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5國魂【訂閱在哪裡?】
no、125國魂【訂閱在哪裡?】
一個國家要有自己的傲骨,而對於唐朝這個封建時代的大國來說。帝王的決心正是引發國家民族榮譽感的最重要的一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李世民將這六句話二十二個字,刻在龍柱上立於宮門前。更是向著天下百姓許下的一個承諾。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個國家的帝王都能決心親自禦敵,為了江山社稷而死。那臣子們又該如何去做?那將軍們又該如何去做?那天下百姓們又該如何去做?國家有難,士子爭先!有敵來犯,軍不畏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此一來,強唐虎鬚誰人敢捋?
或許被黃俊明一鬧,這大唐的歷史上再無文成公主入藏。可這又有什麼干係?難道堂堂大國,非要用女人維持江山穩固?難道堂堂大國,幾萬萬民眾非要卑躬屈膝從嘴角邊剩下錢財,換來一時安寧?難道堂堂大國,幾千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非要一點一點的交由外人之手,才換來片刻的苟延殘喘?自古以來,中華大地有這個實力,維護自己的子民不受侵犯,不需錢財,不需女人。只是一句表態就已足夠,自古以來的江山都是打下來的,一寸山河一寸血。自當寸土必爭!
李世民此舉,可是讓大唐民眾挺直了腰桿,一國之君如此,百姓何求!官府強力又有何不妥!官府越強力,身為國家的子民,自然覺得安心。女子何須遠嫁他方,國內尋一良夫,相夫教子便已足夠。錢財何須送往他人,於國養兵禦敵,於己車馬相隨。土地何須插上他人的旗幟,一犁一牛便可養一家人!
李世民對工部的口諭,幾經流傳,傳到了市井。舉國歡慶!大唐經突厥這麼一逼迫。正需要用一件大事來激發民眾的信心,這六句話二十二個字,便已足夠。甚至在這二十二個字的光芒下,渭水岸邊的法事,也變得有些暗淡起來。天子有志,則國有魂。雖說突厥人的軍隊還未在唐人心中走遠,可現在的唐人充滿信心,有君如此,突厥有何懼之!
士子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消息最為靈通的一份子,二十二字從宮中剛一傳出,變引發了長安城眾多士子的圍觀,叫好。儒家歷代講求忠君愛國,時常有大儒因為國家的軟弱,國家的腐壞而痛心疾首。二十二個字一出。早有士子取過筆墨將其一筆一劃的重重寫下。貼身藏好,更有的直接舉著手中抄拓好的二十二個字,滿街狂奔。高聲呼喊。往日裡嚴肅的武侯,對此也是笑一笑。緊緊衣甲昂首闊步的巡視著長安的每一處街道,每一片裡坊。
這樣的君主,怎能不讓所有人為之昂首挺胸,這樣的君主,怎能不讓所有人彈冠相慶。這樣的君主,必將是開創一代盛世的良君。要像漢朝,那句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有如暮鼓晨鐘一般,在華夏子民的心中,陣陣迴響。幾百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句話也漸漸地少被人提起。可而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更喚起了華夏子孫骨子裡留有的那份驕傲。
「梁伯,您慢點,小心腳下。」一個身穿武侯衣衫的中年男子對著手拄枴杖的老人說道。邊說邊順著老人的腳步走了過去。似乎想要攙扶老人一般。唐朝的武侯,類似於今日的片警,幾個人分管一處裡坊。對於坊內的大多數人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眼前這個喚作梁伯的老人,也是著坊內比較德高望重的老人了。只是人年歲大了,腿腳有些不利落。
老人拄著枴杖,一步一步堅定地走著,雖然不快但勝在厚重。可這步速對於一個老人來說已經是相當的危險的了。老人見是武侯與自己搭話,腳步不停出聲回道:「志德啊,老夫年歲大了。可這腿腳還是利落的緊。不用你扶我。」
「這梁伯,您這是要哪去啊?」那被稱作志德的武侯,小心翼翼的虛攙著老人。嘴上詢問道。這梁姓老頭平日裡也就是和一幫棋友下下棋,讀讀書,逗弄一下孫子。身為武侯的志德從未見過老頭如此「穩健」「急迫」過。
「志德,你可聽說陛下要在宮門前立下六根龍柱?方才老夫那小孫子從私塾回來。說陛下聖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老夫活了八十二個年頭了,歷經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朝頭一次見到這麼雄武的君主。老夫高興啊!老夫要去宮門前給陛下下個跪,行個禮,喊那麼一嗓子萬歲1!咳咳!」老人一激動,竟然有些氣喘的咳嗽。
那叫做志德的武侯連忙輕手在老人的背後捋了捋。擔心的說道:「梁伯,您慢點,我去喊幾個小子來,扶著您去!呦,顧業!巧了,梁伯要去宮門。你要是有時間能否送上一送。」志德一扭頭,正看到另一個坊裡的青年向外走,順嘴問道。
「梁伯!」顧業對著老人行了一禮,開口說道:「正巧,小子也要去宮門給陛下磕個頭。」
梁伯聽那叫做顧業的年輕人也要去宮門前給李世民磕頭,心情大好。連忙拍著顧業的身體說道:「好!好!」說完還滿含深意的看了志德一眼。彷彿是在怪他不和自己一同去。
志德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武侯制服,無奈的搖了搖頭,他何嘗不想去宮門?只是指責所在無法脫身罷了。
這一幕,在長安城各個裡坊中上演著,來自長安城不同地方的民眾自發的組織起來,向宮門前走去,人越聚越多,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驕傲。而這正是因為黃俊明的一句話引發出的國魂,不屈不撓的大國之魂!
——————————————————————————————————————————————————————
1:萬歲一詞原為在西周、春秋時,「萬年無疆」的口語簡化。漢高祖劉邦臨朝時,「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只不過這是一種禮儀,而屬於皇帝的「萬歲」,始於漢武帝時。《漢書.武帝紀》載:「元封元年春正月,武帝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鹹聞呼萬歲者三,登禮罔不答」。「呼萬歲者三」,是誰呼的?荀悅注曰:「萬歲,山神稱之也。」15年後,漢武帝又稱自己「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稱萬歲」。連山神、山石都得喊他萬歲,臣民豈能不呼?從此,帝座前「萬歲」聲不絕於耳,他人稱之,即成謀逆、大不敬了。不過由漢到唐,萬歲一詞也常常用到太子,皇后,以及受人愛戴的臣子身上。專門用於皇帝一人其他人不能使用的時候是在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