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不吃藥2 第32章 均衡呵護養生堂 (2)
    老年人食肉究竟可以產生什麼療效呢?首先,日本醫生強調的是:東方人不應像歐美等國的人,他們過量進食肉類食品,血液中膽固醇大量"堆集",生成了一觸即發的腦溢血病灶。老年人每天需要食入一定量的肉類,這樣既可強化血管的彈性,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祟"。

    醫生的回答是:一日三餐中,午飯或晚飯吃一次肉為理想之舉。牛肉約為100克,雞肉約為50克,這裡指的食肉並非指只單純吃肉,而是每天至少吃肉類、魚類及蔬菜等10個種類的主、副食,方可將老年人領入健康的「田園」。食品的烹飪方法盡可能多樣化,如煮、烤、蒸及炸等,並多加醋。親愛的朋友,做飯時想著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吧。

    熱天照吃牛羊肉

    不少人擔心天熱吃牛羊肉會「上火」,其實,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牛羊肉要比豬肉高得多,而「上火」一說,完全是傳統認識誤區,只要烹調得當,牛羊肉一年四季都能吃。

    牛羊肉營養價值更高

    我們日常飲食之所以離不開肉食,不僅僅是「口舌之欲」,更重要的是可以從中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而瘦豬肉、牛羊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豐富來源。但從優質蛋白質的含量上看,牛羊肉要比豬肉高。每100克瘦豬肉的優質蛋白質含量為17克,而牛肉為18克,羊肉為20克。從中可以看出,吃同樣重量的肉,豬肉給我們提供的營養最小。

    另外,牛羊肉的微量元素含量也要比豬肉多,比如鐵、鈣、維生素D等我們身體必需的養分。不僅如此,如果對於一個不想過多攝入脂肪和膽固醇的人來說,吃牛羊肉要比吃豬肉健康得多。每100克豬肉含脂肪31克,膽固醇69毫克;而牛肉含脂肪2克,膽固醇122克;羊肉含脂肪9克,含膽固醇60克。因此,尤其是患有高血脂的人,日常最好少吃些豬肉,盡量吃一些牛羊肉,不過要保證每天攝入的膽固醇總量不能超過300毫克。

    怎樣挑選新鮮牛羊肉

    選擇新鮮的牛羊肉是吃得健康的保障,而挑選牛羊肉的關鍵在於「看、摸、聞」:

    一看肉皮有無紅點,無紅點是好肉,有紅點者是壞肉;看肌肉,新鮮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較次的肉,肉色稍暗;看脂肪,新鮮肉的脂肪潔白或淡黃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澤,變質肉脂肪呈綠色。

    二摸有沒有彈性,新鮮肉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次品肉彈性差,指壓後的凹陷恢復很慢甚至不能恢復,變質肉無彈性;另外,新鮮肉表面微干或微濕潤,不粘手,次新鮮肉外表乾燥或粘手,新切面濕潤粘手,變質肉嚴重粘手,外表極乾燥,但有些注水嚴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見到外表呈水濕樣,不結實。

    三聞有沒有異味,新鮮肉具有正常的氣味,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運用小竅門可除膻味

    豬肉纖維細,便於配菜,羊肉雖然更為滑嫩,但和牛肉一樣具有特有的膻味。這就是為什麼生活中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吃豬肉的原因

    不過,這一點並非不可避免,只要掌握一些科學烹調方法就能祛除膻味。一般情況下,在燉肉的時候,加上一些蔥、姜、蒜、大料、桂皮和一點白酒就行。煮牛羊肉時,放兩三個帶殼的核桃或幾個山楂,不僅熟得快,而且去膻味。

    另外,煮羊肉時,開鍋後每斤羊肉倒上9—12毫升燒酒,即可去掉膻味,可提味。再如,煮羊肉時,放一些橘皮或5—6粒綠豆,同樣可以達到祛膻味的目的。除此之外,蘿蔔、胡蘿蔔都是祛膻味的佳品。

    溫寒搭配可避免上火

    儘管如此,可還是有人擔心夏天吃牛羊肉會「上火」。對此,專家解釋說,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牛羊肉本身不會使人「上火」,引起「上火」的原因主要在於烹調時的配料,比如八角、花椒、胡椒等。

    要想避免吃牛羊肉「上火」,可以選擇「溫寒搭配」的方法。比如烹調時和一些「涼性」蔬菜一起燉,這些「涼性」蔬菜包括土豆、蘑菇、蘿蔔、胡蘿蔔、白菜等。

    新素食主義

    從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我們發現素食品一直都被當成人類自然的食物。早期的希臘、埃及及希伯萊歷史上描述人類以吃水果為生。古埃及有智慧的教士從不吃肉。許多偉大的希臘智者—包括柏拉圖、蘇格拉底及畢達哥拉斯—都強烈地鼓吹素食。偉大的印加文明也是建立於素食之上。

    素食,是指相對肉食而言,完全以植物類原料製作的食品。唐代顏師古《匡謬正俗》對素食的解釋是:「謂但食菜果糗餌之屬,無酒肉也。」

    如今,我們現在所說的素食主義早已不同於以往的素食主義,其呈現出全新的面貌和特質,不再是出於宗教的禁忌和約束。根據海內外醫學研究結果顯示:素食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膽固醇在普通人血中含量越低越佳;素食還能夠降低血壓,減少眼底網膜硬化現象的可能;素食還是最為有效、最為根本的內服「美容」聖品,它可使人體血液裡的乳酸大為減少,將血液裡的有害的污物清掉。常用素食的人,全身充滿生氣,臟腑器官功能活潑,皮膚自然柔嫩光滑,顏色紅潤。

    科學儘管進步,社會儘管繁榮,但人類以素食為主的理想永不受時空的限制,作為一種全新的環保、健康生活方式,更不會被社會淘汰,因為古聖先賢從歷代生活經驗中所獲得的寶貴知識足以證明:「素食才是永不褪色的養生時尚」。

    吃素是門大學問

    有人認為吃素不利於身體健康。吃素的人因為飲食受限的關係,容易缺鐵質、鋅、維生素B2等必需的養分,特別是易缺乏維生素D,因為素食中幾乎沒有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對於發育中的孩子來說,吃素根本無法提供成長足夠的養分。還有的人為了預防或治療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採取絕對的「素食主義」。他們不但拒絕動物性脂肪,甚至連瘦肉、魚蝦等動物蛋白質食物也一概從餐桌上撤下。

    其實這些都是極端的觀點與做法,並不科學。專家發現,只要有計劃,素食者也能攝入均衡的營養。素食也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也不會導致攝入太多的脂肪和熱量,又能保持正常的體重,又對健康有益。國際上將營養吃素分成三種,「全素素食」、「奶蛋素食」、和「奶素食」。純粹就「個人體質」的觀點而言,身體良好的成年人都可以吃素。只要掌握吃素的營養注意事項,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吃素,其成效都會令人滿意。若是一定要吃全素,應當與醫師及營養師密切配合,以規劃營養完整的素食菜單。只有科學合理地吃素才是健康的,才能發揮素食的功效。

    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

    一些蔬菜若長時間存放,裡面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會大大缺損。如菠菜在20℃的室溫下存放24小時後,它的維生素C損失會達到84%。

    不應捨棄的營養部分。

    例如豆芽菜,有人在吃時只吃上面的芽兒而將豆子丟掉。事實上,豆中含維生素C比芽兒的部分多2—3倍。再就是做餃子時把菜汁擠掉,維生素會損失70%以上。正確的方法是,切好菜後用油拌好,再加鹽和調料,這樣油包菜就不會出湯了。

    用菜炒肉菜更吸油脂。

    有些人為了減肥不食脂肪,而偏愛吃加在肉裡的蔬菜。研究人員發現,凡是含水分豐富的蔬菜,其細胞之間充滿空氣,而肉類的細胞之間卻充滿了水,所以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吃了之後反而不利於減肥。

    炒菜宜用旺火。

    據測定,大火快炒的菜,維生素C損失僅17%,若炒後再燜,菜裡的維生素C損失則為59%。因此炒菜要用旺火,這樣炒出來的菜,不僅色美味好,而且營養損失少。炒菜時加少許醋,也有利於維生素的保存。

    炒好的菜趁熱吃。

    有人為節省時間,喜歡提前把菜炒好,然後在鍋裡溫著等人齊了一起吃或下頓熱著吃。其實,蔬菜中的維生素B1在炒好後溫熱的過程中會損失25%。

    吃菜更要喝湯。

    許多人不愛喝菜湯,事實上,炒菜時大部分維生素都溶解在菜湯裡。以維生素C為例,小白菜煮好後,維生素C會有70%溶解在菜湯裡;新鮮豌豆放在水裡煮沸3分鐘,維生素C有50%溶在湯裡。在洗切青菜時,若將菜切了再沖洗,大量維生素就會流失到水中。

    顏色多多,營養多多

    蔬菜的顏色越深,營養價值就越高;顏色淺的則營養價值比較低。其中,按著綠色、黃色、紅色、紫色、白色這一順序,營養價值依次降低。而且不同顏色的蔬菜對健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吃的時候還要盡量搭配食用。

    綠色蔬菜

    有芥菜、菠菜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蔔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對高血壓及失眠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並有益肝臟。

    黃色蔬菜

    有韭黃、南瓜、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E,能減少皮膚色斑,調節胃腸道消化功能,對脾、胰等臟器有益。

    紅色蔬菜

    有番茄、紅辣椒等,能提高食慾、刺激神經系統興奮。

    紫色蔬菜

    有紫茄子、紫扁豆等,有調節神經和增加腎上腺分泌的功效。

    白色蔬菜

    有茭白、蓮藕、竹筍、白蘿蔔等,可以調節視覺、安定情緒,對高血壓和心肌病患者有一定的益處。

    女性三個時期不宜長吃素

    值得素食者注意的是:素食可導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婦女由於其特殊的生理特點,在其一生中至少有三個時期不宜長久吃素:

    青春期

    性成熟發育期的女孩,經久素食會導致雌激素水平過低,導致第二性徵發育延遲,有礙女性乳房、性腺的發育和體態美。

    育齡期

    育齡期婦女若常吃素可使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導致孕育障礙。

    更年期

    更年期婦女由於卵巢萎縮、雌激素分泌量已缺乏或分泌「終結」,此間若經久素食,其發生「更年期綜合征」的症狀更為明顯。

    老人素食有講究

    素食者往往把素食與長壽聯繫起來,所以素食者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多見。認為素食可以頤養身心,延年益壽。但老年人只有掌握科學的素食方法,才能達到營養均衡、體格健壯的目的。

    合理營養,體重適中

    眾所周知,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但是,過於消瘦也對健康不利,會發生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每日攝入的能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應以維持理想體重為原則。理想體重的簡易計算方式是:身高(厘米)-105,其餘數即為理想體重數(千克),在正負10%的範圍內均屬正常。

    食素老人如體重較輕,應先檢查一下有無病理情況,如沒有,則說明實際攝入的能量不足,應適當增加攝入量以維持理想體重。國外有一位學者曾進行過體重與老年健康關係的研究,結果發現過於消瘦和肥胖都會縮短壽命。由此看來應把民間流傳的「千金難買老來瘦」這句話修改為「不胖不瘦利長壽」。

    合理搭配,品種多樣: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物質,沒有一種食物可以供給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不同食物的組合、互補,可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例如穀類和豆類混食,可提高蛋白質的質量,因為穀類缺乏賴氨酸,而豆類缺乏蛋氨酸,兩者結合可以取長補短。又如把小麥、玉米、黃豆三種粉混合做成麵食,進食後的血糖指數要比單用小麥做的低10%,對糖尿病患者更為適宜。

    因此,素食者要避免吃單一的食物,每天應吃穀類、豆類、薯類、蔬菜、鮮果等幾大類食物,加上適量油脂等調味品。每天的食物品種至少在5種以上,並要經常變換花樣。從營養需求上看,乳蛋素食和乳素食要比淨素食合理些。

    合理烹調,科學選擇:

    老人飲食應清淡可口,但適量油脂是老人生活和營養所必需的。人體缺乏脂肪會造成能量不足以及脂溶性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缺乏。但過多的油脂,即使是植物油,對人體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素食老人每天應攝入適量的植物油。

    素食老人為了補充鈣、鐵、鋅,每天應飲用1—2杯豆奶,並經常攝食豆製品、海帶等含鈣豐富的食物,豆製品中又以豆腐衣、腐竹等含鈣量高。植物性食物中的鐵、鋅、硒也不易被人體吸收,而通過酵母發酵過的麵食可降低植酸的含量,從而提高鋅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所以,素食老人可多選用饅頭、麵包等作主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