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老天爺呀!」女士驚呼起來,「我這是在幹什麼事呀!」她對托爾斯泰急切地解釋說:「托爾斯泰先生!托爾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兒上,請別計較!請把硬幣還給我吧,我怎麼會給您小費,多不好意思!我這是幹出什麼事來啦。」
「太太,您幹嗎這麼激動?」托爾斯泰平靜地說,「您又沒做什麼壞事!這個硬幣是我掙來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長鳴,列車緩緩開動,帶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爾斯泰微笑著,目送列車遠去,又繼續他的旅行了。
大哲理:如何對待別人的誤會確實是一門大的學問。有修養的人在與別人交往之時,不會因別人對自己的誤會而加以譏諷,他們常常以坦然的態度接受,以輕鬆的方式化解別人發現誤會後的尷尬,給別人留足了情面,也尊重了自己。
斯塔騰島的擺渡船
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美麗姑娘珍妮,到紐約後,無法謀生,想在曼哈頓跳海自殺。一個過路的水手攔住了她:「你怎麼想到幹這種可怕的事?」她用蹩腳的英語嗚咽著說:「我好幾個月在紐約。沒有工作沒有錢。我想回家。我媽媽、爸爸在布宜諾斯艾利斯。」
水手聽後,想了一會兒,對珍妮說:「聽著,姑娘。我那艘船今晚起航開往威爾明頓,然後去邁阿密、巴拿馬,6個星期後我們就能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了。我可以把你藏在船上的救生艇裡。」
這真是福從天降。當天晚上,水手把她偷偷帶上了船,安置在一隻救生艇裡,上面蓋著防水帆布。幾小時後,船起航了。
每天,這船從一個港口緩慢地開往另一個港口。晚上,水手給姑娘送去食物和飲料。姑娘對恩人充滿感激之情,他們之間的關係也一天天地微妙起來。第9天夜晚,水手吻了她;第10天夜晚,他得到了更多。
真是一場救生艇上的羅曼史,但事情並沒有完。
一天清晨,船長發現一隻救生艇的防水帆布鬆了,就動手要紮緊,這下發現了瑟瑟發抖的偷渡者。「你是什麼人?」
姑娘嚇壞了,只得把自己的冒險經歷告訴了船長。船長皺起了眉頭:「老天爺!那無賴叫什麼名字?」
「他不是無賴!他仁慈,他好,他——」
「你呀!」船長怒氣沖沖地喊道,「這是紐約斯塔騰島的擺渡船!」
大哲理:不要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否則不但沒有給自己帶來好運,反而危害了自己。在接受幫助之前一定要識別真偽,以免遇到的是披著羊皮的狼,而自己卻把他看作自己的恩人。
只需一分鐘
著名教育家班傑明曾經接到過一個年輕人的求救電話,他嚮往成功卻屢屢受阻,渴望得到班傑明的指點,於是,班傑明和年輕人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那個年輕人如約而至,走到門口卻發現班傑明的房門大敞著,眼前的景象令年輕人大吃一驚——班傑明的房間亂七八糟,狼藉一片。沒等年輕人開口,班傑明就向年輕人打招呼說:「你看我這太亂了,請你等我一分鐘吧。」他邊說邊把房門關上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班傑明又打開了房門,並熱情地把年輕人讓到了客廳。這時,呈現在年輕人眼前的是一個非常整齊的房間,桌上還放了兩瓶剛倒好的紅酒。班傑明舉著酒杯說:「乾杯,年輕人,你已經得到答案了吧。」
年輕人很尷尬地說:「可是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這難道還不夠嗎?」班傑明一邊看著自己的房間一邊說,「你進來又有一分鐘了。」
「一分鐘?」年輕人若有所思地說,「我明白了,你讓我懂得了一分鐘的價值,一分鐘是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的。」
大哲理:一分鐘也許太微不足道了,但是一分鐘卻又是如此重要。在你的人生中,不要認為一分鐘不足掛齒,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能夠很好地把握住了每一個一分鐘,那麼你的人生也會因為這一分鐘而改變。
獨特的叫法
從前,有個神態異常的英國紳士,從集市上僱傭了一位小女孩。回家後對她說:「我家一切東西的名稱都與眾不同,各有獨特的叫法。」紳士頓了一下,便一本正經地教了起來,「你準備怎麼稱呼我呢?」
「稱您東家或先生吧,隨您喜歡,老爺。」小姑娘回答說。
「不對,應該稱我『太上大老爺』。」紳士搖搖頭,又指著床問,「這又叫什麼呢?」
「寢具或床鋪都可以,太上大老爺。」
「不對,這是我的『白天鵝』。那麼,這叫什麼?」他指著自己的褲子問。
「褲子或下裝都行,太上大老爺。」
「你該叫它『雙筒套管』。」他把頭轉了過去,指著一隻花貓問,「你把它叫作什麼呢?」
「小貓或者貓咪,太上大老爺。」
「從今以後,你該叫它『留鬍鬚的小猴子』。」他把眼珠轉了一下,又指著爐火說,「嗯,那麼這個呢?」
「火焰或火苗吧,太上大老爺。」
「你該稱它『紅色的小公雞』。」他隨手拿起一碗水,繼續問,「這個呢?」
「清水或淨水,太上大老爺。」
「不,這是——『潔淨的聖泉』。那麼對我這個家又該怎麼叫呢?」他邊問,邊指點著自己的房子。
「房子或是住宅,太上大老爺。」
「你應當稱它為『山中之山』。」
過了幾天,小姑娘已經能把這些獨特的叫法記得牢牢的了。
一天深夜,驚惶失措的小姑娘突然喚醒了主人:「啊,太上大老爺吶!快點從您自己的白天鵝背上爬下來,套上雙筒套管吧!紅色小公雞的火星落到留鬍鬚的小猴子的尾巴上啦!趕快去取潔淨的聖泉,不然紅色小公雞就要把你的山中之山整個吃下去啦。」
可是,等到這個老爺明白過來到底出了什麼事時,他的房子已快要燒光了。
大哲理:不要事事只想著標新立異,而忽視了一般的常規,這樣只能更加孤立自己,使自己限入困難的境地。最好能夠做到入鄉隨俗,給自己以更大的空間,既快樂了自己也感染了別人。
上將與下士
喬治·華盛頓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任總統,就是他領導美國人民為了自由為了獨立浴血奮戰,趕走了統治者。
喬治·結盛頓是個偉人,但並非後人所想像的,他專做偉大的事,把不偉大的事都留給不偉大的人去做。實際上,他若在你面前,你會覺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樣,一樣的誠實,一樣的熱情,一樣的與人為善。
有一天,他身穿沒膝的大衣,獨自一人走出營地。他所遇到的士兵沒有一個認出他。在一處,他看到一個下士領著手下的士兵築堡壘。
「加把勁!」那個下士對抬著巨大石塊的士兵們喊道:「一,二,加把勁!」但是那下士自己的雙手連碰石塊一下都不碰,因為石塊很重,士兵們一直沒有把它放到位置上。他們的力氣幾乎用盡,石塊就要滾落下來。
這時,華盛頓已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強勁的臂膀頂住石塊。這一援助很及時,石塊終於放到位置。士兵們轉過身,擁抱華盛頓,表示感謝。
「你為什麼光喊『加把勁』而讓自己的手放到衣袋裡呢?」華盛頓問那下士。
「你問我?難道你看不出我是這裡的下士嗎?」
「哦,這倒是真的!」華盛頓說著,解開大衣鈕扣,向這位鼻孔朝天,背絞手的下士露出他的軍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將。不過下次再抬重東西時,你就叫上我!」
你可以想像,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華盛頓本人,是多麼羞愧。
大哲理:在面對工作時,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共同的任務。不要過分看重自己的名譽和地位,主動地把自己從人民群眾當中分裂出來,而應該與大家融合在一起,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真正的「教養」
許多人錯誤地認為,由於亨利·福特接受的「學校教育」很少,所以他不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芝加哥一家報紙在一篇社論中稱亨利·福特是「一個無知的和平主義者」。福特先生不滿這種指責,向法院控告這家報紙譭謗他的名譽。當法院審理這個案子時,這家報紙的律師要求福特先生坐上證人席,以便向陪審團證明福特先生確實無知。這位律師詢問了福特先生很多問題,企圖證明福特先生雖然擁有許多關於汽車製造的專業知識,但總的來說,他卻是一個很無知的人。
福特先生被問的問題很多,如「班尼迪特·阿諾德是何許人?」「1776年英國派了多少士兵前往美洲鎮壓叛亂?」……對後面的問題,福特先生回答說:「我不知道英國究竟派多少士兵,但我聽說,派出去的士兵比後來生還回國的士兵多很多。」福特先生對這種問題很厭煩,在回答一個特別具有攻擊性的問題時,他向前傾身,用手指著向他提問題的律師說:「如果我真的想回答你剛剛提出的這個愚蠢的問題,或其他問題,讓我提醒你,在我辦公桌上有一排按鈕,只要我按一下,馬上就會有人來回答這些問題。我身邊既然有那麼多專家能夠把我們需要的任何知識提供給我,我為什麼還要在我腦子中塞進那麼多的一般知識?」
這種回答當然是合乎邏輯的,這個答案也使律師啞口無言。法庭上的每一個人也明白,這是一個有教養的人的答案,而不是一個無知者所能提出的答案。任何人只要知道他在需要某種知識時,可從何處取得這種知識,以及知道如何把知識組織成明確的行動計劃,那麼他就可以算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亨利·福特在他的「智囊團」的協助下,掌握了他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從而使他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物之一。
大哲理:一個人有無教養,不在於他在學校受教育的多少,而在於他是如何學習的。會學習的人,常常去學那些實用的東西,只有這些知識才能使你做到事辦功倍,有助於發揮自己的特長,有助於事業的成功,這才是一門真正的學問。
一枚鐵釘
國王查理三世和公爵亨利準備拚死一戰,這場戰鬥將決定誰統治英國。
戰鬥進行的當天早上,查理派一個馬伕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
「快點給它釘掌,」馬伕對鐵匠說,「國王希望騎著它打頭陣。」
「你得等等,」鐵匠回答,「我前幾天給國王全軍的馬都釘了掌,現在我得找點兒鐵片來。」
「我等不及了。」馬伕不耐煩地叫道。
鐵匠埋頭幹活,從一根鐵條上弄下四個馬掌,把它們砸平、整形,固定在馬蹄上,然後開始釘釘子。釘了三個掌後,他發現沒有釘子來釘第四個掌了。
鐵匠原本準備砸釘子將馬掌釘好的,但在馬伕的催促下,只好將馬掌掛在蹄子下。
兩軍交鋒了,查理國王就在軍隊的陣中,他衝鋒陷陣,指揮士兵迎戰敵人。
遠遠地,他看見在戰場另一頭自己的幾個士兵退怯了。如果別人看見他們這樣,也會後退的,所以查理快速衝向那個缺口,召喚士兵調頭戰鬥。
他還沒走到一半,那只掛著的馬掌掉了,戰馬跌翻在地,查理也被掀在地上。
國王還沒有抓住韁繩,驚恐的畜生就跳起來逃走了。查理環顧四周,他的士兵紛紛轉身撤退,亨利的軍隊包圍了上來。
他在空中揮舞寶劍,「馬!」他喊道,「一匹馬,我的國家傾覆就因為這一匹馬。」
大哲理:少了一枚鐵釘,丟了一隻馬掌;少了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任何事物都是一環套一環的,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要因為一些小節而損失了全局。
動用別人的石頭
年幼的富蘭克林很喜歡釣魚,只要有閒暇時間,他就一定會在磨坊附近的池塘邊釣魚,在那裡他能釣到各種各樣的魚。那是一片很深的泥塘,每當他和小夥伴們釣到魚的時候,孩子們不得不站在泥塘裡才能抓到它們。
一天,富蘭克林站在泥塘裡對他的同伴們說:「站在這些臭泥裡實在是不好受!」
「說得對!」另外的男孩子們一起附和著,「要是能有別的地方可站那該多好!」
他們發現在不遠的地方有很多塊大石頭,工人們打算在那裡建造一個房子。富蘭克林站在石堆上說:「我有一個主意,我們用這些石頭在這裡建造一個小碼頭。看見這些石頭了嗎?我們要把這些石頭運到水邊,來實現我們的計劃。你們說怎麼樣?」
「好!好!」孩子們高喊,「就這麼定了,今天晚上開始行動!」
在約好的時間裡,孩子們到齊了,並開始搬運石頭。最後他們終於把所有的石頭都運走了,並建成了一個小碼頭。大功告成的時候,孩子們高興地歡呼著,然後飛快地跑回家去睡覺,夢想著第二天的開心。
第二天早上,工人們驚奇地發現所有的石頭都不見了!他們跟蹤地上的腳印,很快找到了那些失蹤的石頭。
「那些小混蛋,他們偷走了我們的石頭,建造了一個供他們釣魚的小碼頭。這些小鬼,他們幹得還真不錯呢!」
後來工人把這些小鬼告上了法庭。幸運的是,石頭的主人是一位紳士,他原諒了孩子們,因為他覺得這件事的領導者——年幼的富蘭克林,有著幹大事的氣魄。
「本傑明,到這兒來。」老富蘭克林先生用他一貫嚴厲、低沉的聲音說道。「是什麼竟然會讓你去動並不屬於你的東西?」
「如果只是為我自己的利益,我絕不會想到要那麼去做,但我們建的碼頭是為了大家方便。如果用這些石頭來建房子,那只有房子的主人才能享用,而我用這些石頭建成碼頭卻能為更多的人服務。」小富蘭克林的回答讓父親很吃驚。
「我的孩子,」富蘭克林先生嚴肅地說,「你的做法對公眾的傷害比對石頭主人的傷害還要大。」
大哲理:人類的一切苦難,無論是個人的苦難還是公眾的苦難,都來自於人們忽略了一個真理,那就是罪惡只能帶來罪惡,正當的目的只能通過正當的手段才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