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皇系統 第二支線任務 200、董後之謀
    )

    200、董後之謀

    「太皇太后明鑒,臣等來請太皇太后作主。 」

    「休得胡說,如今新帝登基,一切自有朝廷輔助政大臣相助,更有各位愛卿協理,本宮乃婦人,如何作得這大漢的主呀?」

    「太皇太后如何作不得主,那何太后能夠垂簾聽政,她不同樣是一婦道人家嗎?既然何太后都能夠干政作主,太皇太后你貴為先帝之母,現在少帝年幼無知,更應該由你老人家出面作主。那何太后不過是屠家之女,懂何禮儀,有何見識,這大漢天下的事情她如何理會得來?太皇太后你老人家見過的世面比她吃過的飯還多,走過的橋比她走過的路還長,所以應該由您老人家來決定這朝廷大事,怎麼能夠由著何太后專權誤事呢?」

    「是呀,太皇太后明鑒,臣等都是大漢老臣了,並不是要爭什麼權奪什麼利,而是不忍心看到大漢毀在了年幼無知的少帝和沒有見識的何太后手裡,這才冒死前來進諫,請太皇太后你老人家出來主持大局的,現在整個大漢也只有你老人家才能夠擔負起江山社稷大事了。」

    「對,少帝年幼,一登基就大肆封賞身邊的小人,將自己原來東宮的臣屬均賞賜了九卿之位,更是將先帝流放的蔡邕任命了太傅,還有大將軍何進也被任命為輔政大臣,這不是胡來嗎?反倒是我們三公,現在倒是成了閒職了,似乎沒我們什麼事情了,真是讓人擔心呀。」

    「不僅如此,少帝一登基就忘了根本,竟然將修建先帝陵寢的民夫抽調了十萬人放還家去,而且還要改變祖宗成法,給這些為皇家服徭役的民夫工錢,豈不是亂了套了嗎?而且現在天下混亂,國庫空虛,少帝卻不顧一切,花費大量的工錢在這些民夫身上,簡直是胡鬧,這樣下去大漢天下早晚要被毀掉的,還請太皇太后你老人家出面管一管。」

    「太皇太后,你老人家還不知道,那何進如今更是得勢,將我們這些老臣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以前他就曾經不止一次向先帝和何太后進言,要殺了我們這些老臣,說我們禍亂後宮,可憐我們這些人,為了侍候皇家,不惜自殘身體,連後代香火也沒能留下,數十年來從沒出半點差錯,現在到了老來竟然還被誣蔑為閹賊,想起來就令人傷心呀,還請太皇太后你老人家為我們作主。」

    一眾舊臣宦官在董太后面前痛哭流涕,傾訴著他們遭遇的苦難和不安,極力地鼓動著董太后出面與何太后爭權,讓她來節制少帝和何太后,這樣他們才能夠重新掌握大權,恢復往日的榮耀。

    「哎,本宮想不到,先帝屍骨未寒,她們母子竟然就將大漢天下搞得亂七八糟了,實在是愧對列祖列宗呀,讓先帝如何能夠瞑目呀?那何氏,初始入宮的時候,什麼都不懂,本宮也是看她老實聽話,這才抬舉她與先帝成配。沒想到十多年過去了,她竟然完全變了一個人,不僅毒害了王美人,而且還獨尊後宮。如今,她的兒子即了帝位,內外的大臣屬僚多是她的心腹,加上大將軍何進兄弟掌控兵權,已經成了氣候。本宮雖然為了大漢天下,也想要節制她的權力,但是卻深感有心無力,大家說如何才好呀?」

    終於,董太后在大家的言語中動搖了,說出了她的心裡話,先帝登基之後,她成為後宮之主,卻因為與先帝不合而未能獨攬大權,所以這些年表面上看起來她與世無爭,但是事實上內心裡面的權力**卻並沒有消退,此時得到這麼多舊臣屬僚的支持,她心中感到時機已經到了,趁著少帝剛剛即位未穩,自己便可以與她們母子爭上一爭,說不定還能夠打壓她們母子,然後廢了少帝另立皇子協呢。

    董太后一邊歎息著,一邊看著旁邊的皇子協,他才十歲的樣子,還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才能無憂無慮地吃著糕點,不過自己這個祖母卻不能不管他,無論怎麼樣都得拚一拚,為他拼一個將來。

    「太皇太后英明,既然何太后能夠垂簾聽政,那太皇太后貴為先帝之母少帝祖母,為何不能垂簾聽政呢?所以太皇太后同樣也可以臨朝,與何太后一起垂簾聽政,這樣既可以打壓何太后的氣焰,也可以在一些大事上面做出決斷,不讓少帝胡作非為,也不讓她們母子亂了大漢天下。」張讓立即上前說道。

    「不錯,太皇太后還得加封皇子協,可以加封皇子協為陳留王,這樣他的封地就接近洛陽,免得有一天她們母子找個借口將皇子協發放到偏遠的渤海郡去了,這樣就無法威脅到她們的地位了。」

    「太皇太后,臣以為還要加封國舅董將軍大官,讓他掌握軍權,這樣就可以對抗何進兄弟了,也才會有了保障太皇太后安危的勢力,否則的話大將軍何進兄弟手裡有兵而咱們沒有,他們要加害咱們的話隨時都可以呀。」

    「對對對,太皇太后還可以相信老臣們,只要重用老臣們,老臣等一定事事聽從太皇太后的旨意,在朝廷上面與少帝所屬及大將軍何進等人分庭抗禮。只要我們能夠干預軍國大事,慢慢經營我們的勢力,要不了多久就能夠設計對付大將軍何進,而只要何進兄弟一死,少帝及何太后就無人可以依靠了,到時候太皇太后可以讓少帝讓位於皇子協,從而徹底掌握大漢的權柄於手中。」

    一翻密謀之後,眾位宦官舊臣散去了,卻根本不知道劉辯的耳目已經遍佈宮中,將他們的興奮神情看在了眼裡,只是劉辯並沒有採取行動,而是笑了笑,如同看戲一般任由他們表演,畢竟這是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事情,劉辯也不想將歷史改變得太多了。

    第二天,董太后果然臨朝,一眾舊臣宦官早就在金鑾殿上玉簾之後為她設置了軟座,與何太后並列在一起,彼此之間同樣用簾子隔了開來。

    上朝之時,文武百官果然全都震驚了,當然那些參與了此事的舊臣宦官例外,其次就是少帝劉辯沒有任何反應,連何太后也是大為震驚,不過一時間卻並沒有多說什麼。

    「皇祖母聖安,母后聖安。」

    劉辯在坐下龍椅之前,非常恭敬地向二宮娘娘問好,董太后與何太后都在玉簾內點頭示意,而後朝會正式開始,司空丁宮第一個跳了出來:

    「啟奏聖上,皇子協已經年滿十歲了,他知達禮,勤奮好學,頗有古人風範,微臣以為,先帝曾經封皇子協為渤海王,但是渤海之地遠在青州,非常偏遠,加上如今青州徐州一帶黃巾餘賊肆虐,殊為不便,還請聖上能夠將皇子協的封地改一改。」

    「嗯,丁大人的建議很有道理,不知道大人以為皇弟協分封在何處好一些呢?」劉辯早知道他們的伎倆,此時非常配合地問道。

    「亦近不亦遠,依微臣之見,莫如陳留之地便可。」司空丁宮沒有想到少帝根本就沒有反對,不過也許是因為今天他看到董太后在此,所以心中膽怯害怕了。

    「不可。」劉辯還沒有回答,後面的何太后已經說話了,「太子及皇子協的封地,乃是先帝親口所封,如今先帝屍骨未寒,豈能輕易改變。而且皇子協年齡尚小,此時還無法管理自己的封地,所以更改封地與否根本沒有任何的影響。本宮以為還是等到皇子協年齡稍長,能夠自己管理自己的封地了,那時候如果青徐二州還有黃巾餘賊肆虐的話,再行改封不遲。」

    「這話我不同意。」劉辯知道,何太后一反對,董太后必定會站出來,果然如他所料那樣,董太后接著開口了:

    「皇子協年齡稚小,他的母親又死得早,只能跟著我這個老太婆。當初先帝封給二個皇子封地的時候,並沒有讓他們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封地之意,只不過是給他們一個王號而已。如今先帝走得早,以他對皇子協的疼愛,怎麼會讓他到那麼偏遠的地方去呢?本宮覺得丁大人的建議非常好,就在近處給皇子協另封一個封地,即使將來他長大cheng ren了,去了自己的封地上,也能夠有機會回來看我這個老太婆。可憐我的皇兒死得早,留下我這個孤老太婆一個人,身邊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倒是皇子協孝順懂事,天天在面前逗著老太婆開心,所以希望聖上能夠答應本宮的這個要求。」

    「既然皇祖母都開口了,那朕就答應了,即日起封渤海王劉協為陳留王,以陳留為封地,等到陳留王十六歲後,就一切交由他自己管理,現在還是由朝廷代為管理。」

    劉辯側著頭向後看去,看到何太后臉色有些難看,似乎還想說什麼,他不yu兩宮在朝廷上爭吵,於是搶先應承了下來,並且當眾宣佈了此事,何太后果然不再言語了。

    s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