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恆高中謀殺檔案 第1章 自序
    我愛讀課外書,尤其是小說。

    讀小說時,我常不自覺地將自己跟書中的角色結合起來,把自己當做是書裡的人物。這似乎並非我的個人情況。金庸先生在「三聯版」序中也說過:「閱讀小說有一個作者和讀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過程,許多人讀同一部小說,腦中所出現的男女主角卻未必相同,因為在書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讀者自己的經歷、個性、情感和喜憎。你會在心中把書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為一,而別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

    正因為這份投入,我常為書中角色的經歷或悲傷或歡喜。在讀《倚天屠龍記》的時候,周芷若、趙敏、殷離、韓小昭四位女子中,我最喜愛的是小昭,然而最終她卻沒能跟張無忌在一起,其時我心中頗感難受,哪怕是好長一段日子以後,每每想到這情節,心底總有些惆悵。我甚至想過,如果我是張無忌,我會如此輕易放棄小昭麼?

    但我不是張無忌,也不是小說的作者,自然沒有改變這一情節的能力。我隱隱約約地想道,為什麼讀者一定要跟著作者的思路走、一定要接受作者早就安排好的情節呢?

    只是這念頭在腦中一閃而過,我再沒怎麼想下去。讀者必須遵循作者的思路、難以改變小說的情節,這好像是天經地意的事。

    高中時我開始創作小說,掌握小說人物的命運,讓讀者遵循我的思路、接受我安排好的情節。心裡總依稀覺得我在創作時能採用一種新的寫法,卻又說不清其中的大概。直到幾年以後,有一次跟一位友人閒聊,他對我說:「你常寫小說,是否有想過一部小說能同時有兩個結局?」當時我聽了這句話,心頭一震,多年來腦中一個若隱若現、似乎就在眼前卻總捉摸不透的想法,脫韁之馬一般被打開了。

    一部小說難道只能有一個結局?不光是結局,即使是小說的情節,有且只能有固定的一段?讀者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改變小說人物的命運、小說情節的發展麼?

    這樣一個異想天開的怪念頭,卻足讓我莫名地興奮了一整天。我在想:「如果我寫下這樣一部小說,小說中讀者能根據各自不同的決定來選擇閱讀不同的情節,從而改變人物的命運、引出不同的結局,那可是十分新穎、有趣的事。」於是我有了「支線互動小說」的構思。三個月後,「支線互動小說」——《德恆高中謀殺檔案》初稿完成。

    所謂「支線」,是指小說情節的分支。而所謂「互動」,是指讀者和作者的互動。小說中數次出現了情節的分支,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決定,閱讀相應的情節,而不同的情節發展將會引出不同的結局。

    整部小說中,不同的決定,能引出六段不盡相同的情節和四個完全不同的結局,換句話說,六個人同時讀這部小說,如果他們在分支情節中都選擇了完全不相同的支線,那麼他們能讀出六段不盡相同的情節、四個完全不相同的結局。這也是作者所以為這部小說的新穎之處。至少之前我沒有見過這樣的寫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