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優勢(上) 08 20世紀70~80年代的新興國家
    邁克爾·波特

    要克服不利因素的羈絆,企業必須持之以恆地脫離標準化、簡單技術和降價競爭的產業環節。

    20世紀60年代國運昌盛的國家如美國、瑞士、瑞典及德國,主要是以技術變革、加速全球化競爭,以及國內經濟發展等形態,形成競爭優勢。在此期間,另一批國家也正奮起直追,而成為新興的發達國際競爭者,並在一些產業中逐漸取得龍頭的角色。在它們當中,日本是最鮮明也最成功的例子,本章特別利用競爭優勢理論重新詮釋日本經濟奇跡的來龍去脈。另一個較不起眼,但卻在很多產業具有震撼性競爭地位的國家是意大利。

    60年代是許多國家培養或醞釀它們成為發達經濟實體的階段,其中最顯著的是亞洲四小龍,本章討論的對象是四小龍中的韓國,原因是它在90年代最有潛力成為真正的發達國家。在70~80年代期間,日本、意大利、韓國也是各國當中人均國民收入和生產力發展最快的國家。

    本章的目的在於探討:為什麼這三個國家能夠從遠遠落後的狀態中,創造出自己的競爭優勢,並搖身一變,成了許多先進產業和產業環節中世界最強的競爭者?在開始之前,作者必須先介紹它們成功與失敗的產業類型。另一個關注的重點則是:這些國家的環境如何發揮、支持和提升它們的產業。

    與前一章的問題相同,本章也無法描繪出日本、韓國、意大利三個國家經濟體系的完整圖像,也不可能羅列所有的考慮因素。競爭優勢是由特定的產業、特定經濟部門以及其他一般性的國家特點組合而成的。它們的重要性無輕重之分。然而這些競爭形態的改變,不僅為鑽石體系提供重要啟示,也為整個國家經濟的進步,作了完備的描繪。

    日本的崛起

    同樣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的日本,幾乎是緊隨德國之後,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但是日本的成就更受矚目的原因在於,它的天然資源不如德國充沛,它也不像德國很早就打下化工和機械等產業的基礎。

    近年來,日本經濟奇跡的故事是個廣泛流傳的話題。很多人把日本經濟奇跡歸因於政府的角色及管理模式的效果,我的看法卻有很大的差異。日本和其他國家一樣,擁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只佔這個國家所有產業的一部分,在那些耀眼成就的背後,還有更多產業是缺乏任何國際競爭優勢的。由於日本產業的表現落差如此之大,管理模式似乎並不足以解釋:為何日本的某些產業競爭力那麼強?!

    根據前幾章所建立的構架,讀者事實上可以從嶄新的視角,重新審視日本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並瞭解背後支撐日本產業成功的理由。我們特別關心的部分是:哪些力量使得日本企業能快速提升競爭優勢,並且在新產業中成為炫目的強力競爭者?政府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有它的角色,但是,其重要性與一般公認的觀點出入甚大。

    國家競爭優勢形態:鑽石體系發揮超強作用

    表8–1列出了日本在1985年時在全球出口比例中最重要的五十大產業。如果與德國、瑞士和美國的情形比較,這個名單所包含的產業領域非常廣泛,最著名的是許多電子產品、重機械,以及鋼鐵和運輸相關產業。比較獨特的是,在這些成功產業的名單中,大多數產業在全球市場所佔的比例也相當高。這種現象只有美國的一些農業和天然資源產品的出口可與之相比。日本人能夠在全球市場的製造業產品上擁有高額比重,反映出日本環境的一些因素(後面將會討論),這些因素包括日本企業習慣使用的戰略形態、它們所設定的目標,以及許多日本產業的結構形態。

    在日本前五十大出口產業名單中,最獨特的現象是完全沒有天然資源密集型產業(最接近這個標準的是無縫鐵管和鋼管,日本是鐵礦和煤礦的進口國)。在各國當中,美國是前五十大產業中天然資源密集型產業比重最高的,瑞典居次,德國、瑞士及意大利也有一些天然資源產業的出口表現。

    表8–1依照全球出口總額所佔比例,列出日本前五十大產業(1985年)

    註:進口值低於1985年總貿易值的0.3%者,不列出其進口數據。

    表8–2也顯示了1985年時日本產業集群的情形。表8–3與附錄Ⅱ的表Ⅱ–7提供了一些摘要數據。這些資料顯示,日本產業在橫向聯繫上有超強的表現,這方面能與日本比擬的僅有德國,連美國也略遜一籌。在產業集群的垂直深度上,日本的表現並不如意大利、德國、瑞典等其他發達國家。不過從1978年起,日本的機床和零部件等產業集群的深度,已有顯著的改善。2

    日本經濟中最重要也最有競爭力的產業是:運輸設備及其相關機械、辦公設備、娛樂和休閒產業(出口的是消費型電子產品)、鋼鐵和金屬製品、電子零部件和電腦設備,以及光學相關產品(包括照相機和膠卷)。日本企業也在印刷設備、電信器材(尤其是硬件設備)、陶瓷相關產品、家用電器、電子產品、個人用品(如手錶、鋼筆、時鐘等),以及許多綜合商業類材料如風扇、水泵、工具等產業有令人矚目的成績,在這些方面,日本或已擁有強勁的地位,或正來勢洶洶。

    表8–3中的陰影部分,就表現出這種產業集群間的相關性,像半導體和電子技術就串聯了許多產業。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因為搶先應用在消費型電子產品和電信產品而捷足先登,隨後又應用到辦公設備和電腦產業。日本醫療保健器材產業,也是在電子相關設備方面特別強勁的產業。

    然而,在林業與相關產品、化工以及塑膠等產品領域,日本的國家競爭力明顯不足(其中許多領域甚至還走下坡,原因將於後文敘述)。至於食品飲料、清潔劑或衛浴用品等個人消費用品,以及國防工業等方面也不起眼。另外,在國際競爭中,日本的服務業和家用傢俱產業普遍落後,而醫療保健、紡織成衣(紡織機械產業除外)等產業的表現也不夠強。

    與其他所研究的國家相比,日本事實上是非常兩極化的:一方面它擁有全世界競爭力最強的產業和企業,凸顯出它作為經濟強國的事實。而另一方面,日本的大部分產業不僅達不到世界強國的標準,甚至落後於這些標準甚多。這兩類產業表現出天壤之別的矛盾現象,正是日本政府的政策功過相抵的平衡結果,但也是日本未來經濟繁榮的隱患和限制。

    要瞭解日本的競爭優勢以及這個國家的進化和發展過程,必須回歸到日本人如何運用他們的鑽石體繫上。本章著重於日本產業如何取得國際競爭優勢的剖析,也將扼要討論欠缺競爭力的產業對日本造成的威脅。對日本而言,鑽石體系的功能有其獨特的系統效果,但鑽石體系的各個關鍵要素的自我強化情形,除了意大利勉強具備之外,其他國家都看不到這項特點。

    生產要素—人比形勢強

    討論日本的生產要素時首先必須承認,日本的弱點很多。日本是一個缺乏天然資源或其他天然生產要素的國家;日本既缺乏可利用的土地,也沒有與市場鄰近的地理位置優勢等。然而,因為地形多山而具備水力發電的環境,日本在20世紀50~60年代裡,以水力發電滿足大部分的電力供應。有效應用有限的外匯,也對日本早期的出口產業(像鋼鐵業)幫助很大。3

    但是,日本除了條件良好的天然港口外,實在找不出更多有利的天然生產要素。由於缺乏天然資源,日本在林業、採礦和農業等領域的國際競爭中,毫無空間可言。但是,欠缺天然資源並不妨礙日本創造和提升競爭優勢的決心,它們快速地增強生產力,並借此找到了出路。

    日本生產要素的另一項弱點是資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新站起來的日本,資本資源相當有限,大財閥(大型控股公司)的瓦解也造成虛弱的金融結構體質。

    不過,人力資源領域是日本的優勢之一。日本有重視教育的傳統,人力資源也朝受過教育並且技術性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日本人講求紀律、工作勤奮,並且重視團隊合作。社會上也賦予教師和權威專家相當高的社會地位。4小型住宅社區和分租的多功能集中式寓所,又形成要求人民彼此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環境。5

    日本也跟德國一樣,因為擁有大批訓練有素的工程師而提高了自身的競爭力。在日本,大學畢業生擔任工程師的平均人數比美國高很多。此外,出國留學的日本人日漸增多,並且偏重在技術領域的深造上。在1987~1988年,美國大學中的日本籍學生就高達18000人以上,居於外籍學生排名中的第六位,領先英國、德國和意大利。6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科學領域方面的實力並非美國或德國的對手,但它已在部分領域打下基礎並有卓越的表現。由於日本在戰爭時期舉國上下全力投入航空、通信、造船和機械等方面產業,而奠定了深厚的實力。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曾與德國一些產業的研究人員合作,而在光學儀器等產業上獲益匪淺。

    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積極創造資本

    若將日本的優越性視為憑空得來,那是一種明顯的偏見。日本雖然只有人力資源方面的生產要素優勢,但是和擁有充沛生產要素的國家相比,日本卻能以驚人的速度,創造並提升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實在是有它的過人之處。日本產業也有辦法克服其他生產要素不足的問題,並且比其他國家的企業,更迅速且積極地善用既有的因素。

    戰後初期的日本雖然缺乏資本,但它在資本積累的速度上卻非常快,原因是國內有特別高的儲蓄率。日本人的儲蓄習慣一方面源於社會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政府政策造成的。後者包括缺乏社會安全制度、住宅數量少導致購房不易,以及對資金存放海外的種種管制。日本政府為了彌補金融體系的不足,特別推行一項金融投資政策以鼓勵儲蓄;一般人將錢存在郵政儲蓄系統、銀行和證券公司即享有減稅優惠。郵政系統因為是由遍及日本各地的郵局經辦,接洽便利,普遍成為民眾選擇儲蓄存款的對象。7

    戰後初期,日本就是以郵政儲蓄系統彙集資金,再由政府主導,通過日本開發銀行和其他政府機構,低息貸款給鋼鐵、造船等特定產業部門的。資金不足的日本,就以這種方式進入了許多資本密集型的產業,並獲得國際市場上的成功。到了70年代,日本持續的高儲蓄率,加上它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嶄露頭角,使得日本產業不再有資本不足的問題。8銀行的低利率又提高了資本投資率(有關數據可參考表7–1),促使日本的許多企業採取資本密集戰略,並積極投資大規模的廠房設備。日本在創造資本上的巨大效果,已經使日本目前的資本相當充沛,卻有無處可用的煩惱(這也是日本經濟發展的一項潛在威脅,見第13章)。

    人力資源培訓計劃 日本人除了創造出資本的生產要素機制外,它在快速且持續提升人力資源方面,同樣有令人讚賞的成績。人力資源正是日趨專精的競爭市場中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日本一流的中小學教育體系不但要求嚴格,並且強調數學和科學方面的訓練。中小學教育的競爭相當激烈,母親們9對這個教育階段的關心和投入,也是本書所研究的國家當中程度最高的,能與日本相比的大概只有韓國。雖然美國人認為,日本的教育體系過於嚴格而使人民缺乏創造力,但是日本教育體制卻為大部分學生的再深造和接受訓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日本一般高中畢業生的數學程度,實際上不亞於大多數的美國大學畢業生。

    日本的大學,數量多、教育質量良好,尤其以技術領域見長。在1986年,日本共有465家四年制大學和548家兩年制大學。但是,若與德國、美國、瑞士或瑞典的大學相比,日本大學在社會科學和人文方面,並非特別出色。要進大學的日本高中生,必須通過嚴格的全國入學考試(很多人從小學起就開始為考大學而補習),但是,一旦進了大學,非技術領域的大學生花在讀書的時間反而減少,更多時間是花在玩樂上面。至於理工科系方面,不但課程設計完善,訓練也較紮實。

    不遺餘力追求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中學以上的教育體系中,針對企業需要而安排的勞工和管理者教育訓練計劃。日本的民營企業往往比其他機構更努力地研發,同時也有更豐碩的成果。企業本身進步與否,也與內部訓練嚴謹程度有密切關係,許多日本企業的管理層必須通過考試才能陞遷。至於像日本電氣等企業,甚至為擁有博士學歷的人員安排訓練計劃。企業內部的訓練計劃也是長期進行的,並且著重在與企業相關的技能和領域上。另外,大多數在國外求學的日籍學生,實際上是企業員工,由公司負擔全額費用派遣出國深造。他們因此得以在事業生涯中積累更專業化的技能,並為企業競爭優勢奠定更好的基礎。

    日本的民間企業也是產業研發的主力。日本大學的研發能力有限,企業和大學之間的互動,也不如其他國家顯著。日本政府雖然有一系列的國家實驗室,在研發上也有部分的影響力,但是,許多優秀的理工科畢業生,仍會選擇進入日本知名企業的研究實驗室工作,那才是日本大多數重要研究的中心所在。

    與瑞士、瑞典相同,日本企業在取得海外技術方面也有過人之處。日本人一向懂得從其他文化中取其所需。日本企業雖然對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由衷佩服,但是對技術或原作者卻缺少尊重。國內強大的競爭壓力同樣也造成日本企業務實地找尋更好的技術,因此,日本企業花大筆金錢參加國外研討會,也積極考察關係良好的外國公司、探討文獻資料,甚至付專利費以取得優良技術,而不只是停留在仿製的階段而已。

    振奮人心的研發精神 隨著日本技術能力的生根茁壯,企業在基礎研究方面的支出比重也不斷增加。根據日本政府的統計,如果以新簽訂的研究合作計劃或協議計算,在技術轉移方面,日本已經是一個淨出口國,日本在研究開發方面的開支也從1971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9%,提高到1987年的2.8%,與德國、瑞典並列為發達國家中研發比例最高的國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幾乎所有的研發都不屬於軍事性質。另外,政府的資助只佔全國研發經費的21%(美國政府資助國內研發經費達47%),政府資助的經費中,80%以上是用在一般科學與能源方面的研究(參照表12–1及13–1)。

    合作研究方式 外界討論日本經驗時,常常提到日本的合作研究方式。這種合作研究是由政府機關(通常是通產省)帶領一批民營企業,共同推動一些具有共通性的研究。在這些合作研究中,政府負擔一小部分經費,其餘的經費和人力則由參與研究的企業提供。很多人認為日本的合作研究可避免重複研究和資源浪費,並且成為日本產業取得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源頭。

    我的看法卻不同。我認為合作研究的功能在於指引長期研究方向,並且刺激私營企業的研究活動。一般而言,日本企業花在內部研究項目的經費,高於它在相同主題上合作研究的投資。然而,合作研究項目經常由獨立的機構策劃執行,產業裡的從業者都有權取得研究資料,這也降低了企業間的競爭威脅。因此,各企業常常不公開本身最好的發明,也不見得調派最好的人才參與合作研究。不過,合作研究的正面功能很多,它是企業感受新興技術的前哨,顯示出競爭者務必全力以赴的研究領域,也有助於企業的研究主管向管理高層爭取更多的內部研究預算。市場上的激烈競爭,也使得同業之間常把是否進行尖端研究視為面子問題。這些效應對激勵技術研發非常管用,但對企業的整體利益卻不見得有好處。

    信息領導 信息是日本另一個關係重大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在日本企業與社會大眾之間,經濟信息是廣泛流通的。日本重要產業和產品的相關資料(包括市場佔有率、企業發展、技術趨勢等),也是到處都可取得,經濟新聞更是電視黃金時段的重點(許多企業主管即使在新聞時段尚未下班,也會以錄像機預錄這些新聞節目和其他經濟新聞專輯)。傳播媒體、政府機構、行業協會與其他無以數計的機構,交織成一個活躍的信息網。各種產業白皮書與調查報告更是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介紹日本企業或由日本知名企業主管執筆的書也持續出版,並且形成一股風潮,而這類書往往是書市名列前茅的暢銷書。

    日本豐富的經濟信息,不但美國趕不上,而且更成為國內企業競爭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在信息的刺激下,日本企業不但要有前瞻的眼光,還要不斷與競爭對手較量。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日本企業對市場佔有率排名的重視程度,竟然超過公司財務數字的排名。

    不利因素的轉換:反應敏捷的日本人

    日本的國家競爭優勢來自基本生產要素的部分並不多。雖然特定產業需要的專業化生產要素創造機制提供了部分優勢,但競爭優勢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轉換生產要素不利條件的刺激與挑戰。

    人力成本的壓力?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還有很多待業人口,但是到了60年代末期,卻出現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是高度增長的汽車與電子產業情況更為顯著。勞動力不足與高漲的工資造成產業對自動化的需求壓力。10此外,日本大企業的終身僱傭制也逼迫主管謹慎用人,並在既有的勞動力中提高生產率。11這樣的處境產生一個很諷刺的結果,日本企業主動拋開它們的早期優勢—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面,人力成本對國內市場競爭毫無幫助,更促使企業向自動化發展。

    自然資源匱乏?天然生產要素的不利條件也刺激著日本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從大環境來看,日本的生存只能依靠國際貿易或依賴進口原料從事加工出口,所以產業繁榮的觀念從小就深植在日本人心目中。由更具體的觀察得知,自然資源匱乏的事實反而是日本許多產業發明創新的原動力。由於缺乏金屬和其他原材料,日本企業在節省材料上一直保持高度的興趣,並且鼓勵使用先進材料。12很自然地,日本企業是全球陶瓷、複合材料及碳纖維的領導者,產業界也對新材料有強烈且先進的需求。

    日本從60年代起便高度依賴國外進口能源。這意味著國內能源價格偏高,以及對節約能源的重視;日本鋼鐵廠的能源使用效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因此,兩次能源危機雖然對日本衝擊特別大,但也使日本產業界更加重視節約能源,進而促成許多創新和發明。13例如,第一次能源危機後,日本企業就率先改用晶體管控制技術,以便降低能源的消耗量。這項變革的邊際效益也很大,日本產品的可靠性因此提高、零件減少、更適合發展自動化,同時也為後來的電視機與音響器材等方面的領導地位鋪路。能源危機讓許多國家意識到能源成本的影響,但是對能源成本原本就偏高的日本企業而言,卻是展現領先優勢的契機。

    日本與市場(以及原料供應來源)之間的距離遙遠,連帶刺激了日本在物流運輸方面的創新,日本很早就引進集裝箱作業與特種運貨船。產品和原料的長途運輸,也提高了日本企業對可靠性的重視,以減少補救的需要。日本的地理位置也產生另一個效果,即減少日本企業進入亞洲市場的障礙(而亞洲市場是西方國家向來不重視也做不好的龐大市場),往往很多日本產業的第一個出口對象就是亞洲國家。而鄰近的韓國和中國台灣,大多數產業的出口對像則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

    日本另外一個根本的不利條件是可利用的土地少、土地成本高。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人口密度相當高,即使以它的總面積來計算也是如此(見表1–1)。在如此不利的形勢下,日本75%的土地還是多山地形,並不適合居住和設廠。空間不足所形成的壓力不僅影響了需求條件(日本市場偏好袖珍、空間利用效率高的產品),也促使日本企業致力縮短生產線,避免非必要的倉儲空間與庫存量。「爭取空間,即時生產」的做法就是由日本企業首創與推廣的。

    日元升值壓力 最後一項重要的不利條件是,日元從1973年起開始升值,到了80年代中期情況更為嚴重。日元的升值壓力迫使許多日本企業採取緊急補救措施。應對做法包括通過自動化提高生產率、向更精緻化的產品環節轉型,以及國際化生產作業,而這些做法對日本產業維持其長期競爭優勢的幫助很大。在強大的國內競爭壓力下,日本產業對日元升值的迅速回應,也加快了日本產業的繁榮步伐。14

    事實上,對日本產業而言,每一次衝擊(如尼克松總統提高美國進口稅、石油能源危機、日元升值)都形成進一步的改善和創新,而每次衝擊造成的影響也往往帶來預想不到的收穫。由於日本產業慣於以全面性警戒與審慎悲觀態度來應付挑戰,因此每一次衝擊反而成為一波波創新的有力誘因。如果沒有這些突如其來的狀況,日本可能需要以本身的優勢才能創造出這些效應。

    與瑞士、德國及瑞典一樣,由於「鑽石體系」中其他關鍵要素的搭配作用(尤其是日本企業對產業的高度使命感與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生產要素的不利條件反而激發了創造,而不是造成產業的癱瘓。日本經驗的獨特性就在於,它的鑽石體系能在回應不利條件時,顯示出積極效應,日本人在石油危機中的驚人表現,就是最好的例證。

    需求條件—形成優勢的火車頭

    生產要素反映出日本產業的部分優勢,不利因素轉換則顯示出日本產業的過人之處。不過,日本產業的成功模式,是整個鑽石體系運作的結果,形成日本的國家競爭優勢最重要關鍵要素是需求條件。在許多實力強勁的產業中,都具有獨特的國內需求特質與動力,而帶動絕大多數日本產業發展的,更是國內市場而非國外市場。日本產業在出口方面的表現,通常是第二階段的現象。15

    需求量大的國內市場?要討論日本的需求條件,必須先認清日本的國內市場。日本人口大約1.2億人,狹小的土地上又聚集了大量的民間企業。強調一致性的民族性,進而凝聚與強化了購買的威力。

    國內市場需求條件形成的第一種優勢是,它為日本產業帶來有利的時間差。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國內市場需求快速成長的產業,正是其他國家進入飽和狀態的產業,這對日本產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就戰後國際市場的形態而言,日本縫紉機、鋼鐵、造船及摩托車等產業的崛起時機,正值國內需求方興未艾之際,當時的國內需求使業者敢大膽投資大型、最新科技的高效率廠房設備。同時期的歐美企業則是靠著老舊又無效率的工廠,進行零星的投資。許多日本產業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必須從頭來過,這又使前述的情況更加顯著。因此,「拆掉、重建」非但是日本產業界的普遍心態,也是政府大力提倡的政策之一。當新式現代化工廠不斷取代老舊、低效率的廠房時,這股風潮帶來的高生產率,自然成為日本企業的重要競爭優勢。

    日本許多成功的產業,都因本國市場不成比例的龐大需求而獲益匪淺。先前所提的產業都是有力的證據:鋼鐵(日本正致力於戰後重建工作)、造船(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又要進口石油與其他原料,所以日本產業對船務需求極大)、摩托車(被當做基本的交通工具)以及縫紉機(戰前的170萬台縫紉機中,有110萬台毀於戰火;戰後初期,日本人也需要縫紉機自行裁製衣服,服裝出口業也開始蓬勃發展)。

    在日本經濟進入成長擴張期後,超乎常態的國內需求量仍有錦上添花的效果,機器人、複印機、陶瓷與半導體都是很好的例子。就以存儲芯片和集成電路來說,日本國內市場的龐大需求,主要是來自大量使用芯片、規模龐大的消費型電子產品、鐘錶、相機和辦公設備等產業。16但是,廣大的國內市場有著更多的競爭企業,慘烈的競爭使得日本企業不敢以既有的廣大市場自滿,而是持續不斷地創新,最後終於走上國際化的道路。

    日本市場擴散的速度很快(反過來說,市場飽和的速度也很快)。以消費產品而言,信息的快速流通、消費者以最新款式顯示身份地位,以及文化的一元化現象,都造成日本人一窩蜂的購物現象。在產業客戶方面,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和互相模仿的風氣,導致任何企業一旦引進一項新產品或服務,馬上會引來其他同行的跟進。快速擴散的特質,屢屢造成日本國內市場的爆發性成長。這種現象導致日本企業為了追求市場佔有率,往往追求一次性的大手筆投資,以求形成產能和效率優勢。

    市場快速擴散的另一面向是市場提早飽和。從6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國內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常常比其他國家更快飽和。國內市場提前飽和,造成本國競爭者鉚足勁兒在產品上推陳出新,同時還有縮短產品開發時間的壓力,結果日本市場往往成為新產品能否在其他國家市場生存的試金石。

    國內市場飽和也成為企業出口的一項重要動力,原因是業者必須藉著出口以彌補失去的國內市場與生產過剩的產能。在本書所研究的日本產業中,幾乎都是國內市場成熟飽和後,出口才顯著增加。

    「二元需求」架構 比市場規模和成長模式更重要的是日本市場的需求結構。日本與美國一樣,氣候類型和地理環境相當多樣化,它的基礎設施則十分奇特,是一種先進與落伍的組合,形成所謂的「二元需求」架構。這些情況讓日本公司面臨多重、復合的市場條件,而這些條件之間通常呈現極有趣的組合。比如說,由於日本路況不佳、習慣性超載和擁擠的空間等問題,日本在卡車、大型車輛的輪胎、叉車等產業中的產品,不僅適合日本國內市場需要,同時也適合出口到如亞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在這些市場上,日本製造企業的表現也是一流的。

    獨特的本地需求條件也形成了日本產品的特色。由於人口密度高、居住空間小,日本人需要袖珍、手提式、安靜以及多功能的產品。以家用音響為例,日本企業就專注於生產輕薄短小且具備多功能的產品。日本消費者也認為,對居住在狹小牆薄的公寓而言,袖珍機型和音質佳的音響遠比輸出功率更為重要。另一個好例子則是日本企業主導的電子琴產業,這種產品的特色是,體積比鋼琴小,收藏方便又不佔空間,還可以使用耳機,不至於打擾別人。

    袖珍產品的先驅 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公司、辦公室、工廠和倉庫面積都偏小,這也導致很多日本產業需要體積較小的袖珍型產品,這種特色表現在起重機、機床和其他辦公設備上。另外,多山和多島嶼的地理環境,也使日本長期重視微波和衛星通信系統。至於紡織業方面,日本企業擅長仿真絲的合成纖維和織品,正是配合國內市場的獨特口味與龐大需求。

    因為國內的需求特色,日本企業常走進一些被其他國家企業忽略或需求較小的市場環節。這些市場一開始並不是世界性的產業環節,但是符合全球的需求趨勢。兩相配合之下,日本人偏好輕薄小巧且多功能的市場需求,就成了未來市場的先驅。日本企業因此能在轎車、小卡車、收音機、電視機、複印機、摩托車、控制器、數控機床以及起重機具等產業中,發展原先不為發達國家重視的袖珍產品,進而輕鬆挺進其他國外市場。為什麼日本企業一旦崛起,其他國家的競爭者往往無力反擊,保護主義的效果也無法發揮呢?要瞭解這個問題,必須同時考慮日本國內需求市場的特色,以及日本企業開始出口時,正逢世界經濟快速增長等因素。

    挑剔的國內客戶 造成日本產業成功的原因,除了國內需求強、發展特定產業環節戰略之外,另一個因素是,國內客戶的需求特別嚴格。舉例來說,日本國內市場對複印機和傳真機的需求特別高,原因是日本企業的商業信函中,漢字(常用字約6萬個)、平假名和片假名混合使用。這使得打字機(以及複寫紙和鋼板)及電傳機等傳統辦公設備無用武之地。17在文字處理機風行之前,日本的文件大多數是手寫,如今,複印機及傳真機成了信息傳遞不可或缺的設備。日本企業起步早,在長期投資和研發下,自然成為複印機和傳真機產業中的世界級領導者;日本文字處理機的發展史亦是如此。

    日文的書寫特質也導致日本市場對鋼筆和鉛筆有特別嚴格和專業的要求。在日本,書法是教育和文化地位的重要象徵,精緻好用的書寫工具非常重要。另外,日本人喜歡照相是出了名的,也習慣用相機記錄家庭活動,照相機於是成為日本市場上要求嚴格的產品。在戰後初期,日本人願意花3個月的薪水買一架德國產相機;在這麼挑剔的客戶市場督促下,日本照相機製造商理所當然成了今天的世界領導者。

    日本人也把耐用消費品當成重要的社會地位象徵。由於居住空間小、閒暇時間不多,沒有機會住豪華住宅,所以日本人多把錢拿來購買汽車、相機、消費型電子產品和小型家電。這也導致日本消費者偏好流行產品或最先進的功能,甚至不惜更換既有產品以跟上流行趨勢。為了回應市場需求,製造企業自然頻頻更新款式,並在變化產品的過程中,形成更細的市場細分。日本市場就因為社會地位的象徵性需求與文化的一致性需求,帶動了產業在小範圍的產品類別中,繼續分化出更多樣的變化。企業內部為迎合這種生產需求,很早就開始採用彈性製造技術(當時的西方國家仍在使用傳統的自動化生產線)。因此,在憑借不斷推出新款式以贏得競爭優勢的產業中,日本企業可說是得心應手。

    對日本的消費產業而言,高標準的需求,不僅僅限於前面幾項產業,還是一種普遍的壓力。日本消費者會因為產品的一個小瑕疵而拒買,這種吹毛求疵的態度,使日本企業在生產產品時必須注意「精美好用」,同時還要有完善的售後服務。日本社會「注重外表」的文化,又令日本產品特別強調外觀和包裝。和其他國家相較,日本的消費者是善變的,他們對產品質量的興趣更大於對品牌的忠誠度。高度流通的產品信息,又更加強化了客戶的內行程度。

    老練又要求嚴格的日本客戶,對工業產品的要求如出一轍。企業通常對供應商提出很多要求,業務部門則在產品創新上對生產設計部門施壓。在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下,業務人員需要新產品敲開客戶的大門,再加上企業一向看重長遠的商業關係,採購人員雖然不會因暫時的降價而輕易更換供應商,但他們會在要求協作企業配合改善的同時,也與其他供應商接頭,這造成了更大的產品創新壓力。在日本,贏得新顧客的唯一途徑就是真正的產品改良。

    發展中的產業也回過頭來帶動國內市場需求質量的提高。走上國際競爭舞台的日本產業,碰到的最挑剔客戶還是本國的一些企業。不少日本產業的工業產品標準,也代表著最先進的需求,這種現象可以從機器人、汽車零部件、尖端材料與其他電子零件等供應商產業中看到。日本化學產業部門的表現,則是另一個反映挑剔型產業需求的重要例子。化學產業是日本在國際市場上較弱的部分,可是在幾項特殊領域中,日本卻佔有相當高比例的全球出口額。比如說,日本的合成纖維產業在世界出口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與電子和汽車相關的塑膠業也具有相當的競爭力。由於具有競爭力的產業越來越多,日本也出現了美國數十年前所經歷的擴張,並逐漸在復合商業領域或其他產業的需求上(如水泵和工具類)嶄露頭角。

    國內市場需求條件也同樣透露出日本的某些產業為什麼無法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以國防工業為例,日本在這方面的國內市場上幾乎是零,這是美軍佔領時制定的憲法規定的結果。另外,像食品產業部門(高度依賴米、鮮魚和其他特殊食物),由於日本國內市場需求與其他國家截然不同,也使日本的食品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時事倍功半(反過來看,外國食品業者中,除了美式快餐連鎖店外,其他類型大多也難在日本立足)。日本人與眾不同的品位和其狹小的居住空間,造成傢俱等家飾產業很難打開國際市場。

    不同的渠道模式 在日用品方面,美國、英國、瑞士與其他外國企業,能以外資方式在日本市場站穩腳跟的原因是:日本的國內需求起步較晚。另外,日本食品及日用品的零售與批發渠道過於零散與不夠健全,使得依靠現代化營銷渠道的相關產業難以發展競爭優勢。但是,手錶與消費型電子產品等,需要分散及多元的營銷渠道以打開市場的產業,日本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有出色的表現。其中部分原因是日本企業在本國時已對這種複雜的營銷渠道十分內行。不過,對於需要通過超級市場、藥店和其他大型銷售渠道的商品,日本企業因為無法在國內市場積累經驗,也找不到成功的例子。即使在消費型電子產品方面走出國門的日本企業,面臨的第一項考驗也是,要學習運用與日本國內市場完全不同的渠道模式。

    有趣的是,日本花王、資生堂等一些日用品企業,正開始將它們的銷售戰略國際化。挑剔的消費大眾、普及的大眾傳媒、日漸富裕的社會,加上國內強烈的競爭,也使日本企業在紙尿布等日用品上起了帶頭發展新產品的作用。但是不健全的分銷系統,仍將繼續妨礙日本產業的雄心壯志。

    日本的醫療保健體制相當社會化和一元化。日本醫師的訓練方式相當一致,醫療程序和治療方法也是採取統一監控方式,彈性不大。一般而言,日本醫師的主要收入來自開處方時所取得的回扣,而不像西方國家來自按時計酬或對病人的服務,這使得日本的人均用藥量居世界之冠。從國際競爭的角度來看,這種需求條件並不健康。此外,日本在醫療相關領域裡缺乏創新的環境,日本的醫療保健產業中,除了電子醫療器材(例如超聲波及電腦斷層掃瞄器)外,其他並不具有國際地位。

    日本服務業的不發達是由幾個因素造成的。首先,日本的個人服務標準很高,必須投注大量人力,這導致它們無法像英、美兩國一樣系統化及標準化(見第6章),以及在海外運作成本高的不利現象。其次,對需要高度人際溝通的國際服務業而言,日本人的英語能力不足則是另一個阻礙。另外,日本許多重要的服務業(如金融服務業)一向處在政府管理之下,既沒有競爭條件也無力創新。最後一點是,日本製造業者的海外投資是近年來的事,所以日本的商業服務公司才剛剛起步,初嘗本國企業提供海外市場需求的好處而已。但對美國、英國和瑞士的服務業者而言,海外市場早已是他們經營版圖的重要部分了。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多元化的首要考慮

    在日本的國家競爭優勢中,相關與支持性產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許多成功產業是從其他相關產業中發展出來的。表8–4就提供了部分例證。

    當日本產業開始往多元化經營時,幾乎無一例外地向相關產業延伸。18一般來說,日本社會普遍反對企業合併,企業主與企業長期投資甚至有共存亡的意識,加上天價般的併購費用,一再限制了日本企業間的併購活動。結果日本企業的多元化經營大部分是由公司內部創業而來。當企業進行內部創業時,首先選擇相關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幾乎是一種必然的現象。企業內的人員和設備,也經常隨著企業的內部創業而重新配置,連帶造成相關產業之間的技術轉移,並促成產業的發展。

    表8–4日本成功產業的起源

    產 業源起的產業

    打字機縫紉機

    吊車卡車、建築機械

    錄像機電視機、家用音響

    複印機相機

    傳真機複印機

    工業機器人機床、馬達

    合成織品纖維(絲狀)天然織品纖維(蠶絲)

    碳纖維合成紡織纖維

    相關產業的誕生時機,通常是其源頭產業已經成熟,和競爭者之間也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時。各家企業為了維護員工就業權益和本身持續成長需要,往往是同一時間轉進相關產業(日本企業以相互模仿出名)。由於一個新的相關產業是由幾個不同領域的產業分進合擊,這個新產業出現時就已有大量的競爭者。以傳真產業為例,這個產業的成員中,部分來自相機產業(佳能、理光、美能達、柯尼卡),部分來自辦公設備產業(松下、夏普、東芝),另外有些來自電子通信產業(NEC、富士通)。當來自各種不同領域的競爭者彙集一堂,各自運用既有技術並汲取所欠缺的新技術,就很自然地激發出活躍的創新行動。

    支持性產業也是創造日本產業競爭優勢的重要力量。在日本產業中,上、下游企業結合的情形很常見,促成結合的動力就是企業內部多元化的壓力。像日本的空調製造企業也是世界頂尖的壓縮機供應商。在這種模式的長期發展下,許多日本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也正是世界一流的上游供應商。

    日本的大企業通常與多家中小型的承包商與供應商形成一個關係網。一般而言,由於企業與供應商的地點相距不遠,彼此間的信息流通順暢、服務完善,應變能力相對也提高。另外,一些大企業經常對供應商作部分投資,信息的流通渠道更加便利。必須注意的是,縱使日本企業與供應商的關係非比尋常,在彼此合作時照樣討價還價,所以供應企業的利潤也就不高了。

    對日本的競爭優勢而言,相關產業的重要性可以從整個80年代全球重要相關產業的龍頭老大多是日本企業而看出端倪。這裡面比較顯著的領域是半導體、機床、機器人與尖端材料。在這些產業的市場地位爭奪戰上,日本人主要是由最強勁的美國對手中奪得,這對提升日本既有產業的競爭優勢和發展新產業方面,都創造了有利條件。

    另外,日本社會強大的內聚力量也導致國家經濟的產業集群化。日本企業擅長髮揮本身特點,並取得應得的好處。它們強調與客戶及供應商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而非短視的機會主義作風。經聯合機構(由大股東促成的企業聯絡網)與分包商的結構,又促成相關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其實,管理層在戰略擬定和財務支持方面的作用,並不像一些西方觀察家認為的那般具有威力)。在這種不甚緊密的團體組織中,日本企業互相探尋新產品、新流程、新的商機趨向與所需元件的信息。日本的各種行業協會,也以收集信息和資助研究的方式,促進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繫。這些行業協會通常包含多種領域的產業客戶、供應企業及相關產業,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的結合;日本文化中的一致性與地理的鄰近性,也提高了產業集群的效率。例如,日本人的社會習性中,依附團體的強烈特點,使得他們重視並保持親密的人際關係,像是大學或高中的校友關係。

    商社和傳播媒體 在支持性產業領域裡,日本還有兩項特別值得注意的特徵。第一,是日本的貿易公司(商社)。這些擁有完善全球網絡的大公司,協助許多日本業者打進國際市場;這些大商社迄今仍有助於打開一些小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對欠缺海外人手的公司或沒有國際市場經驗的小公司而言,大商社也是商業信息的主要來源。

    第二項重要的支持性產業是傳媒。日本與瑞典、德國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很早就創辦了廣播電台(於1951年)和電視台(於1953年)。日本的全國性報紙多達六七家(例如《朝日新聞》、《每日新聞》以及《日經新聞》),而且每家都有早報與晚報。至於週刊和雙週刊等雜誌,更是不勝枚舉。

    日本的大眾傳媒和媒體廣告相當發達,日本每天的電視廣告時間量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當日本耐用消費品業者試圖滲透需要大量營銷專業的英、美等國家市場時,大眾傳播產業的基礎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很明顯,日本企業因為已在國內磨煉出高超的營銷技巧,它們的表現就是不同於德國與瑞士企業。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重紀律的團隊

    日本企業層級分明、重視紀律。這種企業形態基本上是受社會歷史背景、教育體系與大公司的終身僱傭制所影響。在這種社會規範下,日本人相當團結,並且培養出獨特的跨功能合作能力。他們經常在體制內設立特別小組,將一項重要計劃從既有科層系統中分離出來。這些特別小組縮短了產品開發與上市的時間,也使產品從設計階段就考慮到製造及營銷等問題。

    「勞資關係和諧、極少罷工」是日本產業的特色之一。在30年代和50年代初期,日本曾是勞資爭議事件不斷的國家。而今日本能維持良好的勞資關係,除了文化因素外,還包括僱主主動維護員工權益、讓工會領袖加入董事會、勞資雙方保持尊重的態度等原因。19以企業為單位成立的工會,也對工會與企業的合作有所幫助。因此在日本,勞資關係很少成為創新或改善工作條件等變革的阻礙。

    日本最優異的人才也願意進入產業界工作。20熱門產業與企業雖然一直在變,但主要集中在製造業中的幾個重要產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頂尖的工程師大多進入紡織業與稍後興起的鋼鐵業。緊接著,人才又流向如索尼、松下等消費型電子企業。近年來的明星產業則是NEC與發那科等公司。

    因為許多日本知名製造企業的高層主管是工程師出身,技術導向自然成為產業主流,企業的領導層普遍相信現代化廠房和設備是競爭的本錢。另外,很多領導企業的總經理還是戰後創業、打天下的元老,這些管理者大多具有長遠眼光,立志建立主導未來技術的全球企業。問題是,當這一代領導人退休之後,日本企業的目標可能因人而異,創新速度也將減緩。

    日本企業一貫採用標準化與大批量生產戰略。在相機、起重機、鋼琴和電視機等多項產業中,日本企業最初就是憑藉著大批量生產標準化機型,並將手工或分批製作轉換成生產線技術,而奠定了競爭優勢。由於企業長期投資在自動化的提升上,在推動產品標準化的產業環節中,日本產業當然具備市場的領導地位。

    標準化 日本企業能在60~70年代取得成功,其中另一個因素是,相較於當時西方國家執意各行其是而言,日本企業願意統一國內標準並跟上國際水平。像縫紉機、存儲芯片及傳真機等產業都是在政府協助、企業配合的情況下,完成早期標準化革新的。日本工業標準的目的就在於協助產品與零件的標準化。事實上,標準化可以排除產品基本設計的變數,而使企業在其他功能設計和生產效率上較勁。近年來,隨著日本企業穩坐技術領導寶座,它們開始自定標準。不相容的錄像機與家庭用攝影機就是最好的例子。儘管如此,通產省仍在發展標準化,在刺激產業發展方面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為了鞏固商場上的地位,日本企業往往必須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或一次推出系列性產品,而這些新產品大多是標準化產品的改良型,或是增添了新的功能。這種做法使得市場區分越來越細,甚至到了產品類型過度豐富的程度。形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包括前面提過的需求壓力、日本企業銷售部門的慣用戰略、企業重新配置人力與有效消化產能等。

    日本企業在標準化與大量生產作業上齊頭並進,顯示出它們對產品質量的高度重視。很多日本公司認為,標準化和自動化是達到最高質量水平的唯一途徑,需求方面的壓力更是激發企業對質量的高度關切。值得一提的是,在50~60年代,日本人為了改變日本產品向來被視為便宜貨的次等形象,還發起了一次「提升產品質量」的全國運動。日本產品在海外的不佳形象成了刺激產業發展的動力。重視質量的觀念也因此深植於日本人心中,並且將其制度化,設立了每年為優質產品頒發的戴明獎。

    日本企業經常以產量與市場佔有率制定發展目標,這種做法反映出它們將員工視為固定成本、深信規模經濟的優勢,以及具備擊敗競爭對手的強烈動機。此外,與美國或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日本各種產業的生產量與市場佔有率等相關資料很容易取得;這類信息的流通便於企業持續在市場佔有率上互爭長短,而令企業感到最難堪的事莫過於市場佔有率下滑了。企業員工也以所屬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多寡,評斷自己的社會地位。企業的主要目標一定是爭取市場佔有率,公司在維持永續發展上絕不可掉以輕心。

    日本工人與投資者對其企業與產業的使命感很強。日本企業的所有權絕大部分掌握在法人(有時是其他企業)手上,它們在乎企業的長期獲利能力,很少借轉賣股權而獲利。低利率降低了資金的成本,間接鼓勵了企業投資。擁有企業股權的銀行與其他法人,也積極參與監督企業的經營。對投資者和經營者雙方而言,企業股價的漲跌遠不及長期發展重要,管理層的薪水也與企業的短期獲利表現無關。一旦企業發生問題,處置態度往往是討論問題的癥結,而非迴避。在日本,很少會見到將公司關閉或脫手賣掉的情形,不過,近年來已有增多的趨勢。

    日本工人與經理人對公司的忠誠度很高,企業對員工也不苛刻。勞資同心加上合作的基本觀念,使得日本在需要長期積累經驗的產業上,競爭能力特別強。反過來說,對於特別需要個人表現與內部競爭的產業,日本人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

    日本企業的另一個特徵是,公司內部充斥著悲觀與不安全感。日本經理人通常能清楚地背出一長串公司最迫切的問題,但是若要他指出公司的長處卻比登天還難。日本產業的這種危機意識,也使它們避開了隨成功而來的自滿陷阱。

    日本國際化的原因 日本企業放眼國際的原因也與其他國家不同。美國企業國際化的原因是受到國外市場的吸引;瑞士或瑞典則是因企業有長期活躍於國際市場的傳統;而日本企業的國際化,主要是國內市場條件將它們推向國外市場。日本的國內市場雖然廣大,卻有競爭激烈、提早飽和與產能過剩等現象,這些現象迫使業者不得不往國際市場上發展。業者一旦走入國際市場,傳統重視國內市場佔有率的觀念,自然也延伸為對全球生產佔有率的關注。21日本的例子也說明了語言能力不必然是出口貿易的成因,而是貿易帶來的效果。對日本人而言,學習西方語言是件極困難的事,但是出口上的迫切需要逼得他們不得不下工夫去學。

    隨著日本知名企業的國際市場網絡不斷拓寬,國內許多新興產業也加快了全球化的過程。然而,直到最近,在日本企業的全球戰略中,海外投資的程度仍然很低,貿易表現幾乎全部依賴出口,這也就是日本產業的全球出口佔有比例特別高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業集中在國內生產的做法,對於日用品、服務業和講求特殊設計的產品製造業等,需要海外投資取得競爭優勢的產業而言,成了成功的障礙。

    受到組織結構與管理哲學的影響,日本企業傾向進入特定的產業或產業環節。一般說來,日本企業在必須高度配合客戶個別需要、應用範圍小、要求大量售後服務、量產規模小的產業或產業環節中,表現並不出色。

    戰國時代 決定日本企業成功的因素中,除了前述幾點外,更關鍵的是日本內部的競爭。當盟軍解散戰前主導日本經濟的財閥後,日本經濟走入了名副其實的戰國時代,這種競爭現象也是其他國家前所未見的。戰後的日本,每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產業,都有幾家到數十家的競爭者(見表8–5,或之前的表3–2)。22

    激烈的國內競爭、需求的壓力以及企業高度重視市場佔有率的目標導向,一再導致日本成為產業界創新與變革的溫床。因此競爭對手的實力都在伯仲之間,而非領導者與跟隨者清楚可辨的穩定局面。另外,企業在市場佔有率上的激烈競爭、對產業的強烈使命,再加上挑剔且要求高的消費者,都使日本產業極少形成穩定壟斷的情勢。23

    表8–5?在選擇的日本產業中,互相競爭的企業家數(估計)

    空調13摩托車4

    音響設備25樂器4

    汽車9個人電腦16

    相機15半導體34

    汽車音響12縫紉機20

    碳纖維7造船**33

    建築設備*15*鋼***5

    複印機14合成纖維8

    傳真機10電視機15

    吊車8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5

    機床112卡車11

    大型電腦6打字機14

    微波設備5錄像機10

    資料來源:實地訪問;《日本工業公報》;《日本工業年鑒》;矢野經濟研究所,《市場佔有比例事典》(1987);研究者的評估。

    *企業家數因產品領域而不同。生產推土機的企業,只有10家;生產鏟土機、吊車和 鋪柏油設備的有15家;而日本特別擅長的水壓開鑿機則有20家企業。

    **其中6家企業的年生產量超過1萬噸。

    ***集團企業家數。

    在日本,企業對競爭對手的虛實往往瞭如指掌,任何行動很快就會被模仿跟進;企業們也經常在同一時間,針對提高產能而大膽投資。產業的龍頭地位也在企業之間頻繁變動。以80年代中期為例,3年之間,傳真機產業盟主三度易主,照相機方面則出現兩次變動。由於日本消費者偏好最新、最好的產品,熱門產品往往在短時間內造成國內市場佔有率的重大變動。因此,只要有一家公司的新產品成功攻下市場,其他業者一定馬上跟進,分食大餅。

    日本企業間的競爭是高度人際化的,情緒和面子問題是推動競爭的核心。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專心一意要擊敗頭號競爭對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更是攸關公司的榮譽。舉例來說,日本索尼公司流傳的口號是「BMW」(beatMatsushitawhatever,不計代價,打垮松下)。白熱化的競爭下,日本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利潤有時遠低於國際市場(像日本輪胎和汽車業的國內市場蓬勃發展之前,就處於這種狀態)。24日本企業不只在價格方面競爭,而且拚鬥所有能競爭的資源,對各自擁有銷售網的消費型產業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走向海外與外國對手競爭時,日本企業反而得以喘口氣。

    激烈的國內競爭為日本企業帶來不少好處。因為廉價勞工、便宜鋼材等各種初級生產要素優勢,在激烈的國內競爭中起不了作用,所以日本企業不得不尋求自動化、高科技以及新產品,試圖超越其他對手。這也是促使日本脫離初級生產要素優勢,爭取更持久競爭優勢的來源。國內競爭的另一項好處是,它刺激支持性產業的發展,並使企業在招募員工和發展人力資源上更加盡心。

    雖然在國際市場上成功的日本產業,都出現激烈的國內競爭,但其他的產業卻聞不到競爭的硝煙。日本的建築、農產、食品、造紙、化工原料和纖維等產業,都有卡特爾集團化和其他限制競爭的規定,日本政府在其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話說回來,這些產業幾乎沒有一項曾在國際上成功過。這些產業的國內市場競爭限制也造成外界的錯覺,誤以為所有的日本市場都是聯合操縱。大型產業部門欠缺正面意義的競爭是日本經濟上的警訊,也是這個國家維持經濟長期發展的一項嚴重挑戰。後面幾章將對這一點作進一步的討論。

    日本的新企業也很活躍,它們當中大多數是由大企業內部分離出來另立門戶的。日本企業為了靈活調配員工職務,發展多元化的範圍偏向關聯程度較高的領域,很少採取併購其他公司的做法。這種態度也使日本的產業集群不斷地擴張和深化。

    在日本,新企業的發展環境還算有利,並且在繼續改善,但是要達到如美國般的活躍程度,還有一段距離。大多數受過最好教育、能力最強的日本人仍然喜歡進入大型企業工作,因為這是贏得社會地位的最快途徑。在日本,擁有大學研究機構的技術而自行創業的情況很少,大公司的管理人員自立門戶的情況也很罕見。至於獨立經營的新公司能取得風險資本更少,日本的金融服務業者通常不願意「冒險」提供「風險資本」支持尚未上軌道的新公司;更準確地說,日本銀行家的興趣只在規模雖小但穩定成長的公司。

    近年來,日本出現不少新公司,其中又以服務業領域最顯著。與瑞士或德國人相比,日本人有更高的冒險意願,許多大企業也願意在電腦軟件等新興產業中成立高度自主的子公司。因此,無論是點狀的產業環節或完整的產業,只要具備鑽石體系中的有利條件,未來的發展都將蓬勃繁榮。

    政府角色—傳播信號的前哨

    對具有國家競爭優勢的產業而言,日本政府的角色不但重要而且快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政府扮演著主導產業發展的角色,它將國內資金和稀少的資源(例如鋼材)引導到幾個特定產業部門,限制外國企業進入日本市場,與外國協議技術轉讓、降低匯率,並提供出口上的各種援助。

    對日本早期成功的產業(鋼鐵、造船、縫紉機)等來說,日本政府在這段期間的主導角色頗具建設性。在日本企業競爭的產業環節中,價格是很重要的競爭項目。但是,這些產業大多是資本密集的產業,競爭優勢是依賴大量投資、建立現代化與大型廠房設備。由於日本政府大力支持、主動影響,這些產業因此能夠擺脫對初級生產要素的依賴。

    必須注意的是,在這些早期成功的例子背後,政府的力量並非絕對的,其他關鍵要素的優勢可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這些條件包括:需求條件(造船、鋼鐵和機車)、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縫紉機),甚至國內市場競爭等。事實上,在化工、塑膠、航天、飛機及電腦軟件等其他大型的重要產業方面,由於並未具備有利條件,因此不管日本政府如何努力發展,這些產業仍舊培養不出真正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

    即使在成功的產業中,日本政府也曾經設法限制競爭企業數量,這樣的情形在鋼鐵、汽車、機床及電腦產業中都出現過。25所幸這些產業的企業並未聽任政府安排,它們之間的激烈競爭反而將彼此推進更寬廣的國際市場。在80年代,通產省雖然意識到競爭對產業發展的重要,但仍不改為市場競爭設限的意圖。

    整體而言,造成日本現今政策和法國的「指示型計劃」不同,或有別於過去的國家經濟計劃的最大原因就在於:它近來承受極大的競爭壓力。當國內市場中強悍的競爭對手增加時,業者自然被逼得往國際市場上發展,這是日本產業成功的不二法門。這種做法也與其他國家注重少數幾個「產業龍頭」的政策大相逕庭,因為後者重視的是靜態效能。如果日本政府保護產業的政策缺少了國內競爭的搭配,勢必無法產生世界級的競爭企業;日本政府的產業政策通常是大棒加胡蘿蔔雙管齊下的。它一方面保護國內產業,同時也有計劃地逐步引進外國競爭者,並且事先公佈這種自由化時間表。一個絕佳的例子是幾年前,日本政府核准卡特彼勒與三菱的合作計劃。此舉一出,小松公司立刻展開研發行動,終於由一個產品質量不佳、低效率的建築設備製造商,提升為世界級的競爭好手。

    日本政府也很重視需求方面的配套條件。以傳真機產業為例,日本政府很早就認可傳真文件的法律效力,並且准許家用電話線路與傳真機連線,傳真機市場的需求因此在日本率先展開。另外,政府也以鼓勵客戶購買的做法,拉動產業的需求。其他像工業機器人等重要產業的早期需求,也是由政府協助企業租用等方式帶動起來的。

    出口品檢查制度 另外,政府利用政策強制一些產品迅速標準化,同樣引發出日本企業快速進入產品的改善與功能開發等激烈競爭。照相機與縫紉機產業就因此而獲益匪淺。日本政府也是數項產業發展初期的重要客戶(在政府的一聲令下,所有日本公立學校都為音樂課程購置鋼琴)。公家採購對供應商提升產品技術上有正面作用。日本政府也以各種宣傳活動,提醒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像戴明獎與戰後初期的出口品檢查制度,一再迫使企業朝符合嚴格的需求標準發展。

    日本政府也很重視相關和支持性產業的發展。在1971~1978年之間,日本政府實施「機械與電子產業臨時因應條例」,產業政策的重心放在零件與生產製造機械等領域,這對許多產業集群的深化作用有很大的貢獻。

    日本產業政策的另一個特色是,政府很早就扮演起發佈信息的角色。通過高曝光率的官方研究報告、產學界組成的委員會、大型宣傳活動、預告新技術的合作研究計劃等方式,日本政府不斷設法喚起企業對新興科技的注意,通產省更極力影響企業進行創新與變革。在政府緊鑼密鼓的行動下,除了激勵企業全力以赴、激發出創新的靈感,還點出產業必須克服的挑戰,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善用能源運動。這個運動的結果是日本企業在節約能源上的進步與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日本政府的產業政策也不斷地調整。很多人現在說的「日本模式」,事實上在10多年前就落伍了。今天的日本政府,直接干預產業的做法已經大幅減少,需求條件則相對提高。在過去10年間,日本政府主要扮演傳播信號的角色。通產省的影響力雖然還在,權限則在逐漸消退中。這種變化其實是很正常的,因為不僅世界各國都在抱怨日本政府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舊模式已不適合新階段的日本經濟發展(第10章會有更多的討論)。今天的日本,成功已不再是憑借生產成本因素,而是靠其快速創新和投資意願的能力。

    成功的絆腳石 撇開成功的一面,日本政府的產業政策也有不光彩的一面,有一些甚至還形成對重要經濟領域競爭優勢的阻礙。比如說,日本政府對醫療保健產業所作的規定、實施統一控制模式,就降低了它們的創新能力。另外,教育政策的僵化,造成一般學校和大學無法有效地回應產業界的需要,局限了大學研究的重要效益。

    最重要的是,政府的一些抑制市場競爭的政策保護效率低下的企業,造成日本經濟整體生產力的降低。比如日本政府對零售業及分銷系統的規定,不但阻礙講求效率的企業發展,也使日本市場落後於其他國家許多。日本的「大商店法」限制大型零售商的開設地點,並限制其與小零售店的競爭。煙草業與農業更因政府的保護,本身不但缺乏效率,也連累了它們的關聯性產業。

    抑制競爭所造成的無效率,不只見於重大產業部門,而且還有連鎖效應。由於通產省肯定集中效果與「合理化」的聯合企業集團,不但任由它們排除競爭,並已形成實質的保護作用。這種做法除了使數十項產業中缺乏生產率的企業繼續存在,也令日本60多種產業中,只有10種左右能在國際市場上成功。

    日本的特點在於它擁有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國內市場,同時也存在毫無競爭可言的產業領域,這種現象是複雜的政治妥協的結果。問題是,當政治干預產業活動時,往往是以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這種現象也顯示出日本決策者在擺脫傳統角色的步伐上走得太慢了。

    上述兩個問題都是對日本未來經濟發展的警示。

    機會角色—揚名國際的東京奧運會

    時機是日本許多產業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日本產業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戰後盟軍解散舊財閥,解除經濟市場競爭的限制。如同德國一般,日本因開放市場競爭而形成的產業動力是難以估計的。此外,戰後自美國輸入的技術也創造了日本產業重建的機會與條件。受到戰火破壞的影響,戰後日本的國內需求增長期比其他發達國家晚,企業在投資現代化設備上,也比國外競爭對手更有選擇。日本政府早期也以政策要求鋼鐵等產業的企業,淘汰舊設備,進一步激勵產業現代化。

    朝鮮戰爭是激發日本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由於朝鮮戰爭,日本卡車企業終於接獲第一批國外訂單,因而幫助它渡過了創業期的難關。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則是日本產業發展的另一個里程碑,它明顯提高了日本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當時,許多日本企業都在技術方面下工夫,開發新產品,以便能在奧運會期間大顯身手。比如說,精工社這家日本第一大鐘表製造商,因為爭取到奧運會正式計時器的供應權,不但為企業內部帶來進步的動力,同時也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許多重要的日本基礎設施,也是當年配合奧運會大興土木的結果。

    科技的變遷也是日本產業發展的重大機會。討論日本產業成功的先決條件,絕不能忽略這個國家在電子與現代化生產技術的專長,關鍵在於它們掌握了戰後突飛猛進的電子與自動化科技。相比之下,外國競爭對手雖然有深厚的工業基礎,但是設備與經驗偏重傳統技術,因而無法阻擋日本企業的迅猛攻勢。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產業也因為一連串的「衝擊」而有驚人的成長。這些衝擊包括從尼克松震撼到石油危機,以及80年代中期日元升值的影響。26每次事件都導致日本產業採取重要而有效的調整行動,進而強化它的國家競爭優勢。產業界能夠積極、有效地回應時機帶來的各種衝擊,又離不開日本國內激烈的競爭與其他種種條件有關。

    回顧與展望—成功的日本模式

    日本的成功源於企業界的活力。日本的企業一直處於快速而持續創新的壓力下,因此發展出領先全球市場需要的競爭能力。27強大的競爭壓力也使日本企業馬不停蹄地提升競爭優勢,而非坐以待斃。這些特點使日本出現了具有競爭能力的產業集群,並且帶動了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

    大量的資本投資、生產率的迅速成長、個人收入的快速提高(見表7–1),都是日本產業發展的總體性指標。另外,同樣顯著的是,1978~1985年間,日本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出口比例呈消長態勢(見表8–6)。這一期間的日本,在全球出口比重成長超過15%以上的產業,是衰退產業數量的兩倍,這種現象特別表現在先進產業領域,例如半導體、電腦、交通運輸、辦公設備、休閒娛樂,以及家庭電器產業(包括空調)等。一般說來,如果一個國家的綜合商業產品大量增加,則意味著這個國家的經濟正在向高級產業擴張。而日本在機械產業領域中,市場佔有率增加的項目多達29項,衰退的只有兩項。依產業性質而言,在各國當中,日本失去市場佔有率的產業規模大多比較小,也比較不重要,但是在全球出口比重增加的產業,則是大型與快速增長中的熱門產業(見附錄Ⅱ的表Ⅱ–5)。日本市場衰退程度較高的產業,主要是層次較低、容易受生產成本因素影響的產業,包括初級鋼鐵產品、漁業、黑白電視機與紡織品等。而原本就薄弱的化工業,市場地位也正在大幅衰退中。

    在國家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方面,日本產業可能是國家競爭優勢各項關鍵要素系統性運作最佳的例子。所有成功的日本產業,「鑽石體系」的有利條件都自我強化(相反,缺乏競爭力的產業則不見重要關鍵要素的蹤影)。另外,許多重要的產業是從相關和支持性產業發展出來的,這些產業一旦建立,快速成長的國內市場隨即吸引大量的新進入者。挑剔且要求高的本地客戶進一步刺激業者創新,並且引發激烈的市場競爭。

    日本市場的快速飽和特點使得產業競爭更加激烈,也形成企業的出口壓力。同樣的因素也使日本企業努力進入國內需求中尚未展開競爭的市場環節,並希望能由這些領域打進國外市場。國內無休止的激烈競爭壓力,加快了產品的創新速度,使產品種類不斷增多。隨著企業全球化戰略的奏效,國際市場的優勢大增,企業所創造的高級和專業化生產要素優勢,自然取代了它們原先對初級生產要素的依賴。

    市場飽和、競爭激烈與維護員工就業的態度,也導致企業選擇由內部密切相關領域進入新興產業。當大量競爭者湧入產業的上游、下游或橫向關聯的新領域時,強烈的競爭效應往往波及其他產業。隨著各種不同技術進入新興產業,頻繁的創新活動也改變了產業的基礎,並朝更高層次推進。

    鑽石體系長期的自我強化過程,使得日本產業的集群化程度越來越高。前面提過,日本企業特別擅長利用產業集群的種種好處,因此在創新和變革的速度上不斷加速。許多不利的生產要素(如能源不足、空間狹窄、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過高與日幣強勢等)都轉換為加速產業發展和國際化的動力。

    日本的成功企業普遍勇於競爭、對員工有責任感、具有持續經營的眼光,這使它們面對不利的生產要素條件時選擇創新和國際化,而不會落入毀滅之途。

    主導日本經濟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鑽石體系的關鍵要素雖然普遍存在於日本,但是並未對所有的產業發生作用。國內需求條件、經營管理模式或不利的生產要素條件並不適用於所有產業,部分原因是有些產業的外國企業已具有不可撼動的優勢。另外還有一大群產業則因刻意遠離這些關鍵要素而導致無力競爭,也缺乏進軍海外市場的活力。不過,那些能自我強化的日本產業不但創造了競爭優勢,並且具備長期維持這些優勢的能力。

    這種情形也說明一個重要事實:許多揚威國際市場、具有國家競爭優勢的日本企業,並沒有不可告人的手段。但是西方人卻常常很天真地以新重商主義、不顧人民生活水平的國家目標等看法,解釋日本的成功。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日本雖然仍採取較高程度的國內市場保護政策,但這卻不是形成日本國家競爭優勢的原因(事實上,保護政策反而是日本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阻礙)。主導日本經濟的是企業,而不是政府。比如說,汽車等進口產品已在快速增加當中。日本政府對工作時數、居住環境、污染問題以及其他影響生活質量因素的重視,將與國家發展階段一併考慮。

    對日本而言,最重要的優勢包括:激烈的國內競爭、挑剔的客戶、合作的供應商,以及生產要素的快速發展。日本優勢的特色是它非常系統化,這也是競爭優勢理論最重要的一點。「鑽石體系」運作的結果也是國家文化的一部分。日本企業與眾不同的目標,有時會讓外國競爭對手(尤其是美國企業)難以招架。但是這些目標是日本本國環境和資本市場條件所形成的,而不是日本政府能夠塑造的。日本企業並不是全球唯一具備長期眼光和較低利潤目標的企業,其他發達國家(如德國和瑞典)的情形也很近似,所以美國人必須意識到,屬於特例的其實是美國而非日本。

    評估日本時,也不能忽略這個國家那些失敗的、低生產率的主要產業,它們是與日本式奇跡沾不上邊的產業。今日的日本經濟可說是兩極化,其中一邊活力十足,深具產業快速發展與生產率迅速成長的特色;另一邊的經濟則欠缺實質的市場競爭,效率普遍低下。整體而言,日本經濟的生產率(以及日本的生活水平),仍遠遠落後於美國。

    一些跡象也顯示,日本產業界正在調整目標,但是政府的自由化腳步過慢,無法應對新形勢的需要。有些觀察家認為,日本「模式」並非真正的自由貿易與開放競爭模式,而後者則是戰後貿易全球化的主要動力。事實上,日本的成功說明了競爭的重要性,以及在一國經濟進步的過程中,政府政策確有必要隨環境變化而作出修改。有關的議題將在第13章再作完整的闡述。

    異軍突起的意大利28

    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意大利的經濟實力才重回發達國家陣營。最明顯的例證就是意大利的出口實力與國民生產率雙雙起飛,其全球出口佔有率1960年不及3.2%,到1986年已超過5.2%。意大利在整體增長率方面僅次於日本,居發達國家的第二位。在本書研究的國家中,意大利生產力與個人平均收入的增長,也僅次於日本和韓國。

    意大利的成功令人刮目相看。一般人總會覺得意大利是個缺乏競爭優勢的工業國家,電話及其他公共設施質量不佳,國有企業效率低落,還有龐大的政府補助等。另外,由於意大利國內欠缺天然生產要素優勢,能源與原料大多依賴進口,就連食品進口也呈現入超狀態。

    然而,意大利卻有一股令人讚歎的產業活力,並且成功地提升了許多產業的競爭優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廉價勞動力是意大利產業的競爭優勢。然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它的競爭優勢已轉移到有細分的產業環節、產品差異與流程的創新上。成長速度與日本類似的意大利,它的成功模式顯示了國內環境與外界變化相輔相成的影響力。

    撇開光彩的戰果,意大利也有它脆弱的一面。這個國家的環境特色賦予其許多產業強有力的優勢,但也有許多產業無法作出調適而導致缺乏競爭力。想要進一步發展的意大利經濟,事實上仍面臨著巨大的障礙。

    國家競爭優勢形態:高度集群化

    表8–4列出了1985年意大利前五十大出口績優產業,酒類、鞋類和羊毛料等產業名列前茅並為意大利主要出口產品。有趣的是,家電用品與各類機械項目也是意大利在國際市場上能一展實力的產業。在本書所研究的各國之中,意大利五十大出口產業僅佔全國出口量的27%,比其他國家低(如果依照出口值列出前五十大產業,它們所佔比重也沒有太大出入,參見附錄Ⅱ的表Ⅱ–7)。29

    由表8–8讀者也可以看出意大利經濟的競爭優勢形態,表8–9和附錄Ⅱ的表Ⅱ–10是相關的統計數字。有別於一般印象的是,意大利的出口產業陣容龐大,出口表現也不是由少數產業所主導的。意大利最重要的出口產業集群由紡織和服飾(如鞋類、布料、服裝、手提包、旅行用品)、相關專業元件與製造機械等產業所組成。其次是家庭用品類產業集群,包括家電、傢俱、燈具、陶瓷製品(瓷磚或裝飾品等)、洗臉池與水槽、清掃用具、天然或人工石材製品,以及相關的製造機器設備(木工機器、大理石切割機等)與元件產業。另一個重要的產業集群是食品飲料業,其中包含酒類、橄欖油、麵食、加工蔬菜(如番茄)等產業。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的食品貿易呈逆差狀態,主要進口未加工的食品原料。但是在食品加工產業集群中,意大利的相關機械設備產業(如制酒設備、小型農具等),已在國際上具有重要的市場地位。

    表8–7依照全球出口總額所佔比例,列出意大利前五十大產業(1985年)

    註:進口值低於1985年總貿易值的0.3%者,不列出其進口數據。

    個人用品也是意大利的重要產業集群,其中又以珠寶、眼鏡架、筆、衛浴用品等實力最強。表現突出的還有各種專業金屬製品、專業材料,以及相關機械設備等產業。一般人會忽略意大利在這些領域的實力,原因是這些產業的產品類別太小、過於專業化,以至於無法在貿易統計上單獨分類,本書將它們歸類為「專業產業用機床」。

    具有競爭優勢卻表現每況愈下的產業集群是運輸產業。在這個領域中,運輸產業機械、零配件(如Pirelli集團)、專業車種(如法拉利、藍博基尼、瑪莎拉蒂)方面的表現比大型車產業優異。意大利菲亞特汽車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小汽車,也是意大利唯一在歐洲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車種。菲亞特之所以能獨霸國內市場,是因為意大利政府為對抗日本汽車的競爭,而採取保護政策的結果。30競爭力最強的意大利產業集群大多屬最終消費產品領域,也就是產業集群表的最下層部分。這些產業佔了全國出口總額的47.5%。事實上,在紡織/服飾、家居用品、個人用品等產業,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它的食品飲料產業的表現,也在各國中排名第三。

    深化程度高 意大利產業集群的深化程度非常高。大多數產業集群涵蓋了最終商品(如服飾)、其他元件(如合成纖維)、相關的專業機械(如皮革加工機械、紡織機),以及支持性服務(如著名的商品設計)等。甚至有些意大利產業過度專業化,以至於無法自成一項貿易類別,但是這些產品都有本國的專業機械與專業元件企業配合,後者同樣擁有全球出口的領導地位。這種配合完整卻各自具有競爭優勢(例如皮鞋、雪靴)的情形,是意大利產業集群的一大特色。

    表8–9的陰影部分是意大利重要產業集群間的關聯性。比如說,紡織/服飾、住宅/家居用品及個人用品等產業集群,就是在流行、時尚、設計等環節的穿針引線下,產生了強大的關聯。這種關聯也使意大利不但能自我強化這些產業的市場地位,還進一步激發了支持性產業的發展。

    此外,意大利在國際市場成功的產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力。這些中、小型企業的出口比重非常高,而且絕少有外商直接投資的情形。31至於近年來逐漸增加的大型企業,其實在意大利貿易上的地位並不高。意大利的前五大出口績優產業中,只有一種有大型企業參與競爭,前二十大產業當中也只有五種有大企業的狀況。32意大利雖然不乏成功的大企業,但是它們通常與國家競爭優勢無關。

    有關意大利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還有一項特色是,它們的地理集中性非常顯著。在意大利,一種產業上百家企業齊聚同一城鎮的現象是很常見的。以瓦倫扎波和阿雷佐這兩個地區為例,當地業者的貴金屬寶石貿易額約2億美元,這個數字已近全球寶石總出口額的半數。圖4–6對意大利產業集中特定地理區的情況,有更清楚的介紹。

    表8–8的意大利產業集群表也顯示出這個國家缺乏競爭優勢的領域,包括半導體與電腦、電子通信、國防(小型武器除外)以及林業等。33在最終消費品方面,處於劣勢的是消費型電子和醫療保健產品。乍看之下,意大利似乎在抗生素產業擁有強大的市場地位,但是這個現象是該國過去漠視藥劑專利權的結果;由於企業不尊重外國專利,它們不但大肆仿冒國外新產品,並且以低價競爭。因此在藥品業,意大利雖然也發展出優良的工藝流程,但是整個產業的市場地位來自於過去的偏差行為,而非源自真正的國家優勢。

    在發電與配電系統、辦公設備等領域,意大利的表現也很弱,勉強值得一提的是Olivetti在極少數產品中的表現。意大利在化工與材料等產業的表現,也無法與其他先進國家競爭。34由於意大利政府的大量補貼,也造成貿易統計數字的嚴重扭曲,像意大利化工產業的EniChem與鋼鐵業的Finsider等兩家國有企業,儘管連年運營不佳,卻有最高的獲利率。意大利的國有事業是資本密集產業的主力,這些國有機構在全國經濟中佔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它們極少具備國際競爭優勢。

    設計界的龍頭老大 除了全球知名的設計服務業外,意大利的服務業普遍缺乏國際競爭實力。而在設計服務業中,意大利的國際級龍頭企業比比皆是,如傢俱設計的孟菲斯和阿特米德,工業設計的Sotsass和Bonetto,汽車設計的賓尼法利亞、博通和Italdesign,以及服裝設計的阿瑪尼、華倫天奴、范思哲和Bellini等。這些設計公司不但與意大利的服裝、傢俱、珠寶和高級汽車等產業關係密切,而且也強化了產業的競爭能力。據估計,意大利設計服務業的年出口值已達百億美元。35

    在工程與建築業的國際市場上,意大利雖然沒有令人矚目的地位,但是競爭實力穩健。以1987年為例,意大利建築業取得國際工程合約的數量佔全球市場的12.4%。36同樣表現出色的還有旅遊業。但是,總的說來,意大利的服務性企業大多是國內市場導向,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缺乏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以金融服務業為例,意大利的銀行與保險公司就還處於相當落後的經營形態。

    從1978年以來,意大利的產業表現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兩極化趨勢,其中又以機械與部分專業元件等領域表現最出色(參看表8–8)。

    生產要素—自立自強的家庭企業

    意大利的競爭優勢雖然強勁,但源自先天或後天的生產要素卻不多。除了大理石之外,意大利的天然資源並不出色,它的氣候與環境雖然適合農作物生長,但大部分土地並不適合耕種。雖然酒類與麵食等農產加工品也出口國外,但是卻無法自給自足。

    工資低廉且受過中等教育的勞動力,曾經是這個國家在戰後初期的一項重要競爭優勢。但是從1969年起,工資開始大幅上漲,政府又通過種種複雜嚴苛的勞動法,這些法令不但對工作時數與工作環境有嚴格規定,甚至造成企業界不得任意裁員。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當中,意大利社會福利與薪資的比例高居首位,達86%。37有些觀察家認為,意大利今日的勞動力成本已與其他歐洲發達國家不相上下。這也使得意大利企業在許多產業領域,遭遇到來自亞洲的新興工業化國家(NIC)和西班牙、葡萄牙等發展較慢的歐洲國家的兩面夾擊。

    外界對意大利勞動力的印象也有偏差,人們一般認為這個國家的工會勢力龐大,工人的敬業精神不足。如果從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角度來看,這種情形確實存在,但是在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企業中,卻全然不是如此。事實上,在意大利的中、小型企業中,工會組織並不普遍,員工即使加入工會也並不熱衷於勞工運動。該國現有的勞動法,很多規定也不適用於員工人數少於15人的小公司。38此外,意大利人雖然看重公司的知名度,但是更在乎公司的內部氣氛。他們喜歡有大家庭感覺的企業組織,而且一旦進入具備這種特性的企業,不但不在乎工作時間,其賣力的程度也絕不低於日本人。能在國際市場馳騁的意大利企業,大多具有這種家族企業的特徵,並且是代代傳承的長期經營模式。這些企業特點對意大利產業競爭優勢影響巨大。

    負債的政府,落後的金融 資本問題也是意大利產業長久存在的弱點。意大利並不是資本匱乏的國家,事實上意大利的國民儲蓄率非常高,以1985年為例,家庭儲蓄占收入的19.6%,日本是16%,美國只有7.32%。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個國家有龐大的公債,而且資本調度機制運作不當。政府的預算赤字嚴重耗損國民儲蓄力,並造成利率長期偏高,形成小企業借貸的限制。另外,由於政府公債利率長期維持在14%以上,利息收入又有免稅優惠,也使投資人對風險性投資缺乏興趣。39

    早年的意大利證券市場幾乎不存在,原因是法規的限制、法人投資者集中化現象,以及缺乏退休基金的投入等因素。20世紀80年代以後,這個市場才開始活絡,只是規模仍小、實力薄弱、效率不高,不但上市公司少,股票交易也不活躍。事實上,由於上市公司頻現弊端,股市違規情形嚴重,一般投資人往往卻步不前。而且意大利政府對內幕交易管制不足,任憑少數大戶在股市呼風喚雨,同樣使亟須財力的成長型企業無法由股市獲得幫助。意大利的家族企業一般不願發行股票,一來是對股市運作有疑懼,二來是怕因此失去企業的控制權。這類情形雖有改變,但變革的速度尚待加強。

    影響企業資本來源的還有這個國家落後的銀行體系。意大利的法律不允許銀行持有股票,也不准長期放款。銀行業者也就無法像日本或德國的同行,只是扮演產業界資本的輔助角色。40而且大多數意大利銀行具有國有或半國有性質,經營作風也相當保守,銀行的大部分資金流向大企業、政府建設項目、國有企業,或填補龐大的政府赤字。風險投資難得一見。

    意大利的私人資本有壟斷現象。這些金融企業經過不斷選擇性投資,已經形成如菲亞特集團、DeBenedetti集團、弗茲集團,以及Pirelli集團等大規模企業集團,它們之間不但所有權相互重疊,並且有效地控制著旗下各企業的經營權。這少數幾個集團強力支配著意大利的資本市場,並且通過聯盟方式成為政府之外唯一能調度巨額資本的機構。

    這種金融市場結構顯然無法形成企業獨立經營的有效機制,而且大多數的意大利企業家也不願意與金融市場打交道;大多是在創業初期尋求資本支持,然後就靠私人積蓄、經營利潤和不固定的短期貸款來應對。由於意大利資本市場的特徵,一般企業家注定無法在資本密集型產業中發展。因此真正具有競爭實力的意大利產業,大多屬於紡織、制鞋、瓷磚、寶石、專業用機械,乃至於家電用品等對資本條件要求不高的產業。至於涉足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則是國有企業或由大財團控制的地方性壟斷事業。事實證明,它們絕少能在全球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

    儘管意大利以「條條道路通羅馬」聞名全球,但是這個國家除了道路設施外,其他的基礎建設幾乎毫無可取之處。意大利的電信和郵政服務效率奇慢,金融服務業不發達而且做法落伍,交通運輸與物流系統有如一場噩夢。41意大利基礎設施無法改善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煩瑣的法令和國有壟斷事業的本質,使得公共設施的服務效率縮手縮腳,推動任何事情都有窒礙難行之苦;二是公共服務系統每每因罷工而停運,這種問題對交通運輸和其他基礎設施的影響尤其深遠。

    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專業培訓

    意大利能立足國際,正式與非正式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舉足輕重。意大利的勞動力素質高,主要是高中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礎。另外意大利在職業教育方面更是精心設計,即使實驗設備和其他設施仍嫌不足,仍受到很高的評價。電腦課程也正在奮起直追之中。

    不過,意大利教育體系真正的獨到之處還是在於,一些產業對踏出校門後的年輕人的培訓過程,像紡織與傢俱等許多在國際市場成功的意大利產業,更是特別加強專業學習培訓。家族經營、代代傳承的經營形態,也是使產業知識與技術發展高度專業化的原因之一。

    生產要素的創造過程,以第5章詳細敘述過的瓷磚業作為代表。意大利企業有很強烈的家族經營傾向,家族成員也有強烈的鄉土意識。這種情形一方面加速技能傳播的過程,而同一產業代代齊聚於一個城鎮的現象,也凸顯出意大利產業地理位置集中的重要特性。地理集中性一旦形成,產業知識的積累和散播速度又會加快。在珠寶產業等領域,正式的學徒制度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奉行不輟。

    意大利大學的熱門科系主要在工程領域,工程背景出身並進入產業擔任工程師的人備受敬重。在社會上,工程師的頭銜就像美國的「博士」一樣高高在上。因此,工程技術學院不但入學競爭激烈,修習年限也比其他科系多一年。由於意大利的人文傳統,以及意大利人普遍對藝術、建築和哲學的高度興趣,理工科出身的人才往往兼具美學素養與專業技術,這也是意大利高級人力資源的獨特之處。不過,在意大利的正式教育體系中,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即使工程科系也不例外。

    撇開這些優點,意大利的大學教育(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全世界)談不上世界一流水平。它的問題在於,絕大多數的大學屬於公立學校,私立大學僅有三所,大學科系偏重傳統領域,電腦和電子等較新的知識領域則長期缺乏發展空間。大學普遍的問題包括,研究設備需要推陳出新、課程要求不嚴、教學質量良莠不齊、進步緩慢。此外,碩士班課程太弱,博士程度的訓練更是鳳毛麟角。儘管不少意大利人遠赴海外深造,但這個國家卻是本書所研究的國家當中平均留學人口最低的國家。以1987~1988年為例,在美國大學就讀的意大利人僅有2200人,遠不及新加坡的4870人。42

    造成大學教育進步緩慢的原因之一是,一般企業除了很少有完善的內部培訓計劃外,對支持大學研究活動的態度也不積極。因此,產業人才與其他領域一樣,高級或專業的訓練大多來自非正式的渠道或者直接從工作中積累。符合這種特質的意大利產業在生存競爭上毫無問題,至於需要靠正式、系統化訓練的電腦與航天等人力資源,意大利企業的表現就乏善可陳了。

    技術重於研發 意大利推動正式研究計劃的能力也很弱,這個問題普遍存在於大學、政府研究機構或企業研究部門等各個環節。43儘管大學研究的核心在研究生院與博士班,然而意大利的大學卻很少有博士班,政府提供大學與國有研究機構的研究經費也很有限。意大利並不缺乏優異的研究人才,但其成果卻不足以帶動多數產業的競爭力。至於企業內部的研究計劃,多半規模不大、專業性強,講求實用。44因此,在國際舞台上,以技術或基本產品功能的先驅者姿態出現的意大利企業,可說是絕無僅有。

    意大利企業的過人之處在於它們的技術改良能力。在擷取國外技術並將其巧妙運用在最終使用產品方面,意大利企業是箇中高手。這種技術能力不但表現在產品上,也表現在流程方面。因此,流程的突破和運用現代彈性製造技術生產傳統產品,是許多意大利產業在國際市場崛起的原因。

    意大利企業對尋找與應用外國技術的態度也很積極。通過出國訪問的機會,意大利業者很快就能掌握技術變遷的脈搏。由於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密切聯繫,這些重大的技術變革很快就被轉換並應用到更專業、更實際的用途上。

    這些現象也說明了一個重要事實:在意大利最有效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是特定企業或產業本身。企業集中一地的現象使得專業知識快速積累與傳播。產業本身就是一切話題的焦點,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除了引發創意的模仿風之外,業者也不斷尋求新的競爭場所。另外,地方上的職業學校與大學通常也會配合本地產業需要,規劃相關課程和研究計劃,厚植相關知識領域的強勁實力。由於意大利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行業協會因此比在其他國家扮演著更多元的角色。它既要贊助技術研究機構、收集與散佈產業信息、推廣出口、刺激與促進基礎設施發展,還要負責與政府打交道。

    不利因素的轉換:改善環境而非遷就現況

    迅速創新變革的意大利企業,是生產要素創造機制的推動者,驅使它們行動的力量則是大環境中的各種不利因素,小型煉鋼爐產業(第3章)與瓷磚業(第5章)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多數的意大利企業都面臨能源成本過高、國內原料短缺、勞動力市場複雜,以及法令限制等種種問題,這些現象也培養出企業克服難題的多重能力。它們或以創新、自動化等方式提高產品競爭力,或縮小組織編制以享有小型公司在勞工和賦稅法令中的特有好處,靈活應變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以羊毛紡織業為例,比起英、美等出產羊毛的國家,意大利的企業在取得原料方面,不但成本高,原料質量也比較差。普拉托地區的業者因此率先採用再生羊毛、人造纖維與再生羊毛混紡等多種創新做法,形成國際市場上的重要競爭手法。值得一提的還有意大利的家電產業。這個產業的企業為了應對勞動市場條件,普遍傾向生產單一機型的小型工廠。對許多產業而言,這種全力生產少數產品的特性,也使得意大利企業更容易發展自動化,結果比生產產品種類繁多的國外企業更具生產率。勞動力條件的困擾也使意大利在汽車產業發展出幾乎是全世界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廠房設備。

    處在不利產業發展的自然環境條件、公共設施質量低落,加上繁雜的法令,這些劣勢反而驅使意大利企業發展出令人難以想像的競爭優勢。意大利企業通常保持高度樂觀、不屈服逆境,並且善於為應對情勢而加以改進。以上的種種措施都是為了改善環境而非遷就現狀。許多意大利人直言不諱地指出,意大利企業之所以能在非洲、中東和一些發展中國家打下大片江山,正是靠長年應付意大利官僚體系所練就的本事。

    不利因素的轉換壓力也刺激意大利的經濟增長。在20世紀50~60年代,意大利企業憑借低廉工資,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低價競爭。但是從1969年起,新的法律大幅提高了工資及社會福利支出,並且對企業解僱員工設下重重限制。對產業薪資結構的改變,以及企業不能如往常般任意加重員工的工作負擔,意大利企業的應對戰略是,開始朝精密與高價位的產業環節發展,同時也積極提升工藝流程與自動化生產設備。70年代末,里拉的貶值更刺激了產業的發展。也因此,從70年代中期以來,意大利的製造業在生產率增長上,高出其他國家甚多(見表7–1)。

    因此,不良的生產要素非但沒有擊倒意大利的企業界,反而成為它們努力的原動力。這種特色反映出挑剔的市場需求、強烈的動機,以及國內競爭激烈等鑽石體系中,其他關鍵要素的催動力量。80年代初的意大利,產業界的競爭優勢明顯提升,同時也順利地拋開對初級生產要素的依賴,晉陞到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

    需求條件—建構品位與格調

    意大利產業雖然飽受缺乏天然生產要素之苦,但國內的市場需求條件卻是明顯的優勢。對具有國家競爭優勢的消費型產品產業而言,意大利客戶是全球數一數二挑剔且先進的客戶。例如,在服飾、鞋類、珠寶、傢俱、燈具、瓷磚、食品、酒類等產業,處處顯露出舉世聞名的意大利風情。45

    意大利是一個講究品位與格調的民族,這種特點可能是意大利人熱愛設計與藝術、從小耳濡目染藝術名作的結果。意大利人對流行趨勢極為敏感,也常常率先採用新款式設計產品。此外,意大利人在服裝、配件與鞋類的平均消費上也比其他國家高。按意大利企業的說法,意大利人並不揮霍,但比其他國家的消費者更要求質量。由於意大利是歐洲各國中自用住宅擁有率最高的國家,所以意大利人在購買家庭用品時,也是以斤斤計較出名的。46

    專業化路線 挑戰意大利服裝、鞋類、瓷磚、傢俱等產品水平的,除了消費者之外還有國內的營銷渠道。與外國的零售商相比,意大利零售商的規模較小,但更精通所賣的產品,這種特質使零售商成了上游供應商既內行又嚴格的中介客戶。為了滿足零售商要求、保住營銷網點,意大利企業必須不斷推陳出新,結果是各種產品樣式繁多。以傢俱業為例,意大利的傢俱專賣店林立,許多店也走專業化路線,只賣衛浴、廚房或辦公室用傢俱。專業化的結果是,零售商本身轉而對定制的嵌入式電器用品、照明設備、瓷磚與辦公室傢俱等產品要求嚴苛。意大利的故事有力地說明,在挑剔的消費者、嚴密的營銷渠道與企業三者緊密互動下,產業呈現出自我強化效果。

    有些意大利產業因為成功地將消費者的需求細分清楚,發展特定產業環節,而極具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菲亞特汽車為符合該國的國內需求而發展經濟實惠的小型車,因此塑造出旗下最成功的車種。同樣的情形也可以在家電產業中看到。由於意大利人偏愛袖珍機型,專攻這個領域的意大利家電業企業,也是國際市場相關產業環節的常勝軍。近年來,意大利的嵌入式家電或能與傢俱組合的家電也正走紅國際市場,其原因是受到意大利人強烈偏好翻修住所所致(意大利法令嚴格限制普通人拆屋重建)。

    特殊的國內市場條件,使許多意大利產業在走上國際市場的同時,也擁有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像石材與瓷磚(因意大利人品位獨特和氣候條件所致)、麵食、意大利式咖啡研磨機器(以意大利式咖啡為號召的小型咖啡館到處可見),以及迪斯科舞廳的燈光設備(反映意大利社會習性),都是這一類型的代表。

    機械設備取勝 根據表8–8,消費型產品產業只是意大利競爭優勢的一部分。事實上,有國際競爭力的意大利工業產品,有許多是與消費型產品產業有關的專業元件或機械設備,它們之間的銜接程度,構成意大利產業集群驚人的深化程度。比如說,意大利鞋業有強大的鞣制皮革、鞋類配件和制革機器等產業相互搭配。其他像布料和紡織機械、瓷磚燒窯、橄欖油製造機器、石材切割機械,以及其他多種專業用途機械等,莫不是與下游產業密切呼應。對這些產業而言,最終產品製造企業就是最先進與要求最嚴苛的客戶;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它們必須在產品的推陳出新上想辦法,並且對時尚與新技術保持高度警覺。近年來,意大利的消費型產品產業遭到新興工業國家的強力競爭,企業除了降低成本、加快創新速度外,也將這股壓力轉嫁到上游供應商。意大利能成為全球設計王國,處處都是頂尖的設計公司,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意大利企業的經營戰略和組織結構,也導致企業對專業元件與機械設備的重視,有助於上游供應商形成特有的產業環節。意大利企業的競爭對手動輒上百,除了要不斷變換產品形式取勝外,各種產業對專用定制的元件和機械需求更是殷切。47以農業機械產業為例,意大利農機業者的專長是規格小、多功能、機型變換迅速的產品,這些產品與意大利的小農場和特殊農作物有密切關係。

    建築業的重要作用受到特殊因素的影響,有些意大利客戶還有超乎正常的嚴格需求,為了滿足客戶所作的努力,附帶地也為供應商本身帶來強勁的國際地位。比如說,意大利的地理環境使它成為建築難度很高的國家,但也使它成了國際建築市場的主要角色。由於意大利式建築技術擅長以水泥結構取代鋼架結構,結果意大利民營鋼鐵廠因此發展出混凝土強化鋼筋與多種管狀、條狀鋼材。另外,意大利的勞動法嚴格限制企業裁員與裁撤最低工資成本的工作,下游企業因此將這些頭痛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丟給上游機械企業與其他設備供應商,並因此引導出工廠自動化設備等先進且重要的產業。

    意大利的另一項需求特色是,它的經濟發展略遲於歐洲其他國家。如同日本的情形,意大利產業也在這種時差中獲得巨大利益。例如,當戰後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漸趨遲緩時,意大利經濟才剛步入快速成長期。這樣的環境吸引更多新進企業的投入,競爭的熱度也使得企業更積極投資新式設備。國內市場一旦飽和,轉進國際市場的意大利產業,自然也有更新的競爭本錢並在其中嶄露頭角;在意大利的產業中,普遍存在這種時間差的需求優勢。例如意大利家電企業是在戰後各國投資熱潮結束後(也就是1963~1964年間),才成為積極出口企業的。同樣,鞋業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口;建築/工程方面的出口甚至晚至70年代初期,是在國內基礎建設退潮後才開始的。

    意大利風格與品位風行全球,也是產業界的出口優勢。通過世界各地的設計與時尚雜誌、意大利設計公司,以及相關產業的提升效果,許多意大利產業往往以極高的知名度走入國際市場。例如,意大利的傢俱業提高了照明設備業的名氣,服裝業則加深了世人對意大利珠寶的印象,旅遊業更全面助長意大利產品需求的國際化。每年有無數的外國遊客前往意大利旅遊,意大利產品幾乎毫不費力地攫取了他們的青睞。根據一位意大利企業家的評估,每10雙意大利鞋中,至少有一雙是由遊客買走的。這種市場佔有率是無法從傳統的貿易數字中反映出來的。

    需求條件的優劣也幾乎決定了意大利產業的競爭力表現。由於意大利政府高度缺乏效率,凡由政府扮演主要客戶的領域,普遍欠缺國際市場競爭力。電信、發電與配電系統、醫療保健、交通運輸設備以及多種服務業的表現,清楚地說明了這個事實。

    非政府部門的市場領域也存在這種現象。在意大利的產業中,如果企業客戶處於缺乏競爭力產業,那麼這家公司的成功機會也不大。同樣,範圍廣泛、內容龐雜的產業在意大利也很罕見,成功的機會更是少見。在綜合商業領域中,意大利的市場地位遠遠落後於德國、瑞士、日本、美國和英國。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相互輝映打天下

    前面特別強調過,意大利的經濟特色在於各種產業集群都有相關與相互支持。這種由關聯產業形成國際競爭優勢的特色,清楚地反映在圖8–1所列的全部產業中。

    由圖8–1可知意大利的成功產業有明顯緊密的垂直關係。此外,不同於德國或日本產業(以技術共通性形成彼此間的水平關係),意大利產業的水平關係建立在顧客需求或營銷渠道的共通性上,其中又以意大利時尚與各種室內用品產業之間的聯繫作用最強。

    圖8–1?意大利羊毛紡織業的相關與支持性產業

    註:實線代表供應商關係,虛線標明關聯產業。

    意大利的產業集群具有地理集中性,這使得上游供應商能對客戶提供最佳、最迅速的服務。同樣,任何新的機械設備與專業元件或材料,也首先由本地的客戶試用,而激烈的競爭更造成客戶採購價格上的優勢。48這種集群結構也使意大利機械產業實力特別強大。

    除了地理集中性外,造成意大利產業集群內部互動效果的因素還包括: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家族勢力的擴張使企業與供應商、相關企業聯結起來),以及強烈的鄉土意識。從現代化的角度看,意大利並不能稱為真正的國家,或許說它是許多城鎮的組合體更貼切(意大利的前身就是城邦國家)。意大利人對國家的認同感遠不及對家鄉的熱愛。客戶與供應商多半有多年的交情,這在交易時起到很大的潤滑作用,往往因為雙方默契良好,許多交易常是一拍即合。產業集群所屬的地區,因此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相互強化的經濟體系。

    然而意大利企業間的垂直整合率卻很低。在整個價值鏈的活動中,通常企業只執行其中少數與特定的活動,其餘的部分則外包給另一家企業(也許就坐落在同一條街上)。知名的服裝公司貝納通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這種現象造成企業雖小卻高度專業化,能夠在精通的領域內超越規模經濟的限制,並具備配合市場需求隨時調整產能、變更產品種類的高度應變能力。

    處在同一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因為沒有整合關係,所以行業協會的角色變得格外重要。企業在創造生產要素的投資及合作經營的計劃,通常也是由行業協會穿針引線促成的,共同舉辦商展是它們最常發揮的功能之一。像裡米尼地區是意大利舞廳與舞場設備產業的集中區域,每年在當地舉行的舞廳設備展示會,正是國際盛會。

    毛料產業所在的普拉托地區的情形,更說明了意大利產業集群與創造生產要素的關係。在企業雲集的普拉托,共有5個不同性質但是相關性高的行業協會。這些產業協會除了撮合地方企業合力研發新科技外,還集資興建中央淨化系統,並聯合採購所需服務、原料與設備,成立通用倉庫,持續督促當地的公共建設。與意大利其他地區一樣,位於普拉托地區的企業競爭非常激烈,但因地緣關係也使得它們攜手督促地方政府,併合力投資對產業發展十分重要的生產要素。

    消費型產品產業的表現與大眾傳媒的發展有密切關係,這一點在意大利也不例外。49在這個國家,全國民營電視台共有6家(地區電視台的數目更多),主流雜誌不但對全球發行,也是意大利時裝、傢俱等實力強大產業的主要宣傳媒介。

    然而,意大利相關產業的弱點在於普及不夠,許多領域仍缺乏相關產業的支持。消費型電子產業的發展正說明了這個問題。對意大利家電產品業者而言,由於國內缺乏強有力的電子產業集群,目前正處於高度不利的競爭狀態,唯一例外的是Olivetti在部分電子相關產業的成功。Olivetti是最早發展機械式打字機的企業之一,它以洞悉先機、響亮的品牌知名度與營銷渠道,建立了它在國際上的地位。這些優勢隨後順利延伸到電子產品領域。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

    從國際標準來看,活躍於國際市場的意大利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至於以資本密集產業為主的大企業,大多是國有與國內市場導向。具有規模優勢的民間大企業雖然也能獨霸國內市場,但是它們當中能像Pirelli、Olivetti、菲亞特與蒙提迪森(Montedison)等走上國際市場的卻不多。意大利的大企業在全球的佔有率並不高,相較之下,由「螞蟻雄兵」構成的中小企業產業,反而是意大利在國際市場舞台上的代表。

    構成意大利中小企業強勁有力的原因不少,其中之一是前面提過的,由於意大利資本市場不健全。另一個原因則是,意大利人的經營管理模式與組織形態,明顯與一般西方發達國家不同。一般而言,意大利人比較不擅長層級管理,而是傾向獨立作業或矩陣式管理。在公司裡,老闆不但發號施令而且統轄一切事宜,因此,企業內部的變動很大,組織也較鬆散,甚至可以用雜亂無章來形容。不但一般中小企業是如此,即使需要專業管理體制的大企業也無法倖免。由於組織鬆散,因此企業內的經理人的最大樂趣在於獲得獨立自主的權限,對於團隊精神則興趣缺乏。這種公司內的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常令強調紀律的瑞典人或日本人詫異。話說回來,由於經理人手中的資源多,能隨機應變,意大利企業因此在規避限制、適應新的遊戲規則方面很有一套。

    意大利企業大多著眼於高度專業化的產業環節,並且以推出新產品維持競爭力。以機械與專業元件等工業產品為例,意大利產業在強敵環伺下,因與供應商、客戶等合作無間,所以常常發展出高度符合客戶用途的產品。這種產品的精密程度或許不如德國或瑞士,但是仍在一定水平之上,所以也能以高價位出售。意大利企業也喜歡發展家族與私人交情關係,以使合作基礎更加穩固。比如說,典型的意大利制鞋企業通常只生產一種形式的鞋子(如童鞋),並且也只出口到一兩個國家,營銷渠道則是與企業往來多年的經銷商。

    意大利企業不僅在產品設計上出類拔萃,同時也是工藝流程的創意高手。事實上,工藝流程是意大利產業競爭優勢的秘密武器。企業能有這方面的能力,又與前面提過的勞動力問題有關。

    這種企業戰略與組織形態也顯示出,意大利產業憑藉著高度的市場細分、專業化,發展出差異化的產品,並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至於著重標準化、大批量生產或需要著重基礎研究的產業領域,則非意大利產業的舞台。

    意大利的社會環境也使得大企業很難登上國際舞台。一般而言,規模較大的意大利企業必須應付勢力強大的工會組織,還有排斥規模、紀律,且無力資助資本密集型產業的資本市場,以及極少數財團壟斷資本等難題。許多大企業與政府的關係曖昧不明,通過政商關係,這些大企業享受到政府的補貼與保護政策的好處。但一味配合政策與重視國內市場的褊狹眼光,也削弱了它們進軍國際的動力,產業自然停滯不前。

    出口、外商互動性不足 有競爭力的意大利企業雖然具有高度國際觀,但是它們的海外投資活動卻很少。能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意大利企業,通常是以非正式的海外銷售渠道發展出口,並高度依賴私人關係網絡。這種貿易結構也意味著,意大利的出口表現很容易隨著企業的投機做法而起伏波動。過去是靠這種方式崛起的意大利產業,想要大幅改變的可能性也不大。問題是,當國際市場地位需要海外設廠維繫時,意大利企業將很難成為有力的競爭者。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由於意大利政府過去嚴格管制貨幣,所以外商投資相當少見。而今,外商的投資正在成長中,這種現象一方面意味著意大利國際地位的提升,但也反映出這個國家仍有許多障礙有待解決。

    意大利工人、經理人與投資人的目標,是這個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資源。意大利企業大多屬於家族企業,整個公司成員都是親戚的情形也不稀奇。意大利企業通常不歡迎外人參與投資,除了是要維持完全的企業控制權與獨立自主的經營權(也不必釐清家族與公司間的財務關係)之外,它們對股市也有根深蒂固的疑慮。

    不過,意大利的企業家、經理人與員工,普遍具有堅強的產業向心力,這種向心力甚至成為一種地域性的鄉土意識。對意大利人而言,公司就像個大家庭,員工之間彼此熟識並有受重視的感覺。這種企業文化導致意大利企業一直堅持持續經營的理念。當公司發生問題時,企業家可能竭盡所能地投資新機器設備,或為企業生存作任何的必要變革,唯一不可能的就是退出戰場。同樣,由於家族綿延不絕的關係,家族企業也不在乎短期的利潤表現。

    比鄰而居的壓力 在意大利,生產經營是社會大眾關心的頭條新聞,也是吸引傑出人才投入的大磁場。知名的企業人才不但家喻戶曉,更是街頭巷尾的傳奇故事。有為者的信念自然激勵出企業主更強的經營動機。

    不過,如同日本的發展,促成意大利產業成功的最大原動力是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幾乎所有在國際市場成功的產業,國內都有數以百計的企業。它們通常齊聚一地(見圖4–6),比鄰而居的壓力更使商業活動成了個人表現的指標,進而出現意氣用事的纏鬥。意大利的產業中,私人較勁而助長市場競爭熱度的情形非常普遍。

    這種競爭形態促成產業的不斷創新與專業化,各種創新與點子也以驚人的速度傳開。供應商網絡就在自家隔壁,這種方便更為競爭火上澆油,所以也就沒有人能夠穩坐市場龍頭寶座而不被撼動的。但是,競爭歸競爭,產業協會為企業組織共同推廣出口等功能性合作活動、凝聚一致對外的力量。

    另一方面,一些缺乏國內市場競爭的產業,也是該國無力打入國際市場的產業,這也是大多數意大利國有事業與少數民間財團的寫照。它們的本國市場主導地位,主要是通過雄厚的財力與政治影響力,通過壟斷與補貼賺取巨額利潤。但是,舒適的環境也令它們欠缺靈活應變的能力,後者則是在國際市場擁有真正競爭優勢所不能少的條件。

    充滿追求精神的企業家不但為意大利產業帶來激烈的競爭,也形成各種產業集群發展的動力。50意大利人勇於冒險、崇尚單打獨鬥,也熱衷於擁有自己的事業。他們喜歡與熟識的人共事,如同自家人般打成一片,而抗拒做層級體系下的小螺絲釘。意大利人因為感情用事,免不了因為衝突而離開老東家自立門戶,但是新公司往往仍在同一產業或相關產業中。這種現象促使市場上新產品不斷,並擴展出新的產業環節、上游產業或相關行業。近年來,意大利企業人才輩出,許多財經雜誌以成功企業家的人物報道為賣點,媒體的推波助瀾更強化了企業人的暗中較勁。當然,激烈的競爭下,企業倒閉在所難免,有趣的是,當企業處於危急時刻,最大的支持力量正是家族的互動。

    政府角色—災難的源頭

    意大利的例子清楚顯示出,政府的產業政策絕不是國家競爭優勢的萬靈丹。從國家的角度來看,意大利政府為產業帶來的災難,遠大於競爭上的優勢。意大利政府與國有事業的效率奇差,也造成以它們為客戶或上游條件的企業缺乏競爭能力。意大利政府在創造生產要素方面不但投資少、執行不力,研發活動的贊助也微乎其微。更糟糕的是,政府反而將大筆資金用到補貼、保護等開倒車的舉措上。這些問題同樣發生在意大利的區域發展計劃上。意大利的區域發展計劃著眼點不在於建立產業集群,而是以巨額補助吸引各類企業前往落後的南部地區設廠,結果是事倍功半。此外,意大利政府一相情願地發展「高科技」產業,不但漠視本身欠缺許多關鍵要素及推動條件,更忽略了20世紀80年代的意大利產業其實絕大多數已經現代化的事實。

    意大利政府的政策有明顯的大企業情結。政府提供補助或低利貸款時,主觀偏好非常強烈,行政作業也煩瑣不堪,賦稅優惠等刺激產業發展的政策工具更是無心發展。由於意大利並未制定《反托拉斯法》,大企業因此在國內市場上處於支配地位,資本密集產業的表現尤其明顯。同樣,因為新起的競爭企業資本籌措不易,大企業縱橫市場的情況就更難了,重重的貿易障礙也限制了外國競爭者進入意大利市場。意大利政府的政策通常鼓勵國內市場的壟斷活動,但是這卻無助於產業創新與打開國際市場。51受到政府的施政影響,意大利人能恣意揮灑的天空是那些不需要太多資金也能進入的產業。在這些不論有沒有《反托拉斯法》都影響不大的領域,新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

    政府是扯後腿高手 意大利政府內閣、大企業的政治影響力、備受呵護的國有事業,以及政治勢力龐大的工會,莫不使政府的產業政策成為妨礙企業創新的阻力。效率奇慢的意大利政府更是扯後腿的高手。受到政府的影響,意大利許多產業的既有競爭優勢不但無法發揮,反而還被打了折扣。這種現象導致意大利企業紛紛自求多福。那些能夠規避政策的領域,就是意大利產業出頭的機會。

    認真說來,在創造競爭優勢上意大利政府也並非一無是處,它最具創意的做法是,以積極援助發展中國家的方式,開拓意大利產品的國外市場。意大利與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關係良好,也將自己定位為發展中國家與已發達國家間的橋樑角色。其他具有正面功能的政策,大多是為了彌補原先的不當措施,例如遣散基金製度,政府補貼遭企業解雇的員工,失業工人因此能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拿到正常薪資的80%~90%。意大利政府的主要用意是為了彌補原先限制公司裁員法令的負面影響。

    相較之下,意大利地方政府的建設遠大於中央政府。由於成功的意大利產業通常彙集在特定區域與城鎮,當地政府對它們的重視程度也比中央政府殷切,並且積極資助當地大學發展相關的專業研究計劃,或通過地方銀行、公共設施投資與其他創造生產要素等方法,盡可能對產業提供協助。意大利地方政府也與其他國家地方政府一樣,喜歡介入當地企業的營運活動。52

    意大利的國家競爭優勢要進一步提升,必須大幅改革政府政策(見第13章),然而許多意大利人無奈地表示,這是遙遙無期的目標。

    機會角色—命運的眷顧

    意大利有些產業的競爭優勢,明顯來自戰後發展較遲的現象。這種時差絕非人為所能控制的。然而,意大利不同於日本的地方在於,它的產業界因為時間差而一舉躍過需要幾十年投資、積累工藝流程、滲透新興產業環節的漸進過程。以家電業為例,當其他國家需求達到高度飽和之際,意大利市場需求卻處於持續快速成長的絕佳狀態。

    回顧與展望—傳統的成功者

    意大利的崛起幾乎只有短短20年。這個現象與它的歷史背景有密切的關係,第10章將會進一步解釋。值得注意的是,直到20世紀70年代,意大利產業還依賴低廉勞動力成本、貨幣貶值、各種補貼與變相交易,許多產業都因為長期陷在這些泥淖中而無法自拔。

    然而,意大利的經驗說明,當產業面臨真正的發展壓力時,產業發展活動會本能地出現。促使意大利產業尋求更高級的競爭優勢因素很多,像薪資上漲、貨幣升值,低工資高生產力的新興工業國家威脅、貿易全球化趨勢等都是。由於意大利本身具有如人力資源、挑剔型客戶、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等關鍵要素,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被轉換成真正的國家競爭優勢。

    如同日本的情況,意大利的表現顯現出「鑽石體系」的自我強化特點。在專業挑剔的市場需求、世界一流的供應商、個人對產業深厚的使命感,以及新企業不斷湧現的國內激烈競爭等條件下,產業因此出現一股難以抑制的創新力量,而且這股力量彙集在特定地區。同一類產業集中在同一地區,數百家企業天天戰鬥形成完整的產業集群現象,這也許不是稀奇的事,全球所有的成功產業事實上都是如此,只是它們的競爭企業數目不如意大利顯著。

    成功者是成功的跳板 意大利的經濟也生動地展現出產業集群功能。意大利人最拿手的領域是瓷磚、鞋類等最終消費產品,這些在國際間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也帶出世界級的專業元件與機械產業。同樣,率先進入國際市場的意大利產業也是相關產業的國際化跳板。例如,家居與辦公室照明設備拉動舞廳燈具產業,機床產業打開工業機器人產業大門。與其他國家相比,意大利的產業集群發展速度非常快,這又與企業的擴散效應(國內形成新企業的機制)有關。圖8–2說明了意大利的產業集群不但活力十足,並且能在內部相互強化。

    圖8–2?意大利產業集群的動力

    意大利的成功還有一個特點,它通常能在鞋業、成衣、傢俱等所謂的傳統產業中扮演贏家的角色。對許多國家而言,意大利的表現成了「傳統」產業如何成功轉型、如何自我提升競爭優勢的楷模。對處在困境卻不願屈服的意大利企業而言,迅速採用新技術與營銷技巧,是反敗為勝的秘方。它們的成功,揭示了發展中國家自我檢驗創新與應變能力的機會。

    除了傳統產業的成就,意大利在精密機械產業的實力,也促使它無愧地立於工業發達國家之列。例如在全國出口總額中,與傳統消費型產業相關的機械產業佔了10%左右,而工廠自動化設備與專業元件等新的電機工業領域,意大利也毫不遜色。如果只強調意大利在鞋業或傢俱業的表現,絕對是以偏概全。

    討論意大利,另一個應該避免的陷阱是絕不能只看它在時尚設計方面的光彩,意大利的成功與許多重要的國際經濟趨勢也有關。例如,意大利人並不擅長標準化、大量生產的產品,而國際上也正由這方面轉為更講究客戶需要、高格調、高質量的產品。另外在生產技術發展方面,國際上由固定模式、重視規模的生產流程,轉為小量、更有彈性的作業方式,同樣符合意大利人的工作口味。在許多產業中,意大利的成功是因為它結合產品風格、設計表現,還有積極投資於高標準的生產設備、專業化與快速改善等能力。

    意大利經濟發展的表現,可以從表8–10明顯看出。在1978~1985年間,意大利產業在全球出口佔有比例上,成長的產業數目遠超過衰退的數目。這種現象在食品飲料、建材與家居用品,以及紡織成衣等實力強勁的產業集群中尤其顯著。更重要的是,意大利高級產業的市場佔有率正在增長,而流失的領域則是依賴生產成本或加工層次較低的產品。比如說有28種機械產業的市場佔有率呈現增長態勢(日本有29種),衰退的只有兩種,這反映出產業集群深化的程度。另外,意大利在綜合商業部門也有顯著的增長,這足以證明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

    然而,意大利的環境條件是這股發展趨勢的一大限制。意大利的國家競爭優勢是由專業化的產業環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消費者導向、強大的供應商等條件,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結構。

    在產業集群表中,意大利的實力表現在最低層的消費型產品上。而意大利企業則是以專業化產品或細狹的產業環節創造出奇制勝的效果。問題是,這種充滿特色的競爭戰略,離不開意大利本身的環境特色。

    前面一再提到,在意大利的經濟版圖中,大部分是缺乏競爭優勢的,造成這種情形的因素很多,像政府的角色、金融市場特性、國內良莠不齊的競爭,以及管理模式等。不過,從表8–10可以看出,發電設備、辦公設備與化工產品等在意大利曾經擁有重要地位,如今正處於快速衰退中。另外像交通運輸設備產業(生產機械類除外),意大利的表現平平。這些變化顯示,過去意大利最有表現的領域,大多是國際市場上成長速度較慢的產業。國際市場快速成長的產業,反而是意大利流失較多的領域。即使在新興產業領域,意大利的表現也是有得有失,談不上特別突出(見附錄Ⅱ的表Ⅱ–5)。

    小就是美 事實上,對意大利企業而言,只要問題能解決或是能避開,它們就有辦法進軍國際市場。例如,為了避開法規限制或逃稅,有些意大利企業會刻意保持公司的小巧和精簡。受到環境的影響,它們更傾向發展不需資本市場協助的產業。意大利流行說「小就是美」,這句話最能形容意大利產業競爭力的處境,而靠大規模產生競爭優勢的企業幾乎是極為罕見的。即使從出口表現來看也是如此,附錄Ⅱ的表Ⅱ–5就顯示出意大利的中小企業出口在增加,而大企業則在萎縮。

    意大利人也警覺到這個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意大利的國有與民營大型企業已經開始改組。推動這個趨勢的除了經營表現外,還加上對90年代歐洲市場整合的判斷。不過,這種發展趨勢卻可能是弊大於利。意大利人願意放眼未來,預作準備固然是件好事,可是從全球的競爭觀點來看,這些大企業仍然是缺乏真正競爭優勢的一群。它們還是靠國內市場賺取利潤,甚至仰仗政府介入來確保利潤。當意大利人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大企業上時,可能會忽略了已有能力應付激烈競爭的中小企業,才是意大利經濟活力的源頭。

    意大利的既有產業要進一步發展,競爭力勢必要延伸到更多的新興產業,無論企業或政府都必須作重大的變革。變革的要務之一就是,產業和政府在角色與權力上,必須出現新的平衡點。這也是第13章要詳細討論的問題。

    新興的韓國53

    20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也是亞洲新興工業國家的登場時間。這些國家並沒有像日本、意大利一樣,在戰前即打下產業基礎,但是在國際競爭舞台上的成就卻毫不遜色。它們當中尤以韓國最被看好,可望在多項重要產業中出現國家競爭優勢。從圖7–1可以發現,這段時期的韓國,不但產業競爭優勢快速發展,國民收入與生產力的發展也成績斐然。

    可是韓國離先進經濟程度還有一段距離。韓國目前幾乎所有的產業都還在成本價格的領域裡競爭,產品創新與差異化所需要的國內需求條件、相關產業表現等也尚未起步。

    國家競爭優勢形態:集中最終消費型產品

    表8–11列出了1985年韓國前五十大出口產業。在本書所研究的各國中,韓國已建立的產業領域最狹窄,具有競爭優勢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最終消費型產品,另外在漁業等與天然資源相關的產業、初級材料和極少數工業產品上,都小有表現。韓國前五十大出口產業的表現佔全國出口值的52%。這個數字比瑞士、日本還高,而且遠遠超過德國、瑞典、意大利、英國和美國,這顯示出它在產業競爭優勢上的集中化現象。54

    表8–11依照全球出口總額所佔比例,列出韓國前五十大產業(1985年)

    有關韓國前五十大出口產業的性質,讀者可以參考表8–12,相關摘要統計數字可以參考表8–13與附錄Ⅱ的表Ⅱ–15。在這當中,最重要的產業集群是紡織與成衣產業,出口表現幾乎達到全國出口值的30%。出口表現次佳的產業集群是造船與剛崛起的汽車等運輸設備產業。排名第三是消費型電子產業集群與錄音帶等相關產品。鋼鐵產業集群則排名第四。其他具有競爭實力的項目還包括:半導體(集中在存儲芯片領域)、食品(漁產加工)、水泥與國際建築服務產業。另外在玩具、鋼琴、嬰兒推車、餐具、陶瓷器、變電器等最終消費產品上,韓國企業也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

    韓國企業缺乏競爭力的領域則有醫療保健、化工塑膠、林木產品、大多數食品與日用品、建築業以外的服務業,以及綜合商業類等領域。55在國防工業上,韓國雖是剛起步,但成長快速頗有潛力;電信設備與辦公設備等產業的情況也很類似。

    在韓國,有競爭實力的產業集群彼此的相關性也很強。從表8–13的陰影部分,讀者可以看出,由於韓國在半導體與電腦等領域的不斷壯大,直接強化了這個國家的消費型電子產業的實力。造船與汽車等運輸器材產業,也與煉鋼等金屬產業齊頭並進。

    然而,韓國的競爭實力主要集中在產業集群表的下層,最終消費性產品與相關服務就占總出口的46%。韓國已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步的產業集群卻非常薄弱,甚至不如瑞典。56另一個不利於韓國發展競爭優勢的障礙是,這些產業缺乏縱深實力。與大有收穫的最終消費型產品比較,這個國家在專業元件產業的成就上相當有限,機械工業與相關的高級服務業更是付之闕如(也是本部分研究的8個主要國家中最差的)。韓國在競爭優勢上的特徵以及經濟發展的狀態,如同前述幾個國家一般,和國內環境息息相關(詳見第10章)。

    生產要素—後天優於先天

    韓國是一個缺乏天然資源的國家,它的天然資源僅止於一些天然港口、鎢礦、水泥原料與差強人意的漁場。但是工業發展所需要的礦產、能源與木材等資源,幾乎是零。起伏的丘陵地形,也使韓國缺乏足夠的耕地。在韓國有國際競爭力的出口產業當中,撇開就地取材的水泥業與鎢礦業,其他全需依賴國外進口原材料。表現不錯的漁業產品,是韓國的遠洋漁船遠赴阿拉斯加、非洲、太平洋等深海漁場捕獲的結果,它依靠的是資本密集手段而非自然資源條件。國際市場上有名的韓國毛皮大衣,事實上是韓國進口皮料加工的。

    韓國在人力資源方面還算充沛。這個國家的勞動人口約1700萬人,薪資低廉,而且以吃苦耐勞、堅守紀律著稱。過去幾十年間,韓國員工的平均教育水平也很不錯,以造船與建築等產業為例,韓國企業往往能依靠員工表現而提早完工。依照國際標準需要30個月完成的超級油輪,韓國船塢只需18個月就能交貨了。

    形成韓國勞動力素質優異的原因如下:首先是韓國民族的同質性很高,不但種族、語言相同,而且沒有明顯的階級區分;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韓國成年男子一律服役3年。韓國曾經是日本高壓統治與剝削下的殖民地,戰後的朝鮮半島分成朝鮮、韓國,死傷慘重的戰爭更是所有人心中永遠的痛。因此,無論是老一輩或年青一代的韓國人,不但有國恥的陰影,更有現實競爭的壓力。此外,韓國繼承儒家文化、人民肯定教育的價值、努力工作、尊重權威、追求現世成就,並肯按部就班地往上爬。

    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 與其他亞洲新興工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相比,韓國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是一項全民運動,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將它看成最主要的投資活動。這也是韓國經濟發展並能在越來越多高級產業中競爭的原因。

    在生產要素的發展過程中,教育影響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條件。在本書所研究的國家當中,韓國父母最重視子女的教育投資。根據韓國經濟策劃委員會在1987年的調查,近84.5%的韓國家長願意支持子女完成大學教育。57

    全民重視教育的結果是,韓國幾乎沒有文盲,國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也超過高中程度、逼近大學程度。每一年,韓國大約有30萬~40萬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就讀(占畢業總數的36%)。大學教育體系的發展也很普遍,其中又以工程教育的投資最為積極。在韓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技術學院超過100所以上,毫不遜色於一般大學與學院數目。這也是韓國與所有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差異。

    韓國除了國內教育渠道縝密外,出國留學的風氣也很盛行。韓國留學生大多專攻技術領域,並有不少人獲得美國一流大學的高等學位。表8–14顯示,在美國大學就讀的外籍學生中,韓國人數位居首位,這種現象到研究所程度時,更是壓倒性的多數。

    表8–14依國別列出美國中學程度以上的外籍學生人數(1987~1988年)

    國別學生人數在美學生人數的世界排名研究所學生百分比每萬名居民中的留美人數

    韓國20520472.85.0

    日本18050623.61.5

    英國66001238.51.2

    德國57301745.80.9

    新加坡48702021.618.7

    意大利220032–0.4

    瑞典160049–1.9

    瑞士104061–1.6

    丹麥670––1.3

    韓國人出國留學,不少是由政府公費或由企業贊助的。儘管有些留學生學成後直接留在美國工作,但回國服務的仍居多數,他們將學習經驗、先進知識與在美國建立的人際關係帶回韓國。整體來看,1987年,韓國政府的預算中,每5元中就有1元是用在教育投資上(20.8%)。

    嚴格遵守在職培訓 另外,根據韓國法律,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必須撥出經費進行員工在職培訓。58韓國大財團一次投資2500萬~3000萬美元發展訓練設備,是件很平常的事。一般來說,韓國員工每年大約有一至兩周是用在參加教育培訓上。高級主管熱衷進修的情形,可以從一流大學開設的高層主管培訓課程裡,報名人數竟是錄取名額的10倍看出。

    韓國人重視教育的程度也反映在他們對文憑的態度上,許多資深經理人具有高等學歷;大企業的高級主管中,擁有工程博士學位的也很普通。當一個人擁有美國名校博士學位時,他的社會地位與身價就更高了。由於韓國企業的資深主管大多具有高等技術學位,這種特色也直接影響了韓國人重視技術,以及強調自主性的技術能力。

    在技術掛帥之下,韓國基礎科技的根基雖淺,但發展速度卻很快。以西方標準而言,韓國大學的研究能力雖然薄弱,但正在努力強化。韓國政府也通過韓國高等技術科學院、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韓國汽車系統研究院、韓國生物技術研究院等財團法人機構,進行針對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化研究。這些研究機構與大學院校密切聯繫,並獲得政府預算與民營企業的財力支持。

    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同業相比較,韓國大企業以大手筆投資、提升技術能力著稱,產品成本的研發比重也相當高。由於韓國擁有世界一流大學訓練出來的博士級工程師,也肯通過技術合作或乾脆花錢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韓國很自然地成為亞洲四小龍中,最具自行研發與發展高級先進技術實力的國家。

    此外,從20世紀60年代起,韓國政府通過連續5年的經濟建設發展計劃,大筆投資現代化基礎建設,這也使韓國的基礎設施達到與發達國家同步的程度。時至今日,基礎設施仍是韓國政府最優先的施政目標,漢城奧運會就是成果之一。韓國政府目前正積極發展朝鮮半島的西部地區,目的在於開拓與中國以及朝鮮的經貿關係。

    國民儲蓄率居世界第二位 有趣的是,當戰爭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結束時,韓國根本就是一個資本匱乏的國家。當時它是靠著美國支援彌補連年逆差的貿易赤字,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才站穩腳跟。隨後,韓國政府開始在國際上大筆舉債,經濟發展成果也大大提高了外國投資者的信心,為數可觀的國際資本開始源源不斷地湧入韓國。韓國政府通過直接或間接手段管制資本的流向,並利用補貼利率方式將它們導引到幾個戰略性產業中。韓國的成功說明,本國資金充沛與否已不是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必要條件,只要有良好的資本引進渠道,並做有效的投資,資本匱乏的國家照樣能在資本密集型產業中取得國際競爭優勢。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韓國的國民儲蓄率快速增長,結果使韓國的資本更充沛。以1987年為例,韓國的國民儲蓄率是32%,居世界第二位。由於年年大幅出超,韓國的國家債信也不斷地提高。然而韓國迄今仍無一個有效率的民間資本市場,這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大障礙。另外在本書所研究的國家中,80年代利率最高的就是韓國,這個問題同樣也會成為投資深化與擴張經濟規模的絆腳石。

    不利因素的轉換:練就一身好本事

    與其他7個國家相比較,韓國剛剛出現工資上漲、勞動力短缺的壓力。這些壓力也是刺激韓國產業朝自動化發展並獲得更高生產率的媒介。另外,韓國因為長期缺乏資源,無法主導出口市場等客觀限制,結果磨煉出企業努力提高生產技術的能力。59

    韓國因為缺乏天然資源,也幸運地避開許多發展中國家依賴天然資源發展經濟的陷阱。與同期發展的國家比較,韓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大部分來自生產製造活動。60今日韓國的競爭優勢,正是這些不利因素壓力與激烈的國內競爭產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韓國政府主導生產要素與貨幣市場的態度不變,這一態度可能會成為已邁入新階段的韓國產業的絆腳石。這部分的問題將在第10章與第12章進一步討論。

    需求條件—內外銷兼顧

    4200萬人集中在狹小的土地上,形成可觀的國內市場,韓國許多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是與本國需求條件有關。水泥、鑄鐵與煉鋼等產業,同樣是先有國內需求後,再發展成重要的出口產業。

    近年來逐漸成為出口產業的韓國國防工業,也是基於相同經歷。韓國政府在國防安全上大量投資,因為武器製造的要求專業而且高度精密化,結果這方面的壓力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另外在消費型產品領域上,鋼琴產業同樣是因國內需求而發展出國際實力的例子。韓國的音樂教育歷史悠久,加上韓國有不少國際知名的演奏家,愛樂風氣導致了國內市場需求的精緻化。

    乍看之下,韓國大多數出口產業的內銷比重並不高,然而,如果將人均國民收入、地理位置、多山地形、文化與產業種類等列入考慮,還是可以發現韓國國內市場對這些產業的影響力。像韓國企業很自然地全力發展小型車,基本家電與其他產業的特定產品環節,都是受到國內需求條件的影響。當日本企業因日元升值與貿易障礙壓力而被迫採取發展市場的措施時,也給了韓國企業乘勢接收相關國際市場的機會。以半導體工業為例,韓國企業的專長在於標準化存儲芯片,就是因為下游消費型電子產業對存儲芯片有大量且迫切的需求。類似情形也可以在其他產業領域中發現。

    與其他國家相比較,在韓國產業的發展中,需求條件的影響力是比較弱的一環。第10章也將說明,韓國的國內市場角色不顯著的原因,主要與韓國產業早期發展狀態有關。直到今天,國內市場雖然是韓國產業發展的起點,但是除了市場規模與成長需求外,其並未能形成更實質的競爭優勢。韓國人的需求標準雖然不斷地提高,但尚未達到高級與挑剔型客戶的程度。出口產業集群的單薄及項目稀少,正是韓國缺乏高標準國內需求的鐵證。

    韓國企業因此常撇開國內市場,一心一意放眼海外市場的需求。然而根本的問題是,國內市場不但具有發展潛力,更是韓國產業形成競爭優勢的基礎;畢竟,國家要形成競爭優勢,國內市場需求的重要性絕對大於國外市場。國內市場需求不高,韓國企業在產品創新、發展新的產業環節上就會出現瓶頸。韓國產業發展的最大考驗之一就是:如何將需求條件變為本國產業的競爭優勢。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支持能力不強

    產業的競爭優勢是有連鎖效應的,韓國在這方面的表現也不例外。如果缺少上游水泥、鋼鐵等產業,建築業很難形成國際競爭優勢。紡織業與成衣業更是唇齒相依。另外像消費型電子產業引導出強大的半導體產業,又因半導體產業的支持而在辦公設備與電信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韓國許多企業的出口成功,必須歸功於本國的大貿易商;以發展中國家的情形來看,韓國的大貿易商規模很大。它們在國際上有完整縝密的銷售渠道,使製造業者打入國外市場事半功倍。韓國大貿易商也不斷地聯合旗下的製造商,以便形成更大型的企業集團。

    但是,從規模上來看,韓國的產業集群遠比發達國家單薄,競爭優勢也比較脆弱。在零配件、機床、生產設備等產業領域裡,韓國毫無競爭能力。由於韓國缺乏本地的精密零件與機械設備製造商,所以要在差異化的產品環節或持續創新能力上維持競爭力,事實上是相當吃力的。

    同樣的問題也令韓國企業在生產設備與工藝流程上,落後於發達國家的領導企業一兩代之多。這種競爭戰略如果不立刻改變,韓國的現有優勢必將難以持續。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以國際為舞台

    大多數韓國企業將大量生產與價廉的成本奉為主要競爭手段,因此韓國產品幾乎全是標準型產品,而且是在價格競爭的層面上。當它們與講求質量和性能的發達國家產品相比時,落後、次級品的印象是免不了的。不過,韓國產業的競爭力在於較低的生產成本、生產率較高的勞動力,再加上大規模、現代化以及努力爭取的最好的國外技術。同時,韓國企業也肯花錢培訓員工,期待他們操作精密機械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並且資金投入速度快,設備擴充也很驚人,這些舉措都有助於企業打開國際市場。在消費型電子、造船、電腦周邊設備及遠洋漁業等產業,韓國政府很明顯地因戰略正確而成功。

    韓國企業的董事長也是以強勢出名,他們的影響力甚至深入到組織的細部環節中。直到今日,許多韓國企業仍是由第一代創辦人掌舵,這些領導人精力旺盛,親身參與公司內外大小事務,並且勇於積極投資。在韓國企業內部,員工與高層主管每天工作時間很長,組織階層分明、紀律嚴格。

    另一方面,在追求成長、激烈的競爭與政府壓力下,韓國企業普遍走上出口的道路。大企業即使還處於產品出口階段,就已經開始發展它的國際化策略。絕大多數企業也是以半成品代工方式,爭取到主要的出口業績。

    但是,比起過度依賴半成品代工發展模式的中國台灣、香港企業,韓國企業很早就開始在國際上建立自己的品牌。韓國大企業並不滿足於代工,它們更願意在品牌知名度與開發技術上投資,這種投資除了反映出韓國企業對管理理論與高級技術教育的熱衷外,也成了韓國提高競爭優勢的重要依據。比如說,日本的索尼公司曾經為了打開知名度,不惜拒絕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大宗晶體管收音機的訂單。這個故事不但在韓國產業界流傳,並被普遍視為打開國際知名度的典範。與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相比,韓國企業在國外設廠的行動也很積極。像韓國錄像帶與消費型電子產品的產業,很早就在國外設廠。現代汽車公司的做法更驚人,這家韓國第一大汽車廠在1989年時,已經在加拿大設廠生產,距離母公司開始出口汽車的時間還不到10年。

    作風強悍的韓國人 在本書所研究的國家當中,韓國企業的冒險精神是非常獨特的。韓國企業在闖入新產業時,勇氣十足,甚至在大額訂單尚無著落的情況下,就已展開機器、廠房、設備的大手筆投資。韓國造船業中的現代汽車公司大宇就是在還沒有訂單之前就先投資興建大型船塢。另外在錄像帶產業中,沙漢、SKC、金星、柯龍等4家大廠,在已佔有1/4全球市場的情況下,又將產能擴張兩倍。韓國人的心態很像美國早期的西部牛仔,充滿橫掃千軍的氣概。

    形成韓國企業敢冒風險的原因很複雜,歷史背景是一個關鍵因素。韓國人是從戰爭的瓦礫中站起來的,所以危機意識特別強。這種戰鬥精神,是韓國企業的最大長處,大、小企業都是義無反顧地往前衝。當然,企業的倒閉與重組也頻繁發生。61

    敢拚肯幹的韓國企業,對成長的重視遠甚於利潤,而且企業的大小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也是人民創業的原動力。追求成長的心態也使韓國人紛紛進入電視機、造船、存儲芯片等大宗產品領域,至於類似瑞士、意大利、德國所專長的專業產品行業,很少有韓國人願意涉足。追求成長的意念也使韓國更願意削價競爭,韓國人對資金周轉率的興趣大過獲利能力。

    幕後操縱的大財團 韓國企業公開上市的並不多,很多大企業也將大量股權轉給自己操縱的法人基金,以保障企業能夠持續經營,比如說,大宇企業就有大宇基金會。這種經營模式也使韓國企業的金融市場壓力較小,員工對企業的效忠程度提高,願意盡力保護企業,使其繼續存在與發展。在各國當中,韓國人與企業間的密切關係,大概只有意大利可與之相比。

    大財團是韓國產業的另一個重要特色。類似現代、大宇、三星、金星等大財團,每年營業額大多在100億~150億美元左右。它們的表現幾乎佔了韓國總出口值的半數,在國民生產總值上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62以四大財團為例,在1987年的韓國出口中,它們佔了30%的比例,第二年更增長為32%。

    韓國財團的發展基本上受到政府的支持與偏愛,在造船與半導體等產業,市場資金幾乎完全流向大財團。63但是大財團之間競爭激烈,只要有一家涉足新產業,其餘的一定馬上跟進;它們也很願意用旗下賺錢的事業補貼賠錢事業。比起其他發展中國家大企業的瞻前顧後,韓國大財團敢冒險並靈活調度資源的做法,也是很特別的。

    韓國財團也擅長事業部管理戰略。由於取得資金容易、擁有一流人才,並受到政府的關愛,韓國財團往往會插手任何被看好或是政府戰略性發展的新行業,即使它與本身核心能力並無關係也無所謂。這種做法也使得韓國財團與日本、德國的大公司截然不同。一般說來,日本財團下屬的企業雖然具有正式聯繫、相互投資的事實,但是每個企業仍保有高度自主性。韓國財團則是一個大公司涵蓋許多不相干的事業部,並且受到中央的高度統籌管理。

    韓國大財團的戰略能夠運作至今,主要是符合該國的環境發展條件。大財團擁有積極大膽的經理人,加上政府大量的資金支持與廉價的勞動力等優勢,使它有能力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然而,這類企業組織結構的明天卻充滿問號。由大財團形成的集中型經濟形態,未必有助於韓國未來的競爭優勢。

    這種競爭意識即使在缺乏對手的國有事業中,仍很明顯,例如,韓國的鋼鐵業是由行業領先的浦項制鐵公司主導。浦項是鑄鐵與煉鋼的一貫化作業工廠,但是政府委任的董事長堅守服務產業界的原則,運營方針包括:為國內提供低價的鋼材,努力出口賺取外匯,同時還願意承擔風險大力投資。這種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慮的經營原則,也是其他發展中國家充滿官僚作風的國有企業所看不到的。

    韓國企業激烈而情緒化的競爭,離不開經理人的態度與目標。絕大多數韓國企業應用相同的殺價競爭戰略,使得它們不僅在國內市場捉對廝殺,到了國際市場也仍須拚命才能生存。在這種競爭形態下,韓國企業一直處於持續投資、改善生產率、引進新產品的壓力之中,因此也逐漸減輕了它們對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依賴。

    事實上,韓國產業的競爭常常激烈到政府必須出面干預,以避免企業走向「毀滅」的程度。以汽車產業為例,韓國政府為了應對1981年的全球經濟衰退,特別制定了「汽車工業合理化措施」。這項法令規定韓國小汽車廠由三家減為二家(現代與大宇),並強迫另一家起亞轉入卡車製造業。次年,政府修改法令,允許起亞重回汽車業競爭,但是到了1986年,起亞再度被強迫重回卡車業發展。

     韓國政府的專斷作風,事實上威脅到相關產業的長期發展。由於多次干預,韓國汽車業的國內競爭逐漸降溫,企業的投資與發展行動也相對減少。64韓國產業能有今天的成就,秘訣就是激烈的國內外競爭。政府的干預傾向,是不利競爭優勢的危險信號。

    表8–15在選擇的韓國產業中,互相競爭的企業數(估計)

    汽車13黑白電視機14

    電容器45彩色電視機12

    陰極射線管3合成纖維13

    水泥9棉紡紗23

    電腦31絨線紡紗26

    建築2480羊毛紡紗55

    鞋類3221紡織品2046

    車載收音機18成衣3270

    鋼琴3染整144

    印刷電路板4200輪胎5

    半導體521旅行用品328

    造船6250錄像帶4

    鋼713假髮25

    1.韓國有3家企業(現代、大宇、起亞)生產載客汽車,其中大宇汽車與通用汽車合資經營(50︰50),由大宇掌握大部分經營權。

    2.持有一般承包商執照的企業家數。

    3.26家企業超過5種以上的生產線,占總產量的51.5%。

    4.7家企業大約占該類市場的70%。

    5.13家國內企業,8家合資企業,另外還有8家外資超過一半的外資公司。

    6.4家企業(現代、大宇、三星、KSEC)就佔了該國總生產力的90%。

    7.浦項是韓國唯一的流水作業煉鋼廠。

    資料來源:實地訪問;韓國開發銀行,《韓國的產業》,1988年;韓國紡織產業聯合總會,《韓國的紡織業》,1988年;韓國銀行,《經濟統計年報》,1988年;研究者的評估。

    政府角色—好壞參半

    與其他國家相比,韓國政府在產業發展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幾十年來,韓國政府持續掌握經濟發展大權,配合全國上下追求經濟增長,使得韓國能在教育等需要長期投資的領域,保持穩定的政策。65在本書所研究的各國當中,能夠長期推動既定政策的,除了韓國之外,就只有日本。即使如此,韓國政府的表現也是喜憂參半的。從好的方面看,韓國政府為長遠的產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它在教育與基礎設施上持續進行投資,應用出口退稅、財務支持、信用稽核等政策鼓勵企業出口,並把提升韓國的國際競爭力當成首要工作目標,達到刺激產業發展的效果。韓國政府也大手筆成立許多研發機構,並在技術與學術研究機構之間,建立商品化的工業發展中心。龜尾電子工業園區就是一例。早年韓國企業還在廉價產品環節競爭時,政府就曾刻意將韓幣壓低,以便拓寬國際市場的競爭空間。

    此外,韓國政府也像日本政府一樣,在產業發展目標與提供相關信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韓國政府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制訂產業發展計劃,為企業指引國際競爭潮流。韓國也從20世紀60年代起,將出口確立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第一優先項目,官方還設立了許多獎項與儀式,公開肯定企業的出口表現。對韓國人而言,能在國際市場打下一片天地,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愛國心的具體表現。1986年,韓國政府還指定10項產品,希望能在3年內達到全球最佳質量水平。66韓國政府除了不斷激發企業自行努力改進質量外,還在技術研究與國際公關上大量投資,試圖加強韓國產品的國際形象。

    韓國政府直接干預產業活動的效果利弊互見。當國內資金短缺時,政府主動扮演引導資金的角色,確實發揮了協助產業發展的效果。像20世紀60~70年代,韓國政府對一些產業進行補助與貸款,同時頻頻出招,以保護國內市場、避免外國產品與外商進入。好在韓國產業競爭激烈,所以相對地減少了一些政府干預的副作用。另外,韓國政府也設法協助一些特定企業以最佳條件引進國外技術,進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加強國內技術能力的目的。

    然而有時候,韓國政府的目標即使不是錯誤的,也是一相情願的。它曾經斷然投下韓國極寶貴的資源,全力發展化工、塑膠與機械等產業,成效卻非常差。此外,它所選擇的合作研究發展計劃並非項項都成功。該國過於熱衷於制定產業發展目標,反而疏忽了真正該做的事,結果常常誤導產業界。事實上,由於政府的目標經常鎖定在少數最下游的消費型產品,結果限制了韓國的經濟,產業集群也很單薄;過度依賴大財團的表現,更是助長了這種趨勢。

    回溯過去的表現,韓國政府產業政策的最大長處是應變速度快。以往許多干預產業活動的法規,目前已逐漸被淘汰,保護措施也減少了,對大財團的支持也在減少,政府正逐漸淡出。儘管如此,龐大的精英模式的官僚體制依然存在,如果韓國政府缺乏足夠的自制能力,繼續以往的干預行為模式或破壞自由競爭形態,那麼韓國未來的發展將令人憂心。

    機會角色—人棄我取的契機

    討論韓國的競爭優勢,絕不能忽略歷史上的因緣際會。朝鮮戰爭將朝鮮半島分為韓國、朝鮮兩個國家。天然資源與充沛的水力發電能源多在朝鮮,韓國幾乎是在無天然資源的情況下發展工業的。戰爭帶來的另一種影響是,朝鮮戰爭後的美國援助是韓國經濟萌芽的關鍵;緊接著的越戰,對韓國產業發展更是推波助瀾,像韓國的國際建築業與水泥業都是因越戰而崛起的。此後,由於世界各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當時執全球造船業牛耳的日本吃不下那麼多訂單,加上交貨期太長,客戶因而轉向剛起步的韓國造船業。在石油價格飆漲之際,中東地區大力發展建設,這也為韓國的國際建築業帶來欣欣向榮的機會。

    韓國經濟的轉型開始於第一次石油危機。當1974年全球經濟空前低迷之際,各國政府與產業紛紛削減投資。韓國政府卻反其道而行、大量投資於產業界,協助企業以較低價格取得國外技術。因此,在1975~1976年,國際經濟開始復甦時,韓國產業已有足夠產能應付國際市場的需求。韓國的經濟就這樣繁榮起來。

    但是對韓國經濟影響更為深遠的是日本。當日本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摩擦、各國開始對日本產品進口設限時,韓國的消費型電子、汽車以及半導體產業,趁機打入了傳統上由日本企業主宰的國際市場。日本產業不斷進行發展行動,留下來的市場也大多為韓國人所接收。日元的大幅升值,更增添了韓國與日本競爭的籌碼。

    日、韓之間糾結不清的關係,導致日本產業的發展趨勢直接影響到韓國產業的表現。在地理鄰近性與歷史因素的作用下,韓國人一向將日本視為假想敵。韓國企業主管的話題也少不了日本企業的表現,只要日本企業成功投入的新產業,韓國人一定馬上跟進。

    在這種情結下,與曾具日本經濟起飛指標作用的東京奧運會比照的結果,也使韓國人對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寄予厚望。在韓國人心目中,漢城奧運會是提升韓國國際形象與產業國際化的跳板。

    回顧與展望—幽明未定的轉變期

    韓國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好榜樣。韓國的競爭優勢主要是由初級生產要素(人力資源)、投資導向(參見第10章)、經理人的目標以及激烈的國內競爭形成的。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人才快速成長、大財團帶動產業、企業家敢冒險的精神與密集的市場競爭。韓國產業的成功也離不開廉價且生產率高的勞動力、積極引進科技、建造現代化的大規模生產設備,進而達到以較低成本進行競爭的模式。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在本書所研究的國家當中,韓國的產業投資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見表7–1)。

    韓國產業的成功或多或少受到本國環境與挑戰日本情愫的影響。韓國一貫的做法是,發展標準規格、大規模生產且不太需要與客戶直接接觸或進行售後服務的產品,使用的技術則大多來自國際市場的外國企業,或是引進西方國家過時的技術設備。韓國產業的優勢在於最終消費型產品的生產實力,至於上游元件材料與周邊機械設備,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話說回來,韓國產業正在發展中,讀者可以從表8–16看出,1978~1985年間韓國產業成長或衰退達15%以上的情形,在此期間,韓國快速成長的產業遠多於衰退的產業。更重要的是,衰退型產業大多是對價格敏感與依賴天然資源的產業,如漁業產品、煙草、肥料、石材、水泥、木材製品、纖維及成衣等產業。反過來說,成長中的產業大多集中在製造業與支持產業部門,也是產業集群的中間地帶,這是韓國經濟發展的信號。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在機械產業與專業元件產業的成長與衰退程度相當,而那處於相對弱勢的狀態則顯示韓國尚未成為產業發達的國家。

    未來的韓國能否持續現有的競爭優勢,仍是一個高度不確定的課題。這關係到韓國人如何發展他們鑽石體系中的需求條件、相關產業,也涉及韓國產業的激烈競爭能否持續。韓國人雖然以日本為師,但是在企業戰略、國內市場需求的高標準程度乃至於大財團在經濟中的角色,都與日本不同。如法炮製日本經驗並不能保證韓國經濟也能持續深化與發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