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海洋,無所選擇的吸收反而會阻礙分析問題。在建立合理知識結構的過程中,重點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哪些必須具備,哪些可以省略?這樣,才能確保合理知識結構構建的有的放矢。
人們大概都熟悉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著名偵探福爾摩斯,我們就來剖析一下他的知識結構是如何圍繞他的專業建立的。在「血字的研究」這一片斷中,清晰地把福爾摩斯的知識披露出來。
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學識範圍:
●文學知識——無;
●哲學知識——無;
●天文學知識——無;
●政治學知識——淺薄;
●植物學知識——不全面,但對於莨蓿制劑和鴉片卻知之甚詳。對毒劑有一般的瞭解,而對於實用園藝學卻一無所知;
●地質學知識——偏於實用,但也有限。但他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土質。他在散步回來後,曾把濺在他褲子上的泥點給我看,並且能根據泥點的顏色和堅實程度說明是在倫敦什麼地方濺上的;
●化學知識——精深;
●解剖學結構——準確,但無系統;
●驚險文學——很廣博,他似乎對近一世紀中發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深知底細;
●提琴拉得很好;
●善使棍棒,也精於拳術;
●關於英國法律方面,他具有充分實用的知識。
福爾摩斯雖然是個假想人物,但他的知識結構卻是柯南·道爾為19世紀偵探家精心設計的。這樣一個知識結構,如果憑空擺在那裡,就會使人感到不倫不類,但如果同某一特定的職業(偵探)聯繫起來,就會使人感到這在當時可能是一個偵探家的最佳知識結構。因為在這個知識結構中,偵探所需要的專業基礎知識佔有了相當大的比例,正是這樣一個知識結構,使得福爾摩斯通過分析偵破了許多案件。
3.遷移滲透性原則
遷移滲透性原則體現的是知識的相互交叉、相互派生的特徵。
知識不是孤立分散的,相近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互相促進,而且在一定情況下也可以相互轉化和派生。尤其是隨著新的科學方法和思維觀念的出現,知識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遷移日益增多,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大量湧現,黑格爾預言的自然科學奔向社會科學的洪流已經成為現實,比如數學已經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多個學科領域。
我們在掌握現有的相關知識的同時,還要善於將已有知識相互深透,將知識學活,用知識創新知識,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變為一個不斷向外擴張的體系。
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個廣泛的知識面。這並不是對上面第二點的否決,因為這根本是一個問題的不同方面。無數事實說明,多掌握一門知識,就多一條分析時的思路。具有豐富知識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分析出問題。一個有較多空間結構知識的人,熟悉各種空間幾何圖形的人,比一個只能看懂平面圖形,只有兩面結構知識的人,分析能力就會強得多。如果只限於鑽研一個狹窄領域,讓知識局限在一點上,就難以把自己的思維延伸到其他領域。
猶太人就是「雜學博士」。與猶太人進餐時,他們的話題涉及政治、經濟、歷史等各個領域。即使與買賣沒有多大關係的東西,猶太人也相當瞭解。比如,棲息在大西洋海底的魚的名字;汽車的結構;植物的種類。其瞭解程度幾乎與專家不相上下。這些廣博的知識,不僅豐富了猶太人的話題和人生,而且對他們在做生意時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為有著寬泛多樣的知識面,猶太人才能左右逢源,富可敵國。
4.動態性原則
在對知識結構進行架構的過程中,動態性原則體現的是知識的發展規律,不能期望建立一個一勞永逸的知識結構。
在信息時代,知識的更新更加頻繁,一個人昨天建立的知識結構,如果今天不充實更新,它的價值就會降低。只有用動態性原則要求自己,不斷在舊有的知識結構中疊加新的內容,才能把握更多稍縱即失的機會。
而較強的吸納知識的能力包括佔有一定知識儲量的能力和不斷重新分析更新的能力。當一無所知的時候,吸納知識可採取一定的模仿性接受;具備一定基礎時,應當加強對知識的消化吸收,保持對知識的更新,在此基礎上獨立自主地進行分析思維。當舊的基礎知識或舊的前沿知識需要更新時,主體不及時地加以更新,新舊知識就會產生矛盾。這種舊的知識就可能對主體以後的認識起消極作用,限制他的新思想萌芽。如果固守舊理論、舊立場,就必然犯錯誤,從而影響整個思維過程的順利進行。科學史上有不少例子說明堅持舊的觀點,死守舊知識,必然阻礙思路。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路之前,很多人都堅信地球是方的,他們甚至愚昧地不敢多走出自己的領地半步,生怕自己會掉到地球之外去。哥倫布準備環球航行的時候,沒有幾個人支持他,甚至有很多人譏笑他,認為他是自尋死亡。但是哥倫布卻因為善於接受新知識,而相信地球是圓的,相信只要沿著直線一直走下去,肯定還會回到原來的地方。最後,哥倫布雖然沒有完成這個設想,但是,他發現了美洲大陸,也是一大貢獻。
知識的更新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基礎知識的更新。它主要表現為前沿知識向基礎知識轉化。當新的前沿知識大大向前發展,舊的前沿知識被有關的人們廣泛地接受和普遍運用時,它就會轉化為基礎知識。如果這種知識與原來的基礎知識相衝突,便要求主體拋棄原來的基礎知識,用新轉化來的知識取代之。
二是前沿知識的更新。它主要表現為不斷汲取各種新信息,掌握思維「前線」的動態。當新的前沿知識出現,舊的前沿知識便失去其「前沿性」或者「前沿性」不足,這時必須立即用新的前沿知識代替它。
立合理知識結構的4個原則,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並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是揭示了一個合理知識結構的必不可少的4個方面。因此,只有將4個原則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起到指導作用。
二、建立合理性途徑
拿破侖決定攻擊意大利後,並沒有輕易起兵,而是廣泛地聽取各方面有經驗的人士的建議,但是他又不完全局限於已有的經驗,而是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果敢的性格在經過認真細緻的分析後作出判斷:正面進攻只有失敗,只能另想辦法。但當他聽說有越過阿爾卑斯山的可能時,立即作出決定,他的獨立分析為他贏得了這場戰爭。拿破侖之所以叱吒歐洲多年,他完善的知識結構和細緻的分析判斷能力起了關鍵作用。
那麼怎樣才能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和細緻的分析判斷能力呢?通常的情況,獲得知識的途徑籠統來說有3種:親身體驗、證實別人的體驗、讀別人的報告,而這3種方式都有可能出錯。
1.親身體驗
這是3種途徑中最可靠的了。但是,即使是這一途徑也並不完善。我們並不是簡單地接受體驗,並將它們原封貯藏在頭腦裡。實際上,我們要拿這些體驗同先前經驗作比較,對它們進行分類、解釋和評價,作出有關的假定等等。所有這些過程都可以是默默地進行,我們自己未必有所察覺。但其中任何缺陷都會使我們的經驗偏離事實。
讓我們看一個例子。
羅斯生在一個信教的家庭裡。她現在是教區學校的學生,參加教區所有的宗教慶典,包括聖誕節。她知道聖誕節是一種盛大的基督教節日,而且在她的一生中將總是神聖的一天。從此她就不知不覺地形成了一種觀點,認為在基督教的歷史上從來如此。這種概念開始時是模糊的,後來便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信念了。她甚至想像老師在課堂上也是這麼講的。對她來說,聖誕節從來就是重大的基督教節日。
但事實上,她搞錯了。在17世紀的英格蘭,清教徒嚴禁慶祝聖誕。他們認為過聖誕節是異教徒的習俗。同樣,在新英格蘭殖民地,也曾出現過這種情形。直到1856年,聖誕節在馬薩諸塞州才成為一個法定節日。
由於我們的感知不是被動地接受客觀事物,而受到情感和心理過程的影響,因此,我們的感知一般並不是現實的映像。事實上,它們有時是嚴重歪曲現實的。從而影響了我們思考和分析問題。
2.證實別人的體驗
在分析活動中,精確的觀察當然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我們常常缺乏足夠精確的觀察。我們在觀察事物時,常常是戴著有色眼鏡。這種有色眼鏡,便是我們自己的經歷和觀念。
比如,我們認為黑人體育能力較白人強,就好像看到黑人運動隊戰勝了白人運動隊。而實際上,這並沒有發生,我們認為意大利人天生是壞脾氣,就好像看到一個意大利人講話時手勢猛烈,似乎在大發雷霆,準備拳腳相加。而實際上,那些姿勢並非不友好的表示。
觀察之所以會失真,是因為我們總是先聽說一件事,然後才去觀察,沒有加以客觀的分析和辨別。這樣,在親身觀察之前,就有了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或想像。如果提高認識能力,這種先入為主的觀點將深深影響我們的認識過程。特別是,偏見會使我們把自己稍微瞭解的東西當作很熟悉的;把稍微有些新鮮的東西當作完全陌生的。這些觀念都是由很不起眼的信號所引起的——信號可能是比較真實的線索,也可能是模糊的類比。不管怎樣,一旦信號引起偏見,就會與從前的各種想像匯合起來,似乎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想像,進而就會影響到我們對一些問題分析的態度和角度。
枷凡和柯利娜是鄰居,她們經常一起玩。一天,柯利娜的懷表找不到了,由於當時只有枷凡在場,柯利娜就懷疑是枷凡偷了。於是,她就漸漸地疏遠枷凡,上學的時候也不一起走了,也不一起玩了。而且,她甚至「發現」枷凡真的就是一副賊的樣子:眼珠賊溜溜的,不敢正眼看自己;走起路來東張西望;書包裡一定放著自己的懷表,要不,枷凡怎麼老是把手放在書包上呢……
直到有一天,柯利娜在自己的沙發底下發現了自己的懷表,她才知道自己誤會枷凡了,她為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感到非常地內疚。
可見,先入為見的感覺是多麼的可怕。在現實生活中,要想擁有正確的分析力,必須擯棄這種觀念,做到科學的分析。
3.報道或傳聞
這一途徑包括新聞廣播、書、雜誌、長輩的教導等等。向我們傳授知識和信息的人,大多數當然是想盡可能準確地告訴我們,而不是有意歪曲或誤傳。我們是想讓我們分享信息。但由於人都不免出錯,我們所得知的信息中似乎有相當一部分是不真實的。那麼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們的分析結果不能夠客觀、準確。
三分析的眼睛
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的景色就越壯闊。
——柏拉圖
一、重要的「眼睛」
在分析的過程中,眼睛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裡的眼睛,並不只是指我們臉上可以視物的器官,而是一種觀察感知的能力。因為這種觀察感知的能力就像眼睛之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一樣,對於分析的能力培養也起著重要的影響。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主要手段,它在人們的一切實踐活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觀察力是智力活動的源泉和門戶,人們通過觀察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獲得有關事物的鮮明而具體的印象,再經過思維活動的加工、提煉,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
達爾文曾對自己的工作作過這樣的評價:「我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俄國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他實驗室建築物上刻著:「觀察、觀察、再觀察。」
觀察力是人類智力結構的重要基礎,是分析的起點,是聰明大腦的「眼睛」,所以有人說:「思維是核心,觀察是入門」。
首先,我們知道,一個正常人從外界接觸到的信息有80%以上都是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通道傳入大腦。沒有觀察,智力發展就好像樹木生長沒有了土壤、江河湖海沒有了水的源頭一樣,失去了根本。
其次,觀察力的發展離不開分析力的進步,而分析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人們認識事物,都由觀察開始,繼而開始注意、記憶和思維分析。因而觀察是認識的出發點,同時又借助於思維分析提高來發展優良的觀察力。如果一個人的觀察力低,那麼他的記憶對像往往模糊而不確切、不突出,回憶過去感知過的事物時就常常模稜兩可。因此,在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分析和判斷時就不能做到快速而準確,顯得理不直、氣不壯,因而,綜合分析和思維判斷能力就會差,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影響。這樣就會導致在以後的觀察中,有效性、目的性、條理性差,觀察效果不好,進一步影響分析的發展,形成不良循環。
觀察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較持久的認識活動,科學研究、生產勞動、藝術創造、教育實踐都需要對所面臨的對象進行系統、周密、精確、審慎的觀察,從而通過分析,探尋出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