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自傳 第五輯 海外萍蹤 二、初到美國
    亢德兄:我是要寫海外通信的,因為體裁自由些。伯訏由比國來信,謂已飛書叫璉兒去陪他,記旅中情緒甚好,已勸他寫旅中雜感,寄投《宇宙風》。來美以後,奔忙一月,至此始得一點閒情,寫此第一封長信。初住笨斯文尼亞省鄉下一月,飽享異國村居的風味,饑來園中摘蘋果,興發澗上捉魚蝦,又時來紐約赴會,如此忙了一個多月,才搬入紐約新居……曾在好萊塢勾留四天,容後信細談……

    我現居紐約中央公園西沿七樓上,這是理想的失敗。本想居普林斯頓大學附近,因原來我準備本年鄉居,同小孩赤足遨遊山林,練練身體——多美的理想呵!凡夢都是美的。然而第一沒有中國飯店,第二紐約戲劇,美術,音樂看不到聽不到,一來往返就費半天——結果又住城市。這與我十年居上海相同。現在打算回國定不住上海——但恐結果又住上海。

    諸兒本季不入學,入學也學不到中文,由是課兒問題發生了。內子自己燒飯,諸兒分洗碗碟,這倒是在中國不易做到的。長女如斯到來美才第一次學炒雞子,你說笑話不笑話?我們一個傭人也沒有,只有一個中年婦每星期來兩次灑掃房屋及洗衣服(按小時給錢)。但在美國管家極其方便,購物電話就送到,寄信樓上投入郵筒便了,打電報也撥撥電話機告訴電報局完事(月底算帳同電話賬送來)……因此諸兒頗得真正教育。無雙七點起來就到門外拿牛奶,拿報紙,拾掇房屋,揩拭椅桌,三女相如管倒煙灰,如斯管做咖啡,燒麵包,我大約八點起來,吃早飯,看看報上中國消息(頗靈通,每日有AP及UP通信社,及各報特派駐華通信員來電),大約九時半開始和諸兒讀書。

    和諸兒讀書是對的,教字不如和字好。所讀者何不要緊,要在如何讀法。要教如何讀法,只好和他們讀。如何吸收字句,如何細揣字義,如何隨便刪略不讀,字義不識,字音不敢斷定,如何檢閱字典……因為我不對諸兒說《康熙字典》的字我都認識,或是說新字典各字的音讀,及京音中入聲字的分配,我是全知的上帝。連成吉思汗何時入主中原,拿破侖死於何年,我都說不知道,並且告訴她們學校教員也不記得。她們不等我說,她們也知道教員是教到哪課,看書才記得的,閱卷時有時還要翻書對一對——總而言之,我不是一部百科全書。但是既然大家不知道,只好大家去找。哪裡去找?這學問就來了。她們知道有《歷代名人生卒年表》,有《世界大事表》,有《辭源》,更淺的有《學生詞典》。更要緊的是叫她們養成音義弄精確,綱領弄清楚的習慣。拿破侖死於一八一二或一八一五都不要緊,大概他十八世紀末葉及十九世紀初葉大鬧歐洲,這要弄清楚。宋而元而明這個順序是要弄清楚的。平仄四聲也是近來才教的,她們在上海念了五六年書,還沒人教她們平上去入。最要緊,還在指出書中的趣味,嘗嘗讀書的快樂。

    教什麼呢?笑話的很,一點沒有定規。今天英文,明天中文,今天唐詩,明天聊齋——今古奇觀,宇宙風,冰瑩自傳,沈從文自傳,當天報紙!忽講歷史,忽講美國大選總統,忽講書法,都沒一定。她們各人帶來學校規定課本。幾種給我束之高閣。一本薄薄的地理,叫她們地圖看清楚,餘者我擔保,回國臨時要考時,念兩天可及格;此刻念,那時也必忘掉,省出多少時間來念有用的書。而且看電影上各地風景就是念地理。……我的意思是每天一小時和她們講學問,瞎講,亂講,元曲也念一點,琵琶行也已念過,李白的詩是按天抄寫幾首。她們喜歡就選讀,不喜歡就拉倒——但是如果喜歡,就是心中真正的喜歡,這個喜歡,這個"好學"之"好",就是將來一切學問的泉源。下半天是自由讀書,隨她們去看小說,宇宙風,西風。

    我是落伍的。教她們選讀"五種遺規"。內中如程畏齋《讀書分年日程》,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陸放翁《過林黃中食柑子有感》,朱子《治家格言》,呂新吾《好人歌》都親切有味,文字易明。做人道理也在裡頭,把做人與讀書混為一談。連《教女遺規》也教的,她們才知古代對女子的態度是如何。好,壞,都可盡量批評。古文,我最喜歡《虞初新志》及《文致》二書所選,因得其"致"便知其味,不至開卷昏昏。

    我是下流的。莊子與西廂同等看待。韓文與宇宙風同等看待,而且在我看來,寧可少讀韓文,不可少讀現代通行文章。教小兒讀書,不應離其思想見解知識太遠。讀通行雜誌文進步易,讀古文進步難。臨名帖得益遲,臨朋友來往書札得益速。你們幾位朋友來信,不知幾通已讓小兒抄寫了。凡物取其近則易明易曉。此理常人少知之者,而教育之失敗常在此。而且書札到底是真跡,名帖怎樣好也已失真,失真則神氣不足,反不如平常張君李君一通手札來得活現。

    英文也是下流的。不教名家作品,只同她們念晚報上羅斯福總統夫人每日紀錄(MyDay,byEleanorRoo-sevelt,inN.Y.World-Telegram)——下流的很,平凡的很。所談無非早晨會什麼客,下午到哪兒赴會,家常瑣屑,天氣晴雨,一點也沒有高論,一點也沒有妙語。例如今日叫她們背誦之句是"車站人站的那麼多,火車將開時,羅斯福只得請大家退幾步,恐怕車開時,有人碰傷"。及"小孩都在窗外探頭"。這有什麼文學價值?一點也沒有。但是如此英文基礎會念好的。我叫她們把這整句的意思,試用英文講出來,講不出來再看書,看後再試講,講到全句順口為限。一點也沒有分數,沒有甲乙丙丁。餘者出門,走路,看戲,也亂看亂學,文學乎?不文學也。她們所學的不是文學,而是文學所取材之人生。不把讀書時間與不讀書時間分開,也是我的目的。宇宙就是一本大書,讓她們去念。

    作文題目也是下流的。沒有救國論,"資本制裁"(此語曾見於商務所編小學公民讀本),"自強不息"(上海某小學作文題目)。她們只寫日記,一日一篇,範圍絕對自由——敘事,遊記,議論,私見,回憶,抒情,描寫會話,刻繪人物,都可包入,都無限制。奇怪!成績比學校所教的好。何以故?"真"字而已。今日小學作文寫出來何以都是假小兒語?"然而天天玩耍,不顧學業,那麼空費光陰,豈不可惜麼?"這種千篇一律的陳腐假小兒語由何而來?由教科書來。教科書是大人寫假小兒語來給真小孩讀的,所以真小孩只好學大人的假小兒語,整個抄入文章裡去。上段所引,即見於世界書局學生新尺牘。其給我的印象頗似廈門真正中國教士禱告時學講西洋教士的假廈門話,而自命風流。

    讀者大約以為我發癡了。否則以為林某好發怪論。一國之中,不少教育專家,教育官長,專門委員,積多年之經驗,與專科之知識,始定出今日學制來。子何人也?而獨持異議!不是教育專家發瘋,便是林某發瘋。林某瘋不瘋,無從斷定。世上瘋人瘋事是那麼多,智愚賢不肖,也無大差別。林某前日見紐約報載恩斯坦之教育意見與己見相同,而樂與恩斯坦同躋瘋人之列。恩斯坦十月十五日在紐約省大學高等教育紀念十周之演說詞曰:

    "人生及學校工作之最要動機在於工作之快樂,及知道這工作在社會之價值。依我看來,學校最要的工作,在於啟發鞏固青年這種靈機。

    "這種學校對於教師期望他是此業中的一位藝術家。這種教師應當享有教材選擇及教授方法的盡量自由。因為教師也是一樣的,受外來的拘束壓力就失了他工作的快樂。

    "我要反對一種觀念,說學校須直接教學生將來應世有用的知識及各種藝能。應世不是那麼簡單,可以由學校的專科訓練學得來的。(林按:試將社會某成功者加以研究,而分析其成功之要素,有幾樣是專科訓練所訓練出來的?)

    "此外,我認為將一個個人作一架死機械看待,是應加以反對的。

    "學堂的宗旨,應當是期望青年離校時成個調和的人格(harmoniorspersonality),而不是個專家。在某種方面,我想就是預備專門職業的學校也應如此。

    "所最要的目標,不是學得專科知識,而是明辨是非及獨立思想的普通能力。……

    "如果青年由步行體操訓練他的肌肉與耐力,他便能做以後任何勞力的工作。心靈技巧的訓練也是如此。

    "所以某滑稽家的名言是不錯的。教育者,學校所習盡數送還先生以後之餘剩也(Educationisthatwhichremainsafteronehasforgotteneverythinghelearnedinschool。)"(見十月十六日紐約《泰晤士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