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部隊之中國篇 第3章 中國「飛龍」——南京軍區特種大隊
    「飛龍」是南京軍區特種大隊的稱號,它於1992年年底在中國的東南某地誕生,創建目的是擔任秘密的特種作戰任務。提及飛龍這個稱號的來由,我們都知道在世界動物記載史裡,沒有龍這樣一種動物。可能沒有誰真正見過龍,龍卻刻在每個炎黃子孫的記憶裡,可見龍的神聖。南京軍區的「飛龍」大隊多次出色完成總部、軍區賦予的重大演習和保障任務,因此被稱為「中國飛龍」。當然,「飛龍」特種大隊也確實名不虛傳,它享有「陸上猛虎、海上蛟龍、空中獵鷹」的美譽,這也是人們對它的肯定與高度讚揚。

    「飛龍」特種大隊成立之初,它的人員素質就比一般部隊高,武器裝備比一般部隊先進。「飛龍」特種大隊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陸地、海上、空中共21大類500多種。僅高新技術裝備就有十餘類數十種,有戰場電視、無人機、雷達、傘具、潛水具等。「飛龍」特種大隊的許多官兵都是從偵察兵部隊選調來的,他們帶著「一根繩子一把刀」創造了一次又一次輝煌。

    根據南京軍區的特殊環境和所擔負的作戰任務,「飛龍」特種大隊的基本作戰任務是:飛越千里搶奪戰略要點,深入敵後突襲要害目標,闖龍潭虎穴搭救被困人質等。這些特殊任務的執行可能是在冰天雪地或熱帶叢林,可能是在黎明清晨或黃昏子夜,也可能是在繁華都市或孤島戈壁。面對一個又一個艱巨任務,「飛龍」特種大隊從不畏懼,從不退縮,特種士兵們從不叫苦從不喊累,一旦有任務就立即出發。

    為了完成這些任務,力求克敵制勝,士兵們往往要進行「大強度、高難度、多險度」的超常規、特種化訓練。於是,在烈日噴焰的酷暑,在冰凍三尺的嚴冬,在急風暴雨的深夜,在一切可以培養意志和體魄的情境裡,特種訓練鍛造出一個個鋼筋鐵骨的特種兵。

    在特種訓練過程中,「飛龍」大隊不僅關注士兵的體力訓練,也注重訓練的技術含量。為了高標準地擔負起局部戰爭和各種衝突事件中偵察、滲透、襲擾、打擊等特殊任務,「飛龍」大隊在隊長帶領下,不斷增加訓練中的高技術含量。在「敵」情設置方面,增加「前方狹窄路口可能有敵傳感器材」、「正前方高地有敵夜視器材偵察」、「接上級通報現在正是M國衛星偵察時間」等多個高技術性質的障礙;接敵方式上,在摩托化開進、徒步開進的基礎上,增加了傘降、機降和潛水多個內容;衛星定位儀、頭盔式夜視儀、熱成像儀、麻醉槍、微聲衝鋒鎗等多種先進裝備也被引入訓練之中。

    一次次探索,一次次闖險,「飛龍」大隊創造了運用動力翼傘隱蔽接敵打擊敵飛機洞庫、運載潛水員清除登陸灘頭水雷等戰法,進行了「直升機跳傘」的訓練改革,實現了「無人機切線飛行法」的革新,極大地推動了部隊戰鬥力的提高。傳統的偵察兵,活動範圍往往僅限於陸地與淡水江湖,而「飛龍」特種大隊卻能進行陸、海、空三棲作戰,是名副其實的三棲神兵。

    6天6夜野外生存訓練

    野外生存訓練是每一個特種兵必須經歷的環節,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許很難用文字形容,但這些訓練對他們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飛龍」特種大隊和其他特種部隊一樣有難忘的6天6夜野外生存訓練。時間追溯到1995年7月下旬,「飛龍」大隊官兵全副武裝,每人攜帶一壺淡水、3兩大米,赴遠離陸地的4座無人島礁進行為期3晝夜的野外生存訓練。

    這是一個荒無人煙的島礁,他們將在這裡度過計劃中的三天三夜。在島礁上,他們想方設法尋找生存的途徑。他們攀岩石、宿灌木,天上吃海鳥,地下捕蛇鼠,就這樣他們度過了與自然最親密接觸的三天三夜。然而,正當完成任務即將撤離之際,不幸一場颱風襲來,他們被困在巨浪與狂風之中。

    在自身攜帶的供給全部用盡情況下,他們冒著狂風巨浪卻沒有絲毫畏懼,而是發揮他們自身特種兵的韌性,將訓練進行到底。淡水沒有了,他們就飲雨水或沙石過濾的海水;糧食沒有了,他們就用海草或吸附礁石的貝殼充飢;風雨襲來時,他們就靠著礁壁抵禦風雨6天6夜,在小飛蟲和蚊子的輪番襲擊中,憑著過人的毅力與體力,他們最終走出了死亡地帶。

    搏風擊浪武裝泅渡

    1998年夏,「飛龍」特種大隊進行萬米海上游泳考核。官兵們下水後,風浪陡然劇增,一個個大浪劈頭蓋臉直砸下來。一些參謀考慮到頂浪游泳可能會使體力消耗過大,建議考核距離改為8000米。但大隊長江建雄斬釘截鐵地說:「以我為標準,我就是回游的轉折點。」說完,他帶頭向怒海中搏風擊浪而去。官兵們緊隨其後,一步不退。抵達原定目標了,江建雄又向前游去。最終,考核在12000米處完成,一舉刷新了大隊成建制深海武裝泅渡最遠的紀錄。

    成功突破空降訓練

    與海戰訓練一樣,空降訓練受客觀因素的影響也非常大。跳傘時對飛機的飛行高度、風速、雲層等氣象條件,都有嚴格的要求,稍有閃失,就會釀成災難。

    1998年5月19日,某訓練場上空,隨著一架架飛機掠過,空中盛開了一朵朵雪白的傘花。這裡正是「飛龍」大隊在進行一年一度的空降訓練。

    前面幾個架次都順利完成。然而,當剩下最後兩個架次時,天氣突變,降落區上空的雲高降到700米左右,能見度降到600米,飛機在空中若隱若現,氣象條件到了安全訓練的臨界點。在場的幾名跳傘專家碰頭後認為不能跳。然而,對部隊素質心裡有底的江建雄,卻堅持要鍛煉部隊。他走到指揮位置,手臂一揮:「特種部隊的目標是培養全天候作戰的傘兵,打仗不可能讓我們等一個好天氣才開始。跳,勇敢地跳!」在江建雄的指揮下。官兵們在白霧茫茫的天空中,穿雲破霧,安全著陸。這次訓練,實現了不良天氣條件跳傘的一次成功突破。

    複雜的環境,除了訓練出特種兵過人的軍事技能外,他們的心理素質也日益成熟。1997年6月的一次傘降訓練中,老戰士王偉第一個跳出機艙,4秒後,新戰士石鵬飛跟著跳了下去。突然間,一陣強氣流衝來,石鵬飛連人帶傘被衝向左下方王偉降落傘的排氣孔上。頓時,兩個傘續在一起,成自由落體疾速下降。生死關頭,王偉冷靜地指揮石鵬飛抱住自己的肩膀,使石鵬飛轉身打開備份傘,雙雙安全著陸。

    精彩回顧

    1、破襲演練

    「飛龍」特種大隊陸、海、空三棲作戰的雄風,在一次對「敵」機場隱蔽破襲的實地演練中得到充分展示。演習中,特種部隊的無人駕駛偵察機首先飛到「敵」機場上空航拍偵察,及時準確地傳回情報資料。隨後,作戰分隊的官兵或用動力翼傘滑翔而至,或從1000米高空傘降著地,或從懸停在空中的武裝直升機上迅捷而下。他們猶如神兵天降,迅速控制機場,掩護運輸機向戰場送來可打擊敵裝甲目標的「重型武器」。

    與此同時,另一批特戰士兵全副武裝地從海上泅渡而來。他們戰勝暴雨怒潮,迅速搶灘登陸,趕至機場前線。頓時,「敵」機場跑道、飛機等多個目標遭到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襲與轟炸,炮火紛飛,硝煙瀰漫。「敵」軍防守全線崩潰。

    2、巧助「紅」「藍」精彩演練

    這是1993年10月,地點在安徽王界某山區。這裡將要展開一場激烈的對抗演習。深夜,幽深的山坳燈火通明。身著戎裝的參謀幹事奔波穿梭,文電情報往來不斷。這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大的合同戰術訓練中心。一場由南京軍區組織的師規模實兵檢驗性對抗演習正在這裡緊張地進行。

    此時,「紅軍」「藍軍」均已完成兵力調集。「紅軍」是戰爭年代功勳卓著的甲種師,對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正規的「藍軍」模擬部隊。然而,對抗的焦點卻在「紅軍」「藍軍」兩軍之外。一支人數不多、裝備精良的小分隊成為對抗雙方以及演習總導演三方關注的「中心」。

    這支小分隊是在演習前一晚收到作戰任務,並知道原先的計劃有了變化。當時,各項演習預案已經制訂完備,只等著一聲令下戰鬥打響了,負責導調演習的一位軍區首長突然提出,總部和軍區領導要在指揮部通過戰場電視系統觀看到60公里外的空降反空降對抗的實況。

    這支小分隊被指令完成一項特殊任務,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躲過「紅」「藍」雙方的警戒和搜捕,設置這一系統。配屬給小分隊的戰場電視系統理論傳輸距離剛好60公里。而且對抗的地點也要小分隊自己從星羅棋布的演習場所中偵察發現。時間只有短短一夜,這不能不說是一場勇敢加智慧的遊戲。

    在指令面前,小分隊員沒有一分鐘的猶豫,攜帶裝具連夜出征。天公也來與他們作對,綿綿細雨浸透了幽谷山林。在生疏的地形中,小分隊官兵踏著泥濘的山路、穿梭在群山峻嶺之間。他們繞過「紅」「藍」雙方的警戒線,與雙方的反偵察小組巧妙周旋,終於發現了預定演習場,他們隱蔽潛上一個可以架設機位、距離適宜、隱蔽性好的制高點,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指揮部的觸角布設到「紅」「藍」兩軍的眼皮底下。

    黎明時分,6路51個機位的戰場電視網開始正式運轉,整個戰場的實況通過中繼站清晰地傳回指揮部。頓時,「紅」「藍」兩軍司令目瞪口呆。這個小分隊就是來自剛剛組建一年的南京軍區「飛龍」特種大隊。在這次演習中,「飛龍」特種大隊官兵還成功地對「紅」「藍」雙方完成了11架次的航拍航攝任務,完成了對「藍軍」防禦陣地的野戰照相偵察和快速沖洗任務。他們還配合「藍軍」對「紅軍」實施了4組12次滲透行動。

    在這次精彩演練中,「飛龍」特種大隊出色地完成了上級的任務,得到了總部和軍區的高度肯定,為「飛龍」特種大隊的發展前景鋪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