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是一種夕卜在的約束。能否遵守紀律,關鍵還是要看團隊成員的自律意識。自律,就是對自我的約束。自覺遵守團隊的紀律和規範。這種約束沒有夕卜力的作用,完全發自內心。態度決定命運。在這個世界上。你最多影響別人對你的態度,但絕對決定不了別人對你的最終作為。你真正可以決定、可以改變的,也只有你自己而已。
第一節謙而不爭
邴吉是西漢魯國人。他自幼學習律令,曾任魯國獄吏,因有功績,被提拔到朝中任廷尉右監,後來調到長安任獄吏。宣帝即位後任御史大夫、丞相等職。
漢武帝末年,發生了「巫蠱之禍」,禍及衛太子。漢武帝在盛怒之下命令追查衛太子全家及其黨羽。衛太子被迫自殺,全家被抄斬,長安城有幾萬人受到株連。當時,後來成為漢宣帝的病已剛生下來幾個月,也因衛太子的事被牽連入獄。邴吉奉詔令檢查監獄時,發現了這個小皇曾孫。邴吉知道衛太子被害並無事實根據,因此,對於皇曾孫的遭遇很是同情。邴吉就暗中讓兩個比較寬厚謹慎,又有奶的女犯人輪流餵養這個嬰兒,每天親自去檢查餵養情況,不准任何人虐待這個孩子。若是沒有邴吉的關懷愛護,可憐的皇曾孫或許早就死在獄中了。
後元二年(前87),漢武帝生病,有一個會看天象的人說:「我們看到長安監獄的上空有天子貴人之氣。」漢武帝便下令將監獄裡的囚犯統統殺掉,並派郭穰連夜來到監獄。邴吉得知後立即關閉監獄大門,不准郭穰進去,還說:「監獄裡面是有一個無辜而又可憐的皇曾孫,無緣無故地殺死普通的人都不應該,何況這個孩子是皇帝的親曾孫啊?」說完,邴吉就坐在監獄門口,雙方一直僵持到天明。郭穰進不了監獄,便回去向漢武帝告邴吉的狀。漢武帝聽了稟報後,有所醒悟並說:「這大概也是天命吧!」於是下令把監獄裡關的死囚一律免去死罪,皇曾孫得以保全下來,但是皇曾孫體弱多病,在一次大病痊癒後,邴吉給皇曾孫起名為「病已」,意思是病已全好了,再也不會得病了。
邴吉知道把皇曾孫長期放在長安監獄中總不是辦法,他聽說有個叫史良娣的人忠厚可靠,就駕車把皇曾孫送到她家撫養。漢昭帝繼位後不久,就死了,由於漢昭帝無子,造成了無繼承王位之人的局面。大將軍霍光與車騎將軍張安世便商議如何立新帝。邴吉此時任大將軍府長史、光祿大夫、給事中等職務。他對霍光說:「如今國家百姓的性命就掌握在將軍手中了。皇曾孫病已寄養在民間,現年已十八九歲了。他通曉經學儒術及治國之道,平日行為謹慎,舉止謙和,是理想的繼承人。希望將軍明大義,參考占卜的結果,先讓他入宮侍奉太后,待天下人明白真相後,再決定大策,輔立即位,這是天下人的大幸啊!」霍光採納了邴吉的奏議,輔佐皇曾孫登基,這就是漢宣帝。漢宣帝即位後,封邴吉為關內侯。
邴吉為人深沉忠厚,從不炫耀自己的長處和功勞。邴吉對病已在危難之中有養育呵護的大恩大德,邴吉絕口不談自己的護駕之功,因此,漢宣帝根:本=就不知道邴吉對自己有如此大的恩德,朝中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大恩大德,邴吉依然毫無怨言地為國事盡心盡力。等到霍氏被誅滅,漢宣帝親政,並親自過問尚書省的事情。但是,出乎意外的是,一位名叫則的宮婢說她曾經有保護養育皇帝的功勞。漢宣帝詔令官員查問此事,宮婢就說:「此事的詳情酈吉都知道。」邴吉認識這個宮婢,她根本就不是餵養過皇帝的乳母。邴吉指著宮婢說:「是曾經讓你照顧這皇曾孫,但是你不盡心餵養,你還有什麼功勞好講的。只有渭城的胡組、淮陽的郭征卿才是對皇帝有恩的人。」漢宣帝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邴吉是自己在大難之際的救命恩人。漢宣帝立即召見邴吉,稱讚他有如此大的功德,平日卻隻字不提,真是難得的賢臣。於是下令封邴吉為博陽侯,升任丞相。
臨到受封時,邴吉正好病重,不能起床。皇帝就讓人把綬印佩帶在邴吉身上,表示封爵。但是,邴吉依然是那樣的謙恭禮讓,一再辭謝。當他病好後,正式上書辭謝對他的賞賜,謙虛地說:「我不能無功受祿,虛名受賞。」漢宣帝感動地說:「我對你進行封賞,是因為你對朝廷確實立有大功,而不是虛名。可是你卻上書辭謝,我要是同意了你的辭謝,就顯得我是一個知恩不報的人了。現在天下太平,沒有太多的事,你儘管安心養病,少操勞,只要你把身體保養好了,其他一切事你就放心好了。」就這樣邴吉才不得不接受封賞,從此,他為朝廷更加盡忠盡職。
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腥風血雨中,邴吉冒著生命危險,不但救了皇曾孫的命,將他撫養長大,而且輔佐他登上皇帝的寶座,此恩可謂深似海,此德可謂比天高。但是邴吉卻絕口不提。這既說明他有高尚的品德,也表現出了他深沉的處世智謀。
因為,從處世的智謀說,這是一種避禍自保的韜晦之計。侯門似海,君心難測,皇帝對臣下的要求,歷來是只准你出力,不准你邀功。
此外,在現實生活中,謙而不爭,可以贏得他人的敬佩。對於一個穩重的下屬,領導也會比較信任和器重。
第二節躬身待人
齊桓公是春秋初期齊國國君,軍事統帥。姜姓,名小白。
春秋時,齊國的國君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糾,一個叫小白。齊桓公就是後者——公子小白。當時,管仲跟隨公子糾,而他的朋友鮑叔牙則跟隨公子小白。當齊國發生內亂時,糾與小白分別逃到鄰國。後來,齊國君齊襄公被殺,公子小白率鮑叔牙等人,公子糾率管仲等人,分別向齊國進發,爭奪王位。兩支隊伍在山東路上相遇。管仲為把公子糾扶上王位,對準公子小白射了一箭,正好射中。管仲等人都以為公子小白已死,便帶著公子糾慢悠悠地向齊國前進。然而,公子小白並沒有死,那一箭只射在了衣帶鉤上。他帶領人馬加緊前進步伐,搶先回到了齊國,於是登上了王位,當上了齊國的國君,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
齊桓公為了感謝鮑叔牙,決定任用鮑叔牙為相,並下令捉拿管仲。鮑叔牙卻推薦自己的好朋友管仲為相,自己情願當副手。齊桓公很是想不通就問鮑叔牙為何如此,鮑叔牙解釋說:「那時我與管仲都是各為其主,管仲在射您的時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糾。我們二人相比,管仲要強我千萬倍。如果您想富國強兵,成就霸業,非得用管仲為相不可。您要是重用他,他將為您射得天下,哪裡只射得衣帶鉤呢?」於是,齊桓公便不計前嫌謙恭地拜管仲為相。
齊國在今山東省的北部,是東方一個大國。它地處海濱,擁有豐富的漁鹽和礦藏,從太公開始,就「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到了春秋年間,農業、手工業,特別是冶鑄、紡織取得了迅速的發展。當管仲被拜為相後,他心裡萬分感激,衷心效主。管仲為相後果真不同凡響,對內積極地推行一系列富國強兵之策,實行經濟、政治、軍事諸多方面的整頓改革,使齊國國力驟增;對外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組織齊、魯等八國,討伐不向周王進貢的蔡、楚兩國,另一方面又幫助燕、衛等國反擊少數民族的進攻,終於使齊國成為眾諸侯國的領袖。齊國也由亂而治,稱雄於諸侯,並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除了齊桓公謙恭得管仲外,齊桓公還謙恭禮待下士而深得人心,為他的霸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呂氏春秋?下賢》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為請教霸業之事,齊桓公去拜見小臣稷,他一日之內去稷那拜訪了三次,都沒有能見到稷,跟隨齊桓公的侍從們都不耐煩了。侍從們說道:「尊敬的萬乘之君,您去見這麼一個小小的官吏,一天之內來了三趟都還沒見到,就此作罷,別再去了吧。」齊桓公回答道:「那怎麼能行?蔑視權貴的臣子,固然會輕視他的主人;而蔑視霸業的主人也會輕視他的臣子。縱然你蔑視權貴,我哪敢輕視霸業呢?」侍從們聽後都暗自佩服齊桓公的寬闊胸襟和謙恭待士的高貴品格,都不再多說什麼了。
於是。齊桓公鍥而不捨連續五次拜訪後最終見到了稷,虛心向他請教成就霸業的事情。稷得知齊桓公已五次來訪的事後很受感動,與齊桓公促膝長談。齊桓公受益匪淺。這件事很快就傳為了佳話。
躬身待人,是對人的尊重,而敬人者人恆敬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就是如此。有大才之士不會屈膝求人,居高位的人要向他請教,就要恭身以待,他才會因為感激而盡力相助。齊桓公身為一國之君,為求教霸業之計,不計身份五次拜見小臣稷,不厭其煩,足見其為實現稱雄諸侯的千秋偉業的氣魄,也有禮賢下士、謙恭待士的心胸氣度。
即便你有雄才大咯、足智多謀,但一個人的力量有時往往是單薄的。「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身居高位的人要有禮賢下士的胸懷,謙恭地對待屬下,集眾人的力量為己所用,以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
第三節趨勢避禍
蕭何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丞相,漢初「三傑」之一,沛縣豐邑人。他不論在戰爭期間,還是在漢初恢復時期,都表現出了中國古代傑出政治家的風度和治國才能,幾千年來都被人們所稱頌。
漢高祖十一年,陳豨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出征,到了邯鄲,還沒等罷兵,淮陰侯韓信謀反關中,呂後採用蕭何的計謀,誅殺了韓信。劉邦聽說韓信被誅殺後,便派使者來拜蕭何為相國,同時加封五千戶,並派了500名士兵和一名都尉作為蕭何的侍衛隊。當天,一些官員前來祝賀,蕭何在府中擺宴款待他們,非常高興。突然有一個名叫召平的人,穿著白衣白鞋,進來弔喪。蕭何見狀大怒。召平卻不慌不忙地對蕭何說:「相國,我是來給您提醒的,您的大禍就要臨頭了。」蕭何大驚,忙問:「我又沒有犯什麼過錯,沒犯什麼法,怎會有什麼大禍?相反的是,當今皇上還對我恩寵有加,你難道不知道皇上對我的賞賜嗎?」這人說:「我當然知道。可是,你仔細想一下,您現在身為相國,功列第一,還能有比這更高的封賞嗎?況且您一入關就深得百姓的愛戴,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百姓都擁護您,您還在想盡辦法為民辦事,以此安撫百姓。皇上在外風餐露宿,而您長年留守京城,並沒有冒被弓箭射中的危險,卻加官晉爵,添置衛隊,這並不是寵愛你。韓信起兵謀反,剛剛被鎮壓下去,皇上對您的忠心也產生了懷疑。皇上賞賜你,不是為了獎賞你的功勞,而是為了試探你。希望您不要接受皇上的封賞,並且把全部家產獻出來用以資助軍隊。這樣才能消除皇上對您的疑心。」蕭何聽從了他的建議。劉邦見蕭何如此謙遜,非常高興。
同年秋天,黥布謀反,漢高祖又率兵出征,但是他身在前線,每次蕭何派人輸送軍糧到前方時,劉邦都要問:「蕭相國在長安做什麼?」使者回答,蕭相國愛民如子,除辦軍需以外,無非是做些安撫、體恤百姓的事,就像皇上從前討伐叛子陳孺時所做的那樣。劉邦聽後總默不作聲。使者回來後告訴蕭何,蕭何也沒有識破劉邦的用心。
有一次,蕭何偶然和一個門客談到這件事,這個門客忙說:「這樣看來您不久就要被滿門抄斬了。丞相,您想想,現在皇上帶兵在外打仗,他之所以幾次問您的起居動向,就是害怕您借關中的民望而有什麼不軌行動啊!如今您何不賤價強買民間田宅,發放一些低利息的貸款以玷污自己的聲譽,故意讓百姓罵您、怨恨您,製造些壞名聲。這樣皇上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才會對您放心。」蕭何長歎一聲,說:「我怎麼能去剝削百姓,做貪官污吏呢?」門客說:「您真是對別人明白,對自己糊塗啊!」蕭何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為了消除劉邦對他的疑忌,只得故意做些侵奪民間財物的壞事來自污名節。不多久,就有人將蕭何的所作所為密報給劉邦。劉邦聽了,像沒有這回事一樣,並不查問。當劉邦從前線回來,百姓攔路上書,說相國強奪、賤買民間田宅,價值數千萬。劉邦回長安以後,蕭何去見他,劉邦笑著把百姓的上書交給蕭何,意味深長地說:「你身為相國,竟然也和百姓爭利!你就是這樣『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謝罪去吧!」
劉邦表面讓蕭何自己向百姓認錯,補償田價,可內心裡卻竊喜,對蕭何的懷疑也逐漸消失。
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雙方既相互依賴又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要善於看到由福到禍和由禍到福的相互轉換,並採取相應的對策,使事情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福來之時不必過喜,要能恰如其分地承受;禍來之時也不必沮喪,要學會及時適當地自救,注意看透它們的過渡轉化,推動事情向有利於社會大眾,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第四節故意示弱
「曹操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中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曹操、劉備二人此次雙龍會,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話說劉備被呂布逼迫,敗走而歸順曹操。後來曹操東征,生擒呂布,並且將他殺死。劉備跟從曹操回到許都。劉備雖然投靠了曹操,但雄心壯志依然未減。曹操何等人物,遍識天下英雄。他認為劉備乃當時豪傑,雖然手下將不過關、張;兵不過三千,但一向「信義著於四海」。一旦羽翼豐滿,劉備將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對手。與此同時,劉備也素知曹操生性多疑,是當世奸雄。因此劉備非常小心謹慎,以掩飾自己的雄心壯志,以防備曹操得知自己的圖謀後加害自己。於是,他就在自己住處的後院種菜,並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他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對此非常不理解,問道:「兄長!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卻整天從事這種小人之事,這是為什麼呢?」劉備微笑地說:「二位兄弟那就有所不知了。」二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有一天,關羽、張飛都不在,劉備自己正在後園澆菜。許褚、張遼引數十人入園,說:「丞相有命,請使君便行。」劉備驚問道:「有什麼要緊事嗎?」許褚回答:「不知,只教我來相請。」劉備只得隨二人入府見曹操,心裡卻忐忑不安。
曹操一見劉備就笑著說:「在家做得好大事!」嚇得劉備面如土色。曹操笑執劉備的手,直至後園,說:「劉備學習種菜,不易啊!」劉備方才放心,答到:「無事消遣罷了。」曹操又說:「適見枝頭梅子青青,不可不賞。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會。」劉備心神方定。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酒正酣時,天邊黑雲壓城,忽卷忽舒,有若龍隱龍現。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遊歷四方,想必非常瞭解天下的當世英雄,請在這小小的酒桌上數一數天下的英雄豪傑,不知玄德意下如何?」劉備答道:「當今天下的英雄豪傑,據備看來,當數袁術、袁紹、劉表、孫堅、劉璋、張魯、張繡等人。」不料劉備還未說完,曹操說:「玄德此言差矣!凡是英雄,都必須是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氣。」劉備繼續裝傻,問:「除了這些人之外,我實在不知道了。那麼誰能當之?」曹操指了指劉備,然後又指了下自己,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心中一驚,手中所持的筷子不慎掉到地上。正巧這時外面雷聲大作,將要下雨。劉備靈機一動,便從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說道:「雷聲太大了,以至於掉了筷子。」曹操笑著說:「大丈夫也怕打雷嗎?」劉備回答說:「聖人說遇到疾雷暴風,必定要改變容色,表示對上天的敬畏。那我怎麼能不怕呢?」就這樣,劉備就把自己聞言失態的驚恐輕輕掩飾過去了,曹操也就不再懷疑劉備的野心了。
一切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變、量變規律揭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形式和狀態。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量變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數量的變化;另一種是內部結構的調整與變化。急流勇退並不是消極避難,而是養精蓄銳,積極地準備應對。
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鋒芒畢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敵視,在人生的舞台上尤其如此。因此,要善於保護自己,同時不斷提高自己,以期尋找機會化被動為主動。
第五節謹言慎語
賀若弼,字輔伯,河南洛陽人。父親賀敦是北周的一名大將,因武功卓著而聞名,立有大功。賀敦因為對朝廷賞賜不公而心懷不滿,便口出犯言。結果被權臣宇文護,逼令自殺,將其害死。臨刑之前,他把兒子賀若弼叫到跟前對他說:「我決心要平定江南,但是這個想法沒有成功,你要成就我的這一志向。我因為口舌之禍而遭誅殺,你今後說話不可以不加考慮。」為此,他拿起錐子把賀若弼的舌頭刺出了血,以此來告誡賀若弼今後說話要慎重。
賀若弼年輕的時候慷慨、正直,胸有大志,矯健勇敢,精熟騎馬射箭,能寫文章,博覽書史,在當時很有名望。北周齊王宇文憲聽到這些,非常敬重他,召他做自己屬下的參軍。不久,又封他為當亭縣公,升任王國內史,後來成為隋朝的要員。
剛開始的時候賀若弼還能記住他父親的話,經常以「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來提醒自己,遇事三緘其口。可隨著他在隋朝功勞日大,地位日高,便把父親的告誡忘到腦後去了。同父親一樣,他也因對朝廷封官不滿而大發牢騷,被免去官職;他不接受教訓,反而怨言更多,於是被逮捕下獄,隋文帝斥責他道:「我用高穎、楊素為宰,你在下面散佈說這兩個人只配吃乾飯,這是什麼意思?」
有人因此奏請將他處死,隋文帝因他立有大功,免他一死,但一針見血地向他指出:「你有三犯:嫉妒心太猛;自以為是,看不起別人的心太猛;目無君主的心太猛。」
這的確是賀若弼的致命要害,同僚有功他嫉妒,同僚陞官他不服氣。有一次,皇太子楊廣同他談起朝中幾位傑出將領,問他:「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個人都是良將,他們的優劣如何?」賀若弼口無遮攔,毫無顧忌地回答:「楊素是員猛將,但沒有謀略;韓擒虎是員戰將,但不會帶兵;史萬歲是員驍將,別的本領平常。」
楊廣問:「那麼誰可以稱之為大將呢?」
賀若弼深深一拜說:「這就要看殿下的眼光了。」
他自以為比別人都高明,貶低一切,殊不知這樣一來,既得罪了同僚,又引起了楊廣的戒心。後來楊廣當上皇帝(即隋煬帝),對他便十分疏遠。
最為致命的要害還是最後一個「太猛」:「目無君主之心太猛」。在隋文帝平定江南的戰役將要開始時,他便對人說:「江南倒是不難平,可誰知道將來會不會出現『飛鳥盡,良弓藏』之事呢?」明顯地表示了對隋文帝的不信任。
還有一年,他跟隨隋煬帝出巡北方,在榆林,好大喜功的隋煬帝設置了一個可坐千人的大帳,來招待少數民族首領。這事其實和賀若弼毫無關係,他又在私下裡評頭論足,亂髮議論,說皇帝太奢侈。這事被人告發,他被處以死刑,重蹈了他父親的覆轍。
當今世道,極為複雜,沒有機智權變的能力,極難應對。而趨利避害又是人的本能。這就要求我們要明察秋毫,耳聽四方,深思熟慮。
人的影響力從何體現?體現於其高尚、優秀的人格。這樣的人格又該如何去塑造,這裡首先就離不開一個自律問題。在塑造優秀人格的過程中,自律心態是不可忽視的。一個人只有首先有了自律的能力,才能談到優秀的人格。
一個不知自律的人,必然放縱,最後走向墮落;一個處處自律者,則只會不斷超越,最後走進人生新境界。
孔子說:「為人由己。」自律,是自主選擇,自覺自願,心甘情願,絕非被動與勉強。尤其在孤身自處,沒有領導和群眾在場,少了監督的眼睛,缺了朋友家人的耳提面命,面對物質與精神的誘惑,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面對突發事件,如何對待,怎樣行動,全憑自覺選擇,全靠自我決定,全賴自我約束。
自律,看起來是行為表現,其實是一種理性思維,是心靈的映照。對各種情況都冷靜考慮,是非輕重均有標準依循,不致利令智昏誤了大局。能否做到自律正是判斷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人不同於動物,不要做內在衝動的奴隸,要用遠大的理想來控制自己的內在衝動,自律是取得更大的成功、通向幸福的康莊大道。
自律,是理性選擇,是清醒,是成熟,是本色,絕非盲目從眾與隨意。自律,是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自律產生信心,產生動力,戰勝自我,完善自我。
自律,不是天生的,是經過長期實踐、修養磨煉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