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同理心是關懷等利他行為的基礎,也是平等交流的認知前提。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從幾歲開始呢?對此問題,兒童心理學家曾有不同的意見。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要到6~7歲以後才能發展較好的同理心,因為在此之前兒童缺乏發展同理心的認知能力,因為他們都是處於自我中心階段。但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高普尼克和她的學生卻發現,18個月的孩子已經有了明確的同理心。這個研究很有意思。她們讓一個大學生在孩子面前故意裝出很喜歡吃西蘭花的樣子。然後這個成人伸手向孩子要東西吃。這時,孩子面前有兩盤食物。一盤是大部分孩子不喜歡吃的西蘭花,另一盤是大部分孩子都喜歡吃的小魚餅乾。結果15個月的孩子都把自己喜歡吃的小魚餅乾給對方,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喜好來推測他人的喜好,認為對方應該和自己一樣喜歡吃小魚餅乾。而18個月的孩子則給對方西蘭花。因為他們知道對方喜歡吃的和自己喜歡吃的不一樣。所以,心理學家得出結論:15個月的孩子還是以自我中心,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別人的需要。而到了18個月的孩子就能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別人的需要。這樣的實驗結果提醒我們,對孩子的同理心訓練一歲以後就可以開始。
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現代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可操作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概括成三個主要途徑: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聆聽孩子,感受孩子的感受;幫助孩子換位思考。
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
理解和感受自己是理解感受別人的前提。當孩子小的時候,孩子只是本能地產生情緒和發洩情緒,而不會主動去想自己在什麼狀態。這時,父母可以用語言來幫助孩子去認識自己的情緒。最常用的方法是命名孩子的情緒。例如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媽媽可以一面安撫孩子一面說:「媽媽知道寶寶生氣了,寶寶生氣了。」這樣的語言有兩方面的作用,首先讓孩子感到媽媽感受到了他的感受,這樣孩子就會產生安全感,情緒也會得到平緩。其次,這樣做在幫助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緒可以用「生氣」這個詞表達出來。當下次孩子再有類似的情緒時,媽媽就可以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命名自己的情緒。「寶寶怎麼了?」「寶寶是生氣了嗎?」在情緒中的孩子能用語言交流,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能力。當有一天你的孩子一面生氣一面告訴你:「媽媽,我很生氣。」你心裡就要充滿喜樂了。
幫助孩子認識各種情緒也可以在平時自然狀態下進行。很多父母常常讓孩子用他們的臉部表情來表演各種情緒。例如:「寶寶傷心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啊?」不要以為這只是玩玩而已,心理學家發現當孩子在做傷心的臉部表情時,腦部的某些反應和孩子真正傷心的時候非常相似。這說明孩子不僅僅在臉上表演這樣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其內心也在同步經歷這樣的情緒。
學會聆聽,感受孩子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親子溝通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一個孩子他內心深處的聲音總是在交流中被父母仔細聆聽到,這個孩子就自然會學著去感受別人的感受。相反,如果孩子的感受常常粗暴地被父母否認或曲解,孩子感受別人感受的能力就降低。但是要接納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承認孩子再小也是有著獨立思想的個體,需要我們用謙卑的心去聆聽。其次,要有勇氣並以溝通的技巧去接納和引導孩子。《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是指導父母和孩子溝通的經典之作。裡面有很多生動的例子。其中下面這則案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年幼的女兒發現自己的寵物小烏龜死了,非常傷心,和父親有了下列對話。
孩子:我的小烏龜死了,今天早上它還好好的。
父親:不要這麼傷心,寶貝。
孩子傷心地哭了。
父親:不要哭,不過是一隻小烏龜嘛,我明天再去給你買一隻來。
孩子哭道:我不要另外一隻!
父親:不許不講道理。
在上述對話中父親的第一句話「不要這麼傷心,寶貝」。看上去是在安慰孩子,實質上是在否認孩子的情緒。這種缺乏同理心的溝通最後產生情緒的對立,讓孩子更加受傷。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兩位作者建議的正確方法如下。
孩子:我的小烏龜死了,今天早上它還好好的。
父親:噢,不會吧?太讓人震驚了!
孩子:它是我的好朋友。
父親:失去朋友是很痛心的。
孩子:我還教它怎麼玩把戲呢。
父親:你們在一起玩得很高興。
孩子:我每天餵它。
父親:你對那隻小烏龜真的是很有感情,它即使離開你,也不想看到你這麼傷心,所以你要開心,它也會開心的!
在這樣的對話中,父親的每一個表達都是以先接受孩子的情緒作為前提,也有心理學家把這樣的父母語言稱作「接納性語言」(languageofacceptance)。通過這樣的接納性語言,父母不僅可以進入孩子的世界,也能讓孩子因為自己被接納而感受到父母的愛。
要能正確使用這樣的接納性語言,除了一些專業的培訓,父母首先要能夠學會聆聽孩子。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發現孩子這根弦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越來越陌生,那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找到過孩子的這根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想找,只是我們無法停住自己的那根弦。當我們被自己的聲音充滿,哪裡還能聽到孩子內心深處那夏蟲呢噥般的天籟之音呢?這聲音雖然美妙,但卻微弱,甚至稍縱即逝。因為它不能和世俗的嘔啞嘲哳共存。所以我們要學會屏氣聆聽。
幫助孩子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惻隱之心的認知前提,而惻隱之心又是仁愛倫理的基礎。所以換位思考的能力不僅影響情商也關乎道德。「文化大革命」時期之所以發生那麼多令人髮指的獸行,就是因為用對立的階級教育來野蠻地阻擋對最基本人性的換位思考。這段可怕的歷史也在告誡人們,如果失去了換位思考的能力,人和禽獸相去不遠了。
中國傳統教育思想非常強調培養換位思考和對人的惻隱之心。孔子在《論語》中就提倡要「哀矜勿喜」,就是對遭受災禍的人要憐憫,不要幸災樂禍。在《朱子家訓》中也有這樣兩句話:「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多溫恤。」第一句的意思是說跟那些做小生意的人打交道,不要去佔人家便宜。三十年以前在中國還可以經常看到一些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他們辛辛苦苦做點小本生意,很是不容易。不管嚴冬酷暑、颳風下雨都挑著貨擔起早貪黑賺點微利來養活一家人。如果我們這樣換位思考,怎麼還忍心去佔人家的便宜呢?同樣的道理,對窮苦的親戚鄰居,要多體恤同情。這都是在現實的生活情景中所進行的換位思考教育。
在生活中,父母要常常幫助年幼的孩子解讀別人的情緒。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一個受害者的心態和感受。這個受害者可以是在實際生活中的真人,也可以是電視或者書本中虛構的人物。有時候甚至可以是植物和沒有生命的座椅板凳。當孩子對這些植物和座椅板凳做出損害行為時,可以通過移情教育的方法幫助孩子從情感上感受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另外,養小寵物也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有效手段。要讓孩子對父母的感受去換位思考往往比較困難,但他們對需要自己餵養的寵物進行換位思考卻容易也很自然。如果父母能給孩子一些寵物的感受教育,效果就會更好。比如說:「你看狗狗起勁地搖尾巴謝謝你呢!它和你一樣也喜歡出來玩。」
當孩子到了5~6歲,可以開始認知要求更高的換位思考,讓孩子明白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媽媽可以和孩子討論這樣的情形:「一天早上下雨了,哥哥很不高興,但是妹妹很高興,這是為什麼啊?」有時候可以培養孩子意識到對立的情緒有時同時存在一個人身上。例如媽媽可以給孩子講這樣一件事:「小明家的狗狗走丟了,第三天晚上狗狗自己跑回來了,但是它的一個耳朵上有一個很大的傷口。小明又高興又難過,你知道為什麼嗎?」心理學家認為孩子要到7歲以後才能理解這種矛盾的情感可以同時存在。但是早期的類似訓練對孩子進行換位思考還是會有幫助的。
如果說情商的前三項要素——自我意識、自我管理和內在動機——都是對自身的認識和管理,第四項要素——同理心就跳出了個體本身是關乎人和人之間的感受。但是一個人的同理心和他對自己的認識和管理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很難想像一個驕傲自滿的人會去認真體會別人的感受,聆聽別人不同的聲音。所以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首先要幫助孩子能夠認識自己、管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