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找到別人的秘密
l905年的一天,美國伊利湖畔繁忙的公路上,發生了一起嚴重的車禍:兩輛汽車頭尾相撞,後面又撞上了一連串的汽車,轉眼間,公路上一片狼藉,碎玻璃、碎金屬片滿地皆是。
事故發生以後,除了警察趕到現場以外,還來了一個汽車廠的老闆,他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
福特為什麼也急匆匆地趕來呢?
原來,這位精明的老闆希望從撞壞的汽車上找到一點別人的秘密。
福特仔細地搜索著每一輛撞壞的汽車。突然,他被地上一塊亮晶晶的碎片吸引住了,這是從一輛法國轎車閥軸上掉下來的碎片。粗看這塊碎片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然而,它的光亮和硬度使福特感到,其中必定隱藏著巨大的秘密。
於是,福特把碎片揀了起來,悄悄地放進了口袋,準備帶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回到公司以後,福特將這塊碎片送到了中心試驗室,吩咐他們分析一下,看看這塊碎片內究竟含有什麼東西?
分析報告很快出來了,這塊碎片中含有少量的金屬釩:它的彈性優良,韌性很強,堅硬結實,具有很好的抗衝擊和抗彎曲能力,而且不易磨損和斷裂。
同時,公司情報部門送來了另一份報告,結論認為,法國人似乎是偶然使用了這塊含釩的鋼材,因為同類型的法國轎車上並不都使用這種鋼材。
這一下,福特高興極了。他下令立刻試制釩鋼,結果確實令人滿意。接著,他又忙著尋找儲量豐富的釩礦,解決冶煉釩鋼的技術難題,他希望早日將釩鋼用在自己公司製造的汽車上,迅速佔領美國乃至世界市場。
福特終於成功了。他的公司用釩鋼製作汽車發動機、閥門、彈簧、傳動軸、齒輪等零部件,汽車的質量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幾十年以後,福特汽車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廠商之一,福特曾高興地說:「假如沒有釩鋼,或許就沒有汽車的今天。」
大啟示:雖然「幸災樂禍」從情理上很難說過去,但能從中找到「幸」和「樂」的人未必是心胸狹窄之人。福特從一場災禍中的一個小小觀察取得事業成功,靠的是敏銳的眼光和獨特的判斷力。
54.每次都是第一次
有個日本商人請一位猶太畫家上館子吃飯。坐定之後,畫家便取出畫筆和紙張,趁等菜之際,給坐在邊上談笑風生的女主人畫起速寫來。
不一會兒,速寫畫好了。畫家遞給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錯,畫得形神畢具。日本商人連聲讚美道:「太棒了,太棒了。」
聽到朋友的奉承,猶太畫家便轉過身來,面對著他,又在紙上勾畫起來,還不時向他伸出左手,豎起大拇指。通常畫家在估計各部位比例時,都用這種簡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見這副架勢,知道這回是在給他畫速寫了。雖然因為位置關係看不見他畫得如何,還是一本正經擺好了姿勢,讓他畫。
日本人一動不動地坐了約有10分鐘。
「好了,畫完了。」畫家說。
聽到這話,日本人才鬆了一口氣,迫不及待地湊過去一看,不禁大吃一驚,畫家畫的根本不是那位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寫。
日本商人連羞帶惱地說:「我特意擺好姿勢,你卻作弄人……」
猶太畫家卻笑著對他說:「我聽說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問別人畫什麼,就以為是在畫自己,還擺好了姿勢。從這一點來看,你同猶太商人相比,還差得遠了。」
到這時,那位日本商人方才明白自己錯在什麼地方:看見畫家第一次畫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對著自己,就以為一定是在畫他了。
日本商人犯了一個猶太人不會犯的毛病:以為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
而實際上,在猶太人的生意經上,明確地寫著一條,叫做:「每次都是初交」。
大啟示:生意場上,真誠是第一要訣,但是切不可掉以輕心失去應有的謹慎。猶太商人就決不會因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鬆對這次生意的各項條件、要求的審視,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這樣做,既保護了自己,也給別人以提醒。
55.「粗心」的兄弟
梅裡特兄弟是從德國移民美國的,定居在密沙比。靠辛勤的工作,兄弟倆積攢了一筆錢。後來,他們意外地發現,密沙比有豐富的鐵礦。兄弟倆決定秘密行動,成立鐵礦公司。他們不動聲色地收購地產,順利成立了鐵礦公司。
洛克菲勒早就對這個鐵礦垂涎三尺,而當他準備動手時,梅裡特兄弟的鐵礦公司已經開始經營運轉。他在等待時機,他決心得到這個鐵礦。
1837年,經濟危機籠罩美國商業,市面銀根告緊,同許多公司一樣,梅裡特兄弟的鐵礦公司也陷入了危機的漩渦之中。兄弟倆愁眉不展,本地的一個牧師來到他們家。兄弟倆恭恭敬敬地將牧師請到家中,當作上賓,在閒聊中,梅裡特兄弟不自覺地談到了現在的經濟危機,並對牧師說鐵礦公司也陷入了危機之中,資金周轉不靈。
這位「熱心」的牧師說:「你們怎麼不早些告訴我呢?我是可以幫助你們一把的啊!」
兄弟倆聽了這話不禁喜出望外,對牧師說:「您有何高見?」
牧師說:「我有一個朋友,看在我的面上,他是可以支援你們需要的周轉資金的。」
兄弟倆說:「您真是個好人,真不知拿什麼感謝您!」
牧師問:「你們要多少錢?」
梅裡特說:「42萬美元。」
牧師很快就寫了封借42萬美元的介紹信。
兄弟倆問:「那麼利息怎麼計算呢?」
牧師大方地說:「我怎能要你們的利息呢?這樣吧,比銀行利率低2厘。」
兄弟倆簡直不能相信,有這樣的好事降臨在他們頭上。
牧師拿出筆墨立了一張借款字據:「今有梅裡特兄弟借到考爾貸款42萬美元整,利息3厘,空口無憑,特立此為證。」
梅裡特兄弟念了字據,覺得沒有什麼遺漏後,便在字據中高興地簽了字。
半年之後,這位牧師又來到梅裡特兄弟家裡,一進門,他十分嚴肅地對兄弟倆說:「我的朋友是洛克菲勒,他早上給我來了電報,要求馬上收回那42萬美元貸款。」
梅裡特兄弟此刻哪兒來42萬美元呢,只好被逼上法庭。
原告律師說:「借據寫的是考爾貸款。考爾貸款是貸款人隨時可收回的貸款,所以它的利息要比一般貸款低,根據美國法律,借款人或者立即還清所借款,或者宣佈破產!」
在這種情況下,兄弟倆只好宣佈破產,將產業出賣,買主當然是洛克菲勒。作價52萬美元。
梅裡特兄弟在創辦鐵礦公司之前知道嚴守秘密,恐有人捷足先登,這一步走得對。然而,當鐵礦公司辦起來之後,他們卻放鬆了警惕:鐵礦依舊為許多人艷羨。
大啟示:在困境中,誰都希望有個人能拉自己一把,而步入商場,人人為利而來。被麻煩弄得焦頭爛額之際,有人相幫的驚喜沖昏了他們的頭腦,失去了做商人應有的警惕,這一點是十分可悲的。
56.一堆廢料
l946年,一對法國父子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羅伯特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得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我的兒子應該說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的把柄看一看。」20年後,羅伯特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瑞士鐘錶上的簧片、奧運會的獎牌。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不過,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並不是他的銅器,而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棄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
由於美國政府出價太低,有好幾個月沒人應標,正在國外旅行的他聽說了這件事,立即乘飛機趕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鋼塊、螺絲和木料,他喜出望外,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字包攬了下來。紐約的許多運輸公司為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對垃圾的處理有嚴格的規定,弄不好就要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就在一些人要看這個得克薩斯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用廢水泥塊和木頭塊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型的鑰匙掛,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像上掃下的灰塵都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使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000倍。
大啟示:想賺大錢僅僅精明是不夠的,要學會聰明。能夠從另一個角度想問題,見他人所不見,想他人未曾想,敢於打破常規,這才是真正的商場高手!
57.全能調查公司
49歲的詹姆斯開辦了一間「全球調查公司」,如果你有些什麼難題,都可以找他商量。別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辦起來還很棘手,其困難程度不亞於辦一件大案。
一位電影製片商要找一個159公斤的胖女人,裸體在彈床上蹦跳。這個任務對詹姆斯來說是最容易不過的了。他花了一天時間便找到3個夠條件願意臨時當演員的肥婆,供製片商挑選。
但有些任務卻是十分棘手的。一名在森林局工作的青年男子,要找一朵埃及蓮花來送給他鍾情的女友。她是個天文學家,他們是在開羅旅遊、參觀古跡時認識的。他相信送一朵埃及蓮花一定可以打動她的芳心。詹姆斯起初以為這真是簡單不過的任務,一口答應下來,怎知那種花不但罕有,而且開花期極短,只有三四天。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在德州大學的實驗室找到一朵,立即空運給那位女士。至於他們能否結成連理,那就不曉得了。
女歌星桃麗·巴頓曾光顧過這位小神探。她發現一種香水,十分喜歡它的氣味,便把這個既無標籤又無牌子的香水瓶交給詹姆斯去查。詹姆斯只能憑瓶底一個編號去找。詹姆斯向4個國家的玻璃廠查詢,終於找到生產這種香水瓶子的工廠,根據他們的客戶名單追查,才知道這家香水廠已歇業17年。詹姆斯鍥而不捨,再從香水廠的職員名單中知道當年配製這種香水的化學師的名字。他向化學師取得香水的配方,拿到一家香粉公司訂造了兩盎司香水。這幾經艱辛得來的兩盎司香水,桃麗·巴頓要付數百美元購買,還要付給詹姆斯867美元的調查費。
一個收藏家委託詹姆斯找尋一個19世紀80年代的火車車廂,並且指定要貨車的末節,專供車長執行任務的那一種,詹姆斯不負所托,在芝加哥一個舊貨商場內找到了這樣一個100年前的舊車廂。
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重病垂危的男人渴望有一頂不是仿造的印第安族戰帽。詹姆斯從紅人保留區裡替他找到一頂,讓那個可憐男子在離開人世之前滿足了心願。
詹姆斯開辦的這間服務公司已有13年,成功地辦妥了7000宗委託事宜。他是根據案情難度來收費的,多數只收150∼300美元。
大啟示:無所不能的前提是相信一切皆可能。任何事物都會存在蛛絲馬跡,當你能發現它並順籐摸瓜時,會發現自己已經做到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58.找金子
自從傳言有人在薩文河畔散步時無意發現金子後,這裡便常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們都想成為富翁,於是尋遍了整個河床,還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確,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為一無所得而只好掃興歸去。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駐紮在這裡,繼續尋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在河床附近買了一塊沒人要的土地,一個人默默地工作。他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錢都押在這塊土地上。他埋頭苦幹了幾個月,直到土地全變成坑坑窪窪,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塊土地,但連一丁點金子都沒看見。
六個月以後,他連買麵包的錢都快沒有了。於是他準備離開這兒到別處去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