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的嬰兒已經習慣坐著玩了。寶寶嘴裡咿咿呀呀,好像叫著"爸爸""媽媽",臉上經常會顯露幸福的微笑。父母第一次聽寶寶叫"爸爸""媽媽"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叫"爸爸"時爸爸會親親他,叫"媽媽"時媽媽會親親他,寶寶漸漸地從無意識地發音發展到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這就標誌著寶寶已經步入了學習語音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也喜歡讓大人陪他看書、看畫,聽嘩嘩的翻書聲音。爸爸媽媽要敏銳地捕捉住這一教育契機,每天在寶寶愉快的時候,給他朗讀故事、念兒歌。
嬰語世界——聆聽寶寶說什麼
1.厭食
7個月左右的嬰兒,已經從輔食添加初期進入到輔食多樣期,處於既吃奶又加輔食的階段。往往在這個時期,嬰兒多多少少會出現厭食症狀,無論是對輔食還是奶都有些厭倦。
☉"我不舒服,沒有胃口!"
有些嬰兒厭食是因患病引起的。如貧血、缺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等,往往會導致嬰兒反覆感冒、腹瀉,或患上其他慢性病,健康狀況差,影響了他的食慾。這時媽媽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按醫生的建議照料寶寶。
☉"媽媽,我吃夠了這種美味!"
嬰兒厭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輔食階段的寶寶食品來源單一,寶寶一旦拒吃輔食,父母肯定十分著急。
父母應該考慮寶寶是不是由於食物的色、香、味不好,而食慾不振。大人常吃幾樣菜也會覺得膩,寶寶也是一樣的,所以,即使相同的食物也要多做些花樣出來。
☉"媽媽,我愛吃香香的零食!"
零食過多,是造成嬰兒厭食最為多見的原因。有些嬰兒每天在正餐之間吃大量的高熱量零食,特別是飯前吃水果、餅乾、點心等,雖然量不大,但嬰兒血液中的血糖含量過高,沒有飢餓感,所以到了吃正餐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胃口,過後又以點心充飢,造成惡性循環。
☉"我的生物鐘亂了!"
有的嬰兒晚上睡得很晚,早晨八九點不起床,耽誤了早飯,午餐吃得過多,胃腸極度收縮後又擴張,會使嬰兒胃腸功能發生紊亂而厭食。
☉"媽媽,不要追著餵我啊!"
嬰兒厭食還與爸爸媽媽對寶寶吃飯的態度有關。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吃得多對身體有好處,就想方設法讓寶寶多吃,甚至端著碗哄著吃。久而久之,對寶寶形成一種惡性條件刺激,寶寶見飯就想逃避。
☉"心情好,胃口才好!"
有的家庭不和睦,爸爸媽媽常生氣或互相責罵等,都會使寶寶長期情緒緊張,也會影響寶寶的食慾。
☉"多運動,多吃飯!"
缺少戶外活動、遊戲訓練少會使嬰兒由於消耗少而不愛吃飯。同時環境改變、氣候炎熱等也會影響嬰兒的食慾。
2.趴睡
這個月的寶寶能夠翻身了,但爸爸媽媽在欣喜之餘卻發現,自己的寶寶總愛趴著睡。嬰兒通常應該仰臥睡覺,但有的嬰兒喜歡趴睡,加之寶寶能自己翻身,就會自己由仰臥位轉為俯臥位睡。好多父母擔心孩子總是趴睡會影響健康,其實,寶寶趴著睡也是正常的,不要過分干涉。
☉"其實趴著睡挺舒服的!"
嬰兒趴著睡多半是因為這樣睡舒服,這只是睡眠習慣問題,並不是因為哪兒有毛病。嬰兒睡覺時總是採取自己感覺最舒服的姿勢,所以如果嬰兒覺得趴著睡舒服,又能夠自己翻身,就會採取這種姿勢。
☉"趴睡不影響健康!"
在父母的意識中,認為寶寶趴著睡會壓迫胸部,引起呼吸困難,所以就讓寶寶仰著睡。其實,隨著嬰兒四肢的發育,他們開始能獨立、隨意地進行肢體運動,趴著睡更有利於肢體鍛煉,從開始的抬頭到兩腕支撐抬頭,可以增強腕、臂和項背等部位肌肉的力量。此外,孩子趴著睡,胸廓受壓,床的反作用力可促進嬰兒心肺的發育。
☉"趴睡在軟床上是不安全的!"
嬰兒趴著睡,對其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注意寶寶的被子和枕頭應盡量柔軟,而床和褥子則應稍硬。值得父母特別注意的是,要避免寶寶頭部埋入枕頭、被子裡而發生意外。
3.吃藥
嬰兒生病了需要吃藥,可是,給嬰兒吃藥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此時的嬰兒不懂事不肯吃,他害怕藥的苦滋味。喂寶寶吃藥是一件困難的事,爸爸媽媽需要掌握一些給寶寶餵藥的方法和技巧。
☉"我不喜歡被捏著鼻子灌藥!"
有一些藥是苦的,寶寶們不愛喝,於是有些爸爸媽媽就使用祖傳"絕招":捏著寶寶的鼻子,迫使孩子張口,按著胳膊,硬往嘴裡灌,弄得寶寶大哭大叫。有時候藥好不容易灌下去了,又會隨著寶寶的哭叫聲被吐出來,結果寶寶受罪,大人著急。雖然寶寶也把藥吃下去一些,但藥量不足,往往達不到治療的效果。
☉"媽媽,我被藥嗆到啦!"
其實,捏著寶寶鼻子灌藥的方法並不好,因為人的咽部下端有兩條通道,一條是食管直通胃腸,另一條則是通往肺部的氣管。在氣管上面開頭處,有一塊會厭軟骨,當進食吞嚥時,會厭軟骨便會關閉,防止食物進入氣管。如果在寶寶哭鬧時去灌藥,寶寶的會厭軟骨運動失調,藥物就易進入氣管,輕則咳嗆或引起支氣管、肺部的炎症,重則阻塞呼吸造成窒息。
☉"一滴一滴的糖漿真好喝!"
給嬰兒服藥,要把藥丸或藥片研成粉末,加水果汁和糖調成汁,用溫和的態度哄著寶寶服下。也可以把藥汁裝入滴管,一滴一滴進行滴喂,這樣寶寶可能更容易接受。
溫馨提示
寶寶吃藥應注意的事項
☆餵藥前先檢查
給寶寶吃藥前首先要檢查藥袋上的名稱、日期,注意是飯前還是飯後吃,兩次吃藥的時間至少要間隔4個小時以上。
☆藥物說明看仔細
藥物一般都會附有說明書,上面說明了藥物的服用方式、副作用及成分,大人在給孩子用藥前應仔細查看這些信息,以求安全。
☆藥物不能亂吃
成人的藥不能隨便給嬰兒吃,即使減量也不可以。而且,藥物的使用因嬰兒年齡、身高、體重而各有不同,不同寶寶之間不能交換吃藥,以免出現問題。
☆藥物與牛奶同服要慎重
由於有些寶寶不愛吃藥,有些父母就把藥物和牛奶混在一起給寶寶吃,殊不知這樣做是錯誤的。很多藥物並不適合與牛奶一起服用,比如磺胺類藥物和牛奶並用會降低藥效。
☆餵藥後需觀察
有些感冒藥物會造成嬰兒心跳加快,餵藥後父母要細心觀察。
4.抽搐
抽搐是嬰兒常見病症,通常起因有高熱、感染、低鈣、顱內出血及癲癇等。抽搐發生前,嬰兒先會出現煩躁不安、睡眠不深或驚跳發慌等症狀,接著突然兩眼凝視上翻,神志不清,面部肌肉抽動或牙關緊閉,口吐泡沫,四肢出現抖動或強直,有的甚至頸項也發生強直。抽搐時間長,大腦常會受損,影響嬰兒的智力。因此,嬰兒發生抽搐,必須及時治療。
☉"發高燒了,燒得我暈暈乎乎的!"
高熱是嬰兒抽搐最常見的病因,嬰兒的抽搐如果發生在發熱時就不用擔心,因為這是由高熱引起的,是高熱的一種反應,叫做"熱性抽搐"。
熱性抽搐是神經敏感的嬰兒對體溫的突然上升而發生的反應。平時肝火大、夜裡哭鬧的嬰兒易發抽搐。發生抽搐時量體溫,一般都超過39℃。不過也有嬰兒抽搐時不發熱而半個小時後體溫超過39℃的。
由高熱而引發嬰兒抽搐,處理辦法是讓嬰兒睡在涼快的地方,解開嬰兒衣服,用冷水浸濕毛巾置於嬰兒額頭、腋窩及腹股溝大血管處,加以散熱,促使體溫下降,並盡快到附近醫院就醫。
☉"媽媽,我是缺鈣了嗎?"
有的嬰兒愛搖頭,搖得像個撥浪鼓似的,很可愛。但長時間搖可能就不太對勁了,可能是嬰兒缺鈣了。嬰兒患低鈣血症時,由於血清游離鈣下降,會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從而引發抽筋,即低鈣驚厥。低鈣驚厥常發生於嬰兒期,而且和維生素D缺乏密切相關,故臨床又稱之為"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媽媽,我可能得了癲癇病!"
發生抽搐卻不發熱的嬰兒,一定要檢查腦電圖。對於無熱的抽搐一般會考慮是癲癇病,可是有時即使是癲癇也不能馬上從腦電波上反映出來,所以父母要密切關注患兒的情況,並繼續檢查,如果持續發作就應帶寶寶到醫院診治。
溫馨提示
嬰兒抽搐緊急處理辦法
☆把紗布或小手帕裹在筷子上,塞在嬰兒上下齒之間。如果嬰兒牙齒咬得很緊,不要強行撬開,可用包裹的筷子從嬰兒兩側牙往中間插入。
☆解開嬰兒領口,放鬆褲帶,讓其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嘔吐物吸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
☆用手指重壓人中,有時也可起到止疼的效果。
5.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發於夏秋季節,通過被污染的食物而傳播。患兒輕者可表現為低熱或中等發熱、頭暈、疲乏無力、食慾不振;嚴重者可見高熱、精神委靡、煩躁,進而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血壓下降,甚至出現口唇與甲床紫紺、持續驚厥、神志昏迷等危象。
☉"是我吃了被污染的食物!"
嬰兒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往往會引起急性腸道傳染病,常見症狀為發熱、腹痛、腹瀉、便中有黏液或膿血,部分患兒可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媽媽,是細菌在作怪!"
在炎熱的夏季裡,如果嬰兒反覆腹瀉,情緒不好,沒有食慾,體溫在38℃以上時,便有細菌感染的可能,特別是家人有患腹瀉的,要盡快請醫生診治。
☉"是病毒使我上吐下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