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不吃藥 第4章 食物也可以治病 (1)
    藥補不如食補

    近年來,隨著居民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重要變化,與之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突出問題。早在古代,藥王孫思邈就強調了預防為主的養生思想:「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欲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更強調了寓醫於食,寓藥於食,藥食同源的養生思想。我們只要更好的繼承,遵循運用這些科學的養生模式,才會最有效地避免提前得病,提前衰老,提前殘廢,提前死亡,才能更好地生存,有意義地活!

    看病難,看病貴

    人這一輩子免不了有個生病的時候,而老年人是一個容易患病的特殊群體,根據衛生部的統計,2007年病人醫藥費用繼續上漲,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費達4874.8元,比06年增加了350多元。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問題對整個醫療費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2005年底,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我國總人口數達到130756萬人,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到10055萬人,占總人口數的7.7%。我國已經真正成為人口老齡化國家。隨著這一態勢的發展,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老年人是醫療衛生資源的重要消費對象。衛生部曾經有過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傷殘率是全部人口傷殘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衛生資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衛生資源的1.9倍。從國民經濟的角度看,損失健康的代價更是驚人。可是我國衛生醫療事業發展較經濟發展卻相對滯後。一方面,國家醫療資源消耗迅速增長,2001年為6140億,2003年為8000億,2005年已達10026億,占GDP總額的5.5%;另一方面,慢性病的患病率又勇創新高,發病年齡年輕化,患病人數數以千萬計。

    「健康是金子」,這是1953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世界衛生日主題口號,旨在號召人們關愛健康,珍愛生命,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質量。據社科院發佈的2007年社會藍皮書,在調查的17個社會問題中,「看病難,看病貴」排名第一位,而以往廣受關注的教育收費則排到了第六位。

    根據衛生部公佈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最新結果,目前在我國居民中,生活方式病越來越常見。其中,超重的有兩億人,患高血壓的有1.6億人,患糖尿病的有4000萬人……

    上述數字實在不容樂觀。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那些防病治病的道理沒有深入人心,人們在思想上還是沒能注意,沒能形成一種信念,當然也就不能變成行動。

    有一個同志,生病半年花了50萬,每天花費3000多,錢對他來說是小事。每天有6個護士照顧他,家裡覺得不放心,又雇了3個保姆,還有自己兩個女兒,加上老伴、住院醫生、科主任,一天一共有14個人伺候著他,結果還是死了。14個人照顧、50萬花著,也沒能留住他一條命。

    有一位教授,患有冠心病,本來應該避免突然用力。有一次搬書時,書很重,但他一次搬了一摞,一使勁屏氣,當即心跳就停了。經過大力搶救,心跳復甦了,可大腦死亡了,成了植物人,4年醫藥費花了150萬元,家人也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一位幹部,冬天搬大白菜,樓上樓下地奔忙,用力過度,結果累倒。大白菜不過幾元錢,醫藥費卻花了6萬元,還差點丟了性命。一位副主任醫師,為趕寫三篇文章,連續72小時不吃不喝不睡,結果發現時已死在辦公桌旁。設想,如果他們曾受到很好的健康指導,並身體力行,這樣的不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單節省了醫藥費,還能繼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年輕時用命換錢,年老時用錢換命

    生老病死是自然循環,亙古不變,但死亡的方式卻有不同:一種是自然凋亡,一種是病理死亡。

    前者是無病無痛,無疾而終,平安百歲,快樂輕鬆。生如春花絢爛,走如秋葉靜美。後者是中年得病,肉體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事業中止,人財兩空。

    人人都希望能自然凋亡,不希望病理死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怕掙得少,就怕走得早。」而現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2005年4月10日,中國著名畫家商界精英陳逸飛逝世,年僅59歲!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逝世,年僅46歲!2005年8月30日,著名演員傅彪逝世,年僅42歲!2005年9月18日,網易CEO孫德棣逝世,年僅38歲!2006年1月21日,上海中發電器集團董事長南民逝世,年僅37歲!……

    現在處於30歲到60歲之間的中年人,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導致英年猝死的病例時有發生,一再有科學家、名人英年早逝,其損失無可估量,不是用錢能計算的。即使是普通人,猝然去世,對他的家庭、他的親朋好友來說,這損失也是無可挽回的。

    為什麼我們經濟發展了,錢多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反而死得更快了呢?這都是由於人們平時對身體健康的重視不夠,或者是不知道怎麼去經營管理自己的身體而造成的悲劇。

    年輕時仗著年輕身子骨硬實,每天腦子中只想著「賺錢、賺錢」,早出晚歸,週末、節假日用來加班,一心想著住大房子、開進口好車,在人前光鮮體面,不惜背負沉重的經濟債,恨不得把自己變成搖錢樹。銀行存折的零越來越多了,身體也差不多千瘡百孔了。等到身體負荷過重,各個零件開始報警,去醫院檢查的時候,發現一切已經晚了,存折上的零都挪到醫院的賬房去了。那真是「年輕的時候用命換錢,年老的時候用錢換命」。

    有一個病人36歲就患了腦血栓,花了十幾萬治病,住院幾個月後出院,然後又回來住院。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他13歲開始抽煙,36歲時已經有23年的煙齡、18年的酒齡,還有十幾年的麻齡,他與有規律的生活方式處處對著幹,受傷害的只能是他自己。

    現在社會上流行一句話:「40歲以前毀,40歲以後養。」年輕的時候以為自己身體棒,能吃能玩能睡,累了睡一覺,身體不舒服,挺一挺就過去了。每天煙不離手,喝啤酒論箱,白酒論斤,KTV一唱就是半宿,打麻將一坐就是一天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就像一條大船上的小蟲子一樣,一點一點就把大船掏空了,等到有一天出海揚帆的時候,發現它已經無法拯救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沉入海底。

    一個大款病人,億萬富翁,是8個公司的董事長,38歲。心肌梗死,經過醫生搶救他的命是救活了。但他的心臟很薄,正常人10毫米,他才兩個多毫米,跟牛皮紙一樣。他的心臟很脆弱也很危險,平時還不能咳嗽,一咳嗽血管就會破,大便一使勁血管也會破。所以他不敢咳嗽,大便不能使勁,整天拄著拐棍,如履薄冰。

    有一天他來找我:「洪教授,我想問您一個問題,我百思不解。」我問:「你有什麼問題百思不解呢?」他說:「為什麼上帝對我這麼不公平。我是老總,在單位很風光。人家38歲不得病,78歲都沒得病,怎麼我38歲輪到這麼個要命的病,怎麼我這麼倒霉!」我說:「據我所知,上帝是最公平的,我講的上帝是指自然規律。自然規律是一樣的,人世間很多事不公平,但上帝是公平的。你為什麼得病,很簡單,你違背了健康規律,規律是鐵,誰碰誰流血。」

    他的血被抽出來後立即就凝固了,因為他的血液太黏稠了;血放了8小時後,上面厚厚一層油,嚴重的高血脂病;他體重188斤,腰圍3尺3寸半。

    我對他說:「合理膳食,就是飲食要合理,你有錢,有條件,山珍海味,生猛海鮮,天天大吃大喝,所以體重188斤,這是因為你膳食不合理。適量運動,但你出門就『奧迪』、『奔馳』,你上二層樓都得坐電梯,你不運動。戒煙限酒,可你一天兩包煙,頓頓都喝酒,煙酒無度。第四,心理平衡,你是8個公司的董事長,秘書多,事情多,天天電話、手機響聲不斷,掙了錢你就激動,賠了錢你就著急,你天天沒有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你條條對著幹,你不得病,誰得病啊,健康一定遠離你。」

    人生的各個要素:金錢、地位、財富、事業、家庭、子女都是「0」,只有身體健康才是「1」。擁有健康就有希望,就擁有未來;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一個人能力再強,本事再大,就算你是個勞模,榮譽是誰的啊?榮譽是領導的。沒有領導的關心、愛護、幫助扶持,你怎麼會有今天的榮譽?成績是誰的啊?成績是大家的。沒有大家齊心協力,互相幫助,你又怎麼能取得好的成績呢?金錢是誰的呢?金錢是子女的。你就是有金山、銀山,你死了是1分錢也帶不走啊!你只能是空空手來,空空手走。老伴是誰的呢?老伴是人家的。今天

    你死了,明天老伴跟別人走了!榮譽是領導的,成績是大家的,金錢是子女的,老伴是人家的,只有身體是你自己的。

    要想做到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首先就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切實地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否則,看再多的書,聽再多的講座都沒有用。生活中的許多點滴都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表現,自己心裡沒把健康當回事,那只可能導致一種結果,健康躲你遠遠的。

    最大的愚昧——靠高科技和新藥物來保命

    現代人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飲食起居,都無法再恢復到古人田園般悠閒愜意的狀態,由於生存環境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各種類型的新疾病層出不窮。很多同志人到中年,各種毛病都跑出來了,藥罐子離不了身。

    隨著我國社會的老齡化發展,中老年病人的病種也越來越多。用藥也就越多,用藥多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上了年紀,自覺腰酸背痛,腿腳也不靈便了,深怕自己有個什麼閃失,只要化驗異常都要求用藥。

    2、在不同科室診察自然會開取不同的藥。

    3、這家醫院覺得不行就去別家醫院,因為用藥習慣不同,往往會造成重疊用藥。

    4、盲目補鈣補維生素,把這些當成必須用藥。

    5、生了病自己比較敏感,希望有種特效藥包治百病,而對藥物廣告不加鑒別盲目購買服用。

    因為對生病的恐懼,很多老年朋友都藥不離身,稍有不適便吃藥。要知道用藥種類越多,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越高。有人統計過,同時用1∼5種藥物的病人,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8.6%;5種藥物並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增至81.4%。

    另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有近1/3死亡的病人,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藥造成的,特別是老年人,因為上了年紀,心、肺、肝、腎腦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顯著減退,個體差異增大,一旦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常常促使病情急轉直下,造成無可挽回的結果。另外,老年人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缺乏應有的瞭解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曾對該市金山區3352名中老年人做過一份調查。調查表明,該區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較高。該區91.56%的中老年人一年內曾服過藥,在接受調查時30天內曾經用藥的占78.16%。但老人們在用藥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令人擔憂。

    相當一部分人服用剩餘藥品或者是親戚朋友們送來的藥;在用藥過程中,多半的中老年人沒有注意藥品的生產企業、批准文號、產品批號。這都為安全用藥埋下了隱患。

    俗話說「凡藥三分毒」,即便是副作用很小的藥,日積月累起來,對人體的危害也是很大的。特別是老年同志,各臟器的生理功能逐漸衰退,發病率增高,用藥幾率增大。

    有人講現代科技發達了,希望治病用高科技,高科技好是好,可代價太高,而且只為少數人服務。相信高科技和新藥物能拯救生命是最大的愚昧。我們說心臟移植,全國第一例最成功的是在我們安貞醫院做的,東北一個14歲的小女孩,心臟移植以後活了214天,花了20多萬元,每天1000多元錢,她用一種口服藥,一小瓶100毫升5000塊,打一針1500塊錢,太貴。心臟很複雜,搭橋還要放支架,現在說冠心病治療,可以用根導管,再放個架子,好倒是好,這個支架長3厘米,內徑3毫米,重量不到0.5克,多少錢呢?25000元錢,一次放2個、3個,再搭一根導管18000元,用一次就得扔,做一回5萬、7萬、10幾萬,而且高科技不可能使人恢復到原來沒有病的狀態,仍然不如不得病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