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和愛 第二章規矩和愛:溺愛不只是富貴家庭的特有現象
    值得提醒的是,溺愛不只是富貴家庭的特有現象。貧困的家庭,即使物質條件有限,也照樣溺愛孩子。最典型的是電影《包氏父子》中的故事。電影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在江浙水鄉一個大戶人家的老僕人——老包和他的兒子——包國維之間的生活片斷:包國維5歲時死了娘,老包懇求東家把他留了下來賞口飯吃。好心的東家不但留下了包氏父子,還讓小包上學讀書來改變家庭的命運。遇到這樣的機會,包國維理應發憤圖強,但已經上到初三的他根本不爭氣,整天和同班的富家少爺們廝混導致留級。可是老包仍一味地溺愛孩子,對他充滿了期待。最後小包因調戲女生事發被學校開除,老包的希望也隨之徹底破滅。

    這部電影是我20多年前看的,但是電影中淋漓的對比還是真切地顯現在我眼前:一方面是老包的貧困和窘迫:每月只掙7塊大洋,一件棉袍穿了15年還捨不得換,面對高昂的學費和書本費、制服費,老包厚著臉皮到處借錢。另一方面是小包的不學無術和愛慕虛榮:看著情色書刊偽裝學習、夥同郭少爺調戲女生、向老包要高檔頭油,等等。很多人對小包這樣的不孝行為極為憤怒,而對老包充滿同情。而我的反應卻正好相反:對小包頗有同情,對老包非常憤怒。道理很簡單:明明是父母端上了這碗甜甜的毒藥,為什麼還要怪一口喝下去的孩子呢?

    不要以為小包只是張天翼筆下20世紀30年代的一個人物,在現代中國像包氏父子的悲劇仍在一幕一幕地上演。這些年我幾次回到中國,都住在同一個朋友家,時間長了,不僅朋友的孩子喜歡和我玩,連那位勤勞樸實的保姆阿姨也願意和我聊。有一天,阿姨和我講起了她的兒子,一開口竟淚流滿面。原來這個兒子由於缺乏管教,竟然借了高利貸去賭博。欠下30多萬元的賭債後,只能到處躲債。他的媽媽知道後因愛子心切,把十幾年做保姆的辛苦積蓄全部拿出來為兒子還清了賭債。我聽了不勝欷歔。這位阿姨的故事的結果還不算差,最後她的兒子為母親的愛所感動,徹底重新做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幸運能有回頭的機會。

    同樣生活艱難,在美國的華人第一代移民他們教育子女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第一代的華裔到了美國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們確信教育是改變自己孩子命運的唯一途徑。他們一方面省吃儉用培養孩子,另一方面用中國傳統的嚴厲要求孩子像自己一樣努力。結果第二代的華裔中很多人就出類拔萃。根據哈佛大學與紐約市立大學做的一項10年研究,華裔第二代子女快速進入主流社會,教育程度和收入都比他們的父母好得多,甚至比土生土長的同齡美國白人還要好。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著名花樣滑冰選手關穎珊和他嚴厲的父親。每天早上5點,父親準時把兩個女兒從熟睡中叫醒,開始晨練。3個小時以後,父女三人大汗淋漓地回家收拾一下。父親隨即去中餐館上班,姐妹倆(關穎珊和她的姐姐)則去上學。這樣的日子維持了三四年。在成為世界冠軍後,關穎珊回憶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時,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訓言就是中國傳統的老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樣看來,溺愛和家庭的貧富關係不大。這是父母的教育理念。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