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談話中更欣賞那些能夠自圓其說的趣言妙語,而不會去注重那些能夠辨明真偽的判斷能力,好像是他的語言應該比他的思想更值得讚賞。還有一些人熟諳一些老生常談,並且善於就此高談闊論而少有發揮,這種貧乏的言辭多半都是單調沉悶的,而且一旦被別人察覺會顯得荒唐可笑。而那些善於辭令的人,他們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能夠在任何場合都提起話題,緩和話鋒並適時地轉移話題,這種人其實就是談話的指揮。言談話語最好是能夠抑揚張弛,也就是能夠運用時事來加以論證,在敘述中夾以推理,或是提問或是回答,有時調侃有時嚴肅。因為老用一種腔調平鋪直敘會令人感到非常的乏味,就像人們現在經常說的「簡直沒勁兒」。說到調侃,應該注意有些事是不能夠成為調侃對象的,如宗教、國事、偉人,以及任何人的當務之急和任何值得同情的病症,然而有些人卻認為如果言辭不刻薄就不能足以顯示他的風趣和有力,這是一種應該加以制止的傾向。
而且,一般來說,人們是能夠分辨得出哪些是風趣,哪些是尖刻的。毫無疑問,有挖苦習性的人,會因為他話裡有刺而退避三舍,當然也會擔心人家記仇的。
問得越多也就學到得越多,也就會受到人們的歡迎,特別是在提問的時候,如果他所問的問題正是被問者所擅長的領域,那麼肯定會受到歡迎。因為這樣做,他就等於是向被問人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的機會,而他自己也可以進一步獲取更多的知識。但問題千萬不要過於煩瑣,否則就成了審問了。還要明確的是,一定要留給其他人說話的機會。不僅如此,如果有人想霸佔全部的發言時間,那麼要就設法把這種人引開而讓別人發言。就像樂師們看到有人跳舞時間太長時,所慣於採取的方式一樣。如果你偶爾讓別人認為你對你所知道的事裝作不知的話,那麼下一次,當你遇到不知道的事時,別人也會以為你已經知道了。在談到自己時應該少說為佳,而且應當非常謹慎。人要自誇而又不失體面的唯一方法,就是誇獎別人的優點,特別是所說的優點與自己的優點相一致的時候,會更加有效。
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的話應該少說,因為交談應該像走在田野上一樣,而不是回到了某個人的家裡。我所認識的兩個貴族,他們是英格蘭西部人,其中的一個人有譏笑人的癖好,但又總是喜歡在家裡用美酒佳餚來盛情宴請客人,另一個人就經常問那些到他家赴宴的人:「老實告訴我,筵席上是不是自始至終都沒有嘲弄或者挖苦的話?」對此客人總是回答:「是說過那類話。」於是這位爵爺就說:「我早就料到他會把一場美好的筵席給糟蹋了。」
出言謹慎要比雄辯更為重要,以合適的方式來與別人打交道、談話,比言辭優美和有條有理重要得多。
一個人如果能夠不間斷地做一篇精彩的演說,但卻不善於應對,那表明他反應遲鈍,而如果善於應對或者附言,但卻不能夠進行長久的精彩演說,則說明他的思維淺薄而無力。
就像我們在動物中所看到的那樣,最不善於奔跑的卻最善於轉彎,獵犬與野兔之間的區別就是這樣。在進入正題以前講過多的枝節的話是令人厭倦的,枝節的話如果一點兒也不說,則又會讓人感到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