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博弈 第1章 序言:進退博弈中的玄機
    歷史孕育了進退博弈的理論,我們現在就用博弈論來解釋歷史,這既可算作博弈論對歷史的「反哺」,也算作我們對於歷史的回味。

    歷史無法複製,無法重演,但可以解讀,可以品評,畢竟歷史那麼真實地發生過,我們津津樂道於一段歷史的興衰成敗,跌宕起伏,成王敗寇,功過榮辱。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究竟有沒有什麼東西告訴我們在什麼情況下,運用哪些原則和決策有效,以及這些原則和決策為什麼有效。通過歷史我們可以找到一條清晰的規律——進退博弈,概括了歷史的全部真相。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博弈、永不停息的過程。

    進不可御,退不可追,是古人追求的行動境界。我們現在品評歷史、解讀歷史,那些強者之間博弈,進退的最終效果往往與決策者的遠見卓識聯繫在一起的。

    不以成敗論英雄體現的是一種客觀,這樣的人很多,比如司馬遷為項羽寫「本紀」。比如魯迅為《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正名,說他「至少是一個英雄」。

    在中國歷史上,各種勢力犬牙交錯,盤根錯節,對立雙方有時勢均力敵,旗鼓相當,進退維艱,左牽右掛。如果決策者們稍有不慎,陷入絕境,則難以自拔。進退之際,如履薄冰,博弈之間,已分勝負。

    韜略家運用進退博弈,除了遵循「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知退者,勝也」等基本原則外,還作了大量發揮和積極的探索。從吳越爭霸到戰國的縱橫家時代,從劉邦與項羽的楚漢相爭到袁紹與曹操的生死情結,從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到明清之際的多種政治力量的交匯。成敗得失盡在他們的對局中得以展現。讀懂了他們,就讀懂了歷史,讀懂了歷史,就讀懂了進退博弈的潛規則。

    在進與退的取向上,決定進的根據是利、機、虛、需。見利而進,已成為當時十分明確的共識。東漢王朝崩潰已成定局,各路英雄豪傑見有利可圖,奮起而進。東吳在曹操大軍逼近的情況下,大臣求和,君主狐疑,孫權經智囊們點悟,終於明白事理,見利而進,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至於袁紹不乘曹操東襲劉備之際發兵南下,劉表擁兵自重,不乘曹袁官渡之戰時北上,對於大利視而不見,等到對方騰出手來,則被動挨打,悔之已晚。見機而進,見虛而進,見需而進等原則,都是對以往見可而進的具體推衍。

    與進的根據一樣,決定退的根據是害、實、強、勁。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知難而退,適可而止,避實就虛,避銳擊惰等均為退的原則。深入挖掘進與退的內在聯繫和辯證關係,發揮退的積極性,以退為進,保持主動。一九三八年的英國外交有兩條路線:一條是首相張伯倫主張的對德國、意大利妥協的路線;一條是外相艾登主張的聯合美國、法國抵抗侵略的路線。張伯倫認為艾登的辦法太危險,容易開罪德國、意大利而招致大戰,因此對這位號召打擊獨裁者而獲致聲名的同僚感到難以相處,最後艾登只有請去。艾登辭職獲准的消息傳出後,令世人震驚,艾登「合則留不合則去」的耿介,頗得時人贊許。辭職的第二天下午,他去議會報告,只見人山人海的民眾等他來,「好艾登」之聲四起,列席報告時,即使反對黨也為他高聲歡呼。可見艾登這種大臣,他的原則不在長保外相之官,而在為國家做事,為了國家,他退而不進。相對的,張伯倫在大臣進退上,也是一樣,他與德國、意大利搞出的「慕尼黑協定」,出了紕漏,他也光明磊落的辭職,他也退而不進。

    在運動中改變進退的態勢,使敵方猝不及防,陷入被動挨打的狀態。

    在晚清時期,曾國藩與李鴻章師徒不論在軍事、政治,還是外交上都具獨到的手腕,並且著有高深的思想理論書籍。所不同的是,曾國藩的處世原則是「遇事退三分」,李鴻章則是「遇事進三分」。處世究竟是退或進是有講究的,要做好衡量,對進或退的利弊進行全面的權衡。

    曾國藩與李鴻章都是極有原則的人,他們對進或者退都很有分寸。只不過曾國藩以矜持和寬容為重,但是並不否認「進」的必要性;同樣地,李鴻章雖以一個「爭」字優先,激進主義為中心,然而也並不抵抗「退」。他們師徒二人為人原則上的差別似乎只是咬文嚼字。

    其實原則是人定的,有原則便好,但是原則又不可是死的,能隨機應變的原則不致被生硬的字眼捆綁了手腳。面對「進」或「退」的兩難境地,人在意識裡總有個先覺,即覺得應該進或覺得應該退。但是這樣的感覺是不可靠的,非要經過理性的推斷才能推翻膚淺的臆想。關鍵是能否建立全面的權衡機制,全方位衡量進退的得失利弊。

    歷史上那些未能遵循進退韜略的原理,妄進盲退,後果是極其嚴重的,例子也是大量的。決定進或退,是走向成敗的關鍵。進有進的軌道,退有退的航程,而一旦進退到軌道與航程中,就不能完全受決策主體的控制了。這些軌道與航程都有其自身固有的運行規律,人們很難加以扭轉,因此,高明的韜略家之所以動靜得宜,進退自如,就在於對這些軌道與航程的瞭如指掌。只有認清社會歷史的發展趨向,把握事理、物理、哲理、心理,才能真正把握進退韜略。

    歷史上那些成功的決策者,總是從長遠的眼光出發,制定進退,進退的最終效果往往與決策者的遠見卓識密切地聯繫在一起。那些偉大的韜略家,識力超群,目光如炬,一進一退,往往與整個時代形勢、社會趨向相結合,所以,由弱而強,由寡而眾,由小而大,步步發展,一路輝煌。他們在進退之際,能繞過誤區,避開盲點,把對手留在進退兩難的境地。

    人生路上,知何時進何時退,方可暢通無阻,無視進退規則,可能永遠會與失敗為伴,甚至遭遇、致厄運。生死存亡人生路,進退選擇一念間。有的人之所以一事無成,多是因為不明局勢,該進不退,該退不進,歷史上,那些在波濤洶的權力漩渦中生存下來的人,皆是善於進退之人。衡量進退,謹慎為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