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風雲錄 正文 第十六章 南朝在混亂中更迭
    東晉安帝復位後,做了劉裕的傀儡。他採用受安帝禪讓的形式,開啟了宋王朝。但他不像桓玄那麼性急,從大權在握到登基共花了十七年的時光。為了和後世的趙氏宋王朝相區分,人們把劉裕的王朝稱作「劉宋」。劉裕做了劉宋武帝,定年號為永初,時間是公元420年。但兩年後劉裕就死了,因準備期間很長,所以他的死沒有導致王朝的崩潰。三子劉義隆繼位,被稱為文帝。文帝在位的三十年是比較好的時代,人們取其年號,讚譽為「元嘉之治」。他很穩重,但想廢了太子劉劭,反倒為太子所殺。聽聞這場事變後,皇子之一的武陵王劉駿從屬地廬山之麓的江州起兵,率軍渡過長江攻入建康,殺了皇太子。劉駿即位後做了孝武帝,身為皇帝卻貪財好賭成性,據說還讓大臣當冤大頭。這個酒鬼喝醉以後,接連殺了兄弟和皇族。放縱產生的惡果是他三十五歲就死了,而且十六歲的皇太子像是沒什麼悲傷的樣子。不過,孝武帝殺了皇太子劉子業後即位還沒來得及殺的第十一個弟弟劉彧,這劉彧就是明帝。

    《南史》中記載,孝武帝有二十八個兒子,他弟弟明帝殺了其中的十六個,而明帝三十四歲死後,十歲即位的長子劉昱把剩下的十二個也殺了。不過《宋書》中說孝武帝二十八個兒子中的十個夭折了,剩下的被明帝所殺。因為當時夭折的情形很多,所以《宋書》說的似乎是真的,而殺戮數量並不是問題。只能用瘋狂來形容了。

    在這樣的互相殘殺中,宋朝的實權掌握在將軍蕭道成手中。皇帝劉昱準備除掉蕭將軍,但反而被其所殺。十歲即位、十五歲死去的少年真的制定了清除實力派的計劃嗎?蕭道成立明帝第三子劉准為帝,而這只是個禪讓用的皇帝罷了。蕭道成做了相國、齊公、齊王,經歷了我們熟悉的過程,479年受十三歲的順帝(劉准)禪讓登基。而退位的順帝在次年被殺。劉裕也是如此,殺了白癡東晉安帝,立恭帝司馬德文後就在禪讓的次年把他殺了。

    東漢獻帝在禪讓後做了山陽公,比魏文帝曹丕活的時間還長,保全了天壽。禪位於司馬氏的魏元帝在退位後也活了將近四十年。如此看來,和南北朝時期相比,還是以前的人運氣好。

    蕭道成開創的齊,因在同一南北朝的北朝中也有同名王朝,故而被稱為南齊。這個王朝皇族的自相殘殺也很厲害。蕭道成(高帝)在位三年時死去,長子蕭賾繼位,是為武帝。武帝的太子比自己死得還早,因此相繼立皇太孫昭業、昭文,之後是蕭道成哥哥的兒子蕭鸞登基做了明帝,變成了旁系。也正是這個原因,明帝一個一個地殺了武帝的十二個兄弟、十七個兒子以及大部分孫子。據說在處死之前,明帝會焚香,嗚咽流涕。這只能說是已經精神不正常了。明帝之後繼位的蕭寶卷荒淫無道,南齊的前途已是一片黑暗。

    推翻這個南齊的是相當於遠房的蕭衍。因為是遠房,所以才倖免於難。蕭衍的哥哥蕭懿被蕭寶卷殺害,聽到這個消息後,蕭衍起兵殺了寶卷,立其弟寶融,再受禪讓登基,國號為梁。蕭衍即梁武帝,即位時三十八歲。他在位近五十年,是個長壽的人物。可能是南朝首屈一指的明君,在王朝創建時極少有血腥清洗。他還是個熱心的佛教信徒,信仰很深,多次「捨身」,甚至說為了佛法甘願做佛寺的奴僕進行仕奉。群臣慌忙給寺院一億萬錢贖回皇帝。建康有寺院五百,據說僧尼超過十萬。

    有說法認為,達摩大師由印度遠渡而來是在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傳說他在和武帝問答之後,前往北魏洛陽,入了嵩山少林寺。

    梁武帝畢竟也老了,不復當年之勇。太清元年(547),他接受了東魏叛徒侯景的投降,所以受到了來自北方的討伐,梁軍大敗。這次,武帝的侄子蕭淵明成了東魏的俘虜。於是梁就試探通過蕭淵明和東魏講和,恢復邦交。如要講和,就要交換俘虜,用謀反的侯景來交換蕭淵明。侯景如果被送還,就會被殺,於是他決意進攻建康。

    投降者竟然還能想到這般大膽的計劃。不過,在東魏的南下之戰中,侯景早已見識到梁軍弱到了什麼程度。梁武帝治下大約半個世紀沒有經歷戰爭。而在北方,東魏軍二十年內光顧著打仗,因此梁軍大敗是必然的。看到這一點的侯景就有了自信。

    侯景只帶著上千人的部下,宣言要解放奴隸,立刻聚集了十萬兵士。被譽為南朝黃金時代的梁武帝貴族政治的背後,還有如此大量的奴隸,可見貧富差距自然很大。所謂十萬,不止有奴隸,也包括對統治階級抱有敵意的窮人。建康在被圍五個月後,終於陷落。侯景入城後見到了八十六歲的武帝,傳說武帝威嚴還在,侯景直冒冷汗甚至不敢仰視。

    年老的武帝被幽閉起來,皇太子蕭綱被立為帝,這就是簡文帝,但沒過多久就被侯景殺了。

    吳興出身的陳霸先是在廣東和越南從軍的職業軍人,他聯合王僧辯的部隊,終於在552年擊破侯景,收復了建康。

    西魏乘梁國大亂之機,派軍南下攻陷江陵,建立了傀儡政權,稱為「後梁」,時間是陳霸先收復建康兩年後。江陵曾是東晉時代的西府。至此,南方政權已經失去了一隻臂膀。

    進入建康的陳霸先殺了同盟者王僧辯,受傀儡敬帝禪位後登基。這是南朝最後的陳王朝。因缺少了西府,陳是南朝中最小的政權,據稱統治只達到建康周邊。

    這就是所謂「南風不競」。陳王朝如此弱小,只要被北方政權盯上,隨時都會瓦解。這個王朝之所以能堅持三十餘年,只不過是因為華北的政權在東西抗爭,又發生著這樣那樣的篡奪,無暇顧及南方。

    陳王朝也應該很清楚這一點,即將滅亡的預感一直在困擾著這個小朝廷。正因如此,朝廷上下都只顧追求著眼前的快樂。至於能持續多久,誰也沒有想過。江南的民間富有活力,陳王朝也因此能夠奢靡得起。陳王朝盛放著頹廢文化的花朵,但也被認為是稍帶有自暴自棄性質的享樂。

    繼陳霸先(武帝)、侄子文帝、文帝的兒子伯宗(被廢後稱為臨海王)的短暫統治後,文帝的弟弟宣帝登基,而宣帝的兒子陳叔寶做了最後的皇帝。因沒有子孫給他的謚號,故而被稱為陳後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