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正值手足口病高發期,小孫子突然感冒、發燒很嚴重,於是我帶他去醫院診治。在醫院裡看病的人很多,其中鄰村的老林正在就診,他50多歲,體溫總是在35℃與36℃之間,他問醫生這是怎麼回事,而醫生卻告訴他體溫低點不礙事,不用管它。聽到後我感覺有點失望,心想西醫與中醫就是不同,中醫是很注重人體體溫的,體溫可不像這位西醫那樣說的可以忽略不計。老林還是不放心,他知道人的正常體溫在36℃與37℃之間,於是他接著問醫生他一直低溫很長時間了,用不用吃點什麼藥,而醫生好像有點不耐煩,說什麼藥也不用吃,放心好了。老林聽後很無奈,只好回家了。既然醫生這麼肯定,作為一個旁觀者,我當時也不好說些什麼。第二天,我給老林打了個電話,讓他來我家裡玩,借此機會,我好好地給他看了看病。
我先看他的指甲,發現他的指甲上全都沒有了半月形,然後我有看了看他的舌苔——白色的,這就說明他體內寒氣太重。我問他身體關節是否疼痛,他說腿關節經常疼,已經好多年了。看來,他體內的寒氣太重,並且已經很久了,應該引起重視,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體溫偏低隱患多
體溫高就是我們常說的“發燒”,人們都會很重視。但是體溫偏低聽起來並不可怕,然而,低體溫堪稱為隱形殺手,很可能是大病症來臨前的危險訊號。在說明體溫偏低的危害之前,我先說說“基礎體溫”。基礎體溫是指在24小時(一晝夜)內人體的最低溫度。人們處於睡眠狀態時體溫最低,睡醒睜眼前慢慢開始上升,然後隨著身體活動進一步上升。所以在測量時要避開由於活動體溫會出現較大波動的白天。要想測得基礎體溫,應該在睡醒後,馬上進行體溫測量。
下面我具體說說體溫偏低的危害:
體溫低會造成消化器官的溫度下降,“消化酵素”的活動會變緩,這會引發消化不良、水腫、夜間多尿、腹瀉或便秘等症狀,而且還會影響到“腺三磷(ATP)”的生成過程,這ATP可是大有來頭,它是肌肉、神經、內髒等全身細胞生命活動的能量之源。
體溫低還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從而導致易患感冒而且反復不愈。因為免疫細胞只有在正常溫度的狀態下,才能最有效地發揮功能。著名歌星蔡依林曾滿臉長皰,被確診為免疫力出問題,很可能就是因為低體溫。低體溫會導致免疫細胞無法正常運轉,特別是具有排除有害物質作用的“淋巴球”的正常運轉,“淋巴球”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十分重要。“高溫殺菌”這一概念在人體內同樣見效——體溫越高的人,“淋巴球”數量越多,越能有效防止細菌、病毒進入體內,而體溫偏低的人則無法做到這一點。低體溫甚至能讓消除癌細胞的自然殺傷細胞都失去活性,從而給癌細胞留下生存的空間。
另外,體溫偏低的人血液循環不好,易受寒冷、潮濕傷害,引起關節、肌肉等組織的疾病。還會出現生殖系統功能減退,白帶比較多、月經經常推遲而且多有血塊等症狀,易導致不孕、不育。事實上,體溫下降並不會讓你更冷靜清醒、從容客觀,它只會讓你身體的所有機能都無法正常運作:大腦的活動會變遲鈍,內髒也會失去活力。體溫下降1℃,基礎代謝量就減少12%,免疫力下降37%。
我前面已經提到,長時間體內大寒,會引起動脈硬化。同樣,體溫偏低也會引起動脈硬化,甚至讓人談“癌”色變的癌症也會出現在體溫偏低者的行列。因為,當人體體溫偏低時,血液循環速度變慢,同時,人不容易出汗,因此體內的一些雜質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長此以往,就會在體內出現淤堵,從而形成腫塊,而癌細胞在35℃時最為活躍,因此,體溫偏低就是癌症的溫床。所以要想擁有健康的身體,保住體溫是關鍵。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說怪不得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患有癌症。近年來,年輕人——特別是20多歲的年輕女性,體溫多低於36℃,在36℃周圍徘徊的人還好,但更嚴重的甚至可能低於35℃,這種情況甚至會影響壽命!
也許會有人會問,高體溫常常來自體內的炎症,而低體溫呢?體溫偏低是有什麼引起的呢?那麼,現在我就來解決你的疑問。
據說低體溫常常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體溫偏低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小就習慣了的空調環境,這強大的外界調溫系統讓身體自身的體溫調節系統失靈了。另外,不泡澡、缺乏運動、缺乏肌肉鍛煉,使體內的寒濕不能排除體外,長期積累,就會導致體內寒氣太重或是大寒。還有讓很多年輕女性冬季吃冰淇淋,這更是雪上加霜。飲食不均衡導致營養失調,以及經常減肥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體溫偏低。
體溫偏低是美麗的隱形殺手
體溫偏低也會讓美麗大打折扣,比如怎麼也消除不了的浮腫、臉色晦暗、甚至頭發總是空心的,這些都可能源自體溫偏低。
另外,“低體溫”讓“隱形發寒症”為所欲為!健康字典:“隱形發寒症”常被叫做“體寒症”,是由於激素分泌失調,血管收縮擴張異常,血液循環機能下降,導致體溫調節不能正常進行。據調查顯示,患體寒症的女性是男性的4倍,東方女性兩個中就有一個受到體寒症的困擾,在體寒症的患者中,有80%以上是20—30歲的職業女性。
“體寒症”在中醫裡被叫做“氣不和”。日本的醫學研究表明,病會先從身體寒冷的部位侵入。特別是女性在經期前後,激素往往會失調,而且女性本身就比較容易缺鐵,在月經期就更明顯。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原料,而血紅蛋白又擔負著運送體內養分的重大責任,所以這個時期就很容易引起體溫下降,嚴重的還將引發缺鐵性貧血,這也是最容易生病的時期。
因為疾病的產生不會那麼快,所以我們容易忽視它,要找出這個隱形殺手,其實並非那麼難,除了手腳冰冷外,我也要將其他現象列舉出來以供參考。
皮膚:面部晦暗、發黑,這因為體寒導致氣血凝滯,血液無法為面部的末梢血管提供足夠的氣血,所以,臉部容易呈現缺血的青紫色。除此之外,面部還容易出現痘痘、起斑、脫皮等現象,這是因為寒氣讓免疫力與自我修復能力遭到了破壞。
頭發:頭發干枯、易脫發、斷發、頭發沒有光澤,這是因為體內的嚴寒環境根本就無法讓養分正常地輸送到頭發上面,這樣頭發就像凝結成的冰,是靜止不動的。
眼睛:局部或者大面積浮腫,比如睡前不喝水轉天早晨也會眼睛腫,其實所謂“浮腫”就是“水分過剩”,就像泡在水裡容易發冷打哆嗦一樣,水分和身體發冷有著重要聯系。體溫下降,水分的正常流轉就會阻滯,就會引起各種問題,我們所熟悉的感冒時流鼻涕、著涼時拉肚子,其實都是身體要把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的自我調節。
提高體溫要從點滴做起
人體內陰氣過盛,會導致身體功能低下,從而表現為怕冷、手腳涼、乏力,應當重點補陽氣。中醫認為腎主一身的陽氣,脾主吸收營養,二者共同生成氣血,是能量的源泉。所以改善陽虛體質應重點調補脾腎。首先可從飲食上進行調理。食物中也分為提高體溫、降低體溫以及中間類型3大類,也就是“陽性食品”(即溫熱性食品,如黑米、羊肉、辣椒等)、“陰性食品”(即寒涼性食品,如薏米、鴨肉、苦瓜、海鮮類等)、“中性食品”(即平性食品,如大米、豬肉、山藥等)。有效的搭配組合,就能改善因為營養不足造成的體溫低下的狀況。體溫偏低的人一年四季應多吃陽性食品或中性食品,盡量不吃或少吃陰性食品,陰性食品就算加熱後再吃,但它的性質也是陰性的,所以要慎食。另外,加強體育鍛煉,堅持每晚熱水泡腳等(具體操作方法可參見第一章《手腳為何總是冰冷》)。
分清“火情”再滅火
《黃帝內經》中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意思是說:火為外感六淫之一,常與熱、溫並稱,均為陽盛所生,只是程度上有所差異,火為熱之極,溫為熱之漸。由此可見,火是從內而生。
前些日子,我上街買菜,遇到了老同學憨子(他姓韓,為人忠誠老實,故而我們都稱他憨子)。他嘴唇外面布滿了皰皰,他說不知為什麼自己最近總是上火,吃了好多清熱去火的藥也無濟於事,真是沒辦法。聽到他這樣說,於是我看了看他的指甲,發現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然後又看了看他的舌苔,呈現的是白色,於是我知道他體內有寒氣,但他唇外長皰,這說明虛火、實火都有,而他只吃清熱去火的藥物很難緩解病情。我告訴他,他這火不能只用清熱降火的藥物,而應該先從根本上祛除體內的寒氣,寒氣祛除後,體內陰陽得以保持平衡,故而火氣就消了。
就像鄰村的老張,40多歲,可近兩年來,他反復口腔潰瘍(上火),口內好幾處糜爛,疼痛不已,清熱降火的藥已吃了不少,可病情不見好轉,讓他苦惱不堪。後來,醫生說維生素缺乏,於是他又服用了好多維生素;網上介紹這病的病根是免疫力下降,於是他又買來許多保健品,但幾乎沒見什麼效果。一天他去看中醫,經過認真診察,確定口腔潰瘍確實與“上火”有關,但火的性質是內火,並且還是內火中的虛火,由於腎陰虧虛,相火偏亢所致。中醫給他開了些祛寒補陰的藥,同時讓他注意起居養生,做到心態平和,作息規律,身體不要過於疲勞,於是1個月後,口腔潰瘍的次數明顯減少。可見分清“火情”再去火是何等的重要。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上火”。眼睛紅腫、口角糜爛,說是上火;尿黃、牙痛,也說是上火。上火,究竟是怎麼回事?現在我給你答案。
“火”的種類要分清
中醫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症狀,上火的程度較“熱氣”還重。一般所說的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症。《黃帝內經》中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意思是說:火為外感六淫之一,常與熱、溫並稱,均為陽盛所生,只是程度上有所差異,火為熱之極,溫為熱之漸。由此可見,火是從內而生。內生之火,又稱“內火”或“內熱”。由於陽盛有余,或陰虛陽亢,或由於氣血郁滯,或由於病邪的郁結,產生火熱內擾,人體陰陽失去平衡,髒腑功能發生紊亂,從而引起“上火”。與“內火”相對應的就是“外火”。外火是六淫外邪中的火熱之邪,如在長夏(高溫季節)從外界感染了因太陽光烤曬的暑氣,引起身體的“發熱”等症狀,一般來說,從外界感染的“上火”比較容易治療。中醫認為,邪火大部分還是由內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種誘因。總的說來還是身體的陰陽失調引起的。
另外,內火中還有“虛火”與“實火”之分,常見的上火症狀有心火和肝火兩種。《黃帝內經》記載:“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意思是說,若寒氣過盛,身體所表現出的都是熱病,換句話也就是說,虛火一般都是由體內的寒氣而引起。
虛火一般是指陰虛而導致火升的病理現象。陰虛則陽氣相對亢盛,易於導致虛火上升,故雖見火升征象,實為陰虛所引起。臨床表現為咽喉干痛、顴紅唇赤、心煩少寐、脈細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