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規則 第一章 面壁十年 第1節 學而優則仕
    面壁十年即為修身內經,典出佛祖釋迦牟尼故事。佛祖釋迦牟尼穴居山洞,餐風飲露,面壁十年,得悟禪宗,開壇講法,普度芸芸眾生。可見,修身不是朝夕之事,需持之以恆。一面做官一面修身。修身在平時,常記與心,才有一時之感悟。雖然取名是"面壁十年",只是警戒,目的卻是他日"圖破壁"。

    ●學而優則仕

    孔子說:"學也,祿在其中矣。"孔子的高足子夏還說:"學而優則仕。"對這句話,宋真宗趙恆寫過一首《勸讀詩》,進一步形象地予以闡釋:"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古代官場上有不少這樣的幸運兒,正是"學"讓官場成了讀書人的康莊大道。

    有學問方可為官,這是很多小人物能走上官場的必修課。古人讀書做學問多是為了做官,這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是顯而易見的。"囊熒映雪"、"鑿壁借光"、"頭懸樑錐刺股",都是為了"一朝成名天下聞"。官與榮耀是交織在一起的。一個人能否做官以及官級大小,就成了衡量一個人成就價值的主要標誌。官做得越大,他的學問越大,成就越大,人們相信他的人生價值就會越高,然後是頂禮膜拜。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曾被對手稱為"村夫"。事實上,諸葛亮當上丞相之前的確是一個山野村夫。諸葛亮的老家在徐州附近,屬於陶謙的管轄地。後來曹操大軍殺來,攻破城池。為了報殺父之仇,曹操進入徐州之後見人就殺,數十萬人的屍體被投入泗水,血流成河,水為之阻,只有極少數人倖免於難。

    不久,父母先後離世而去,諸葛亮兄妹在戰亂中家破人亡,那年諸葛亮才12歲。人生最大的不幸莫過於幼年父母雙亡,也許就是這樣的經歷讓他身上沒有年輕人的輕狂。

    此後,諸葛亮和姐姐、弟弟不得不跟隨叔父諸葛玄流離失所,奔走他鄉。他們千里迢迢,從徐州來到荊州的治所襄陽,投奔荊州牧劉表。一路行來,兵荒馬亂,辛苦異常,然而到了襄陽,剛剛有了比較安定的環境,叔父又去世了。這樣,諸葛亮失去了最後一個可以作為依靠的親人。諸葛亮的青少年時代多災多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接連失去親人的打擊和寄人籬下的屈辱,這些對他來說,不堪回首而又十分寶貴。歷經磨難,使諸葛亮對社會、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使他學到了許多別人難以學到的東西。

    後來,諸葛亮躬耕於隆中,與其說是隱居,倒不如說是他在為自己走上官場作準備。對於一個貧窮的人來說,步入官場的終南捷徑就是苦讀。諸葛亮要找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避開塵世的干擾,避開城市的喧囂,避開不必要的應酬,"不求聞達於諸侯",潛心鑽研學問,為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積蓄知識和本領。而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諸葛亮在此躬耕苦讀,再合適不過了。正是這段困苦而淡泊寧靜的生活,培養了他志存高遠的理想,這從他的《誡子書》和《誡外甥書》中可以看出。他在《誡外甥書》中說:"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他在《誡子書》中也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將諸葛亮的這些話歸納成一句話就是:既要志向遠大又要耐得住寂寞。

    正是這樣的苦讀修行,劉備才會三顧茅廬,請他共謀天下大權。

    小人物想要當官,書是一定要讀的。不讀書的人,在官場上也是有的,這一般是家勢雄厚的富家子弟,用錢買來一官半職。這樣買來的官,紈褲子弟也當不了多久,沒有學識,官職照樣不保。

    清朝買賣官職最多,有些捐官者竟然連孔子都不知道。乾隆時期,有個兩淮鹽運使,掌管地方鹽務行政。這是用錢捐來的官。有一次祭孔,鹽運使感到很奇怪,就問旁人拜祭的這個孔子是誰?他身邊的小書吏說是孔夫子。鹽運使不明白就去問一個老塾師,塾師告訴鹽運使:"孔子是聖人。"鹽運使還是不解,又去問和他一同做官的人:"孔子是個什麼官?"官友說:"居魯國司寇,攝行相事。"這樣一來,鹽運使就更加不懂了。官友便解釋道:"相當於今天的刑部尚書兼協辦大學士。"鹽運使聽後似恍然大悟,馬上召來書吏、塾師訓斥道:"什麼夫子,什麼聖人,連孔中堂你們都不知道!"書吏、塾師當著面不敢取笑這個無知的鹽運使,但是覺得給這樣一個愚蠢的人做下屬實在委屈。最後,有的人要麼離開他,要麼就等上面的官來視察,故意讓這個鹽運使出醜。結果沒有多久,這個鹽運使就以不稱職而落官。

    有學問方可為官,為官更需要學問。在官場上混,肚子裡沒"貨"肯定會被人嘲笑,讓人瞧不起,這樣的後果自然是最後落得個無法勝任,官位不保。

    古代的官場其實是個很考驗個人學識的地方,如果一個人的學識不深,就應該謙虛、謹慎。明萬曆初年,在科舉考試的時候,有一書生作"怨慕聲"這個題目。怨慕即是思慕的意思,這句話出自《孟子·萬章上》,其中孟子說舜思慕父母。因此,書生在做文章的時候,加入了"為舜也父者,為舜也母者"一句。結果,主考官百思不得其解,將其打入四等,評為"不通"。書生覺得很冤枉,便找到主考官分辯道:"文章此句出在《禮記·檀弓》。"可是主考官不但沒有知錯就改,卻很生氣,罵書生道:"只有你讀過《檀弓》!"反而給書生改成五等。書生也動了怒,一下子就把主考官告到上面去了。這個官職被官場的好幾個人等著,平時就瞄著這個官位,正好機會來了,於是官場上的落井下石者隨之就來了。這個主考官自然是被同行擠掉了。

    與上述故事相反的是明朝人徐存齋,他做得就不錯。徐存齋以翰林的身份到江浙一帶督察學政,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校長,年紀未滿三十歲。有一個應考的人在文章中引用"顏苦孔之卓"(顏淵學習孔子,苦於孔子的學行過於卓越)的句子。徐存齋評為:"杜撰",給他評了個四等。

    這個書生受到徐存齋的批評,很是不服氣,拿著文章找他說:"大宗師(即今典試委員)的指教實在很好。但-苦孔之卓-並非杜撰,是有出處的,出自揚子(揚雄)《法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