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味滄桑 上卷 山風 第4節 馬寨公社
    日子就這麼不緊不慢地過著。七太爺突然失蹤了,確實沒有在村裡引起多大的轟動和震動,人們照樣有條不紊,各干其事。趁他失蹤的這幾天裡,我們把其他事情絮叨絮叨。

    山鄉馬寨,處在豫西南伏牛山的腹地裡。這是一個相對古老的村寨,建村時不知起於哪個朝代。由於地理位置特殊,處於淺山區與深山區的交界處,在兵荒馬亂時,外邊的人跑反,可以跑進來避難,深山裡的「鏜匠」(土匪),也可以前來打家劫舍。所以,在很遠的年代,人們為了防範「鏜匠」的襲擾,寨子裡的頭領們,就組織老百姓打了一圈寨牆,還挖有一圈護村的壕溝,叫做寨壕。現在這些壕溝快淤平了,成了母豬們領著一群豬娃「打泥」的地方。土寨牆也已經成了斷垣殘壁,有一段仍然是寨子裡的制高點,「文化大革命」的十六條決定,就是寨子裡的上初中的學生回村後,站在寨牆上面的最高處,通過用鐵皮捲成的土廣播喊出去的。

    在山區人口居住普遍分散的情況下,馬寨倒是一個不多見的大村子。寨子坐落在群山環抱的一大片開闊地裡,所有建築基本上全是草房,居住有將近兩千口人,由於人口相對集中,就成了當地行政、文化的集散地。新中國建立之初,這裡成立過小鄉,人民公社化以後,又成了一個小小的人民公社所在地。在縣裡的區域規劃圖上,註明這裡是馬寨公社。公社院,也就是公社幹部辦公的地方,占的是老財主孫乃器的祖宅。孫乃器在解放時被鎮壓了,他唯一的兒子孫丙豪跟著老蔣去了台灣。孫乃器的祖宅是山裡少見的瓦房,門口還有一對石獅子。這對石獅子讓小寶他們這些小夥伴,經常在上面騎過來騎過去,爛褲襠、髒屁股和小雞雞兒,把石獅子的腰部,磨得發黑發亮。公社的幹部並不多,也就是曹書記、胡社長、張武裝部長、范治安專幹、小李通信員等幾個人。

    馬寨公社下屬的第一個生產大隊,就是我們馬寨大隊。大隊的幹部,大都是劉姓的人,「宛平城裡管朝廷」,「近水樓台先得月」,每一茬公社幹部們都與他們混得很熟。特別是支書劉慶典,經常和書記、社長在一起,喝縣城裡釀製的散裝紅薯干酒,喝醉了以後,就沒有了上下之別,互相稱兄道弟。因此,馬寨的大隊幹部,與方圓幾十里的其他一些生產大隊的幹部比起來,要有頭臉得多。

    處在公社所在地的馬寨村,亂姓同居,但人口較多的有兩大姓,為主的是劉氏,其次是孫姓。歷史上,兩大家族不斷地爭鬥,恩恩怨怨,世代情仇,了猶未了,不了了之,有時也殃及到其他小姓氏。解放前,孫姓幾個頭面人物,有地、有錢、有槍,所以佔上風。解放以後,姓孫的這幾家財主,劃成了地主成分,一下子跌入了劣勢地位,出了一群「地富反壞」分子,再也沒有能力與劉家爭鋒,劉家就出了一群大小隊幹部。馬寨村年輕一茬人中的「能人」元叔,雖然長得好,有思想,可就是因為姓孫,母親戴著的那頂四類分子帽子,壓得元叔抬不起頭來,三十多歲了,還沒有娶上媳婦。

    那時節,公社通知各大隊幹部開會,都是「四類分子」的活兒,孫家的幾個戴著分子帽子的人,就是公社裡通知會議的專幹。輪到元叔的母親通知會議時,是由元叔代勞的,也就是在他往最遠處的車轍溝大隊送信的過程中,與我們馬寨最漂亮的女青年劉鳳姑好上了,這是後話。

    凡是行政中心,經濟就會相對發達一些,文化生活也會相應豐富一些。在公社院外,設有代購代銷點,老百姓都稱為「雙代點」,也稱為「合作社」。據說成立之初的啟動資金,是讓群眾按人頭攤派的,屬於股份性質的經濟實體。可是,不管這「合作社」是否贏利,群眾誰也沒有見到過一分紅利。一位偉人曾經論斷過,計劃經濟也有市場,最有力的證據就是這個合作社,「合作社」是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存在的商品經濟。就這麼一處又收又購的商品交換處,裡邊的商品也是很貧乏的,主要是一些日常用品,有「洋火」、「洋油」、「洋鹼」,連鐵釘也叫做「洋釘」,鐵桶也叫做「洋桶」,還有必須用按人口分配的布票,才能購買的「洋布」,只有食鹽才沒有被稱作「洋鹽」。再加上新型的農機具,叫做「洋犁子」、「洋耙」,這些都冠有「洋」字的物資,是外邊世界工業文明對傳統的農業文明,帶來的最有力的衝擊。其實在群眾的心目中,這些商品,不一定都是「舶來品」,之所以都叫做「洋」物品,主要是為了區別土生土長的「打火鐮子」

    與「火煤兒」、點燈用的植物油、洗衣用的「皂角板子」,以及農家婦女紡織成的土棉布,才冠以「洋」字的。這些日用品,不是平均分配的物資,放在櫃檯內,沒有人民幣是不可能買走的。特別是火柴、煤油和肥皂,這些生活的必需品,在當時十分短缺。物以稀為貴,誰掌握了這些物資,誰就最有權力。有時,沒有頭臉的人,根本就不會賣給你,營業員說:「沒有。」你就乾瞪眼沒有辦法。就是有頭臉的人,要搞上一點,也需要找營業員「開後門」,供銷合作社的營業員,由於能夠控制這些緊缺物資的分配,手中有權,成了人人羨慕的職業。當時姑娘嫁人,優先選擇的有三種人,其中營業員被放在突出地位,其次才是當兵的和司機。

    有了商品,就要用錢去買。「雙代點」的交換形式還比較原始,群眾常說「雞蛋換鹽,兩不找錢」,說的就是簡單的交易。在當年,群眾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農產品,獲得鈔票的途徑,不過是賣雞蛋,養一頭豬,賣從山上刨來的草藥,以及一年兩次生產隊裡的分配。餘糧戶可以分到錢,缺糧戶往往還要向集體交錢。養雞與養豬,是最直接的收入來源,養雞就是為了換日用品,養豬是為了娶媳婦。不然,有兒有女的人家,只好指望用嫁女兒的彩禮錢,再用來娶媳婦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