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繼《奈何天》之後的第二部政治小說。《奈何天》出版後,一時間京城就出現了五六個盜版。出版方告訴我,在武漢和南京的盜版中,我的小說竟改成了王躍文著。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一謬誤竟然出現在一些地方圖書館和官方網站中。在新近的這部小說定稿的時候,我特別打電話給躍文訴苦,躍文呵呵一笑,說,你要維權才行,抓一個盜版的典型,剎一剎這股歪風。我說我沒功夫來打官司,只是希望手頭的這部小說不再被盜版,也不再署上你的名字。好不容易寫本書,卻署上你的名字,這就冤了。
在這部長篇中,描寫了古長書從團縣委書記到金安市市長的成長歷程。小說關注的只有一個焦點:領導的執政智慧問題。很有意思的是,這部小說於2004年8月底寫完初稿,9月19日中央召開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這天我真是特別高興,認真地看了電視,後來又反覆學習了這份歷史性文獻。我不敢說我有什麼先見之明,但作為小說題材的關注瞇,這個問題我確實思考好久了,因為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故事構架,直到2002年底才動筆。2003年寫了一部分發表出來,中途又停過一段時間,寫別的東西去了。2004年是集中精力寫了大半年。
我自己有十一年的黨政機關工作經歷,見聞頗多,感受也很多。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為什麼要關注執政智慧這個問題?原因是,我們的領導實在是太需要智慧了,太需要提高執政水平了。可能很少有人研究這樣一個現象:當下的少數幹部,與以往相比,文化水平提高了不少,道德水平卻降低了許多。視野開闊了不少,心胸卻狹窄了許多。生活節奏加快了不少,自身惰性卻增加了許多。科學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不是要嬌慣幹部,不是要把幹部變懶,而是要把幹部變得更加智慧,並用他們的智慧來指導工作,以此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可是,有的領導並非如此,他們既貪又色,濫用職權,膽大妄為,把敢於犯錯誤當成自己向道德和法律挑戰的一種能耐和氣魄。一旦弱智起來,就更加匪夷所思了。在見諸報端的報道中,如某衛生廳制定的國家公務員體檢標準,其中一條居然是「女公務員的乳房應當對稱」;某市委書記上任後的第一件大事,居然是花二百萬元大搞了一場閱兵式;還有個別地方為了形象工程,而大搞違背民意的強行拆遷;有的是一心要幹一番造福子孫後代的宏大業績,結果卻辦成了遺害百姓後患無窮的壞事;有的則將英明決策使用一種錯誤的方法去實施,有的將正確方針採用非法的手段去落實。凡此種種,無不讓人感到切膚之痛。
不難發現,提高領導的執政能力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了。我們面對的挑戰不僅僅是貧窮落後,也不僅僅是發展經濟,而是各種層出不窮的新事物和新矛盾,嚴峻地考驗著領導們。如何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就要看他們的執政水平了。而真正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者,便是那些具有相當的執政智慧的領導人和領導集體。執政水平決定著一個地方的黨風,政風,民風,也決定著一個地方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說領導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這可不是空話。無論黨派國籍,大凡有成就的政治家,無不把領導工作當成一門藝術來對待的。然而,真正能夠把領導工作上升到科學和藝術這個高度的人,確實不多。遺憾的是,現實中,有人總是把領導科學當成玩弄權術,施展伎倆,世故圓滑等不良習氣混同起來,這是對領導科學的曲解和貶低,是庸俗政治學在權力場中的直觀反映。這樣一來,本來是崇高而美好的權力,就變成了齷齪不堪的東西。而當權力肆無忌憚時,權力就變成了災難和罪惡。
現在有種現象很不正常。如果我說有的領導很優秀,人們就覺得可笑,似乎說只有說他們不好才更符合當官者的形象。這很可怕。黨內的腐敗畢竟還沒到是官必貪的地步,總體上還是好的。我們實事求是地去看問題,就會發現,在一些地方,民間誇大了腐敗程度,官方又誇大了廉潔程度。這都有失偏頗。禮尚往來一直視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在中國老百姓身上已深入骨髓。這個美德滲入官場,就不那麼美了。凡是普通官員,幾乎都會遇到請客送禮的事,不少賣官鬻爵者都是在這種往來中下馬的。其實,我們的不少官員本質上是好的,他們並不想利用職權貪污受賄,可慢慢的,少數人就被這種最傳統最溫柔的方式搞垮了。在送禮者當中,有的純粹就是為了達成某種交易。而有的並沒有這種動機,可是,恰恰就在友好往來中,送禮者用他們的純樸和善良培育和催生著腐敗的機體,這種後果與他們的最初動機完全是背道而馳的。
基於這些思考,我把古長書寫成了一個複雜的智慧型人物,他收受過禮金,但他能夠如數退還;面對種種複雜矛盾,他能夠沉著應對;特別是在他當市長後,在幹部管理和人事制度上,他鼓足了刮骨療毒、壯士斷臂的勇氣,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並拿出了一套完整的施政方略。在他身上,總是奔騰著一個智慧型領導的政治激情和改革勇氣。
做一個好官,是建設政治文明的首要條件。古長書就希望做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好人,像花一樣可愛。他的工作信念就是開拓創新,他的政治理想就是執政為民,他的做人準則就是襟懷坦白。他為官清正廉潔,造福於民,他希望讓更多的老百姓喜歡他。可是,一個級別並不高的官,光讓老百姓喜歡還不行,你想當更大的官,還得讓管你的官喜歡你。這似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潛則,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官場現實,誰都迴避不了的。可光想做好人也不行,「老虎不發威,以為是病貓,」所以有時還得手下無情,拿出一個領導者的魅力和威風來。光想辦好事也不行,更重要的要會辦事。古長書就有很深的功夫,他能把小事做得可圈可點,把大事做得轟轟烈烈,把難事做得舉重若輕,即使在清除腐敗分子這類難辦的事情上,他也能做得珠圓玉潤。他懂得,要想獲得贏得群眾的廣泛愛戴和尊重,就必須保持一個領導者的操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人心。在古長書的施政過程中,處處閃耀著別出心裁的智慧光芒。這便是他的與眾不同之處了。
我筆下的古長書,不是那種「心裡只有別人,唯獨沒有他自己」的聖人,我認為這種人是很少的,而且我很質疑這種人的真實性,心裡連自己都沒有了,還能有別人嗎?古長書只是凡人中的一個,他心裡有他自己,有私慾,有毛病,但作為領導,他心裡更多的是裝著老百姓。他能在實現個人價值與民眾利益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結合點。
這部小說花了兩年多時間,並且分成兩個部分發表出來,全國有近二十家報刊雜誌作了轉載和連載,甚至還出現了一家報業集團的兩家報紙同時決定連載的現象,另一家不得不放棄連載。通過這些轉載,在讀者中造成了廣泛的影響。從多家報社和雜誌社傳來消息稱,有不少讀者打電話詢問什麼時候能見到這本書。讀者的喜愛,增強了我的信心,也促使我加快了寫作進度。經過反覆修改,就定型成現在這個樣子。我期盼著有更多的讀者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