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命交給我 正文 第八章 無限的破綻
    我等了很久。前面的那個人,本來寫好了一組數字,卻又臨時變卦,挑來挑去,嘴唇無聲地翻動著,不知在念叨什麼。像這種人,一看就是生活的弱者,就算真中了大獎,也未見得是什麼幸運。

    老闆看上去有六十多歲,戴了副老花眼鏡,樂呵呵地很有耐心,前面那人花的時間有點長,他還衝我抱歉地笑笑。

    這是個彩票鋪子,兼買些書報雜誌。反過來說也無不可。我隨手翻了幾頁擺在最外面的雜誌,等那個糾結的彩民終於決定下來,揣著彩票離開,對老闆說:「您就是陳髮根吧。」

    他愣了一下,點點頭說:「你是?」

    「我是上海《晨星報》的記者,我叫那多。」

    「《晨星報》?」他的表情看起來,像是沒聽說過這張報紙。

    「您寫過一封信給楊展吧?」

    「哦……那個……是啊。」面對這個問題他很意外,支支唔唔有些不知所措,但還是承認了。

    我長出了一口氣:「可算是找到你了。」

    「我……我只是,我那個時候……」陳髮根十分緊張,這讓我更好奇,他給楊展的那封信裡寫了些什麼。

    「你知道楊展已經死了嗎?」

    他張嘴倒抽一口氣,就愣在了那裡。這樣的驚訝,不,驚恐的表情,沒有一點做作的痕跡。

    「他已經死了,就在收到你的信幾天後。」

    「怎麼死的?難道是……自殺?」最後這兩個字,是他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是自殺死的,他從七層樓上跳下來。他死時我就在場,他的妻子拜託我調查他自殺的原因。」我也沒吹牛,只是把前妻的前字去掉了。

    「他收到你信的時候,表現得非常異常,許多同事都看見了。信是你寫給他的,我想和你好好聊一下信裡的內容。」

    「死了,死了,死了,死了。」從聽見楊展的死訊開始,陳髮根的臉色就變得慘白。這時更是嘴裡低聲喃喃自語。本來我初見他時,一點都看不出他曾經患有精神病,但現在,在楊展死訊的衝擊下,他一副馬上又要犯病的模樣。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叫了聲:「陳老伯!」

    他身子一震,總算不再說死了死了,額角滲著細汗,渾不像先前神完氣足的模樣,顯得十分虛弱。他點著頭,開始收拾攤子。他的手都是抖著的,拿上小包,把小亭子鎖好,又從包裡摸出粒藥片,哆嗦著吞嚥下去。我猜是鎮定類的精神藥物吧。

    走過兩條街,到就了他家。在一幢六樓公房的頂層,走進去是一間十平方的小廳,擺了張小方桌,兩張普普通通的折疊椅,靠窗戶的地方放了張躺椅,旁邊的書報雜誌從地上堆到了茶几高,對著的電視機櫃上是個十八寸的舊電視,還不是純平的。沒看見空調,躺椅上方裝了吊扇,現在還沒到夏天,吊扇的三個翅膀被拆了下來,只剩下個圓轱轆。

    我打量著屋裡的陳設,看起來他是一個人住的。陳髮根還是默默地不說話,先前一路上他就沒再講過一句話,現在還是不發一言,自顧自開門進來,往小方桌前一坐,直愣愣地不知看著什麼東西發呆。

    通常兩個人在一起,長時間的沉默會令彼此都不舒服,哪怕是沒話找話,也想要發點聲音好填了「缺」。可是陳髮根好像一點都不覺得尷尬,反是等著他開口的我,越來越不自在起來。我忽地有些心寒,省起面前這人,可是有精神病史的,別看他剛吞了粒藥,要是突然間精神病發作……

    就在我熬不住想要挑起話頭的時候,陳髮根忽然抬頭看我。

    「我過去是個精神病人。」他說:「你來找我,肯定也知道我得過病。別擔心,現在基本上是好了,就是情緒波動大的時候,記得吃粒藥,沒大事。我是沒想到,楊展也自殺了。真是沒想到,怎麼會呢,完全沒有道理呀。難道是我的一封信,你應該也看過了,只是我自己的懺悔,怎麼能讓他自殺了呢。」

    我瞧陳髮根的樣子,不像是會瞞事情的人,就坦率告訴他,我並沒有看過信,不知他信裡寫的是什麼。

    「原來你不知道啊,這事情,說起來就話長了。」

    陳髮根便從他還在武夷山市精神病院講起,這其中的大部分,我已經知道,但我並沒有打斷他,聽他把自己的故事慢慢道來。

    這陳髮根自打1988年起,就進了武夷山市精神病院,對於自己因何發病,發病時的狀態,他自然不願意多提,只說自己發病的時候,分不清楚現實和夢境的區別,常常覺得自己身在夢中。所以到了1992年,特殊病區成立的時候,他就是特殊病區中的一員。

    等到武夷山市精神病院裡的醫護人員齊齊自殺,醫院併入南平市精神衛生中心,他也和其它病人一樣,轉到了南平。又過了些年,醫院給他換了一種新藥,居然頗見療效,慢慢地好起來,到2000年,他出院了。出院時還不算是完全康復,但已可在家裡治療,又用了幾年藥,且藥量逐年遞減,非但別人看不出他曾是個精神病人,而且可以出去和人打交道,掙錢謀生了。

    當年他得病的時候,覺得自己所作所為,都是天經地義,都是真理。等到毛病一點點好了,病時的記憶都還在,回想起來,就明白了自己那時的荒誕可笑。而他在武夷山市精神病院最後呆的那段時間,尤其是身在參觀病區的那一個月,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

    病好之後,他一邊做著賣書刊雜誌彩票的小買賣,一邊打聽武夷山市精神病院的事情,連已經荒棄的醫院,都重新回去過幾回。他一個親歷者,這麼去打聽,很容易就知道了大概,當聽說金院長等醫護人員,都自殺死了,又聽說許多參觀者也自殺了,心中震憾之巨,難以言表。

    於是,陳髮根開始擔心自己在這一系列自殺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發努力地打聽當年的事件。最後,就打聽到了已經退休的副院長頭上。他找上門去,這位副院長倒也沒有推托,因為當年的這當子事情,始終在心上難以忘卻。姜明泉覺得最終的解釋難以讓人信服,這位副院長也不是傻子,心裡一樣有疑惑。

    這一番懇談,並沒有得出什麼足以解開當年謎團的解論,卻讓陳髮根知道了,當年他接待過的十七位參觀者中,有十六位都自殺了,僅餘一個名叫楊展的人。當時楊展在武夷山市的這段時間,住在親戚家裡。姜明泉查到這家親戚,電話聯繫到已回到上海的楊展,得知他曾有過自殺傾向,但安然渡過了那段危險時期,於是在詳細記錄了楊展在參觀時的所見所聞之後,就沒有再和他有過聯繫。

    陳髮根覺得,這麼多人自殺,肯定和金院長搞的這個參觀有關係,而他呢,相當於幫兇。雖然當時自己精神不正常,但死了那麼多人,歉疚感甚至罪惡感,山一樣壓在心裡。於是他就生出了這麼個想法,要把當年唯一的倖存者找到,向他道歉。

    他沒有求助姜明泉,一來姜明泉也只是知道楊展十八年前的電話,現如今早就不對了;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他心裡有個秘密,讓他面對警察的時候,心中惴惴不安。他可以把這個秘密告訴楊展以求心安,但不想先對副院長說,更不願直接告訴警察。

    陳髮根花了半年的時間,先是自己想各種法子查,後來索性花了幾千塊錢,找了個私家偵探,終於基本確定了楊展這位上海某大學物理博導,應該就是當年的那個小伙子。於是,就給他寫了封信。

    信的內容陳髮根也告訴了我,其中有兩個關鍵之處,是我原本不知道的。

    其一,任何人在參觀精神病院時,都會經歷四個環節,其中讓我覺得多餘的第一環節的主角,就是陳髮根。

    其二,就是陳髮根一直深埋心底裡的秘密。同時也讓我明白了,這第一環節為什麼會存在,那麼多人,為什麼會自殺!

    第一個環節中,陳髮根會請參觀者喝茶。雖然當時他精神病未康復,還覺得自己在夢裡,但他本就很愛喝茶,所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倒沒出過什麼亂子。而在進入這個環節之前,領參觀者進來的醫生或者護士,都會叮囑參觀者說,雖然將要見到的病人病情都很輕,但保險起見,對病人的一些要求,盡量滿足,比如他會請你喝茶,你就算不愛喝,也最好喝幾口,讓病人覺得有面子受重視,有利於他的情緒穩定。

    於是每一個參觀者,都喝了茶。

    茶是上好的武夷巖茶,可這茶裡,是下了藥的。因為陳髮根是精神病人,所以金院長在往水裡放藥的時候,並沒有特別提防他,被他瞧見了兩次。濃茶本就苦,這點藥味,很難發覺,頂多覺得這茶不怎麼道地。

    這藥陳髮根自己也和參觀者一起,和著茶吃下去了。然後和參觀者聊天,聊著聊著,他就覺得有點恍惚,有點迷幻,覺得自己又做起了夢。常常對面的參觀者被護士請走,他還渾然不覺。

    至今陳髮根也不知道,這是什麼藥。但是他猜想,這藥物肯定對人的精神有麻痺迷幻的作用,精神病院要搞到這種藥太簡單了,事實上許多的治療藥物,就有這樣的副作用。

    吃了這樣的藥,然後在幾小時裡,不斷地被人灌輸說這個世界是場夢,形成了強烈的催眠效果。難怪每一個參觀者在參觀後,都如此堅定地相信自己身在夢中。讓陽明泉困惑不解的參觀者自殺之謎,居然就這樣破解了。

    到此,當年的群體自殺事件,儘管離奇,但總也有了個能讓人信服的解釋。一群醫護人員在長期和精神病人的深度接觸後,發生了群體性精神問題,相信自己生活在夢中。為了讓更多的人「幡然醒悟」,他們設立了參觀病區,並且生怕力度不夠,使用了某種精神類藥物,促使參觀者放下心防,從而在接下來的環節中被催眠,對病人和醫護所言的「生活是場夢」深信不移。於是他們為了從夢裡醒來,紛紛自殺。

    告別陳髮根,我返回上海,一路上我都在發呆。

    當年的群體自殺有了解釋,可是楊展和陽傳良的死呢,怎麼解釋?

    我現在明白了,那一天,楊展接到這封信後,為什麼會長時間的發呆。因為他想不通,陽傳良為什麼會自殺。

    原本,他以為自己當年之所以會有如此強烈的自殺慾望,都是受了那一次參觀的影響。於是他把參觀的所有程序,都原原本本地再次在陽傳良的面前演了一遍,果然,陽傳良自殺了。在他的心目中,也許這套程序裡隱藏了某種深度暗示,足以讓經歷的人自殺。

    但收到了陳髮根的信之後,他愕然發覺,原來自己漏了最關鍵的一道程序——下藥。

    這才是一切的核心。當年自己之所以會打心眼裡認同一切是場夢,會想自殺,不是因為紫色的環境,不是因為看的投影片,不是因為醫生護士有意無意的明示暗示,不是因為那些神精病翻來覆去地說一切是場夢……或者說,這些都只是輔助的,如果他沒有在和陳髮根談話的時候喝了下過藥的茶,根本就不會相信什麼關於夢的鬼話!

    但是他沒有給陽傳良下藥。他也讓人演了第一個環節,甚至也喝了茶,喝的也是武夷巖茶,但是茶是乾淨的,茶裡沒有藥。

    照理說,陽傳良應該完全不被影響才對。

    楊展瞭解陽傳良,他知道陽傳良不是個容易被別人左右自己想法的人,就和他自己一樣。而且陽傳良的性格,又比他要開朗得多。

    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會在經歷了這樣一個缺失關鍵核心的「惡作劇」之後,自殺呢?

    楊展想不通,我更想不通。

    而且楊展還緊接著自殺了。

    難道說,楊展是想通了陽傳良自殺的理由,所以也跟著自殺了?

    有什麼能比看似一步一步走到了最後,卻依然找不出答案更憋屈呢。我已經把所有的線索都釐清,破解了十八年前的秘密,找到了寫信的人,卻還是猜不到陽傳良和楊展為什麼要自殺。

    也許他們突然之間一起發了神經。有一次我在心裡這樣恨恨地罵。

    總有些秘密你永遠無法知道,日子還是照樣一天天過去。轉眼間近了年末,再有一個月就是2011年,離傳說中的2012世界末日就剩一年了。哈哈。

    午後有陽光,冬日裡的陽光,最暖和不過。

    我和梁應物在陝西北路上的一家星巴克喝咖啡,他是我多年老友,有一陣沒見了。

    大號的馬克杯裡裝滿了榛果拿鐵,很多糖漿,很厚的奶油。喝一小口,嘴唇周圍就沾滿了白色的奶油,要用舌頭舔一下。奶油在舌面上化開,甜香沁入腹中,一下子吸進的空氣都變得舒緩恬淡了,配著這樣的時節這樣的陽光,再妥貼不過。

    「最近有什麼有趣的故事?」梁應物斜靠在小沙發上問我。

    這個問題讓我一瞬間有些恍惚。曾經我們經常這樣互問,那時我們對這個世界還充滿了好奇,任何新的發現,新的事件,無論是有解還是無解,都能讓我們津津有味地分析半天。

    然而他供職的那個機密部門,雖然可以接觸到全國範圍的特殊事件,但限於內部紀律,無法向外透露,往往他把關鍵部份說得含糊不清,讓我極不過癮,但又沒有辦法,因為我知道,他說到這樣的程度,已經越界了。

    由於我總是不停地遇見這樣那樣的怪事,所以逐漸地變成我說得多,他說得少。隨著他在機構中的地位一點點提高,更多的時候,我是碰到問題去向他求助。

    再後來,我也不總把遇見的事情告訴他了。因為我覺得,他調研這樣那樣的特殊事件,興許早已經焦頭爛額,當興趣變成了工作,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無聊。所以也許他並不是那麼耐煩來聽我的故事呢。

    十年前有一天,我說,看看,兩個古怪的少年,在討論古怪的事情。他笑,說你就裝嫩吧,有二十出頭的少年嗎。其實那個時候我們兩個常常被誤認作高中生。現在嘛,下巴都被刮青了。

    我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在這樣的氣息下,放鬆地聊天了。轉瞬間,舊日的時光浮現在眼前,許許多多的記憶飛舞起來,像是陽光下的灰塵。也像是夢,一夢,十年就過去了。

    所以聽見他這麼問,我很高興。原來我們的好奇心都還在啊。於是我就喝著咖啡,對梁應物說起這一年間,我遇見過的古怪事情。

    一個多小時後,我停下來,咖啡已經見底了。

    「都說完了,就這些?」他說。

    「對啊,我嗓子都說干了。」

    「可是,三四月份的時候,你發了個微博,我還記得那句話『歷史和未來一樣,有著無限的可能性』。我覺得有意思,特地打電話問你。當時你說,是一個自殺的考古學家隨手記在本子上的想法。你還說那本本子上的東西很有意思,等有空了,拿給我看看。這個事情,你怎麼沒提?」

    我拍了拍額頭:「啊,我居然把這樁事情忘記講給你聽了。嘿,這件事情的古怪程度,可是更超越了我剛才說的那兩件事呢。」

    於是,我就從陽傳良缺席新聞發佈會說起,說到在下一個新聞發佈會上得知他的死訊,趕去參加追悼會看見的波折,三月二十九日那晚MONTHEBOND餐廳裡的故事和露台上的縱身一跳,未亡人舒星妤的請托,信的出現和楊展的失常,及至圍繞著武夷山市精神病院的四十七宗自殺事件,和陳髮根的懺悔。

    「你說這事奇不奇怪,楊展分明沒有下藥,但是陽傳良卻也自殺了。而楊展知道了自己沒有下藥之後,自己又自殺了。」最後我感歎道。

    梁應物卻沒有答話,而是用一種很奇怪的眼神看著我。

    「怎麼了?」我問。

    「我腦子有點亂,讓我緩一緩。」他收回目光,望向窗外來來往往的路人。那兒太陽把過往的行人都曬得懶洋洋的,走路的時候,都是慢騰騰地踱步。

    我心裡一動。亂?有什麼可亂的,我把事情的經過都說得清楚明白,這種時候說腦子亂,需要一點時間來整理,難道他竟然想到了楊展和陽傳良是為什麼自殺的嗎?

    怎麼可能,我就這麼說一遍他就能猜出來的話,那我算什麼,我一向覺得自己的智力想像力還蠻讚的呢。雖然我也常常覺得,梁應物思路清楚頭腦敏捷,但也沒誇張到這種程度呀。

    我心癢難熬,既不願意相信梁應物真有所得,又很想要知道,他到底琢磨出點什麼。就這麼過了幾分鐘,終於忍不住問:「看完風景了沒,你到底想到什麼了?」

    他轉回臉,似是還有幾分感慨未散去,卻反問我說:「你先前,為什麼會把這樁事情忘記說呢?」

    「忘了就是忘了,有什麼道理好講的。」

    「可是,這件事情離奇詭異的程度,的確勝過了你說的其它事情。而且,這件事情還沒有答案,一般來說,花了很大的力氣卻依然沒有結果,會記得更牢才對,為什麼你偏偏忘記了呢。」

    被他這麼一說,我也覺得奇怪起來,剛才竟沒有第一時間記起這件事。但嘴裡卻還硬著,說:「總之就是忘記了,這有什麼好多說的。」

    梁應物輕輕搖頭,說:「其實,你在潛意識裡,已經知道答案了。或者說,你至少已經意識到正確的方向。但是那條路通向的是個你不喜歡的地方,所以,你下意識地自我屏蔽了。」

    「胡說八道,我怎麼可能已經知道答案呢?」

    「因為你剛才所說的事情,按照你得到的線索,是可以邏輯推斷出進一步的結果的。我不相信你想不到。只是這個結果……」

    「邏輯推出進一步的結果?你是說,楊展和陽傳良為什麼自殺,能推出來?」

    梁應物點頭:「陽傳良死前曾經咬自己的手,很顯然他這時搞不清自己在不在夢裡。」

    「但是他咬痛了,還不醒悟?」

    「此夢非彼夢,我們只是在夜晚真的做夢時才沒有痛覺,如果他認為這人世就是一場夢,會痛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所以他的咬手除了證明他仍被『夢』困擾外,什麼都說明不了。而楊展死前也是一樣,他最後反覆說一切都是虛妄。你想他費盡心思布了這樣一個局,卻對是否要等到最後的結果毫不在意。說明他在行將拋棄生命之時,也只要出口氣就行,並不求完美。這幾乎難以理解,除非他覺得現實的一切是虛妄,沒有意義,所以只要自己心裡舒服了就行。他也是覺得自己在夢裡啊。」

    「但是……但是……」我想要反駁,卻說不下去,因為我已經知道,梁應物的意思是什麼。這的確是邏輯推斷就能簡單推到的東西。

    梁應物接著說:「陽傳良沒有吃藥,卻還是認為這個世界是場夢,自殺了。他不是一個容易被影響的人,那麼他會自殺的原因就只有一個——有其它的證據讓他相信,他真的在夢中。也就是說,一個錯誤的引導,讓他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正如宣傳單上說的,瘋子的想法,有時是天才的想法。楊展在看到信就,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然後楊展也找到了這個世界的確是一場夢的證據,所以他也自殺了?」我喃喃道。

    「只有這個答案,這是唯一符合邏輯的答案。但是這個答案太難以讓人接受了,接受這個答案,等於接受有兩個智力超群的學者,在正常的思維狀態下,判斷出他們所處的世界——也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是一場夢境,然後為了脫離夢境,毅然自殺;也等於接受我們的這個世界,這間星巴克咖啡館、外面的行人、天上的陽光、你我渡過的幾十年光陰,都是一場夢。你潛意識裡已經意識到了這個答案,但是你把它拋棄了,並且很快不再想這件事,試著將它忘記。這就是為什麼你剛才在說到今年碰到的事情時,會把它自動過慮。說到底,這就是人心理系統的一種自我保護。」

    「自我保護?為了不識破一切是場夢嗎?這算什麼,真實版的《駭客帝國》嗎。」

    「但也許他們是錯的呢,他們想錯了呢?」梁應物笑笑,只是笑容裡,少了幾分平日裡的鎮定。

    「但既然已經談開了,不妨讓我們猜一下,讓他們確認一切是場夢的證據是什麼吧。」他說。

    被梁應物點破了迷津,我的頭腦立刻清楚了很多。也許正如他所說的,這一切在我不知不覺中,在我的潛意識裡,早已經想過一遍了。

    「陽傳良顯然是在參觀的時候,就想到了什麼。那就必然是平時念茲在茲的事情,只有這種始終在腦海裡盤旋的問題,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和『一切是場夢』的假設起反應。而陽傳良一直惦記的事情,就是那本小本子上的事。」

    「是什麼,我可沒看過那本小本子。」梁應物問。

    「就是過去的無限可能,不確定的過去。他在典籍記載中和考古發現中,發覺歷史中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這種矛盾,非常難解釋。」

    我舉了幾個例子給他聽,聽得梁應物的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

    「所以,陽傳良才會突發奇想,說如果歷史本身就有許多分支,有多種可能性,和未來一樣是變化的不可確定的,那才能解釋這一切。但是他也就是那麼隨手一寫,因為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怎麼可能有變化呢。」

    說到這裡,我深深吸了口氣。

    「但是,如果一切是場夢,就不一樣了啊。」

    「是啊,是夢,那就不一樣了。」梁應物歎息著說。

    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夢,常常在夢中,我們也有著夢的記憶。如果說把我們晚上做的夢,看作一個世界,那我們在夢裡的記憶,就是夢中世界的歷史。但是夢是多變的,夢裡的記憶,也是會變化的,常常這一刻覺得自己經歷過這些事情,轉到下一個夢中的場景,又覺得曾經歷過的事情變成了另一副模樣。也就是說,夢中世界的歷史,是變化莫測的。

    所以,如果現實世界是一個夢,那麼歷史中的諸多矛盾之處,就可以解釋了。因為歷史的確是在不停變化的,它可能是這樣的,也可能是那樣的。

    可以說,這是陽傳良所能找到的唯一解釋。非此,不足以解開困擾他多年的那些謎團。

    「只是,這也僅僅是一個假設,還是一個極違反常理的假設。他怎麼能這樣堅信不移,竟致自殺呢。」我說。

    「那是因為,我們的立場和陽傳良不同吧。對我們來說,這的確只是個假設,完全不能和生命的重量相提並論。但對陽傳良來說,那麼多年來,他每天都在思考這些問題,肯定設想過許許多多的可能性,但是沒有一種能夠完美解答。他對這個謎團下的功夫,瞭解的程度,和我們是不能比的。所以當一個完美解答突然出現的時候,受到的震撼,也是我們比不了的。儘管這個解答太離奇,但對一個十幾二十年來試過幾十幾百種解答未果的人來說,就是唯一的解答,甚至是正確的解答。要知道,學者鑽起牛角尖來,可比普通人要強多了。」

    「屁正確的解答。」我說。

    「而且,陽傳良是苦思兩天後才自殺的。如果僅僅是對歷史多種可能性的解答,根本不用想這麼久,這種他平日無時或忘的問題,只要點個醒,立刻就能想明白。或許,他是又找到了其它的證明,進一步確認過,才自殺的。」

    「其它的證明?」

    「嗯,至少我想,楊展找到的證明,肯定不是什麼歷史有多種可能。」

    我想了想,立刻點頭。楊展和陽傳良曾經關係很好,陽傳良又是個很願意把他的難題拿出來和大家討論的人,所以楊展應該知道關於那些歷史謎團。但知道歸知道,他不是研究歷史的,就算猜出來,也不可能對他造成多大的震撼,最可能的態度是和我們一樣,覺得一個假設而已,至於那麼確信,然後自殺嗎?所以對楊展能有觸動的發現,一定是在他本領域的。

    也就是物理,負責解釋這個世界的物理學。

    或者更精確一點,量子物理。

    「楊展收到信之後的當天下午,在上一堂量子物理的基礎課時,中途突然停下,大笑離開,自此就再沒有上過一堂課。如果他找到了什麼證明,必然和他當時講到的東西有關。」我說。

    「他當時在講什麼?」梁應物著急地問。

    我當即從電話裡找出那個被我採訪過的楊展同事,打過去。他說他也不知道,幫我問一下當時上課的同學。我說請快一點,我急等。

    然後我又要了杯咖啡,就這麼和梁應物兩兩相對而坐,一言不發。

    半小時後,電話來了。

    放下電話,愣了會兒,在梁應物的催促下,才開口說:「海森堡測不准原理,他在講測不准。」

    任何上過大學物理的人,都知道什麼是測不准原理。簡單地說,在微觀粒子層面,你想要知道某個粒子的動量,就不可能知道它的位置,反之亦然。對於確定粒子狀態的這兩個關鍵參數中,你對其中一個測量的精確度越高,對另一個測量的精確度就越低。也就是說,你無法看清楚粒子,在這一級上,世界對我們來說是混沌的。

    「測不准?這能讓他想到什麼?」梁應物喃喃自語。

    「你……在夢裡,有沒有曾經想要看清楚一件東西過?」

    梁應物頓時就變了臉色,愣在那裡。

    在夢裡,如果起意想要看清楚某樣東西,那就只一個結果,越想看清,就越看不清楚!

    比如在夢裡你和別人打牌,但自己手裡抓著什麼牌,是看不清楚的,即便睜大眼睛拚命地看,這一刻是紅桃五,一恍神,就會變成了黑桃八。夢裡的世界,是經不得細琢磨的。因為夢畢竟是夢,不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而是隨時會變化的,所以你不可能看清楚夢。

    但現實世界,竟然也是如此。

    你想要觀察這個世界的基本構造時,在最微小的層面,居然也是看不清的。整個世界,是建立在一片模糊之上。

    之前從沒有人從這個角度去想,楊展是第一個。他自殺了。

    我們對於量子物理,要比對歷史問題瞭解得多,所以這個「測不准」對我們的震撼,也比「歷史變化」要強烈得多。

    而且,我們竟然已經找到了兩個證據。

    而楊展和陽傳良,在經歷的最初的震撼和頓悟之後,又找到了多少個其它的證據?

    難道說,真如惡作劇裡那個演員的台詞所說,「你如果真心相信,這是一個夢,那麼這個世界在你的眼裡,就會破綻百出。」

    「幸好我們不是學者。」許久之後,梁應物說。

    「幸好不是,你就和我一樣,把這事忘了吧。」我說。然後我站起來,出門,走進外面的冬日陽光裡。

    是啊,我們不是學者,不像學者那樣容易鑽牛角尖,也沒有什麼困擾多年的謎團。這兩個證明,也只能讓我們疑惑,我們還有能力壓下疑惑,像之前一樣生活,直至正常死去。

    但如果我們像陽傳良和楊展一樣,努力地尋找這個世界的其它破綻,找到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我們會不會自殺?

    且住,且住,不如忘卻。

    獨自走在長街上,不知哪裡傳來的電台歌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卻是許多年前,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尾曲,歌詞正是羅貫中寫在《三國演義》開篇的那首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恍惚間,歲月流淌,由古至今,漫漫長河,萬般故事過心頭。

    如在夢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