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中有一個偉大的定律,叫付出定律。它告訴我們,只要你有付出,就一定有回報。回報不夠,表示你付出不夠;想要得到更多,你就必須付出更多。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養了三千門客,鐘鳴鼎食,開支巨大,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他還聽從門客馮援的建議,免除了薛地百姓的所有債務,這個經濟上的損失也是巨大的。然而,正是由於他捨得付出,所以才會在危難之擊有「雞鳴狗盜」之輩給他排憂解難,才會得以從秦王的虎口脫險,才會在不容於齊王、眾叛親離的時候受到薛地老百姓的夾道歡迎。
另外,夷門侯嬴和屠夫朱亥,之所以願意在關鍵時候以一死而報效當時與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齊名「戰國四公子」之一的魏國信陵君,只是為了報答信陵君禮賢下士躬身以禮的行為。
再如一代梟雄呂不韋,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夢想,不惜傾家蕩產,甚至把自己的愛妾、美艷不可方物的趙姬送給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正是由於他不惜一切代價的付出,所以他後來才能成為秦國的相國、秦王嬴政的「仲父」,修訂《呂氏春秋》,一字千金,名垂千古。呂不韋後來所得到的,豈止比當初付出的多千倍萬倍?
孟子曾經對齊宣王說過:君王如果把大臣看做手足,大臣就會把君王看做心腹;君王如果把大臣看做犬馬,大臣就會把君王看做常人;君王如果把大臣看做是草芥,那大臣就會把君王看做仇敵。
所以說,如果你要想獲得回報,就必須先付出給別人。如果你不想別人施加給你的,你也就不要施加給別人。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通常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總是想得到一些什麼,可他們總是得不到,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想先付出什麼。他們希望得到成功者的幫助,可是他們卻不想先為成功者做一些事情,他們總是非常自私的就是想得到,而捨不得先「吃虧」,他們不懂得「吃虧其實是福」的道理,這種心態往往注定了他們的失敗。
假設你一個月的薪水是5000塊人民幣,你卻只為公司創造了5000塊的利潤,那麼你是根本沒有辦法獲得成功的,因為你沒有為老闆創造任何價值。相反,老闆還要為你支付電腦、培訓、醫療、保險、水電、工商、稅務、工作服、辦公室等各方面的費用,任何一個老闆都不會在這種情況下給你加薪,因為你實際上不但沒有為公司創造價值,還在削弱著公司的價值。你拿5000塊的月薪,如果只給公司創造了10000塊以下的價值,實際上你對公司的作用幾乎為零,你在這個公司是可有可無的。你只要創造了10000塊甚至更多的價值,你才是公司需要的,你才有陞遷的希望。你始終要記住,你是要給老闆掙錢的,而不是給他花錢的,你的薪水與永遠只是與你的勞動成正比,你付出了多少,就能相應的得到多少,並不是你私下認為自己多辛苦多辛苦的牢騷,就可以讓你升職加薪的,老闆心裡的那一本帳,比你算得要清楚得多。
我過去還在上班的時候,通常會不自覺的有一種危機感,惟恐不能為公司創造遠遠高於我所拿薪水的價值。所以,我通常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積極的為公司創造利潤、節約成本(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個一次性杯子、減少電腦和打印機等辦公器材的損耗、盡一切可能的減少開支、節約辦公成本),正是因為我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工作外都為公司付出了更多的智慧、心血和努力,所以我能在短短的十個月內從月薪500塊上升到5000塊。
我發現,只要你不斷的付出,而不去刻意計較回報的時候,很多收穫將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到來。如果你想要你心儀的異性愛你,那你就先用心的去愛她(他)。如果你想要和成功者交往,那你就先真誠的為他做一些他需要的事情。如果你想要獲得巨大的成功,那你就先付出別人十倍以上的努力。
只要你能先付出,並不斷付出,讓別人得到他想要的,別人就一定會還給你你想要的,只要你能先努力,並不斷努力,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總有一天你能獲得你想要的成功。
你始終要記住,付出與回報永遠是成正比的,付出越多,收穫也就越多。不過,有時你也許會發現,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也就是說你付出得多,但收穫得少,此時,你千萬不要停止付出,因為最後可能有一天,你會付出得少,但收穫得多,時間會證明你的付出是沒有白費的,只是隨時間累積暫時不成反比而已,但它還是符合成功學的付出定律的,也許,在即將來臨的某一天,它會一股腦的全部回報給你!這時候,我們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幸的是,99%的人都在這個時候停止付出了,這叫做一個「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實在是太可惜。
花園裡之所以能一年四季開滿不敗的鮮花,是因為花粉在不斷的傳播。花粉之所以能不斷的傳播,是因為它付出了花粉給蜜蜂,這樣,花才能獲得生命的延續。
大自然的這個規律告訴我們:只要不斷的付出,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回報,你才能變得越來
越富有,你才能實現你最後的成功。愛人者,人恆愛之,如果你想要別人愛你,那你得首先認真的去愛她。
最後,你一定要記住,你不是簡單的為了獲取才付出,而是深刻的因為付出才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