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又名山裡紅、紅果、胭脂果,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療價值。因老年人常吃山楂製品能增強食慾,改善睡眠,保持骨和血中鈣的恆定,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使人延年益壽,故山楂被人們視為「長壽食品」。
《醫學袁中參西錄》載:山楂「皮赤肉紅黃,故善入血分,為化淤血之要藥」;「為其味酸而微甘,可補助胃酸,故能化食積、肉積」。山楂具有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止血防暑、清心提神之功效;還可以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增強心肌功能、利尿和鎮靜等作用。經國內外專家研究認為,山楂中含有解脂肪、能使膽固醇轉化、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增強心機功能、防治冠心病的物質。山楂內所含的黃酮類和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物質能阻斷並減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另外,山楂中還含有平喘化痰、抑制細菌、治療腹痛腹瀉的成分。而今人研究證明,山楂還有降低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此外,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於解除局部淤血狀態,對跌打損傷有輔助療效。因此而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山楂食品也花樣翻新,品種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蘆直至今日仍是受人們喜愛的食品。
俗話說:「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所以,每天飯後吃2—3枚山楂是大有益處的。但是,山楂也並非適合所有的人食用。
吃山楂也是有講究的
山楂味酸,有消積食,通結氣之功效。但是,由於山楂味「酸」,空腹吃容易傷害脾胃。所以山楂是不能空腹吃的。健康的人,飯前胃部已經處於空的狀態,而進食山楂會刺激胃,久而久之,可能也會造成胃酸分泌較多,甚至引起胃部疼痛。患有胃病的人(如胃酸過多、胃炎、胃潰瘍、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更不適合空腹吃山楂。對於身體強壯之人,飯後吃山楂可以幫助消化,尤其是油膩的肉類食物吃多了,可以用山楂來幫助消化。
山楂雖然是佳果良藥,但是食用並非多多益善,也並非人人都可以吃。孕婦要少吃,因為山楂可加速子宮收縮,可導致早產,最好對其「敬而遠之」。兒童不適合多吃,因為兒童正處於牙齒更替時期,長時間貪食山楂或山楂片、山楂糕點,對牙齒生長不利。食完山楂後還要注意及時漱口,以防對牙齒之害。另外,脾胃虛弱者少,因為山楂助消化是通過「破氣」去消積滯的,如果食之過多,就會傷人中氣。此外,過量吃山楂有可能導致胃結石,因為山楂中果膠和單寧酸含量高,接觸胃酸後凝結成不溶於水的沉澱,與山楂皮、山楂纖維和食物殘渣等膠著在一起形成胃結石,結石可引起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胃壁壞死和穿孔。所以,山楂須慎食。
醋是吃得越多越好嗎
中醫認為,醋有散淤、斂氣、消腫、解毒、下氣、消食的作用,適量吃點醋有益健康。但若把醋當保健飲料來喝則絕對不行。因為大量喝醋不但會引起胃脘嘈雜泛酸,還會影響筋骨的正常功能,即中醫所說的「醋傷筋」。《本草綱目》記載:「多食(醋)損傷筋骨,亦損胃。」
我不喜歡吃酸的東西,但老伴煮排骨的時候總會放點醋,我問其原因,她說醋可使排骨中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溶解出來,利於身體吸收,這樣營養價值更高。此外,醋還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維生素受到破壞。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為了證實老伴的話,我搜集了很多資料,最後得知老伴的話的確言之有理。另外,我又總結出很多有關醋的知識。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吃醋族」的行列。據瞭解「吃醋族」的中老年人約佔六成,用醋美容的青年女性約占三成。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一般濃度在1%—5%,老陳醋可達20%,醋的酸味即來源於此。質量好的食醋,酸而微甜,帶有香味,不僅是調味佳品,而且是良好的酸性健胃劑,有增加食慾,幫助消化的作用,特別是胃酸缺乏的人吃些醋浸、醋醃的食物很有益處。食醋還含有蛋白質、多種有機酸和游離氨基酸,還有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C等。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調料,在防病治病方面也有一定用場。我國是最早釀醋的國家,據《史記》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專門釀醋的作坊了。食醋是由含酒精類物質,經過醋酸菌類繁殖與氧化,在酶的作用下,把原料中的糖、蛋白、酒精等轉變為醋酸和其他有機物,通過一番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而製成這種色、香、味俱全的食醋。
醋在菜中顯奇效
燒菜時加些醋,可以促進菜中鈣、磷、鐵等成分的溶解,被充分吸收利用。燒魚時,加點醋既可解魚腥味,又可使魚骨中的鈣、磷溶解出來,提高營養價值。炒辣椒時放點醋能減少辣椒中維生素C的損失,同時又可減去一些辣味。燒煮牛、羊肉時加點醋,可以使肉容易煮得爛。吃油膩食品時,加點醋或蘸著吃,就不會感到膩口。把一些蔬菜泡在醋裡做成酸菜,既易保存,又美味可口。可見,在平時的烹飪中,巧妙用醋,不僅可以吃出健康,而且還能讓菜餚更美味。
另外,當你不小心把菜餚調得太甜或太鹹,加一些醋就能中和味道,減緩甜味或鹹味。在醃肉時加入少許醋,可以防止肉類的水分脫失,而且醃肉過程中,醋會滲入肉裡,可以軟化肉質,這樣烹調之後的肉吃起來更軟嫩可口;煮蝦的時候放少許醋,可讓煮熟的蝦殼顏色呈鮮紅亮麗,蝦殼也比較容易剝掉。在煮肉類、魚類、海鮮時,起鍋時加上幾滴醋,菜的香味會更濃郁。喜歡生吃海鮮的朋友,最好用醋浸泡一下,加上芥末,這樣可以更好地殺滅細菌,還能除腥味。
其實,醋不僅在做菜時能發揮奇效,而且還有益健康呢。
食醋有益健康
吃醋有益健康的說法流傳已久,國外前幾年還掀起了一股「喝醋」健身的風潮。有關研究人員發現,吃醋具有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降血壓、防止血管硬化、調整血液酸鹼值來預防疾病、幫助消化、甚至減肥等功能。吃醋究竟有哪些好處?現在我來為大家一一作答。
醋具有助消化、增食慾、活血化淤等功能,對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也有一定作用;醋還具有開胃、促進消化的作用。胃口不好的慢性病病人和味覺退化的老年人適量吃些醋,可以調節食慾,改善進食情況。近幾年,一些酒吧、咖啡廳裡曾經一度風行喝「醋飲」,水果醋中含有礦物質鉀,可以幫助身體排出過剩的鈉,達到預防高血壓的目的,當然,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一樣可以達到效果。
醋酸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據科學研究的結果,醋有很強的殺菌力,能在30分鐘內殺死多種細菌。古羅馬人曾用醋來治療創傷,中世紀某些烈性傳染病病人死後,當地人都要把死者用過的錢幣和金屬飾物用醋浸泡後再使用,以防傳染。醋拌涼菜,既調味,助消化,又預防腸道傳染病發生。蛔蟲遇酸而退,在發生膽道蛔蟲引起腹痛時,通常用醋50毫升加溫開水50毫升緩緩口服,能使膽道括約肌緩解,達到止痛目的,為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春秋季節在室內蒸醋,可以預防流感和流腦。因為,在釀造食醋的工廠裡的工人很少患感冒,學者們認為這與他們長期接觸食醋有很大關係。
醋對癬等多種真菌也有很強的殺滅能力。腳氣病起因於一種叫做白癬的真菌,這種病菌附著在皮膚上繁殖,生長在趾間就導致腳氣病,瘙癢也是由它引起的。日本研究發現白癬菌分別在稀釋10倍和100倍的醋、醋酸水溶液中會停止繁殖,浸泡20分鐘後可導致該真菌死亡。因此,一般情況下用食醋堅持泡腳1周即能治癒腳氣病。
科學食醋助健康
食醋有益,但食醋過量和乾脆大量喝醋對人體健康是極為不利的。醋又名苦酒。中醫認為,醋有散淤、斂氣、消腫、解毒、下氣、消食的作用,適量吃點醋有益健康。但若把醋當保健飲料來喝則絕對不行。因為大量喝醋不但會引起胃脘嘈雜泛酸,還會影響筋骨的正常功能,即中醫所說的「醋傷筋」。《本草綱目》記載:「多食(醋)損傷筋骨,亦損胃。」膽石病症過多吃醋可能會誘發膽絞痛。所以吃醋也是有講究的,如果吃得不恰當,反而會傷身。在日常生活中,一次吃醋不宜太多。一般說來,成人每天可食用20—40克,最多不超過100克,老弱婦幼及病人則應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適當減少食量,無節制地吃醋是不可取的。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過量攝入食醋會有礙鈣的代謝,使人骨質疏鬆。另外,吃醋也要注意以下事項。
空腹的時候不宜喝醋,以免刺激胃分泌過多胃酸,傷害胃壁。胃壁過薄、胃酸分泌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就要盡量少吃醋,更不要嘗試喝醋,醋飲也不行。即使是胃很健康的人,大量喝醋也不行,這樣對腸胃的刺激太大了,而市面上銷售的水果醋或其他醋飲料裡往往加入大量的糖,如果以喝醋取代開水、茶等飲料,會額外增加不少熱量,長期喝下去,肥胖機會大增,對控制體重更不利。另外,長期喝醋能腐蝕牙齒使之脫鈣。醋是酸性物質,不宜長期食用,食用過量會影響人體的酸鹼平衡,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者,甚至會引起酸中毒。人體內呈酸性,短時間內會感覺不適、疲乏、精神萎糜等,如長期處於多酸狀態,將會引起體內電解質紊亂,易誘發神經衰弱、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雖說吃醋的確可幫助胃腸消化,對萎縮性胃炎、胃癌等胃酸缺乏者,喝醋有一定益處,但必須把酸度降低,少量、間隔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醋為酸性物質,在服用紅黴素、磺胺類等西藥時須忌食醋。磺胺類藥物在酸性條件下容易形成結晶,故服用此類藥物時更要特別注意。因醋有收斂之性質,在服用「解表發汗」的中藥製劑,如復方銀翹片、藿香正氣片、羚翹感冒片、桑菊感冒沖劑、感冒清熱沖劑時,不宜吃醋。另外,吃羊肉時也不應食醋,否則會削弱兩者的食療效果,並可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其實,雞、鴨、魚、肉、蛋、糖、酒等食物在體內也會代謝分解成酸性氧化物,若與醋同時大量進食將更容易使機體環境的酸鹼度發生改變,使血液和體液呈酸性,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因此,人們在食醋的同時應注意添加些鹼性食物,使酸鹼攝入量達到平衡。大部分鹼性食物中都富含鈣、鋅、鎂、鈉等金屬離子,大部分水果和蔬菜、黃豆等都屬於此類,尤其以橙子、蘆柑、蘋果、香蕉、香菇、木耳、茄子、西紅柿等為最佳。這類食品在人體內氧化分解後會產生帶陽離子的鹼性氧化物,能中和酸性物質,維持人體血液和體液的正常酸鹼平衡。
晨吃三片姜,賽過人參湯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姜可蔬、可果、可藥。生用發散,熟用和中。久服去穢氣、通神明、散風寒、止嘔吐、化痰涎、開胃氣、解百毒。」
去年入秋後,天氣突然變冷,小孫子亮亮患了傷風感冒,兒子很著急,想盡快去醫院給亮亮診治,但是我勸兒子不必著急,給亮亮喝點薑糖水就好了,兒子有點半信半疑。於是我趕快把薑糖水煮好給亮亮喝,然後給他蓋好被子讓他睡了一覺,一會兒亮亮就滿頭大汗。第二天我又給他喝了一次,結果亮亮的感冒就完全好了。於是,兒子驚歎姜的神奇。
中醫認為,生薑可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生薑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其殺菌作用不亞於蔥和蒜。「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之說。生薑既是日常食物,又是常用藥物。自古以來,它就與人們的生活發生密切的關係,受到人們的喜愛。
姜在百病中顯奇效
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就與生薑結下了不解之緣。孔子特別講究衛生,食物不新鮮的不吃,不乾淨的不吃,市場上的劣質酒也不喝。有一次他到齊國,東道主給他辦了一桌酒席,席上的魚肉不新鮮,變了色,有臭味,酒是劣質,他立即叫人撤走,唯獨不撤姜食。另外,當時用作做祭祀用的葷食過了三天,他也不食。他唯獨只吃姜和芥子制的醬食。可見孔子對吃姜情有獨鍾。孔子所處的是戰亂、災荒不斷的時代,當時人群壽命普遍不長,而他能夠活到73歲,這與孔子重視食用生薑和講究衛生是有密切關係的。南宋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對孔子食姜的嗜好闡釋說,姜能「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