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的幸福生活 第一卷 塞上江南 第一百二十七章 孫堅
    從揮軍追敵的意氣風發,到遭襲戰敗的頹然沮喪,曹操的心情,可謂大起大落。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場讓他羞顏以對的戰事,現如今卻明晃晃的被數百萬涼州人當做電影,在觀摩。有受不了血腥的,自不必多言;有的嘖嘖有聲,讚歎徐榮謀略出眾,徐林戰術得當;有的扼腕歎息,只道曹操一心為漢,卻時運不濟,遭了埋伏。

    通過神眼的探測攝像功能,曹操與徐榮的這一場遭遇戰,清晰萬分,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數百萬涼州民眾的腕表上。使得整個涼州,大抵都在討論此事。

    如果讓曹操知道了,以他的驕傲,是不是會買塊豆腐,撞死算了?

    王石和賈詡也正在津津有味的觀摩。

    「文和,你說,孟德兄此戰,為何戰敗?」

    王石看著畫面上正在狼狽逃竄的曹操,臉色平靜道。

    他並不為曹操擔心。他知道,曹操這一次雖然失利,但並不會有危險。

    「呵呵,主公。」賈詡微微一笑,道:「詡以為,這是一場信息不對等的戰役。曹公的斥候,沒能把徐榮軍的虛實探清,而己方卻又被徐榮瞭如指掌。兵書言,知己知彼,而曹公正好輸在這上面。」

    王石深表贊同的點點頭:「的確。冷兵器戰場上,斥候、細作至關重要。孟德兄的斥候,不過是剛剛招募,才經過數月訓練的新手,而徐榮軍,卻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油子了。雙方兵員的素質,不對等啊。」

    賈詡點頭不止:「還有一個原因。曹公身邊沒有為他出謀劃策的謀士,而且曹公太急。」

    王石歎息了一聲,道:「不怪他心急。文和,孟德兄此時,心裡還一直揣著做大漢的征西將軍呢。如今天子蒙塵,諸侯卻又畏敵不前,這叫他如何不心急?」

    曹操的心中。也一直懷揣著一個大漢夢。他現在。還是大漢的忠臣。

    這一點,王石最瞭解。

    兩人看著虛擬投影上,僅帶著一千多精銳,狼狽擺脫了徐榮追兵的曹操,相視歎息。

    曹操戰敗,因為有精銳護衛,並沒像原本歷史上那樣危險。在剩餘的一千多精兵與夏侯兄弟、曹氏兄弟的護衛下。還是極快的擺脫的追兵,逃走了。

    曹操站在汴水畔,臉上儘是蕭索。

    「我首倡義兵,興大義,本以為能救天子於水火,然則諸侯卻各有心思。畏敵不前此番戰敗,兵損九成,唉」曹操歎息搖頭:「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呀!」

    歎罷,曹操看著靜靜流動的汴水良久,猛然回身,振奮起精神,喝道:「來人。整兵。我們,回陳留!」

    「喏!」

    夏侯惇等人見曹操滿臉頹廢一掃而空。頓時精神一振,立刻呼呼喝喝,整頓兵馬,引兵往陳留而去。

    此番戰敗,對於曹操而言,說是壞事,其實也是好事。一者讓他看清了這些諸侯的真面目,二者,卻也讓他明白,這世上,並沒有容易的事。

    不過他的心,並沒有沉淪,他相信,世上無難事。只要用心,什麼做不成?

    曹操雖然戰敗,但面對兵鋒ri盛的關東諸侯,董卓便想遷都長安。

    但心中猶疑,於是問計李儒。

    李儒對此,早有見解,於是道:「岳父所慮者,無非是西涼王石而已。」

    董卓連連點頭。

    他要遷都長安,然則三輔俱在西涼威脅之下。萬一王石揮軍東進,董卓卻沒有信心在與關東諸侯對峙之時,與王石交戰。

    「小婿以為,岳父是多慮了。」李儒胸有成竹道:「王石能將精良兵器甲具販賣給岳父,就說明,此人並無意中原。而且,這段時間與關東諸侯交戰,發現其他諸侯軍中,也有這種精良裝備,所以小婿以為,王石當是中立,求財而已。」

    聽的李儒之言,董卓覺得十分有道理,於是連連點頭。

    「不過,」董卓還有疑慮:「這天下大勢,說變就變。說不准哪天王石有意中原,那時候,長安卻是首當其衝啊!」

    「自然,」李儒笑道:「這一點自然不可不防。所以,小婿以為,岳父現在,應該與王石盡量交好。同時,也不能放鬆對西邊的防備,做兩手準備。畢竟,相較於王石而言,現在的關東諸侯,才是心腹大患。所以遷都長安,勢在必行。」

    聞言,董卓心中大安。

    於是,一邊派遣使者帶著詔書,往西涼去見王石,敘說情意。一邊讓徐榮領軍駐守三輔要地,同時開始為遷都做準備。

    二月,董卓因反對遷都之事,免太尉黃琬、司徒楊彪之官。

    三月底,董卓鳩殺廢帝弘農王劉辯、太后何氏。又因袁紹帶頭反對自己,大殺袁氏,自袁紹叔父太傅袁隗以下,袁氏死者五十餘人。董卓又脅迫獻帝遷都長安,驅迫洛陽百姓數百萬口同行。途中百姓遭軍隊抄掠踐踏,加以飢餓勞累,死者不計其數。董卓又下令將洛陽的宮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燒燬,方圓二百里盡皆化cheng ren間地獄。

    而董卓本人則屯兵洛陽,與關東諸侯相抗。

    自曹操兵敗之後,孫堅在這年冬季,整頓兵馬完畢之後,便立刻揮師與董卓軍交手。

    其軍勇猛,其略得當,首先,便於魯陽,抗拒前來阻擊的胡軫大軍。胡軫見孫堅兵馬整齊、紀律嚴明,鬥志旺盛,不敢攻城,於是撤兵離去。

    這可以說,是諸侯討董的第一次不敗之戰。

    然則,孫堅與曹操彷彿有相同的命運。在整頓十萬大軍,意氣風發進擊梁東之時,卻被徐榮領大軍包圍!經過一番激戰,豫州兵全軍潰敗,孫進領著僅剩的千餘精銳,突圍逃跑。

    孫堅平ri裡常戴一頂赤廚幘,梁東突圍之時,由於形勢緊張,情狀狼狽,只好脫下此幘。讓親信部將祖茂戴上。吸引敵人目光。董卓騎兵以為戴赤罽幘的是孫堅,紛紛前來追逐。孫堅這才有機會從小道逃出重圍。

    而祖茂卻被追兵追殺的狼狽不堪,幾乎無路可走。後來,他心生一計,跳下馬來,把赤罽幘蒙在墳墓前的一根燒柱上,自己則伏在草叢中不動。董卓的騎兵遠遠見到赤罽幘。以為孫堅在此,便將這地方層層包圍起來,走到跟前,發現哪有什麼孫堅,只是個燒柱而已。

    此番孫堅戰敗,幾近身死。

    但成大事者。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所以,即便歷經生死,但孫堅卻毫不喪氣。他一路奔逃,搜集潰兵,進佔太谷陽人。一邊整頓兵馬,一邊嚴加戒備,準備伺機再戰。

    董卓得知消息之後,立刻任命胡軫為大都護、呂布為騎督。帶領大軍。前往迎擊。

    但卻因為胡軫性急,平時為人跋扈。與麾下呂布等將不合,所以在呂布等人一齊使絆子的情況下,被孫堅擊破,其大將華雄,也在這一場戰鬥中,被孫堅斬殺。

    這一戰,孫堅大獲全勝,卻引起了袁術的猜疑。

    有人跟袁術說,孫堅倘若佔據洛陽,發展勢力,將難以制約。如果任其發展,豈不是除卻一狼,又增一虎嗎?

    於是袁術便不給孫堅運送糧草。

    孫堅軍中無糧,焦急萬分,親自到魯陽拜見袁術。

    他對袁術痛陳厲害,道:「所以出身不顧,上為國家討賊,下慰將軍家門之私仇。堅與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將軍受譖潤之言,還相嫌疑?」

    袁術聞言,心有愧疚。

    而後孫堅又道:「如今大功將成,然則卻無軍糧。此勢,與吳起灑淚西河,樂毅功敗垂成,有何區別!望請將軍明察、深思,早做決斷!」

    最終,袁術被打動,立刻派發糧草。孫堅不敢遲疑,領著糧草便回了大營。

    之後,孫堅與董卓交手,屢戰屢勝,兵鋒直指雒陽,使得董卓心有不安。於是便遣人前來見孫堅,要把女兒董白嫁給孫堅之子孫策,結為姻親。

    還讓孫堅開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單,答應保舉任用他們。

    但孫堅沒有答應。

    對此,董卓憤恨之餘,卻又十分讚賞。

    董卓早年便與孫堅打過交道。

    當初邊章等人叛亂的時候,孫堅和董卓便在張溫的率領下,一齊平亂。當時,孫堅與董卓的見解一致,卻都沒受到張溫的採納,於是戰敗。

    那時候,董卓就對孫堅刮目相看。

    而此時,屢屢戰敗於孫堅之手,董卓對其,卻愈發看重了。

    還說:「關東諸侯都懼怕於我,除了那曹操,唯獨孫堅,敢與我交戰。雖然先前被徐榮擊破一陣,但戰爭嘛,從不完全以勝敗論英雄。」

    言下之意,曹操、孫堅,在董卓眼中,已經可以算是英雄了。

    面對兵鋒ri盛的孫堅,董卓決定親領大軍,與之交戰。

    然則戰事不利,董卓敗於孫堅之手。

    沒耐何,董卓引兵西去,轉守函谷。留下呂布截擊孫堅。

    呂布不敵孫堅,戰敗而逃,孫堅大軍進駐雒陽。

    經過董卓的一把大火,整個洛陽一片空虛,數百里內沒有煙火。孫堅入城,見此慘狀,無限惆悵,潸然淚下。於是命令部隊清掃漢室宗廟,用太牢之禮祭祀。

    於此同時,在清掃皇宮之時,孫堅在一口水井之中,得到了傳國玉璽!

    孫堅不敢聲張,將玉璽藏好,嚴令知道的人不能走漏風聲。

    得到了傳國玉璽,孫堅的心,一瞬間變大了起來。

    看著上面那八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篆文,孫堅彷彿覺得,自己是不是天命所歸?

    孫堅整飭部隊,分兵出新安、澠池間進擊董卓。為防孫堅再來進擊,董卓便留董越屯兵澠池,段煨屯兵華yīn,牛輔屯兵安邑,其他將領留守各縣,制衡山東群雄,自己則退往長安。

    在得到傳國玉璽之後,孫堅的心思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說董卓佈防得當,單說現在該不該救出天子,對孫堅而言,就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最終,孫堅修復被董卓挖掘的漢室陵墓,引兵回到魯陽。

    在孫堅與董卓大戰的這一段時間裡,屯兵於酸棗的諸侯聯軍,已然瓦解。

    曹操兵敗汴水,回陳留,路過酸棗之時,見諸軍十餘萬,仍ri置酒高會,不圖進取,於是呵斥:「諸君若能聽我之計,使渤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據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不進,失天下望,竊為諸君恥之!」

    張邈等人聽不進去,曹操大失所望之餘,便讓夏侯惇去揚州募兵,自己則帶了隨行一干人等,回陳留募兵。之後,率所募之兵,北上河內,駐於袁紹帳下。

    不多久,酸棗聯軍軍糧用盡,各引兵回治下。

    兗州刺史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相惡,遂引兵殺之,以麾下王肱為東郡太守。

    至此,討董聯軍,名存實亡。(未完待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