人謹慎謙恭,具有豐富的工作智慧與經驗,從而使自己成為他人的榜樣。

    可見,沒有高學歷的人,為人處世的能力也不一定比高學歷人士差。學歷固然越高越好,有了高學歷,靈活運用所學,能使辦事能力更上一層樓。但是在學歷一定的情況下,更應該看重為人處世的能力。為人處世的道理深奧莫測,能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人,才能成為生活的主宰,才能在為人處世方面左右逢源,大顯神通,否則,也就只能隨波逐流罷了。

    與人為善

    從根本上說,人並不是孤立地存在於世上,而是生活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之中。人正如原子,唯有在相互關聯中,才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善於與人打交道而獲得成功的人,以及討人喜歡、得到他人配合和幫助的人,其本身往往就是一個與人為善、能與大家同甘共苦的人。

    宗教和哲學上所一貫提倡的「要像愛自己那樣子愛別人」這句話,無疑適合於任何時代和任何國家。心理學家指出:「希望被他人所愛的需要,是基本的生活衝動。因為一個人唯有在其他人容納、接受自己時,才能體味到平安和喜悅。」

    一個人唯有在自己的工作受到誇獎,自己的意見被人採納,自己的服裝、物品和產品被人羨慕的情況下,才能產生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當一個人想到不管程度如何,反正有人對自己持贊同態度時,他的精神就會振奮起來,他就會覺得自己也有價值,他就能在充滿驚濤駭浪的社會中勇往向前。

    此外,人還有向其他人或事物傾注愛的強烈需要。例如,小女孩喜歡布娃娃,男孩喜歡小動物等。所以,在與人接觸交往時,要讓對方感受到,你是站在他的立場說話,你的每一個動作都包含著「愛別人」的深意,同樣,你也需要他的愛。

    把光芒讓給別人

    劉墉說:「我們一生,在各種情況下,無論貧窮或富有、失意或順意,都要有美的感受。」其實,別人也希望在和你的交往中有美的感受。所以,千萬不要錯過每一個讚揚他人的機會。無論誰做的工作,只要出色,就不要吝惜讚揚。給人以真誠的關注,讓每個遇到你的人都感到他是重要的。

    劉墉說:「千萬別得罪大家。當你在一個公司裡表現太突出,把同事都比下去的時候,可能最後自己吃虧。」有時你做事並沒在意對別人有了怎樣的影響,一些帶刺的話投向了你,你就用良好的心態閃閃身吧,不要擋住了想要放射出來的光芒。有時你的同伴需要你幫他營造四射的光芒,你就慷慨大方地助他一臂之力吧。想要做到如此全面,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有著「深藏不露」的神韻。

    1972年,周恩來和基辛格整體操作,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使世界格局為之一變,基辛格到北京與周總理談判取得圓滿成功之後,周總理去為他送行,基辛格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誠懇地向周恩來擔保:回去後一定多方奔走,爭取早日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基辛格越說興致越高,竟不顧外交辭令,開出了時間表:「大約一年。」周恩來始終微笑著,傳達出內心的讚賞和謝意。

    就在飛機起飛後不久,基辛格收到了發自美國的電報,原來,就在前一天聯大會議上,恢復席位的提案已經通過!這當然是件好事,可他想到:這麼重大的事情,周恩來肯定當時就接到了匯報,就在自己說「大約一年」的時候,周恩來完全可以高傲地宣佈:「事已辦妥,不勞大駕。」但是,面對興致勃勃、熱忱相向的面孔,周恩來卻選擇了默不作聲,這是一個多麼具有魅力的選擇。

    「把光芒讓給別人」,劉墉的警言如醍醐灌頂。如果當時周恩來直接告訴基辛格真相,那麼以基辛格的身份,他可能會覺得很難堪!即使他才氣高能從容應對,那也只是搭台讓人唱戲而已。要知道,每個吹牛都是一種謊言;每個魔術都是一種謊術;每個托詞都是一種謊話。這些「謊」,多半沒有惡意,只是為了表現,為了面子。其實,「把光芒讓給別人」,做一個被照耀的人也是快樂的。

    做人要厚道

    沒有一朵蓮花,能否定污泥。沒有一個今天的果實,能否定昨天的種子。

    ——《衝破人生的冰河》

    2004年伴隨著電影《手機》的熱映,其中的一句台詞「做人要厚道」也風靡一時。更被評為200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第一名。

    電影《手機》中,在火車上,嚴守一的舊情人武月突然打電話來,由於「新歡」沈雪在身邊,嚴守一便裝傻扯著喉嚨喊:「啊……說話呀,聽不見……你大聲點……喂……」這時費墨悠悠地說:「像,演得真像。我都聽見了,你卻聽不見。」嚴守一假正經地回了一句頗有意味的話:「費老,做人要厚道。」同樣,在費墨被嚴守一發現有外遇後,費墨也用四川話說了句「做人要厚道」。

    之前我們提到的《易經》裡的一句話:「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實際上成了道家思想中為人處世的最重要原則。大地不厚,載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義情誼。想要寫出的文章流芳百世,首先要充實內涵;想要讓友誼之樹常青不謝,首先要厚道做人。

    厚道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真實純粹的情感。厚道,就是心地單純,化複雜的人生為簡單處世;就是心胸寬廣,化恩怨干戈為真情玉帛;就是心存善良,人負我而我不負人;就是心向美好,少栽刺,多栽花。

    吃水不忘挖井人

    做人要厚道,就是要我們學會感恩,不見利忘義。人人盛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但是,可有人想過蓮花的美,正來自藏污納垢、骯髒不堪的污泥。它集聚養分,為蓮花提供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條件。可以說沒有污泥就沒有蓮花。

    有一片池塘,長滿了蓮花。一隻蜻蜓飛過來,想在水裡嬉戲,但它只停留了一下就落在荷葉上,對蓮花說:「這裡的水太髒了!」

    蓮花說:「這裡原本就是這樣的,因為下面是污泥呀!」

    蜻蜓說:「哦,我明白了,這裡因為有污泥,才這麼髒。但你處在這麼壞的環境中,卻仍能美麗整潔,難能可貴啊!」說完它就飛走了。

    污泥卻不樂意地說:「清高的蓮花,你扎根在我的身上,卻還嫌棄我,你不願在這裡,你長在河水裡好了,說不定什麼時候下雨,就會把你沖走。」

    蓮花說:「我沒有嫌棄你呀!我的那些美名,只不過是別人給我的,我倒是很感恩養育我的你呢。」

    污泥說:「為什麼別人都讚揚你?『出淤泥而不染』,你每時每刻都喝這污水,吸我的營養,你哪裡比我乾淨!」

    蓮花說:「名譽只是身外之物,名過於實,名不副實,也有可能,你又何必太看重呢?別人這麼認為,也許只是從表象來說的,雖然不準確,但要表達的道理確是可取的。那就是只要你有一顆整潔的心就足夠了,至於別人知不知道,贊不讚譽,卻是次要的。」

    污泥聽了,羞紅了臉,說:「是啊,我只要內心寧靜就好,何必在意別人怎麼評論呢?」

    真正的「蓮花」應該是出於「污泥」、愛於「污泥」、永遠扎根於「污泥」的。雖然蓮花備受世人讚譽,但是它時刻不忘生它養它的污泥,他能以一種忠厚的心態面對別人的讚美,動物界也有一個說法叫「羊跪乳,鴉反哺」,同樣是一腔忠厚的感恩之情。古人還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為人處世規訓,可見懂得忠厚做人,感恩是至關重要的。

    春秋時,有一個人叫百里奚,他早年因貧窮困乏,流落不仕,遂外出遊學求官。後被困在齊國,不得不討飯為生。一個叫蹇叔的賢人知他有才,視他為朋友,收留了他。

    後來,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回了身為奴隸的百里奚,封他為秦國大夫,他不忘當年救命之恩,推薦有才能的蹇叔給秦穆公。二人共議國事,為秦國的富強與成就霸業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有順境,也有坎坷,但幸運的是,我們會結交一些朋友,並獲得他們的關心與支持。當我們的事業成功了,生活富足了,一定要記得回報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朋友,永懷感恩之心。

    患難見真情

    做人要厚道,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不能使小心眼。別人有了成功,不能眼紅,不能嫉妒;別人有了問題,不能幸災樂禍,落井下石,更不能給人「穿小鞋」。《宋史·太宗紀》中記載的一則故事就蘊含這一道理。

    某年冬天,天降大雪,天氣非常寒冷。宋太宗在宮中穿著皮襖,烤著爐火飲酒但還覺得冷。猛然間,他想到了各地還有許多孤苦伶仃的黎民百姓,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甭說保暖,或許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

    當年與弟兄一起打天下,吃過不少苦的太宗,深知江山來之不易,因此平時就特別關心百姓的疾苦。此時,他再也坐不住了,於是立即召見開封府尹,傳旨令下面官員火速調撥一批糧食和木炭,並差人送給那些飢寒交迫的窮人和孤寡老人,以使他們渡過難關。

    後來,人們為感激宋太宗的恩德,將他的善舉稱做「雪中送炭」。意思是,我們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應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幫助。溫斯頓·丘吉爾說:「一個人絕對不可在遇到威脅時,背過身去試圖逃避。若是這樣做,只會使危險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對它毫不退縮,危險便會減半。決不要逃避任何事物,決不!」

    劉墉說:「朋友不在於平常多麼熱情,而在於需要的時候,是否能及時出現!」「友情貴在互助。我有難時,你會助我一下;你有急需時,我能及時給予。」人應有這種「救人於水深火熱」的助人為樂的精神,施恩惠於人而不求回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為善不欲人知」的真誠。所謂「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假如抱著沽名釣譽的心態來幫助他人,即使已經拉對方一把了,也不會得到任何果報的;相反,出於至誠同情心的付出可能不多,受者卻足可感到人間真情。

    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中,也不可只重視飲宴談笑的交際應酬,而忽略道義之交,要有患難相助的俠義精神,做到心心相印。假如交友本著互相利用的態度,那就違背了為人處世之道。

    做事要專心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簡練是非常重要的。寫文章要簡練、說話要簡練,做事更得簡練。

    ——《正一與負一之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