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 正文 744章 制假的動機
    「咦,這枚銅錢有古怪!」秦林撿起一枚泛著青光的銅錢,藉著天窗透進的光亮仔細觀察。

    好奇心最強的徐辛夷立馬湊上前,她把杏核眼睜得溜圓,看了大半天仍不知就裡,嘟噥道:「明明是一樣的嘛……」

    「再仔細看看,」秦林將銅錢捏在食中二指之間,迎著天光不斷的變化角度。

    徐辛夷終於看出來了,張紫萱、金櫻姬也都瞧出了端倪,這枚萬曆通寶的銅色,要比別的錢稍微淺淡那麼一點兒。

    難道是假錢?

    秦林將銅錢擺在地面,拔出七星寶劍隨手斬落,細微到幾乎聽不見的叮噹一響,銅錢已被斬為兩半。

    徐辛夷迫不及待的撿起銅錢,仔細一看就驚叫起來:「呀,這錢是假的!」

    如果說銅錢表面帶著氧化層,還有魚目混珠的可能,剛切出來的嶄新茬口,就把它的真實身份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真正的萬曆通寶銅錢切開也應該是黃銅色,這枚錢的茬口卻比較泛白,明顯是鑄造過程中添加了過多的鉛、錫等金屬,導致含銅量不足。

    市面上不信任新鑄的萬曆通寶,背後果然是有原因的,而坊間傳言新錢含銅不足,也絕非空xue來風。

    秦林撓撓頭,他前面犯了一個想當然的低級錯誤,那就是從布政使司庫房調來各個版本的銅錢進行比對,布政使司庫房的錢都是官方鑄造的新錢,當然出問題的可能性比較小嘛!要查明萬曆通寶價值折半的原因,還得從市場上流通的銅錢中尋找。

    「這算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嗎?」張紫萱抿著嘴兒微笑,難得有可以打趣秦林的機會。

    徐辛夷徐大小姐則握著拳頭用力一揮:「怪不得萬曆通寶只能折半使用,原來是有人在鑄造假幣,喂,金小妖,你的人收購這麼多銅錢,就沒發現假幣嗎?」

    金櫻姬掩口吃吃的笑:「那些日本人見銅錢就照單全收,我何必管銅錢是真是假?」

    「是啊是啊,」權正銀點頭哈腰的道:「金宣慰說的很對,因為日本人是『見錢眼開』的,所以小的們收購銅錢也就從來不辨真假,再說這一收就是幾千上萬貫,咱也沒法一枚一枚去檢驗哪,如果不是秦少保突然查起來,連我們亦不知道還有假的萬曆通寶呢。」

    豈止不辨真假,因為接貨的下家日本人是見錢就收的,只要假萬曆通寶比真貨便宜,恐怕五峰海商知道之後,還要專門去買假錢來出售給日本人呢。

    秦林倒沒注意他們的對答,而是mō著下巴自言自語:「因為有人製造假錢,所以萬曆通寶的價值被大幅壓低?這個結論……」

    「假錢多了,百姓不願用,價格自然就低了嘛!」徐辛夷撇撇嘴,覺得這麼顯而易見的結論,秦林還會有什麼問題呢。

    「恐怕秦林是想的另外一面,也就是造假的動機吧,」張紫萱微微一笑,深邃如天空的眸子閃爍著華彩。

    秦林點點頭,壞笑道:「幾位夫人當中,還是紫萱最聰明。」

    徐辛夷咬牙切齒,金櫻姬卻忍俊不禁,她不在三位夫人當中,這次終於倖免中槍。

    秦林觀察這枚銅錢,發現它的外觀還比較新,沒有長期流通使用形成的污垢,以及銅錢暴露在江南沿海的鹹濕空氣中,字體縫隙處必定會長出來的綠銹,這就說明假錢是近期新鑄造出來的。

    這就和目前的市場情況形成了矛盾。

    制假需要成本,銅錢的成本尤其大。

    如果是紙幣,制假者付出的直接成本也就是一點點油墨和紙張,和犯罪所得相比,成本完全微不足道。

    銅錢就不同了,真錢本身就價值低、成本大,以至於日本人都不願自己鑄造,寧願用中國錢。

    制假者所得的利益,一方面是銅鑄成錢之後升值形成的「錢息」——官方鑄錢也是賺這點,其實是相當低的,有時候還會虧本,比如宋朝年間曾有銅錢價低,銅器價高,百姓將朝廷所鑄銅錢熔化製成銅器的情況,那時候朝廷鑄錢就是倒貼的。

    另一方面就是降低銅含量,扣下價高的銅,多加價低的鉛、錫,這要算制假者的主要利益了。

    可是,降低銅含量也不是無限的,扣個三四成已是極致,否則就假得太厲害,被人一眼看穿,誰還會用這假錢呢?

    所以通算下來,正規鑄錢本應享有的錢息,加上制假者偷工減料扣下銅的價值,sī鑄錢的利潤大概就在翻番的樣子,用半文的成本,製造出一文假錢。

    只要量大,sī鑄還是很有賺頭的,歷朝歷代,sī鑄銅錢的事情都屢禁不止,很多時候官府不能禁絕,民間也肯流通使用,所以萬曆通寶被sī鑄,實在是一點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現在萬曆通寶只能折半使用了,制假者用半文的成本,製造出一文假錢,結果這枚銅錢卻只能按半文使用,那麼制假者豈不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他幹嘛要冒著風險搞sī鑄呢?

    如果說最初萬曆通寶沒有跌價,sī鑄者製造了許多,導致它跌到折半的價格,那麼這時候sī鑄者將無利可圖,他就不應該繼續製造了呀,偏偏秦林手上拿的這枚銅錢,又分明是近期新鑄的。

    對這個問題,秦林撓著頭皮想不出原因,總不可能這sī鑄者是活雷鋒,幫朝廷增加貨幣流通來的吧。

    張紫萱和金櫻姬也冥思苦想,即使是精明的五峰船主和睿智的相府千金,對這種明顯無利可圖的事情,也始終百思不得其解。

    徐大小姐撇撇嘴:「嗨,你們想那麼多幹嘛呢,抓住sī鑄銅錢的傢伙,問他不就得了!」

    這話有理,破案本來就不可能按部就班,很多時候茫然不可解的難題,在接下來的階段忽然就迎刃而解。你猜了半天的犯罪動機,結果抓到嫌疑人一審訊,他卻是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原因,這種事情在刑偵中是屢見不鮮的。

    權正銀很積極的出謀劃策:「秦少保,這堆銅錢是從溫州府收來的,是不是說明sī鑄銅錢的罪犯就在溫州那邊?」

    「那可不一定,銅錢流通極廣,完全可以是從別處流通過去的,」秦林搖了搖頭。

    聽了這話,眾人都覺為難,只要有大規模的sī鑄,假錢就會大範圍的流通,很快各個地方都將出現sī鑄假錢。

    有了第一枚假錢作為參照,徐辛夷、張紫萱和金櫻姬分別從另外的錢堆裡找到了假錢,根據五峰海商的登記賬冊,這些錢來自紹興、寧波、台州、金華、嘉興……幾乎浙江全省各地都有。

    怎麼查找假錢的源頭呢?

    「我倒是有個辦法,可就是太麻煩了!」張紫萱皺著修眉,「在來自各地的銅錢堆裡找假錢,哪裡出的假錢最多,多半就是sī鑄者所在的地方。」

    天哪!徐辛夷瞧著滿倉庫堆積如山的銅錢,嚇得直吐舌頭,要找出全部的假錢,恐怕再調一百個人來,數上三天三夜,看能不能夠做到。

    這次連權正銀都不主動請纓了,高麗人訕訕的笑著,頗有退縮之意。

    秦林笑道:「哪裡用得著那麼麻煩?權先生,你去取一架天平。」

    哦?權正銀立刻明白了秦林的意思,屁顛屁顛去把最好的一架天平秤取來了。

    「既然銅、錫、鉛的配比不相同,sī鑄錢和官錢的重量恐怕很難做到完全一致,」秦林解釋著,手上也不停,靈巧的手上下翻飛,很快就稱出了銅錢的重量差。

    官錢放在天平右端,sī鑄錢放在左端,開始天平還能保持平衡,但很快右端就開始緩慢的下沉,左端則抬高了起來。

    sī鑄錢比官錢輕那麼一點點!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從五峰海商的庫丁中調了五十名壯漢,用大抬秤稱量來自全省各地的銅錢,每桿秤一次就能稱五十貫,也即是五萬枚銅錢,然後把重量記錄下來。

    沒用到半個時辰,結果就出來了,五峰海商收購的銅錢,平均重量最輕的既不來自金華,也不來自寧波,而是杭州以西,位於錢塘江上游的嚴州、衢州!

    嚴州、衢州與江西和南直隸相鄰,屬於浙西山區,山多田少,相比杭州、寧波的自然條件要差得多,眾人都沒想到,有人會選擇那裡進行sī鑄,畢竟杭州寧波等地商貿發達,sī鑄錢更容易出手一些嘛。

    查到這裡,秦林在杭州進行的調查工作就算差不多了,他召見了錦衣衛浙江千戶所的千戶,命令浙江錦衣衛秘密調查sī鑄錢的源頭……

    身為錦衣衛都指揮使、北鎮撫司長官,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得親力親為的,錦衣衛有數萬官校,各千戶所百戶所遍及全國各地,由本地錦衣衛去查找線索必能事半功倍。

    秦林唯一沒想到的是,他在耐心等待消息的時候,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權正銀急吼吼的跑到欽差行轅,上氣不接下氣的報告:「小的派到衢州收購銅錢的一位老掌櫃,突然死在了龍游縣!小的覺得這事也許和sī鑄錢的案子有關,特來稟知秦少保。」!。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