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下午,想問「然後呢」?
禮拜一忙了一天,晚上十一點回到家覺得很空虛。我上網,找哥倫比亞航天飛機的新聞。這個在2003年2月曾是頭條的大事,逐漸被其它新聞所取代。不久後,當失事的原因被調查出來,可能被埋在報紙的角落。除了航天員的家人,沒有人會注意。
小時候聽故事,總喜歡插嘴問「然後呢」?那時候覺得每件事都有起承轉合,開了頭一定有結果。長大了,知道人生並不是這樣。很多人在我們生命中來來去去,出現或離開沒有特別原因。很多喜怒哀樂莫名地降臨,經不起我們追根究底。昨天還愛我的那個女孩怎麼突然消失了?她出國?變心?結婚?生病?你百思不解。直到有一天你們在街頭巧遇,她一切如常,好像你們從來就不很熟悉。你跟她問好,她對你微笑。你換了髮型,她不再好奇。她換了手機,新號碼沒有告訴你。你們的人生自然地漸行漸遠,沒有人有必要帶著歉意。
於是我們世故了、智能了,努力把握今天,不再相信諾言。人生是每天每天兩小時的電影,不再有一下子三百集的連續劇。情感,不能累積。而失去,也不再惋惜。
所以星期六的下午,想找到結局。打聽那些失聯的朋友的下落,完成那件織了一半的毛衣。找到朋友,他也許忘記了你。毛衣織好,已經是夏季。但至少你把片斷的生命連在一起,把那些失散的情節完整地關閉。
然後呢?
然後你重新開始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