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啟迪 第3章 真愛無限 (3)
    看到這令人傷心的一幕,他想起了曾經對兒子做出的承諾:「不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會在你身邊。」至此,父親熱淚滿眶。面對看起來是如此絕望的瓦礫堆,父親的腦中仍記著他對兒子的諾言。

    他開始努力回想兒子每天早上上學的必經之路,終於記起兒子的教室應該就在那幢建築物邊上,他跑到那兒,開始在碎石瓦礫中挖掘搜尋兒子的下落。

    當父親正在挖掘時,其他悲傷的學生家長趕到現場,悲傷欲絕地叫著:「我的兒子呀!」「我的女兒呀!」有些好意的家長試著把這位父親勸離現場,告訴他「一切都太遲了!」「無濟於事的。」「算了吧!」等等。

    面對這種勸告,這位父親只是一一回答他們:「你們要幫助我嗎?」然後繼續進行挖掘工作,一瓦一礫地尋找他的兒子。

    不久,消防隊隊長出現了,也試著把這位父親勸走,對他說:「火災頻傳,處處隨時可能發生爆炸,你留在這裡太危險了,這邊的事我們會處理,你快點回家吧!」

    而父親卻仍然回答著:「你們要幫助我嗎?」

    警察也趕到現場,同樣讓父親離開。這位父親依舊回答:「你們要幫助我嗎?」

    然而,卻沒有一個人幫助他。

    只為了要知道親愛的兒子是生是死,父親獨自一人鼓起勇氣,繼續進行他的工作。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挖掘的工作持續了38小時之後,父親推開了塊大石頭,聽到了兒子的聲音。父親尖叫著:「阿曼!」他聽到回音:「爸爸嗎?是我,爸爸,我告訴其他的小朋友說,如果你活著,你會來救我。如果我獲救時,他們也獲救了。你答應過我的:『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在我身邊』,你做到了,爸爸!」

    「你那裡的情況怎樣?」父親問。

    「我們有33個,其中只有14個活著。爸爸,我們好害怕,又渴又餓,謝天謝地,你在這兒。教室倒塌時,剛好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洞,救了我們。」

    「快出來吧!兒子!」

    「不,爸爸,讓其他小朋友先出去吧!因為我知道你會接我的!不管發生什麼事,我知道你都會在我身邊!」

    大啟迪:如果你自己都覺著沒希望了,誰還能給你希望呢?不到最後,堅決不要放棄任何一絲哪怕是極其微小的希望。堅定地循著自己的希望出發,直到盡力實現這個希望。

    盛開的鮮花

    最美好的玫瑰花永遠是盛開在茂密的草叢中。

    ——尼采

    一連好幾年,這位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個不相識的婦人的來信,信裡附著鈔票,要他每週給她兒子的墓地放一束鮮花。

    後來有一天,他們見面了。

    那天,一輛小車停在公墓大門口,司機匆匆來到守墓人的小屋,說:「夫人在門口車上,她病得走不動,請你過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紀的婦人坐在車上,表情有幾分高貴,但眼神哀傷,毫無光彩。她懷抱著一大束鮮花。

    「獻花。」守墓人答道。

    「對,給我兒子。」

    「我一次也沒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親自來,」夫人溫柔地說,「因為醫生證實我活不了幾個禮拜。死了倒好,活著也沒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兒子,親手來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巴著眼睛,苦笑了一下,決定再講幾句:「我說,夫人,這幾年您常寄錢來買花,我總覺得可惜。」

    「可惜?」

    「鮮花擱在那兒,幾天就干了。沒人聞,沒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這麼想的?」

    「是的,夫人,你別見怪。我是想起來自己常去孤兒院,那兒的人可愛花了。他們愛看花,愛聞花。那兒都是活人,可這墓裡的人哪個活著?」

    老夫人沒有做聲。她只是默默地禱告了一陣,沒留話便走了。守墓人後悔自己剛才說的一番話太欠考慮,這會使她受不了。

    可是幾個月後,這位老婦人又忽然來訪,把守墓人驚得目瞪口呆:她這回是自己開車來的。

    「我把花都給孤兒院的人們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著,「你說得對,他們看到花可高興了,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轉了,醫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覺得活著還有些用處。」

    大啟迪:活著要對別人有些用處才能快活,才能夠使自己身心健康;鮮花擺在合適的地方才能發出最吸引人的芳香。任何事物都應該出現在它應當出現的地方,才能最大地發揮它的價值。

    把敵人也要當人

    愛你的仇敵吧,就像愛你的兄弟,因為愛可以溶解一切仇恨。

    ——梭羅

    1944年冬天,蘇軍已經把德軍趕出了國門,成百萬的德國兵被俘虜。每天,都有一隊隊的德國戰俘面容憔悴地從莫斯科大街上穿過。當德國兵從街道走過時,所有的馬路都擠滿了人。蘇軍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戰俘和圍觀者之間。圍觀者大部分是婦女。她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戰爭的受害者,或者是父親,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兒子,都讓德寇殺死了。她們每一個人,都和德國人有著一筆血債。

    婦女們懷著滿腔仇恨,當俘虜們出現時,她們把一雙雙勤勞的手攥成了拳頭,士兵和警察們竭盡全力阻擋著她們。生怕她們控制不住自己的衝動。

    這時,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穿著一雙戰爭年代的破舊的長筒靴。她走到一個警察身邊,希望警察能讓她走近俘虜。警察同意了這個老婦人的請求。

    她到了俘虜身邊,從懷裡掏出一個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東西。裡面是一塊黑麵包,她不好意思地把這塊黑麵包塞到了一個疲憊不堪的、兩條腿勉強支撐得住的俘虜的衣袋裡。看著她身後那些充滿仇恨的同胞們,她開口說話了:「當這些人手持武器出現在戰場上時,他們是敵人。可當他們解除了武裝出現在街道上時,他們是跟所有別的人,跟『我們』和『自己』一樣具有共同外形、共同人性的人。」

    於是,整個氣氛改變了。婦女們從四面八方一齊擁向俘虜,把麵包、香煙等各種東西塞給這些戰俘。

    這些人已經不是敵人了。這些人已經是人了……

    大啟迪:究竟是把敵人變成人,還是把人變成敵人,這裡體現了人類靈魂走向的兩種可能性:一種走向通往天使,一種走向通往魔鬼。人類真是一個極其奇怪的群體,他們高貴的時候那麼高貴,凶狠下流的時候竟然那麼不講道理。

    女孩的《家庭新聞》

    世界上最珍貴的不是珍珠、瑪瑙、鑽石……而是親人間的真情,親情永遠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伏爾泰

    鮑勃因為工作關係,要閱讀許多種刊物,其中最喜歡的一本,名叫《家庭新聞》。它的主編是伊利諾斯州萊爾鎮14歲的女孩希瑟·柯克。

    希瑟認為她所有的親戚都應該知道彼此的近況,因此每隔幾個月,她就編一期《家庭新聞》。她母親把它複印50份,她就把它們一一寄出。收到《家庭新聞》的親戚有73人,分別在九個州,年齡從4歲到94歲。由於這份報,希瑟的家庭能夠保持聯繫,這是大多數家庭都辦不到的。

    鮑勃喜歡《家庭新聞》,是因為它溫馨親切,那上面寫的都是些普通而簡單的話語,但對於閱讀它的人來說,卻十分有用。

    以下是它的一些「報道」:

    「凱文參加高爾夫球比賽,在他那一組得了第一名,他開心極了!」

    「麥特長出了第二顆牙。他整天在地上來回跑,到他想到的地方去。」

    「奶奶、希瑟和凱文一起把落葉掃到一起,然後在後院把它們燒掉。發出很多煙,飄到了街上。」

    「斯提夫買了輛新的小貨車,深藍色的,你簡直可以住在裡面。」

    「希瑟開始編《家庭新聞》時,只有七歲。」她母親珍妮·艾騰朵夫說,「那時我沒有預料它能維持到今天。可是對她和我們家裡每個人來說,這刊物顯然很重要。它發揚了一種團結作用。我的小叔湯姆捐錢買郵票。叔叔法蘭克從不寫信給別人,但居然寫信給希瑟,請她繼續出報——他不可能收到比它更重要的報紙。」

    希瑟不認為編這份報是苦差。

    「它很有趣,」她說,「我一有時間就去拜訪親人,看有沒有新鮮事,然後發表在下一期,最令我開心的事情是聽到親人說它對他們多麼重要。我計劃一直編下去,直到我真正老了——比方說18歲。」

    大啟迪:世界每天發生許多重大的新聞,諸如克林頓緋聞、歐佩克油價浮動、聯合國官員變更等等國際新聞,值得我們關心,然而家庭、親朋之間的「小新聞」對我們更有意義。不一定非要編家庭報紙,可以打個電話、發個E-mail,親人們之間的這種溝通交流更有益於增進感情,增進瞭解,加強親人的聯絡。

    歸來的浪子

    真正能感動人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

    ——培根

    他們一行共六人,三個小伙子,三個姑娘,正動身去佛羅里達州的某海濱勝地度假。他們的紙袋裡裝著三明治和酒,在34號街他們搭上了長途汽車。紐約城陰冷的春天在他們身後悄然隱去。現在,他們渴望著金色的沙灘和滾滾的海潮。

    車過新澤西時,他們發現車上有個叫溫葛的人像被「定身法」定住似的一動不動,一聲不吭。

    在幾天漫長的旅途中,年輕人的熱情終於感染了溫葛,他開始痛苦地、緩緩地對他們說起了自己的生平。這四年他一直在紐約坐牢,而現在他正要回家去。

    「您有妻子嗎?」

    「不知道。」

    「怎麼會不知道?」大家都吃了一驚。

    「唉。怎麼給您說呢。我在牢裡寫信給妻子,對她說:瑪莎,如果你不能等我,我是理解你的。我說我將離家很久。要是她無法忍受,要是孩子們經常問為什麼沒有了爸爸——那會刺痛她的心的。那麼,你可以將我忘卻而另找一個丈夫。真是,她算得上是個好女人,我告訴她不用給我回信,什麼都不用,而她後來也的確沒給我寫回信。三年半了一直音訊全無。」

    「現在你在回家的路上——她也不知道嗎?」

    「是這麼回事。」他難為情地說,「上星期,當我確知我將提前出獄時,我寫信告訴她:如果她已改嫁,我能原諒她,不過要是她還是獨身一人,要是她還不厭棄我,那她應該讓我知道。我們一直住在布朗斯威克鎮,就在賈克遜村的前一站。一進鎮,就可以看到一株大橡樹。我告訴她:假如她要我回家,就可以在樹上掛一條黃手絹,假如她不願我回去,那她完全可以忘記此事,見不到黃手絹,我將自奔前程——前面的路還長著呢。」

    「呀,原來是這麼回事!」年輕人一時不知道說些什麼才好。

    溫葛拿出他妻子和三個孩子的照片給他們看。距布朗斯威克鎮只有20公里了,年輕人趕忙坐到右邊靠窗的座位上,等待那一棵大橡樹撲入眼簾。而溫葛心怯,他不敢再向窗外觀望。他重新板起一張木然的臉,似乎正努力使自己鎮靜下來。

    突然,晴天一聲霹靂——青年們一下子都站起身,爆發出一陣歡呼!他們一個個歡喜若狂,手舞足蹈。

    只有溫葛不知所措,呆若木雞。

    大橡樹上掛滿了黃手絹,20條,30條,也許有幾百條吧——好像微風中飄揚著一面面歡迎他的旗幟。在年輕人的呼喊聲中,老囚犯慢慢地從座位上站起身,向車門走去,他邁出了回家的步子,腰桿挺得直直的。

    大啟迪:樹上的黃手絹是最能夠給老囚犯信心和溫暖的標誌,因為那是愛的象徵。只有愛才能讓世界更美麗,只有愛才能挽救一切,世界上最美好的莫過於真愛。多少人為愛拋棄一切,為愛魂牽夢繞。

    化雪之愛

    愛情啊!你是一位殘酷的女神,因為你經常會使人發瘋。

    ——惠特曼

    在落基山脈普利斯特裡山谷附近,年輕英俊的橄欖球運動員卡羅吻著他心愛的未婚妻貝蒂,貝蒂含羞地依偎在卡羅胸前,什麼也沒說,她早已沉醉在詩一般甜蜜浪漫的幻想中了。卡羅和貝蒂情意綿綿了一會兒,然後開始滑雪。但是很快兩個人就迷了路,闖入一塊也許從來就沒有人到過的雪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