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語 第5章 :\"淺笑盈盈\"第二月 (1)
    兩個月的寶寶已開始注意周圍的世界了。首先寶寶開始喜歡爸爸媽媽的聲音,您的不同聲調會使他著迷,對您的歌聲、尖聲也都有反應。寶寶會笑了,特別是喜歡對著媽媽笑,嘴巴咧得大大的,眼睛彎彎的,手舞足蹈,還會以種種變化的"嘿嘿""嗨嗨""咕咕"的聲音來回應。那咿咿呀呀的嬰語,那盈盈的淺笑真是"醉"了爸爸媽媽的心啊!

    嬰語世界——聆聽寶寶說什麼

    1.淺笑

    兩個月內寶寶的笑,往往出現在睡眠中,微微地笑,或只是嘴角向上翹一下;而在清醒時則不易發笑,也不易被逗笑。其實,新生兒睡眼中的笑是有意義的。

    ☉"笑,是因為我很舒服!"

    新生兒在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時,出現笑容的時候就多些,這表明寶寶很舒服。

    ☉"我是不愛笑的缺鐵寶寶嗎?"

    有些嬰兒笑得少,每小時僅笑1∼2次,小臉嚴肅,表情呆板,這可能是體內缺鐵造成的。若能有效補鐵,則嚴肅表情可逐漸消失,代之以愉快的神情。因此,寶寶的笑臉還是表現其營養狀態的"提示屏"。

    ☉"我身體不舒服啦!"

    當新生兒身體不舒服時,笑的時候就少,甚至會皺眉,嚴重時就哭鬧、呻吟,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細心地檢查是什麼原因使寶寶不舒服了。

    新生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父母可通過寶寶的表情,初步判斷他的健康狀況。

    隨著月齡的增長,兩個月左右的寶寶便可在父母的逗引下展現天真、快樂的微笑。這難得的微笑也被譽為"一縷智慧的陽光"。這是嬰兒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在心理發育上是一次飛躍,對大腦發育是一種促進。年輕父母應及時抓住這"一縷智慧的陽光",多向寶寶微笑,或給以新奇的玩具、畫片等激發其"天真快樂的反應",讓寶寶早笑、多笑,這樣,寶寶長大後智商會更高。

    2.吵夜

    吵夜在嬰兒的各種表現中算是普遍現象,但有的嬰兒早在出生後幾周就開始了。嬰兒夜裡一哭起來甚至持續好久,同時非常用力,面部漲紅,給人感覺好像什麼地方特別痛。

    ☉"媽媽,抱我轉一轉吧!"

    大多數寶寶哭鬧時只要被父母抱起來輕輕搖晃兩下就會停止啼哭。有的爸爸媽媽往往怕寶寶啼哭,只要寶寶一有類似哭鬧的跡象就會抱他,長此以往,這個方法對寶寶來說就不會那麼管用了。對這樣的寶寶,爸爸媽媽可以抱他到戶外走一走,寶寶會出乎意料地很快停止啼哭。

    ☉"好難受,肚子裡有空氣在作怪!"

    當嬰兒腸道充氣而妨礙了腸的通暢時,嬰兒會非常難受,這時如果進行灌腸嬰兒就會停止哭泣。所以白天散步或喝牛奶時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

    ☉"媽媽,我好不舒服啊!"

    如果以前沒有過吵夜毛病的嬰兒,在兩個月左右時突然晚上開始哭個不停,可以推斷寶寶可能患了中耳炎或淋巴結炎之類的炎症性疾病。

    嬰兒出現腸套疊時也會哭鬧厲害,但與一般的夜啼不同。嬰兒吵夜的哭鬧是持續性的,而腸套疊是反覆性的,每隔5分鐘左右哭一陣兒,而且吐奶。

    3.溢奶

    在這個月,有的寶寶有習慣性溢奶的現象,大多為從出生後半個月養成了吐奶習慣的寶寶,特別是男寶寶。摸一下寶寶的身體,如果不發熱而且溢奶前寶寶沒有痛苦的表情,吐過之後,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父母就不必過分擔心。

    ☉"我太貪吃了。"

    經常溢奶的嬰兒,一般都是每次吃奶不把兩側乳房都吃淨就不甘心的食量大的嬰兒。和上個月相比,如果嬰兒體重增加明顯,每天增加40克以上,大便的次數也增加了,媽媽則可以控制一下哺乳的量。對於用牛奶餵養的寶寶溢奶,也要考慮是牛奶喂多了,如果從增加牛奶量之後嬰兒出現了溢奶情況,就要試著減少牛奶的量。

    ☉"媽媽,您最好抱著我餵奶。"

    如果媽媽餵奶時不抱著嬰兒,過1個月後,嬰兒溢奶的情況就比較多見。因此一定要把嬰兒抱起來餵奶,將他上身直立,輕拍嬰兒的後背,直到他打嗝為止。多數情況是,無論媽媽怎樣改變母乳餵養方法及調節牛奶的餵養量,都不能使嬰兒溢奶得到控制。當然,只要嬰兒很健康,經常笑,大便也沒什麼變化,爸爸媽媽就可以不去處理。

    ☉"我很不舒服!"

    以前從沒有溢奶的嬰兒突然溢奶,並表現出痛苦的表情,或者溢奶後大聲哭鬧時,就應該到醫院就醫了。

    溫馨提示

    ☆溢奶的嬰兒有時候溢出的奶會流到耳朵裡,但多數情況下不會引起中耳炎。流入的奶可以用消毒棉吸出,如果用不乾淨的布擦,會損傷耳道的入口而引起外耳炎。

    ☆為了防止嬰兒溢出的奶流入氣管,讓其身體側臥會更好些。

    4.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黴菌感染引起的。如果爸爸媽媽發現新生兒嘴裡長出白色的東西,就應該注意是不是鵝口瘡。鵝口瘡呈白色,看上去好像奶塊粘在口腔中,嚴重時會連成一片。往往在舌頭、牙齦、上顎、口腔兩側都可能長有鵝口瘡。鵝口瘡和奶塊很好區別,真的奶塊很容易被擦掉,而鵝口瘡不易被擦掉,如果強行用手摳掉,被剝離的白色黏膜下會露出紅色潰瘍面。

    ☉"媽媽,我要'刷牙'!"

    嬰兒口腔黏膜柔嫩,血管豐富,唾液分泌量少,非常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導致口腔感染。很多爸爸媽媽常誤以為寶寶沒有牙齒,不需要清潔口腔,然而黴菌就在口腔中悄悄繁殖,鵝口瘡就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

    ☉"好難受啊,我口腔裡有細菌啦!"

    鵝口瘡是由黴菌感染引起的。黴菌分佈在人體很多地方,人口中存在超過半數的黴菌通常是不會引起任何疾病的。但由於新生兒抵抗力差,再加上大人不重視新生兒口腔衛生,就容易發生鵝口瘡。

    ☉"我哭得嗓子都啞了,我要看醫生!"

    當鵝口瘡蔓延到喉嚨時,寶寶的聲音會變得沙啞。病情較重時會影響吞嚥,甚至導致嘔吐,寶寶因此會拒絕吃奶並哭鬧。如果寶寶得了鵝口瘡,爸爸媽媽應盡快帶寶寶去醫院,特別是寶寶如果有哭鬧、不吃奶、腹瀉或嘔吐的情況,說明寶寶病情已經比較嚴重,會從口腔蔓延到喉嚨、氣管,甚至是肺部,從而引發感染。

    溫馨提示

    鵝口瘡是一種黴菌,新生兒口中的白色念珠菌來自於不同的途徑:

    ☆來自母體,如:產道、乳頭、手。

    ☆來自其他日用品,如:未洗淨或消毒的奶瓶、奶嘴、尿布。

    ☆寶寶自身因素。體弱的寶寶抵抗力弱,口腔稍有損傷就容易繼發感染。

    ☆平時媽媽在餵奶後給寶寶喂一點兒清水,或經常用溫鹽水為寶寶清洗口腔,就能抑制黴菌生長和繁殖。

    5.臍疝

    臍疝俗稱"氣肚臍",是新生兒和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臍帶脫落後,臍部瘢痕區本身就是腹壁的先天性薄弱處,又因在嬰兒期兩側腹肌未完全在中線合攏,留有缺損,在醫學上稱為"臍環"。所以,當嬰兒因哭鬧過多、咳嗽、腹瀉原因等促使腹腔內壓力增高時,便會導致腹腔內臟特別是小腸,連同腹膜、腹壁皮膚一起由臍部逐漸向外頂出,形成臍疝。

    ☉"我的肚臍皮膚太薄了!"

    腹壁的"窗戶"關閉不嚴以早產兒為多見,所以臍疝的發生率以早產兒為高。發病原因有臍部發育不全,臍環沒有完全閉鎖或臍部的瘢痕組織薄弱,不夠堅固。在腹內壓增加的情況下,內臟可以從臍部突出而形成。其內容物是腸管,按壓時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這是腸管中的氣體和消化物混合在一起而發出的聲音。

    ☉"便便硬,我要使很大的勁!"

    如果嬰兒的大便很硬,排便的時候很費勁,也會引起嬰兒臍疝。這時候媽媽就要給嬰兒喂一些麥芽汁或者果汁,使便便變軟,從而使嬰兒能夠不費力氣地排便。

    ☉"我好餓,我要吃奶!"

    也有因為嬰兒飢餓啼哭不止而引起的臍疝。好多新媽媽都想用母乳餵養嬰兒,但有時母乳不足會致使嬰兒飢餓啼哭。最好的辦法,也是實在不得已時,媽媽可以給嬰兒加些牛奶,那樣,嬰兒就不會再因飢餓而哭鬧不止了。

    ☉"我愛哭,而且脾氣暴躁!"

    有的臍疝是因為嬰兒用力或者哭泣使腹壓增加所致,所以發生臍疝的都是那些經常用力使臉變紅的嬰兒和脾氣暴躁經常哭的嬰兒。所以對於稍不如意就哭、性格急躁的嬰兒,爸爸媽媽應該盡量多抱一抱他。

    ☉"媽媽,我要出去曬太陽!"

    如果曬太陽少,通常嬰兒就會得佝僂病,得佝僂病之後,肌肉的收縮力變弱,也容易引起臍疝。所以冬天出生的嬰兒,過1個月之後應該經常接觸室外的空氣和陽光。

    ☉"媽媽別擔心,我會自己好的。"

    凸肚臍只要範圍不是很大(直徑1.5厘米以下),就能夠自然還納,多在嬰兒2∼3個月時痊癒,也有的需要1年的時間痊癒。如果狀況嚴重則應及時就醫。

    溫馨提示

    治療臍疝偏方

    ☆將茴香籽炒後用紗布包好,熱敷患處,可以同時製作兩包替換使用。

    ☆把蔥白與食鹽一起搗爛呈泥狀後,塗在患處。

    ☆把吳萸、鹽各60克一起炒熱後,用紗布包好熱敷臍部,冷時可以加熱水袋熨燙1∼2小時。

    6.發稀和枕禿

    新生兒的髮質與媽媽孕期營養有極大的關係。進入嬰幼兒時期,孩子枕骨的一圈頭髮很少,或者根本不長頭髮,這種現象稱之為"枕禿"。

    ☉"睡覺出汗不舒服,我總搖頭。"

    枕禿的發生與嬰兒睡覺出汗有關係,因為睡覺時頭部枕在枕頭上,汗液不容易吸收、蒸發,影響局部毛囊的生長。另外頭髮失去養分容易枯黃,失去水分容易脫落,因而形成枕禿。

    ☉"媽媽,我的枕頭太硬了。"

    有些新爸爸媽媽給嬰兒枕枕頭,其實,嬰兒不應過早使用枕頭。如果枕頭稍硬一點兒,很容易因摩擦而使嬰兒掉發,發生枕禿。

    ☉"我可能缺鈣了!"

    嬰兒睡覺時出汗,有時也是缺鈣的早期表現。缺鈣可導致神經系統自我調節功能失常,神經興奮度增加,交感神經亢進,出汗增多。

    如果嬰兒僅僅出現了枕禿而不伴有其他臨床症狀,並不能判定他就是缺鈣,很有可能是的攝入營養素種類及量的不足造成的,這種情況會隨嬰兒換乳期食品種類及量逐漸增加而自行消失。如果嬰兒除有枕禿外,同時伴有其他的症狀和體征,如易驚、多汗、煩躁、睡眠不安、方顱、肋緣外翻等,最好及時就醫。

    7.頭型不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