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育兒書 第29章 智力培養 (5)
    爸媽唱的搖籃曲、朗誦的童詩都能讓孩子充實自己。有人認為自己五音不全,或是歌唱得不太好而不願意給孩子唱歌,但並不是只有歌唱家才有給孩子唱歌的特權,孩子更喜歡媽媽哼的那種傳統小調。比如「小狗,小狗,不要叫;小雞,小雞,不要叫,寶寶要睡覺」。孩子就喜歡類似這樣的小調,反而不喜歡扯起嗓子唱的「睡吧,睡吧,我心愛的……」這樣的搖籃曲。

    讓寶寶隨心所欲地畫畫

    一兩歲的寶寶就像一個天生的「小畫家」,不管是粉刷一新的牆壁,還是新的雜誌,也不管是床上雪白的被單,還是價格昂貴的傢俱,只要他們的手裡有筆,上面都會畫上他們的「傑作」。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的媽媽會火冒三丈,把筆搶下來,大聲喝止:「別亂畫,你這個搗蛋鬼,真是太淘氣了。」但是這類媽媽可能不知道,就是因為這樣的態度,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對美術的探索,對畫畫的興趣,以致於使孩子失去在美術方面的發展和表現機會,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孩子身心的和諧發展。

    與此相反,有的媽媽會好好穩定自己的情緒,即刻拿出紙和筆,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寶寶快到媽媽這裡來,媽媽這裡有很多漂亮的畫筆,我們一起畫好嗎?」等孩子能高高興興地和媽媽一起作畫時,再耐心地告訴孩子,什麼地方可以畫,什麼地方不可以畫。這樣的媽媽雖然不一定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畫家,但是他一定會讓孩子得到更多的知識和才幹,得到更多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得到更多的發展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

    畫畫可以發揮孩子的想像力,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畫畫可以鍛煉孩子小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是培養孩子善於觀察事物、瞭解事物特徵的好方法。畫畫還可以開發大腦右半球的功能,對開發智力也大有益處。所以,父母應該在寶寶一歲時就交給他一支小畫筆,讓他盡情塗鴉。這樣,到了3歲,孩子就能畫一些簡單的,富有童趣的畫了。

    怎樣引導孩子畫畫

    「提供紙筆讓孩子隨興描繪就可以了嗎?」「當我要孩子畫畫時,他總是說不會畫,希望我代筆或抓著他的手畫,這樣好嗎?」面對瞪著紙筆、一臉無助的孩子,很多父母有點為難。

    其實讓寶寶畫畫一點也不難,但是父母首先要撇開「畫得像」的錯誤觀念。對幼兒來說,畫畫就像大人寫日記般,他們會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現手法,用點、線、圓各式圖樣,「記錄」深刻於心的生活經驗。你有時會發現,他會自己邊說邊畫,這時你可以仔細聽聽他到底在畫什麼。幾條簡潔的線,代表的是媽媽,紛亂的「線困」,代表的是弟弟,圓圓的形狀,代表的是好吃的餅乾……。孩子用「畫」來講述自己的感受和發現。所以,我們看孩子的畫時,並不是看他畫得像不像,而是要「聽」他畫中所表達的東西,並去理解、關心、尊重他所訴說的內容。在引導塗鴉期的孩子(2∼4歲)畫出心中意象和對生活經驗的感受時,你還可在孩子用點線描畫的圖樣旁,加上附註文字。

    當寶寶想要畫一件事物,卻不知如何表現時,爸爸媽媽也可以用「言語」來引導他做畫。例如:孩子想畫「小猴子」,媽媽可以先和他一起討論小猴子的特徵,或者讓寶寶回憶下小猴子的樣子,甚至可以帶寶寶到動物園觀看,都能加強孩子對畫作內容的表現慾望及構成概念。然後,鼓勵孩子以基本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別做頭部、身軀、四肢的描繪。

    若要進一步豐富寶寶的畫作內容,則可和孩子共同討論分享,掌握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的原則,對寶寶做言語上的刺激。以畫去公園為例,可以問寶寶:「你和誰一起去呢?是傍晚還是早上?公園裡有什麼?在公園裡做什麼遊戲了?都碰到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呢?」諸如此類。

    在平時的日子裡,可以多多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這是幫助孩子在藝術天地成長的重要方式。舉例來說,帶孩子去動物園、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飯、洗澡、刷牙、睡覺等點點滴滴,都是豐富孩子作畫靈感的最佳來源。

    孩子要透過親身的體驗,才能描繪出生動、真摯、充滿情感的作品,不會老是畫一些內容空洞、缺乏變化、讓父母納悶的畫。這樣的作品,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繪畫的過程中得到滿足。

    也可以借助圖畫書引導孩子作畫,可培養他判斷、選擇與整合的能力。不過,圖畫書內容要合乎幼兒的語言理解程度,並且以圖書為主、文字為輔。作畫的題材不難尋,只要有敏銳的感知心就可以了。作畫的方式也不難,只要勇於嘗試與創新。當孩子發現新穎的、屬於自己感受且美好的表現方式時,他的畫就有了生命。

    提醒爸媽的是,大人千萬不可畫給孩子看,或要求孩子臨摹,這些都會逐漸抹殺孩子對事物的統合、分析和安排的能力,以及他表現內容的獨創性。

    在生活中學習

    讓孩子學會用左右腦

    星期天,芳芳媽帶著芳芳到豆豆家玩,媽媽們在客廳閒聊,兩個孩子在房間玩積木,可是不一會兒,房間裡就傳出了芳芳的哭聲。

    原來,芳芳把自己照著說明書圖案擺好的積木城堡給豆豆看,豆豆覺得不好看,二話不說就拆了芳芳的城堡,按自己的設計重新蓋了一座。結果芳芳怪豆豆破壞了自己的玩具,吵著要他對照說明書蓋回一模一樣的城堡。可複雜的說明書步驟圖讓豆豆頭暈眼花,怎麼也拼不出原來的圖案,他索性不耐煩地將積木一推,「嘩啦」一聲,城堡倒塌了。

    在這裡先不說孩子們是否團結友愛的問題,從他們的行為上,我們大致可以看出豆豆和芳芳分別是右腦寶寶和左腦寶寶的典型。右腦型的豆豆有創意,喜歡自己設計開發遊戲,勇於嘗試,但同時缺乏耐性,對平面的、程式化的信息不易理解;左腦型的芳芳則能細心地按照說明書擺出一模一樣的城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但缺乏創意及冒險精神,不易接受他人的意見。

    關於人的大腦

    人類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這兩個腦半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在進行思考,左腦偏向用語言、邏輯性進行思考,右腦則是以圖像進行思考,並以每秒10億位的速度彼此交流,儘管如此,這兩個半腦彼此的運作並非分工式進行,而是互相支持、協調。

    左腦與右半身的神經系統相連,掌管說話、領會文字、數字、邏輯、判斷、分析、直線,因此被稱為「知性腦」。習慣用左腦思考的人能夠把複雜的事物分析為單純的要素,比較偏向理性思考。

    右腦與左半身的神經系統相連,掌管圖像、感覺,富有鑒賞繪畫、音樂等能力,被稱為「藝術腦」。具有韻律、想像、顏色、大小、形態、空間、創造力……右腦比較偏向直覺思考,負擔較多情緒處理。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大人都會有意無意地對孩子進行右側肢體活動能力的培養,讓孩子用右手抓握,用右手使用工具,平衡時用右腳作支撐……無形中強化著「右優勢」。家長對左側肢體開發的忽略,使右腦得不到相應的鍛煉,與右腦相關的潛能也得不到更充分的開發,造成了「左右腦發展不均衡」。

    實際上,嬰幼兒的大腦發育正處在一個自我均衡期,有時家長的教育和對孩子大腦開發的不均衡反而阻礙了孩子的大腦發育。  

    均衡開發左右腦的遊戲

    對於嬰幼兒而言,只要掌握住大腦的主要能力,日後便可以發展出更多、更複雜的能力,而左右腦主要的功能則可綜合為語言、記憶、閱讀、數理思考、創造與解決問題等6大類,家長應該在寶寶的大腦定型之前,以輕鬆、自然的方式,幫助孩子將左右腦的各種能力誘導出來,也就是透過遊戲來開發左右腦的機能。

    在寶寶0∼6個月時,可將繩子的一端綁在寶寶的手上或腳上,另一端則繫著玩具,懸掛在寶寶正上方,讓他觀察身體的動作與玩具的關係。也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拿出寶寶最喜歡的玩具給寶寶看,讓他逐漸瞭解這個世界。

    6∼12個月,當寶寶有模仿的行為出現時,對寶寶做一些誇張的動作,誘導他模仿。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不同的容器中,鼓勵他自己取出來。在寶寶爬行的路徑中放置障礙物,鼓勵他爬過或移走障礙物。

    家長可在孩子面前先把東西藏起來,再讓他去找。捉迷藏是開發右腦最立竿見影的遊戲。同時,還可以用「音樂浴」熏陶孩子,訓練他的聽覺。一起看圖片時,可以指給寶寶看小動物身體的某一部分,讓他想像整個小動物是什麼樣子,將一幅畫的一部分遮起來,讓孩子猜其他部分是什麼樣子等。這些遊戲都是通過幼兒記憶事物的形態來提高右腦對事物整體結構的認知能力。

    訓練使用左手可以開發右腦,這是因為左手的動作是由右腦控制的。因此可讓寶寶多用左手來剪東西、寫字、畫畫、抓玩具。此外,讓寶寶多用右腳、左耳等也同樣有效。家長有意把房間弄亂,然後讓幼兒重新清理。開始時寶寶做不好,分不清垃圾的種類,不知怎樣用抹布擦桌子等,家長應耐心指導,教幾遍後寶寶就會做好了。此外,還可教寶寶如何削水果,如何拿筷子等,同樣對開發右腦有幫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