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鄉年鑒 第39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1)
    縱觀歷史長河,

    我們可以清楚知道,

    征服者最終都敗在了自己手上,

    原因何在?因為擔當這個角色的人,

    通常會認為自己無所不知,

    可以判定群體中的價值存在,

    以為瞭解群體運作的方式。

    然而事實證明,

    他在這些方面一無所知。

    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決定了他失敗的命運。

    土地倫理

    當歷史需要麵包,

    而我們卻給了它一塊石頭時,

    我們總是想盡招數解釋這兩者之間是多麼的相似。

    特洛伊戰爭結束後,神一樣的奧德修斯重返家園。他用繩索將家中的12個女奴全部吊死,因為他懷疑在他外出征戰期間,她們有越軌行為。

    在那時,這個行為沒有任何的不妥。那些女奴是他的財產,他擁有任意的處置權,與對錯絲毫無關。

    其實在奧德修斯的時代,希臘並非沒有對錯觀念。看看奧德修斯的黑色軍艦在酒紅色的大海中乘風破浪終於重返家園之前,他妻子所堅守的忠貞,你就明白了。在當時,倫理掛念對於妻子提出了要求,但並未涉及到奴隸。此後的三千年間,倫理道德標準不斷擴展,涵蓋了許多範疇。與之對應的是,以自身利益為判斷標準的行為就逐漸減少了。

    倫理規範的演變次序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只有哲學家研究過倫理道德的擴張,是生態進化的一個過程。不僅是哲學的角度,從生物學的角度,我們也能描述這個過程的演變。從生態學角度看,倫理規範是對為了生存而奮鬥的行為的制約;從哲學角度看,倫理規範是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之間的界限。這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都是從相互依賴的人體或團體的合作模式中發展出來的。這種模式被生態學家定義為「共生」;政治與經濟就是一對高級的共生體。在這對共生體中,具有倫理內涵的合作機制取代了一些原本可以自由參加的競爭。

    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工具的不斷改進,合作機制逐漸走向複雜化。在乳齒象時代,為木棍和石頭的反社會性作用下定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到了汽車時代,為子彈和廣告牌做這種定義則極為困難。

    最早的倫理規範主要用來處理人與人的關係,比如「摩西十誡」。隨著倫理道德的發展,它開始用來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黃金法則」試圖將個人融入社會,而民主政治則試圖將所有的社會組織轉變為個人服務。

    我們依然缺乏一些倫理規範,比如在處理人和土地的關係,處理人和土地上動植物的關係方面。土地如同奧德修斯的女奴,只是一種財產;人和土地依然保持著經濟性的關係,人們只想要特權,不想承擔義務。

    假如我對於諸多跡象的理解是正確的,那麼在上述三種關係中擴展倫理道德,不僅在進化上具有可行性,在生態上也有必要性。這是一系列步驟中的第三步,而前面的兩個步驟都已經被完成了。生活在以賽亞的時代之後的思想家,他們都堅信對於土地的掠奪不僅不明智,而且是錯誤的。可是這個觀點尚未得到社會的認同。在我看來,自然資源保護運動可以看作社會已經開始認同這種觀點的開端。

    倫理規範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模式,引導人們面對生態情勢的演進。這種模式具有諸多特點。它新穎、複雜,有時卻反應緩慢,甚至不能為普通大眾所發現。在面對這種情勢時,個人往往依賴本能行事,而倫理規範可能就是不斷發展的社群的本能。

    群體概念

    迄今為止,所有已經形成的倫理規範都有幾個基礎前提:每個人都是群體的一部分,而每個部分都是相互依賴的。個人的本能促使他為了在群體中脫穎而出而奮鬥,而個人的倫理道德又使他保持和成員之間的合作。

    土地倫理道德使得群體的界限被擴大了,土壤、水、植物和動物也被包含其中;這些都成為了土地的一部分,但也僅限於此。

    這個道理看起來很簡單。然而,我們是否已經大聲唱出對土地的愛?以及承擔我們對於土地的義務?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樣做了。但我們愛的是什麼?肯定不是土壤,因為我們放任水土流失;肯定不是河流、湖泊,因為我們只在使用渦輪機時才會覺得他們有用;肯定不是植物,因為我們已經不動聲色地毀滅了許多植物;肯定也不是動物,因為我們已經在不經意間將諸多美麗的動物消滅了。在這些「資源」的改造、管理和使用方面,土地倫理道德並不能起到阻止作用,但它提醒人們,這些「資源」在自然中都有繼續存在的權利。至少在某些地區是這樣的。

    總而言之,土地的倫理規範將人類從土地的征服者變成了土地的一般成員。這就是說,人類要尊重這個集體的內部成員,也要尊重這個集體。

    縱觀歷史長河,我們可以知道,征服者最終都敗在了自己手上,原因何在?因為擔當這個角色的人,通常會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可以判定群體中的價值存在,以為瞭解群體運作的方式。然而事實證明,他在這些方面一無所知。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決定了他失敗的命運。

    這種現象在生物群落裡也有發生。亞伯拉罕明白,土地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可以讓他享用牛奶與蜜。但如今,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對這種看法越沒有信心。

    在大多數民眾看來,科學能夠解釋群體運作的機理;但在科學家認為自己並不明白這個機理。他們知道,生物群落的運行機理非常複雜,想要讓所有人都完全明白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從生態學的角度詮釋歷史,那麼我們就能知道,人類只是生物群落的一個組成部分。迄今為止對於許多歷史事件,我們只從人類活動的角度分析,卻忽略了這其實是人類和土地互動的結果。在對歷史事件的影響方面,土地的特質和居住在土地上的人類的特徵產生的作用相同。

    我們以密西西比河河谷的開拓地為例。獨立戰爭結束後,三個團體對此地展開了爭奪:印第安土著、英國和法國商人,以及美國的拓荒者。歷史學家在猜想,如果當初底特律的英國人能夠多幫一下印第安人,結局會是什麼樣子?因為這場戰爭的結果,決定了拓荒者湧入肯塔基州之後,長莖禾草園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事實:拓荒者征服了長莖禾草園,牛、犁、火、斧頭將那裡變成了一片草地早熟禾。假如由於各種力量的衝擊,這片肥沃的土地被摧殘,最終只生長沒用的苔草、灌木和雜草,那麼我們該如何是好?布恩和肯頓是否還能支撐?拓荒者是否會向俄亥俄、印第安納、伊利諾、密蘇里等州搬遷?美國政府還會從法國手中買下路易斯安那州嗎?是否會產生另一個橫貫大陸的新聯邦?南北戰爭依然會發生嗎?

    在歷史長河中,肯塔基州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大多數時候,我們知道人類想要在歷史舞台中扮演什麼角色;但我們不知道的是,人類活動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土地對於人類所施加的力量的反應。以肯塔基州為例,草地早熟禾從何而來?我們並不知道。它是當地的物種,還是從歐洲偷渡而來?我們依然無法回答。

    在西南部,同樣有著勇敢、聰明、堅韌不拔的拓荒者。姑且讓我們做一下事後分析,看看這裡與肯塔基州的拓荒史有何不同。在西南部,拓荒者沒有帶來草地早熟禾,或者能夠經受人們濫墾亂伐衝擊的植物。由於過度放牧,這個地方逐漸被雜草、灌木所覆蓋,生態平衡趨於不穩定。物種每衰減一次,土地就受到一次侵蝕;土地每受到一次侵蝕,又使得物種進一步衰減。它們之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使得今天的植物、土壤甚至動物都深受困擾。早期的拓荒者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結果,而且在新墨西哥州的沼澤上,還有人在挖排水溝,使得生態惡化進一步加劇。那是一個複雜而微妙的過程,很少有人能感受的到,更別說觀光的遊客了。在他們眼中,這裡的土地景色迷人(也許這是事實,但和1848年的景色比起來,這裡已經產生了巨大變化)。

    在此之前,這裡也曾遭遇過「開發」,但是結果卻與現在相去甚遠。在哥倫布的發現之旅沒有起航之前,西南部居住著印第安土著,不過他們並不飼養牲畜。後來,他們的文明消失了,但這與他們腳下的土地衰竭無關。

    在印度,人們曾經開拓過寸草不生的地區,但對土地卻沒有產生破壞,因為他們的做法比較特殊:別處的牧民都是放任牛吃草,而他們卻是割草餵牛(我不知道這是他們恰巧運氣好,還是他們具有高深莫測的智慧)。

    總而言之,植物的交替演進在歷史進程中起著引導作用;拓荒者只是這種演進過程的一個具體表現。這些是否給了我們歷史借鑒?如果把土地作為群體的觀念能夠深入人心,那麼答案是肯定的。

    生態良知

    自然資源保護的目的,是追求人和土地之間的和諧。儘管一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進行宣傳工作,但是在自然資源保護方面收效甚微,而且工作往往停留在空洞的口號和爭論上。在那些未經開發的偏遠地區,我們往往稍稍取得一點進步,立刻又變本加厲地破壞。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最常用的辦法是開展「更多的自然資源保護教育」。對此,沒有人會持反對意見。可是我們要做的是否只是在「量」上下功夫?教育的「內容」是否也需要擴展呢?

    想要簡單而準確地概括教育內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根據我的瞭解,教育的內容主要體現在:遵守法律、選拔賢能、參加某些組織、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自然資源保護措施。剩下事情則屬於政府的範疇。

    這種說法是否太過簡單,以至於無法帶來實際意義?它沒有區分對與錯,沒有約束義務,沒有提倡犧牲,也沒有要求當前的哲學價值進行改變。在土地利用方面,它只是對與開明的利己主義進行鼓勵。那麼這種教育會帶給我們什麼呢?也許下面的例子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1930年時,除了那些對於生態漠不關心的人,大家都知道威斯康星州西南部正面臨著嚴重的水土流失。1933年,社會大眾告訴農民,如果他們願意連續五年採取補救措施,那麼地方資源維護隊會在這個過程中給予他們幫助,而且會提供機械和工具。這個建議得到了大部分農民的贊同。然而五年期滿後,除了那些能立刻獲得明顯受益的措施,大部分措施都被人們拋棄了。

    這提醒了我們,如果讓農民自己制定措施,那麼恐怕執行起來會更加容易。因此,在1937年,威斯康星州議會通過了《土壤保護區法令》。法令的內容在向農人傳達這樣的信息:「如果你們可以自覺地制定土地使用規則,那麼社會大眾將會為你們提供免費的技術支持,向你們廉價出租機械。每個郡都可以根據實際制定規則,而且這些規則都有法律效力。」《法令》頒布後,幾乎所有的郡都立刻採取行動,準備接受大眾的幫助。然而十年過去了,任何規則都沒有被訂立。在有些方面,我們取得了很大進步,比如帶狀耕作、牧場更新、在土壤上撒石灰等等。可是牛羊依然在林中吃草,沒有人將林地圍起來;犁和牛依然在陡峭的山坡上耕耘,沒有人制止它們;總之,農民只選擇能帶來直接經濟利益的措施,對於那些能夠造福集體,卻沒有明顯經濟利益的措施,他們並不關心。

    為什麼沒有人制定相關的規則?有人回答說,因為群體並沒有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必須用教育改變這種局面。可是現行的教育受到利己主義的束縛,並不關心人對土地的責任和義務。因此造成了這種局面:教育在不斷增加,土壤卻在不斷較少,茂密的叢林也在減少,而洪澇災害卻依然很頻繁。

    令人疑惑之處還在於:當改造道路、學校、教會和棒球隊時,大家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對自己有利;可是在改善水土流失、保護優美多樣的農村地貌的時候,大家卻不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更沒有展開深刻的討論。如今的土地論理規範類似於一百年前的社會倫理規範,其主導都是經濟上的利己主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