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春染枝頭,坐落在上海市郊的宋家院落,格外靜謐。
院落別緻,它大於上海一般人家的院落,倒像西方大戶人家的別墅一樣。院內有花園、果園、苗圃、樹林、田園等。
宋查理之所以敢花重金置下這塊地皮,蓋上這麼大的院落,是有著他的刻意目的。孩子是春天的花、秋天的果。孩子又是大自然的寵物,應該讓他們投身於大自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自幼領略大自然的風光,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真正領略田園詩意。
在院中的一角,映著宋家父母和宋靄齡、宋慶齡及3歲的宋子文的身影。他們在指指點點,賞花悅目。
宋子文是宋查理在連續有了兩個女兒之後的第一個兒子,生於1894年上海家中,這時正好3歲了。
「爸爸,這是什麼花?」小子文問。
「康乃馨!」爸爸道。
「媽咪,你看這花多漂亮?」
「它叫美人蕉!」媽媽說。
「媽,含羞草在哪裡?」
「噢,前面!」
小子文上前去觸,它的葉片「唰」的一下收縮起來:「媽,它會變呀?」
「是啊,它是害羞的。所以名字就叫含羞草。」
小子文心裡默念著「含羞草」。
「啊,那花怎麼吊著開?」
「那是倒掛金鐘!」
「爸,我想看看七色花。」宋慶齡道。
「啊,在那邊。」
他們圍著七色花,爸爸講了一個有趣的童話:「七色花名叫富貴花,它之所以富貴,有篇日本童話說,在遠古時代,一個窮人採到了這枝花,家境很快好了起來,要它變啥它變啥,饅頭、麵包、洋房、布娃娃等等,它都會變。後來,皇帝知道了,搶走了七色花,皇帝也想發財,也讓它變。他要它變金銀,七色花變成了一堆石頭,他要變洋樓宮殿,七色花變成了一副棺材。你瞧,這七色花多有意思啊!所以善良是人的本來面目,今後不管到哪,我們都要以善待人,你們聽懂了嗎?」
「懂了……」孩子們喊道。
「走,咱們到果園去看看!等看了一遍,你們每人寫一篇觀感文章,登在咱們家庭的報上,好不好?」
「好的。」兒女們一呼百應。
……
晚上,宋查理正在看書、寫字。
小子文上前:「爸爸,大姐二姐都不同我玩!」
「她們在幹什麼,知道嗎?」
小子文搖搖頭:「不知道。」
「那是她們在完成爸爸交給的作業哩!來,爸爸陪你玩好嗎?」
「好,玩什麼?」
「拍手掌,對兒歌!」
宋父像個孩子頭,父子倆對手拍起來:
板凳板凳摞摞,
裡頭坐個大哥,
大哥出來買菜,
裡頭坐個奶奶,
奶奶出來燒香,
裡頭坐個姑娘,
姑娘出來磕頭,
裡頭坐個孫猴,
孫猴出來蹦蹦。
……
第二天晚上,小子文捧一束七色花又來到爸爸書房。
「爸爸,送你一束七色花!是媽媽讓我送的。」
「好啊,我的胖小子!希望你和七色花一樣長得水靈漂亮!」
「爸爸,你不是說七色花會變嗎?」
「是啊,讓你變個女孩,高興嗎?」
「高興。」
「在我們家裡,爸爸更希望女孩!」
「那我真能變個女孩嗎?」
「傻小子。從今以後,你就是爸爸的通訊員了!」
「什麼叫通訊員?」
「比如爸爸要姐姐們來開會。你把她們喊來,這就是通訊員。」
「是嗎!」
「現在,爸爸讓你做這項工作,行嗎?」
「行,爸爸。」
「喊姐姐們過來開會好嗎?」
「好的。」小子文高興地道。
「好聰明的孩子!」
天真活潑的小子文跑到靄齡屋:「大姐,到爸爸屋開會!」
接著小子文又跑到慶齡屋:「二姐,到爸爸屋開會!」
靄齡、慶齡陸續來到爸爸的書房,爸爸和藹地問:「昨天爸爸媽媽佈置的寫作『觀感』,你們都做完了嗎?」
「做完了。」靄齡、慶齡齊聲答。
「我的交給媽媽了。」靄齡道。
「去,把你媽咪也喊來。」
「好的。」靄齡像只蝴蝶翩翩飛去。
「給,爸爸,這是我的。」慶齡道。
「你們先拿著,一會兒你們要給全家人讀讀,看誰寫得好!」爸爸道。
「那好吧。」
說話間,媽咪和靄齡也過來了。
「快找個地方坐下!」
大家找地方坐下,等著大會的開始。
宋查理開場白道:「大家都坐好啦,今天的家庭會開始。昨天爸爸媽媽給大家佈置的作業,大家都完成了。很好。在我們宋家,應該有這種責任心和雷厲風行的作風,今後走到學校,也應該這樣。你們說是嗎?」
「是。」大家回答。
「好,現在就請大家一一展讀自己的作品。靄齡是大姐,請你先讀吧,為弟妹做個榜樣。」
「寫的不好,請大家不要見笑。」於是靄齡站起來,帶有幾分感情色彩地讀起來:
《忘不了,那株美人蕉》
你看它長得很美,像美人立在花叢。
你看它長得多高,像眾星捧月,鶴立雞群。
你看它長得像一株燃燒的火炬!像一片燃燒的雲霞!
美人蕉花大、葉綠、健美,亭亭玉立的花莖上長著一簇簇四分瓣的大紅花,有的花開了一個時期後,花兒就自動凋謝了。可它不然,常開不敗。你瞧,它每個花莖上至少有三束花苞,而每一束花苞又有十多個花蕾,每個花蕾至少要開放十多天,這樣算起來一束花苞要開放長達三個多月。然而這棵花莖的花兒還沒有完全退妝,而另一棵新莖便再生了,一直延持到霜雪降落,寒襲大地。
我喜歡美人蕉,因為它有梅花的性格。
我喜歡美人蕉,因為它一年四季開放,把世界打扮得更加漂亮。
靄齡讀完,大家一片掌聲。
「下一個,是我們的慶齡小姐啦!」爸爸道。
慶齡站起來開讀:
《我喜歡七色花》
爸爸的童話很多很多,
我最喜歡他講的七色花,
七色花,多美啊!
要想變啥就變啥。
我要有一朵七色花多好啊!
沒有別的心願,
只想把外公、外婆的白髮變黑髮!
只想把爸爸、媽媽臉上的皺紋抹去吧!
只想留住一個青春的世界,
和我們歡樂的童年,
可是,七色花,你在哪?
大家又是一陣掌聲。
「大家的作業都展讀完了,我看都很好!」爸爸開始總結。
「不,還有我呢?」小子文道。
「你?」
「我還沒表演呢?」小子文睜大眼睛說。
「你要表演什麼?」
「是媽咪教的,我給大家跳個舞吧?」
「好,大家歡迎。」
小子文邊唱邊跳:
蝴蝶蝴蝶,
身穿花花衣,
飛來飛去,
採來花蜜……
大家又是一陣掌聲,將全家的興致推上高潮。
培育出偉人的父親不可能是侏儒。宋查理既是一位富有傳奇經歷的人物,又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典型父親。宋查理對子女的教育完全採用民主的方式,教育從潛移默化開始,對男孩女孩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關懷和正規的新式教育,賦予同樣的社會責任心。宋家子女的童年、少年時代,就生活在民主氛圍濃烈的家庭之中,並受到系統的宗教生活熏染。
宋查理對中國封建傳統壓抑個性,以循規蹈矩為賢明,對唯唯諾諾為老成的陳腐教育深惡痛絕。他認為這種教育的結果只能使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天一天地淪落下去。他心中只有一個宏願,就是要努力將子女們培養成中國的林肯、華盛頓式偉大人物。
他屢次對人說,只要一百個孩子中有一個成為超人式的偉大人才,中國就有400萬超人。現在中國大多數家庭還不能全心全意培養子女,我要敢為天下先。他和妻子制定了一套現代型的教育方案,並為實現理想傾注了為人父母的大量心血。
儘管宋查理每天工作很忙,他始終把孩子放在心上。每天下班回來,孩子們都自動圍上前去。「爸爸,一定給我們帶好東西啦?」
「你們看,這是什麼?」
「上海兒童報。」
「給我一份!」
「給我一份!」
宋靄齡、宋慶齡的文章赫然報上,大家都驚呆了。
「是我的文章!」靄齡興奮地說。
「這是我的文章!」慶齡激動地說。
「查理,為了孩子,你的印書館也派上了用場?」倪桂珍吃驚中露出了笑容。
「我讓師傅們加班搞的,工序麻煩了點,下次改用打字機打吧!」
「讓靄齡當你的助手,堅持辦下去。每月一期,好嗎?」
「好的。這是我給孩子訂的英文雜誌,你看怎麼樣?」
倪桂珍接下,過目。
子文5歲生日的那一天早飯後,宋查理把孩子們招呼在一起並告訴他們:「爸爸要出差,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你們要聽媽咪的話。靄齡,你是大姐,遇事要管著他們點兒!」
「好的,爸爸!」
「祝爸爸一路順風!」
「爸爸,再見!」
爸爸的車子駛出大門後,媽咪對三個孩子說:「你們跟媽咪學刺繡吧?」
姐妹倆同聲回答:「好。」
「我呢?」子文道。
「你幫媽咪纏毛線吧!」
媽咪哼著小曲,大家都唱了起來。
看誰心靈美,
看誰手兒巧,
小小銀針飛,
繡出金鳳凰。
……
「哎喲,刺著手啦,有血,我怕,疼死我了……」靄齡叫道。
媽咪走上前來:「不要怕,做事要細心,你老是風風火火的。媽咪給你包紮一下,休息一會兒,就好啦!」
「媽咪,爸爸經常給我們講故事,你也為我們講個頂好聽頂好聽的故事吧?」子文提議。
「講什麼呢?」媽媽理了理腮邊的長髮,露出了手腕上溢彩閃亮的金鐲,媽媽隨手取了下來道:「就講這金鐲的故事吧。」
「金鐲?」子文和姐姐們疑惑不解地接過來傳看,最後又送到媽咪手裡。
「你們知道這金鐲的來歷嗎?」
「不知道。」姐姐們搖頭。
「這是爸爸與媽媽結婚時,爸爸送給媽媽的。」媽咪開始講了起來,「當初,這是你奶奶的嫁妝!也代表咱們家庭的榮耀!可是到你爸爸這一代,家境開始不好了。爸爸十幾歲出洋時,家裡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可帶,奶奶就把這副金鐲交給了你爸爸。臨行時,告訴他:『這是媽媽的心,你帶著吧,想媽媽時就看看它;遇到困難時,就當了它!』可是你們的爸爸出國十年,什麼困難沒遇見過,九死一生都挺過來了,就是沒當金鐲!有一天,他從老闆娘家逃出來,分文沒帶,三天沒吃飯,可是爸爸硬是挺了過來。它是媽媽的心,他不能讓金鐲在他這一代失傳!就是這樣,爸爸憑著這種堅強的毅力回了國,把自己的事業一天一天做大起來。如今我們家富了,這金鐲的故事,可是永遠不能忘啊!」
媽咪講到這裡,已止不住淚水潸潸。
孩子們也都動情地哭了起來。
「媽咪,我也學爸爸那樣。」子文第一個向媽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